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篇
  9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葡萄酒原产地辨识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该文以鉴别葡萄酒原产地为目的,利用快速无损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47份来自昌黎、沙城和法国波尔多(Bordeaux)的红葡萄酒样品进行逐步回归分析选取光谱区域,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识别,建立了判别葡萄酒原产地的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昌黎、沙城和波尔多产地的葡萄酒产地鉴别的光谱区域为1 400~1 550 nm 和2 000~ 2 300 nm;3个产地的葡萄酒在主成分特征空间中基本为独立分布,其中波尔多酒样和国内酒样间距离最远,国内昌黎和沙城酒样间有小部分交叉;利用9个独立预测集样本对由38个训练集样品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产地的正确识别率达到了88.9%。因此,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准确、快速地辨别葡萄酒的产地。  相似文献   
82.
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下稻田 CH4 和 N2O 排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稻田 CH4 和 N2O 的排放规律、综合增温潜势和综合排放强度,以期获得降低稻田 CH4 和 N2O 排放的灌溉模式和施氮管理。【方法】2015~2016 年在广西南宁市灌溉试验站进行晚稻和早稻大田试验,两次试验均设 3 种灌溉模式:常规灌溉 (CIR)、“薄浅湿晒 ”灌溉 (TIR) 和干湿交替灌溉 (DIR)。 2 种尿素-N 和猪粪-N 比例:100% 尿素-N (FM1),50% 尿素-N + 50% 猪粪-N (FM2)。共设 CIR-FM1、TIR-FM1、DIR-FM1、CIR-FM2、TIR-FM2 和 DIR-FM2 6 个处理,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水稻生育期内稻田 CH4 和 N2O 排放通量,分析了早晚稻生育期内 CH4 和 N2O 累积排放量和综合增温潜势,并结合产量分析了 CH4 和 N2O 综合排放强度。【结果】DIR 下 FM2 处理早稻产量和两季总产量比 FM1 处理分别提高 18.8% 和 17.7%,FM2 下 TIR 和 DIR 模式早稻产量分别比 CIR 模式提高 20.9% 和 37.4% 以及 DIR 模式两季总产量比 CIR 模式提高 21.5%。不同处理早晚稻生育前期 CH4 排放通量较高,生育中后期 CH4 排放通量较低。水稻生育期内 TIR 和 DIR 模式 CH4 累积排放量低于 CIR 模式,FM1 处理 CH4 累积排放量低于 FM2 处理。不同处理早晚稻生育前期 N2O 的排放通量为负值或者较低,N2O 排放主要集中在晒田完成复水之后及成熟期稻田水分落干时,DIR 模式 N2O 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 CIR 模式,FM2 处理 N2O 累积排放量高于 FM1 处理。不同处理稻田 CH4 和 N2O 的排放彼此间存在消长关系。CH4 对综合增温潜势的贡献率达 99% 以上,而 N2O 的贡献率不足 1%。3 种灌溉模式下 FM1 处理 CH4 或 N2O 增温潜势、CH4 和 N2O 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均低于 FM2 处理,2 种施氮处理下 TIR 和 DIR 模式 CH4 和 N2O 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低于 CIR 模式。【结论】与常规灌溉相比,“薄浅湿晒”灌溉水稻产量和 N2O 排放有所提高,但是降低 CH4 排放量及 CH4 和 N2O 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干湿交替灌溉增加水稻产量和 N2O 排放,但是降低 CH4 的排放量及 CH4 和 N2O 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因此,“薄浅湿晒”和干湿交替灌溉模式是有效降低稻田 CH4 和 N2O 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的两种灌溉模式。在这两种灌溉方式下,与猪粪尿素配施相比,单施尿素显著降低 CH4 和 N2O 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83.
