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农学   9篇
  10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靶向狂犬病病毒N基因shRNA抑制狂犬病病毒复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干扰RNA(siRNA)对狂犬病病毒(RV)复制的干扰作用,以RVN基因为靶向目标,设计合成4对编码siRNA的DNA序列,然后分别连接到载体pRNATU6.3-Hygro上,转染BHK细胞,在潮霉素-B抗性压力下筛选出4个阳性细胞株(BHK-N1、BHK-N2、BHK-N3和BHK-N4)。用100TCID50CVS-11毒分别感染24孔板内的上述细胞,利用Real-time RT-PCR、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TCID50)、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抑制效率。接毒后48 h,在BHK-N1、BHK-N2、BHK-N3、BHK-N4细胞株中,Real-time RT-PCR检测到各细胞株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RV的增殖,其中BHK-N2、BHK-N1抑制效率高,分别为99%、67.72%,而BHK-N3、BHK-N4仅为38.59%和11.33%,抑制效果较弱;TCID50检测病毒数量比空载体表达细胞毒价分别低24、96.2、2.14和1.1倍;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4株细胞中RV含量为病毒对照的31%、1%、54%、82%,即BHK-N1、BHK-N2对病毒的沉默作用较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HK-N1、BHK-N2细胞株中RV N蛋白条带明显减弱。4种检测结果均表明BHK-N1和BHK-N2能有效干扰RV的复制。本研究在细胞水平筛选出具有高效抑制RV复制的2个靶位点N-489和N-701,为RV的基因功能研究、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为探索正常生理条件下IL-1β和IL1R1参与雌性牦牛生殖调控及早期胚胎发育的生物学作用,试验采集雌性牦牛主要生殖器官(卵泡期:输卵管、卵巢、子宫;黄体期:输卵管、卵巢、子宫;妊娠期:输卵管、卵巢、子宫),并生产孤雌激活胚胎。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IL-1β和IL1R1 mRNA在组织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并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蛋白水平分析IL-1β和IL1R1在各生殖器官的表达水平与定位。结果显示IL-1β和IL1R1在牦牛主要生殖器官和孤雌激活胚胎中均有表达。其中卵泡期输卵管中IL-1β和IL1R1表达均高于黄体期和妊娠期,卵泡期卵巢和妊娠期卵巢中IL-1β和IL1R1的表达高于黄体期,妊娠期子宫中IL-1β和IL1R1的表达高于卵泡期和黄体期,孤雌激活胚胎中IL-1β和IL1R1的表达桑椹胚最高,8细胞次之,2细胞和囊胚期最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IL-1β和IL1R1在输卵管黏膜上皮、卵泡颗粒层、黄体细胞、子宫上皮和子宫腺体均有表达。研究结果表明IL-1β和IL1R1参与牦牛生殖周期和胚胎发育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探究IL-1β和IL1R1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牦牛胚胎体外培养技术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3.
104.
通过樗白皮6种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的治疗,以探讨该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的影响.采用2,4-二硝基氯代苯(DNCB)复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水提取物组、水提醇沉提取物组、950 mL/L乙醇提取物组、650 mL/L乙醇提取物组、450 mL/L乙醇提取物组、250mL/L乙醇提取物8个组.药物处理后,取结肠组织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樗白皮水提醇沉提取物、650 mL/L乙醇提取物组4、50 mL/L乙醇提取物组2、50 mL/L乙醇提取物能够不同程度的修复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结构,使黏膜下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症状有所缓解,其中水提醇沉提取物与其它各组比较,效果明显(P<0.05),水提取物和950 mL/L乙醇提取物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据此认为,樗白皮提取物对DNCB所致小鼠UC模型有不同程度的治疗和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本研究旨在克隆牦牛(Bos grunniens)Cyclin D1基因的CDS序列,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GF-I)对Cyclin D1mRNA和蛋白在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C)中表达的影响。采集5~8月龄健康牦牛的睾丸样品进行SC的分离培养,用RT-PCR技术克隆牦牛Cyclin D1基因,用ORF Finder、MEGA7.0和DNAMAN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Cyclin D1蛋白在SC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分析。向体外培养的SC中加入不同浓度(0(对照组)、25、50、100、150ng·mL~(-1))的IGF-I,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yclin D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1)牦牛Cyclin D1基因(GenBank登录号:KY 420723)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均较高。2)Cyclin D1蛋白在SC胞核中高表达,为核蛋白。3)浓度为25和150ng·mL~(-1)IGF-I,Cyclin D1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浓度为50和100ng·mL~(-1)IGF-I时,Cyclin D1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IGF-I浓度为100ng·mL~(-1),Cyclin D1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5、50和150ng·mL~(-1) IGF-I组Cyclin D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F-I浓度为50ng·mL~(-1)时,Cyclin D1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为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65和1.20倍。综上表明,Cyclin D1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IGF-I可调控SC中Cyclin D1的表达,其最佳作用浓度为50ng·mL~(-1)。  相似文献   
106.
