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38篇
  免费   892篇
  国内免费   1693篇
林业   1565篇
农学   1887篇
基础科学   869篇
  2056篇
综合类   6283篇
农作物   1125篇
水产渔业   680篇
畜牧兽医   2713篇
园艺   888篇
植物保护   85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646篇
  2020年   563篇
  2019年   648篇
  2018年   424篇
  2017年   589篇
  2016年   549篇
  2015年   668篇
  2014年   763篇
  2013年   980篇
  2012年   1191篇
  2011年   1232篇
  2010年   1265篇
  2009年   1024篇
  2008年   1072篇
  2007年   1034篇
  2006年   849篇
  2005年   708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577篇
  2001年   453篇
  2000年   396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叶面滞尘会影响植被光谱特征,削弱植被指数对植被的响应能力,影响反演评估的准确性。为探究叶面滞尘量对植被光谱响应特征及预测模型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市常见常绿绿化树种大叶黄杨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  方法  从封闭区域、半封闭区域、开放区域,采集叶片样本,并收集环境灰尘。通过室内控制试验,利用ASD FildSpec Handheld光谱仪测量不同滞尘量叶片的高光谱数据,选取5个特征波段,通过光谱角的方法研究了叶面滞尘量对叶片光谱特征的影响,以及滞尘量对叶面滞尘量预测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影响。  结果  随着叶面滞尘量的增加,植被光谱曲线特征逐渐减弱,灰尘的特征逐渐增强,但光谱曲线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当叶面滞尘量 > 120 g/m2时,光谱曲线的基本表现为灰尘的光谱特征。当叶面滞尘量较少时,预测模型的模拟精度相对较高,随着滞尘量的增加,所有模拟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减小;当叶面滞尘量 > 120 g/m2时,预测模型对叶面滞尘量的模拟预测能力将更差,并且均方根误差(RMSE)随着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的增加而增大,模拟预测模型的稳定性及预测精度逐渐降低。光谱角对滞尘叶片350 ~ 1 770 nm波段区间的光谱变化十分敏感,利用叶片光谱角检测滞尘程度不需要分区域讨论,只需与阈值做简单的比较,方法简便易行。  结论  本研究通过室内控制试验,研究叶面滞尘量对植被光谱响应特征,可为建立滞尘植被光谱反射物理模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长江中游玉米籽粒机械直收适宜品种与配套农艺措施,2018—2019年选用不同玉米品种,测定不同机收时间下玉米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及机收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春玉米机收产量与机收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延迟1周收获后籽粒容重显著增加,机收产量显著提高,2年平均提高9.72%;而延迟2周收获则有降低机收产量的趋势。2年收获时杂质率总体≤3%,而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均>5%,是该区域春玉米籽粒机收面临的主要问题。籽粒厚度、籽粒含水率和百粒重是影响机收籽粒破碎率的关键性状,三者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的倒二次曲线关系;玉米的倒伏率、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关键性状,倒伏率与机收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与机收损失率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延迟收获能显著降低籽粒含水量,从而降低籽粒破碎率,但继续延迟收获有增加倒伏的风险。综上,长江中游春玉米成熟后适时延迟7~10 d收获,可有效降低籽粒含水量与机收籽粒破碎率,提高玉米籽粒机收产量。  相似文献   
3.
喆茗 《茶叶》2018,(1):51-55
斯里兰卡茶产业对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产业政策。斯里兰卡茶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斯里兰卡茶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斯里兰卡茶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粟燕  刘人源  覃斌  李权 《绿色科技》2020,(4):152-153,157
指出了建设全域森林公园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对黔东南州发展全域森林公园进行必要性和打造条件后认为:黔东南州在打造全域森林公园方面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有着优良的森林生态环境资源,以及良好的林业产业基础等优势条件。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服务体系,已具备了打造全域森林公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唐嘉  毛春力  黄琪  唐俊  宋玉梅  孙铭  毛培胜 《草地学报》2020,28(5):1226-1232
种子在自然贮藏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内部生理机能的恶化,线粒体作为种子内活性氧(reactive oxide species,ROS)产生的主要位点是最先遭到破坏的细胞器。为探讨不同贮藏年限对老芒麦种胚线粒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本试验以室温贮藏0~4年的老芒麦种子为材料,分析比较其老化规律及种胚线粒体抗氧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老芒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种苗鲜重逐渐下降,死种子逐渐增多,种胚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mitochondria malate dehydrogenase,MDH)、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活性逐渐下降,但在死种子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显著升高。此外,在贮藏过程中老芒麦种胚线粒体O2·-产生速率不断上升,而H2O2含量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线粒体中O2·-的积累与细胞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应用多重PCR检测人工感染鸡呼吸道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IBV,NDV,ILTV,MG人工感染4周龄SPF鸡和非免疫鸡后,用多重PCR检测试验鸡的咽喉棉拭子和器官组织样品,并与传统的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方法进行比较,多重PCR无论是对单一感染病原,还是对两种以上混合感染病原,其敏感性和检测速度都优于传统的鉴别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直接应用于临床检测,服务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槟榔红色素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槟榔红色素(areca red pigment,AP)对 DPPH·和·OH的清除能力、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能力、对Fe2+的络合能力,并测定其还原能力.结果表明:槟榔色素对DPPH·、·OH的清除能力较强: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能力很强,抑制率高达79.84%;与VE、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BHT相比,槟榔色素的还原力、对Fe2+的络合能力较弱.说明槟榔红色素是较好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8.
草鱼免疫保证有效抗原和防止抗原流失,是免疫成功的关键;组织免疫服务队伍是持久普及推广免疫防病技术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9.
选用60日龄杜洛克、长白仔猪,Ⅰ组为试验组,Ⅱ组为对照组。对照组饲养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1%的丰本生力酵素。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其增长幅度杜洛克为13.1%,长白猪为8.12%。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但瘦肉率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3.1%。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杜洛克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4.8%,长白猪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5.3%。  相似文献   
10.
钙在橄榄树器官中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果园土壤及橄榄树体各器官中钙量和不同组分钙的含量。结果表明:0~30cm土层中钙含量最高为0.65mg/g。橄榄器官中叶的钙含量最高为4.523mg/g,其次为根、果、结果枝。地上部器官钙含量由主干一主枝一结果枝一叶片逐渐增加。在各器官中钙主要以醋酸溶钙和盐酸溶钙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