为了解现阶段我国家禽中H7N9病毒感染状况,2017年2月在我国东部4个省份的123个场点进行了H7N9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H7N9病毒的样品总阳性率为2.48%,其中活禽市场的阳性率与往年监测数据相比出现上升;阳性场点范围较大,涵盖了养殖场、屠宰场和市场等多个区域;鸭类样品中的H7N9病毒阳性率高于往年,为1.89%。H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此次调查中检出的H7N9病毒均为低致病性病毒。这些数据为今后全面了解我国家禽中的H7N9病毒感染现状和制定有关防控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4.
采用超声方法对竹材进行处理,分析了超声处理对竹材营养物质的去除和防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竹材中抽提出来的物质的含量和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成正比.超声处理不但可以延缓竹材霉菌的出现时间还可以使霉变率有所降低.对照组试件上最先出现霉菌,超声功率越大,霉菌出现的越晚.对照组试件的霉变率最高,霉变率越高,霉变质量损失就越大.超声时间对竹材霉菌的出现和霉变率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5.
我国蔬菜加工业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蔬菜加工业不断发展。但我国蔬菜加工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制约因子,如:蔬菜加工专用品种短缺,原料基地建设和配套技术服务体系不足;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政府对蔬菜加工业发展的规划不到位;加工技术的创新不足,加工品种有限,产销组织运作机制不畅,产业化经营效果难以实现等。如何针对我国蔬菜加工业的现状和市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6.
在美国,进出口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是一项有偿服务,提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的需求方都应向检验、隔离及出证服务的提供方支付相应的劳务费用。美国检疫收费的范围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测、隔离检疫、签发进出口卫生证明和提供技术培训等4类。检疫收费采取谁受益谁付费、动态调整、按工作量计费、按工作时间计量和按工作类型划分等方式。美国的进出口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制度,有助于提升检疫设施运行能力,并促进检疫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7.
为分析鸽轮状病毒中国分离株的特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从山东省青岛市某活禽交易市场采集的肉鸽粪便样品中分离的轮状病毒基因组,并对其进行特性分析与比较基因组研究。结果显示,G群轮状病毒鸽群分离株全基因包含11个节段,总长度为17 803 bp,具有与其他轮状病毒相似的结构和基因顺序。与24株轮状病毒代表性毒株的VP6氨基酸序列进化分析结果,以及其他5个结构蛋白氨基酸序列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均证实,该病毒属G群轮状病毒。该毒株与2011年从香港鸽群中分离的G群轮状病毒同源性最高,但衣壳糖蛋白VP7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为71.7%,抗原性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8.
2017年6月河北省承德市某梅花鹿养殖场饲养的鹿先后出现不明原因死亡现象。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确定魏氏梭菌是导致鹿群死亡的主要原因,突然擅自增加豆粕比例是引起该病的主要诱因。场主按照调查后提出的建议,通过逐步降低豆粕比例、隔离消毒、药物对症治疗等措施,15 d后该场未再发生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89.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CP在家禽中主要引起禽坏死性肠炎,严重影响了全球肉鸡贸易与生产。关于禽CP的研究当前主要集中于检测及分型方法、疫苗和耐药性方面。目前禽CP疫苗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因此禽CP感染的防治主要依靠抗生素,而抗生素的频繁使用又导致了菌株耐药性问题,防治效果有限。因此,CP耐药性研究以及临床诊断技术完善及疫苗研发推进迫在眉睫。本文简述了CP的病原特点、致病机理及禽间的优势流行分型,梳理了禽CP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点及分型方法,阐述了禽CP耐药现状以及疫苗研发方向及进展,提出了禽CP感染辅助防治措施,以期为CP感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主要造成禽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病变。IBV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引起雏鸡死亡,肉鸡增重减缓,蛋鸡产蛋下降。IBV易发生变异,血清型和基因型众多,不同基因型毒株之间存在较大的抗原差异,导致疫苗及药物研发存在较大难度,给该病防治带来一定挑战。多种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用于IBV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等。针对新型IBV仍需研究敏感性、特异性好的检测方法及开发安全性高、免疫效果好的新型疫苗。本文围绕IB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病毒分型方法、变异机制及检测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后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