分析超高压鲜榨梨汁褐变的影响因素,探索褐变控制技术,以翠冠梨汁为对象,研究了成熟度、澄清、去心、柠檬酸、抗坏血酸处理对梨汁褐变的影响,测定了色泽、总酚、多酚氧化酶、糖度、酸度、pH值等指标。结果表明,八九成熟的翠冠梨榨汁不易褐变;300~600 MPa超高压处理会加速梨汁货架期褐变;PPO活性和总酚含量是影响鲜榨梨汁褐变的主要因素,而pH值是影响PPO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澄清处理、去心处理可以降低PPO活性和总酚含量,一定程度上抑制梨汁褐变;柠檬酸会降低pH值,更接近PPO最适反应pH值,提高PPO活性,加速梨汁褐变;抗坏血酸可有效抑制PPO活性,防止梨汁褐变。因此,抗坏血酸是一种有效控制超高压梨汁褐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王亚丽  崔燕  王继 《畜牧兽医学报》2020,51(10):2584-2589
旨在探讨牦牛(Bos grunniens)肾集合系统的解剖结构。运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铸型技术,制作24个牦牛肾集合系统标本,通过观察标本,记录肾集合系统的解剖特点。结果显示:肾盂在所有标本中都存在,根据输尿管近端有无扩张分为两种类型:扩张型肾盂和未扩张型肾盂,后者更多见(58.3%)。集合系统中有前、后两个肾大盏,肾小盏通过漏斗状结构与肾大盏相连,一个漏斗状结构连接1~5个肾小盏。牦牛肾集合系统前后区域肾小盏数量差异显著(P<0.01),其中,后部肾小盏数量比前部多。根据肾前后区域和中间区域尿液收集引流特点,将牦牛肾集合系统分为两种类型:A型和B型。肾中间区域肾实质尿液的收集和引流依赖前、后肾盏组的为A型,独立于前、后肾盏组的为B型,在牦牛中,A型是常见类型,占70.8%,其次是B型,占29.2%。牦牛肾集合系统由1个肾盂、2个肾大盏和多个(11~21)肾小盏构成,根据尿液引流特点分为A、B两种类型,其中A型较常见。  相似文献   
108.
旨在克隆牦牛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B, LC3B)基因,制备牦牛LC3B多克隆抗体,为探究自噬在牦牛生殖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基因克隆方法获得牦牛LC3B基因序列,利用原核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牦牛LC3B重组蛋白,使用纯化的蛋白为抗原免疫10月龄日本大耳白兔,Sepharose4B柱层析法纯化制备牦牛LC3B多克隆抗体,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抗体效价,并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B)、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和免疫荧光技术(IF)检测牦牛生殖器官中LC3B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牦牛LC3B基因(登录号:OP572227),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2a-LC3B能够诱导产生重组蛋白,并且在包涵体和上清中均有表达;所纯化的牦牛LC3B重组蛋白大小为34 ku(含Trx和His标签),符合预期结果。通过免疫日本大耳兔后得到的兔抗牦牛LC3B蛋白血清,抗体效价分别为1∶640 000和1∶320 000,特异性良好,表明牦牛LC3B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成功。纯化...  相似文献   
109.
运用HE染色法、透射电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和ELISA等方法,探讨不同运输时间对山羊(Capra hircus)心的病理损伤及对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公路运输应激2、6 h条件下山羊心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及HSP27、HSP70、HSP90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运输应激组山羊心肌纤维有程度不一的弥漫性颗粒变性,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破裂,间质水肿、出血、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运输6 h组的病变更严重。HSP27、HSP70、HSP90主要在心肌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HSP27和HSP90在细胞核中也有表达,三种蛋白在不同区域的心肌纤维和心肌细胞中分布不均。与对照组相比,运输应激2 h组山羊心HSP27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运输应激6 h组HSP27表达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运输应激2和6 h组HSP70、HSP90蛋白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总之,运输应激山羊心组织细胞发生了病理损伤,心肌细胞急性变性十分明显,运输应激6 h组心肌细胞变性更严重,运输后HSP27、HSP70和HSP90蛋白表达量发生了明显变化,与心的应激损伤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0.
灌区水利工程规划管理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能节约农业生产用水,使水资源分布更加合理,对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灌区水利工程规划管理常见的问题,深入探讨有效的应对方法,以提高水利工程规划管理质量,实现预期工程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