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9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1.
野生动物在人兽共患病发生、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成  孙贺廷  刘枫 《林业科学》2006,42(5):120-126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野生动物作为许多人兽共患病原体的"储存宿主",其作用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介绍几种古老的和近年来新出现的重大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和危害情况,阐述野生动物在其发生和流行中的作用,探讨人兽共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在野鸟禽流感病毒紧急疫情检测过程中鉴定并分离到1株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利用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育及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解析了该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分离株遗传进化情况,通过体外复制动力学试验及小鼠感染试验,评价了该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对哺乳动物致病性。进化分析显示,该病毒株属于Clade 2.3.4.4,可以不经适应直接感染小鼠并在呼吸系统内复制,表现出有限的组织嗜性,对小鼠呈低致病性。其在体内外复制能力较低。结果表明,本试验加深了对野生鸟携带H5N8禽流感病毒的认识和理解、对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的评价,为预测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趋势及其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鸟类携带禽流感病毒(AIV)的情况,于2015~2017年春、秋季候鸟迁徙重点时期,在该地区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瓮河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区域,采集雀形目等林栖鸟咽、肛拭子2547份,采用SPF鸡胚分离病毒,通过血凝试验筛选疑似阳性样品后再对其进行RT-PCR鉴定。在2 547份被检样品中,有4份样品呈血凝阳性,其余样品的血凝效价结果均为阴性。RT-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为禽流感病毒核酸阴性。该研究结果为了解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鸟类AIV带毒情况以及候鸟迁徙路线上禽流感的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经验,对加强监测防控管理、提升工作整体水平大有裨益。本文作者通过在意大利的培训和考察,对其疫病管理特点、流行现状、监测防控做法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中国疫病监测防控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有关对策建议。在策略举措上,应适当借鉴和参考意大利的疫病防控理念、防控策略、部门分工与协作机制、科技支撑、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并宣传普及"同一个健康"理念,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健全监测防控体系,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和转变疫病监控模式,以促进我国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虎血清中犬副流感病毒的抗体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查明犬副流感病毒 (CPIV)对虎的感染情况 ,应用CPIV细胞培养物为血凝抑制 (HI)抗原 ,对上海、桂林、哈尔滨、宜昌、郑州等地区未曾使用过任何含CPIV疫苗免疫的 38只虎的血清进行HI抗体检测。结果表明 ,有 2 5份血清CPIV的HI抗体效价为 1∶4~ 1∶32 ,有 1 3份抗体效价 <1∶2 ,血清中CPIV的HI抗体阳性率达 65 79%。说明上述地区的虎可能存在着CPIV的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林业各项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加强监测防控工作是其必然要求,也是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手段,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并分析了当前监测防控工作所面临总体形势,讨论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积极宣传协调、加强体系建设和健全长效保障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屡见高致病性H5N6禽流感病毒由禽跨种感染人及其他哺乳动物类的报道。而临床用药的盲目性导致其预后不良,本试验以评价流感病毒NA抑制剂奥司他韦是否能够有效抑制该病毒为试验目的。通过构建H5N6小鼠感染模型、制定奥司他韦治疗方式及药物用量以评价奥司他韦对H5N6流行株的抑制作用。通过存活率分析,预防+治疗组奥司他韦对H5N6有较好预防效果,而单纯治疗组小鼠存活率只达50%。通过肺组织中病毒含量结果显示在攻毒第12日未能检测到病毒,而治疗组滴度下降至2.500×log_(10) EID_(50)/0.1 mL(P0.01)。由此可见,奥司他韦对H5N6亚型禽流感小鼠适应株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对于攻毒后再治疗可一定程度抑制病毒的复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尤其野生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呈上升趋势,我国在防控野生动物源性外来人兽共患病上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参考了近年来国内外野生动物与外来人兽共患的相关文献,主要介绍了野生动物在人兽共患病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尼帕病毒病、西尼罗热、埃博拉出血热等野生动物源性外来人兽共患病的流行现状,从生态环境的改变、跨境野生动物及捕食野生动物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野生动物源性外来人兽共患病传播的风险,针对野生动物源性外来人兽共患病监测防控工作提出了"哨卡前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联防联控"等4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经验,对加强野生动物管理、提升保护工作整体水平很有帮助。文中介绍了意大利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和策略,归纳分析了该国在保护理念、物种和种群动态监测、科学研究、危害控制等方面的有益做法。在此基础上,针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宣传普及科学保护理念、健全相关法律规章、完善和创新管理模式等有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犬冠状病毒基因重组抗原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在E、coli高效表达的犬冠状病毒核蛋白为抗原,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兔抗犬IgG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犬冠状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方阵滴定确定出最佳反应条件为lμg/孔纯化的E.coli表达的重组N蛋白抗原包被酶标板,用10%的兔血清进行封闭,以正常E.coli裂解上清液稀释待检血清。结果表明:应用重组N蛋白作为诊断用抗原具有特异性强、稳定性高、成本较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