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6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林业   571篇
农学   318篇
基础科学   521篇
  373篇
综合类   2639篇
农作物   313篇
水产渔业   188篇
畜牧兽医   1584篇
园艺   464篇
植物保护   304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高产品种上农粳2号和镇稻18为材料,采用常规毯苗机械栽插,分别设置20 d、24 d、28 d、32 d等4个秧龄处理,研究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秧龄天数增加,参试品种的绿叶数、茎基宽和根系盘结力均逐渐升高;与20 d、24 d和28 d秧龄的处理相比,32 d秧龄处理的成熟期提前4~5 d,茎蘖高峰期提早15 d左右,结实率显著升高;与24 d秧龄处理相比,上农粳2号和镇稻18在32 d秧龄处理下的产量分别提高10.26%和20.82%。在秧苗强化化控和苗床管理的条件下,安徽沿江地区常规毯苗机插的栽插秧龄可延长至32 d。  相似文献   
2.
【目的】定位棉花抗黄萎病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方法】以海7124和TM-1配制抗感组合F1,再以鲁棉研28为轮回亲本构建的137个BC4F1家系为作图群体,筛选出多态性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标记,并与已发表的整合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相比对,构建遗传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进行大田和病圃两个环境下抗黄萎病QTL定位。【结果】216个多态性SSR位点分布在26条染色体上,可覆盖棉花基因组3 380 cM(centi Morgan),标记间平均距离15.77 cM。定位到6个QTLs,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可解释表型变异8.56%~20.26%,其中5个QTLs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在第1染色体上新定位到一个QTL。本研究可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病育种提供帮助。【结论】定位到6个黄萎病相关QTLs,其中1个是在第1染色体上新发现的QTL。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苔藓优势种的人工繁殖,以昆山森林公园优势苔藓种圆叶匐灯藓为材料,研究其在沙子、园土、泥炭与珍珠岩混合3种不同基质上的生长情况,并在最佳生长基质中,采用片植法和配子体剪碎法两种繁殖方法进行选优。结果表明:圆叶匐灯藓在泥炭∶珍珠岩(3∶1)的基质中生长最好;在材料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配子体剪碎法繁殖最佳。  相似文献   
4.
依据国家政策,遵循教育与市场关系规律,地方本科院校中开展应用技术型教育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研究十分重要。作为地方型本科院校当中的新生专业应用统计专业如何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然要从专业课程设置入手,优化培养计划,强化课程设置,从而实现让学生更加适应市场的要求。文章就以衡水学院应用统计专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专业特点的基础上,紧寻其发展轨迹,结合当下社会新要求,如何将应用统计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职业标准相对接提出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溴甲烷的淘汰是一项国际履约工作,是一项使命,也是一次机遇。将国际上先进的替代技术引进到中国,并吸收和发展,适应了中国的国情,保障了高附加值作物的连年栽培,全面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保障了食品的安全,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一、臭氧层保护公约背景1976年,联合国环境署(UNEP)理事会第一次讨论了臭氧层破坏问题。在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设立臭氧层协调委员会(CCOL)定期评估臭氧层破坏后,1977年召开了臭氧层专家会议。1985年3月由21个国家的政府和欧洲共同体签署了《保护臭氧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农业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受科技的推动,农业产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也为我国粮食产量不足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是近几年来,农业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就如何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了一项不可忽略的重要任务。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说,粮食起着重要的根基作用,而土壤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不断重视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的土壤肥料问题。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常规早籼稻品种浙辐203为供试材料,井关PZ80D-25型高速插秧机为供试插秧机械;试验设定25cm固定行距,株距设置为11cm、12cm、14cm、17cm4个处理水平,试图探索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的适宜株行距。结果表明,不同株行距配置不影响生育期表现;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有效穗数影响显著,11cm、12cm株距处理的有效穗数较14cm、17cm株距处理提高13%以上;株距为11cm、12cm的小株距处理所构建的大群体并未导致结实率和穗粒数的显著降低;11cm、12cm株距设计具有更好的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同时表现出更优的实际产量结果。综合来看,25cm×11cm和25cm×12cm是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最佳的株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8.
ghr-miR160负调控棉花叶片衰老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叶片早衰会导致棉花减产降质。MicroRNA(miRNA)是1类长度约为21 nt、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内源非编码小分子RNA。研究ghr-miR160对叶片衰老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ghr-miR160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棉花子叶表达模式分析及过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验证分析。【结果】对ghr-miR160及pre-miR160结构分析表明,miR160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qRT-PCR结果显示,ghr-miR160在生长35 d的早熟不早衰品种辽4086子叶中优势表达。农杆菌介导转化拟南芥发现,该基因可使拟南芥出现晚抽薹、晚开花和叶片衰老延迟现象。【结论】ghr-miR160可能对棉花叶片衰老起负调控作用,同时为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柴油机无法启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启动电机无法转动;二是启动电机能转,但无法启动。以下是两种情况的分析。1启动电机无法转动主要是电路系统故障,具体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1)启动电路总闸刀未闭合,合上闸刀即可;(2)蓄电池没电或启动电流过小,可充电或更换蓄电池;(3)蓄电池正负极至少一端接触不良,可紧固或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验证了2015—2016年土壤水分主动-被动微波数据集(SMAP)在河套灌区的适用性,基于土壤水分亏缺指数(SWDI )和干旱周百分比(PDW)分析了作物生育期内灌区农业干旱时空演变规律,通过两个参考指标检验了SWDI在河套灌区的精度。结果表明:(1)SMAP在河套灌区的适用性较好;区域尺度上,SMAP和CLDAS的相关系数为0.65;栅格尺度上,约有69%的栅格表现良好(R>0.5),且多集中在灌区西南部和东北部。(2)严重干旱主要发生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7月下旬到8月下旬以及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主要集中在灌区的西南部、中部和东部;2015—2016年PDW值略有增大,干旱事件的持续时间有所延长。(3)大气水分亏缺量(AWD)表征的气象干旱在时间上显示2 a内灌区干旱月份为5—8月;空间上,除去地形原因,SWDI和AWD的相关性较为显著,且有一半格点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显著检验,表明基于SWDI对河套灌区进行干旱状况分析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