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0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3个藜麦材料在甘肃临夏旱作区适应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以13个藜麦引选品种为材料,测定记录其出苗率,物候期,植物学特征,产量,品质及抗性等指标,并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其主要性状的相关性进行评价,探究供试品种在甘肃临夏旱作区的适应性表现.结果表明,13个藜麦供试品种在试验区域均可以成熟,并且这些品种在株高,分枝数,有效分枝率,主枝穗长度,主枝穗直径,千粒重,产量,粗蛋白,粗纤维含量等指标上差异显著;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品种Q7,Q8属于矮化早熟品种,品种Q9经济性状最好,产量达4246.6 kg/hm2,较对照增产1252.1 kg/hm2,品种Q1,Q7,Q8,Q9,Q10均属于抗病品种;不同藜麦品种表型性状与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无显著相关性,但产量和品质呈负相关.综合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抗性评价,品种Q9的经济性状最优,具有在甘肃临夏旱作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42.
4种植物提取物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安全、高效的植物源储粮害虫杀虫剂,研究了4种植物不同部位的3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象(S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成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绣球小冠花(Coronilla varia)茎叶部位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提取物和千层塔(Lycopodium serratum)全草的石油醚提取物以及马铃薯(Solunum tubersum)花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校正死亡率均为100%.其中,在0.2 mg/cm2浓度下,绣球小冠花(Coronilla varia)茎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活性最为突出,4 d后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校正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43.
在充分分析庆阳市畜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成就的基础上,剖析了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渠道整合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发展;加大从业人员科技培训,实施畜牧业科技创新工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拓宽产业发展平台;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确保畜产品安全等促进甘肃畜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藜麦种质资源在甘肃省陇中旱作区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系,更高效的选育藜麦新品种,以38份藜麦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影响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藜麦产量与各个农艺性状的相关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冠幅、全生育期、籽粒直径、千粒重、株高,全生育期与其余农艺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冠幅、全生育期、籽粒直径、千粒重、株高等5个农艺性状可以归为3个主成分因子,其累积贡献率为76.657%,同时在类间距离为17.5处,将所有种质资源可分为三大类群。  相似文献   
45.
我国藜麦籽实的研究与开发利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一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富含丰富氨基酸、优质蛋白质以及多酚、黄酮、皂苷等生物活性物质。藜麦低热量营养价值高,十分切合当今健康饮食概念。本文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种藜麦以来,对藜麦籽实的相关研究及开发利用进展,并对我国藜麦籽实的研究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6.
浅谈乡镇农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属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中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开展农机工作的源头。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也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为建设和谐美丽新农村打好基础。但从实际来看,乡镇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次研究以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莲池乡为例,主要分析了当地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以期推动农村机械化安全化发展,防范农业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38份藜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藜麦种质资源在甘肃省陇中旱作区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系,更高效的选育藜麦新品种,以38份藜麦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影响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藜麦产量与各个农艺性状的相关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冠幅、全生育期、籽粒直径、千粒重、株高,全生育期与其余农艺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冠幅、全生育期、籽粒直径、千粒重、株高等5个农艺性状可以归为3个主成分因子,其累积贡献率为76.657%,同时在类间距离为17.5处,将所有种质资源可分为三大类群。  相似文献   
48.
使用不同质量浓度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于初花期藜麦植株,结果表现为质量浓度为24 mg/L、36 mg/L的ABA溶液能有效的降低藜麦株高。不同质量浓度的IAA、GA溶液对藜麦植株没有显著的矮化作用,但于生殖生长期喷施对藜麦灌浆前、中期植株株高生长的上扬趋势有一定抑制作用,使上扬趋势变为平缓增高,可辅助促进植株同化营养向藜麦生殖生长分配,从而提高藜麦籽实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49.
不同藜麦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不同藜麦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本试验以3个藜麦品种——陇藜1号、陇藜3号及陇藜4号为材料,在水培和盆栽条件下,分别用100、200、300、400、500 mmol/L NaCl浓度模拟盐胁迫处理3个藜麦品种的种子和幼苗,通过测定种子发芽指标,幼苗生物量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藜麦耐盐机制,对不同藜麦品种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不同藜麦种子发芽率先升高后减低,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受到抑制,而地下部分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先增加后下降;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抗坏血酸酶(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均在300 mmol/L NaCl浓度下达到最大值;幼苗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说明不同藜麦品种幼苗在盐胁迫初期可通过采取提高体内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强SOD、POD、CAT和APX活性,降低MDA含量等自我保护机制以适应盐胁迫,从而促进适宜盐浓度下幼苗生长。隶属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藜麦品种的耐盐阈值为300 mmol/L;陇藜1号耐盐性最强,陇藜3号次之,陇藜4号最弱。  相似文献   
50.
藜麦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为苋科藜亚科藜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已有5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藜麦籽实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且低脂、低糖、零胆固醇,利用价值高,是未来最具潜力的作物之一。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论述了藜麦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抗逆生理特性、营养成分及栽培技术等,并阐述了藜麦产品开发应用、国内引种栽培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开展藜麦种质资源和营养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选育适合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品种,充分挖掘营养价值,使其成为将来国民保健型植源性食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