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3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林业   122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80篇
  172篇
综合类   738篇
农作物   152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281篇
园艺   169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施用锌肥和不同遮阴程度互作对花生生长发育、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锌肥相比,施用锌肥能提高花生不同部位锌含量、增加叶片SPAD值,提高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减少花生病害的发生,平均降低7.1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增加19.4%。相同施锌水平下,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花生不同部位锌的含量和不同生育期叶片SPAD值以及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花生的发病率比不遮阴对照增加4.8、10.2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降低16.5%、10.0%。在30%、70%的遮阴条件下,施用锌肥的花生产量比不施锌的分别提高21.1%、25.0%。本试验条件下,施用七水硫酸锌30 kg/hm2,使花生具有较强的抗低温寡照能力及抗病性能,增产显著,可在花生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RAPD技术对地方鸡种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利用RAPD技术对4个地方鸡种和1个引进鸡种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筛选的5个随机引物OPH-02、OPH-05、OPH-13、OPH-16、OPG-07对5个鸡种的池DNA进行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5个引物共产生条带61个,扩增产物片段的长度一般从150bp-4kb。  相似文献   
4.
在陕西省关中土娄土区布置线辣椒、甘蓝、白菜、芹菜钾肥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蔬菜对钾肥的肥效反应。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使蔬菜硝态氮含量降低11.8%~116.0%,维生素C含量增加0.4~147.4mg/kg;产量增加9.3%~33.8%;明显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400cm深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减少22.7~48.0kg/hm2,尤其在80~220cm剖面减少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根据GenBank中气肿疽梭菌细胞毒素CctA基因的参考序列,采用PCR方法扩增细胞毒素CctA基因。在将该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细胞毒素CctA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功能域、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及抗原表位等重要参数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参考序列(JQ692583)相比,存在3处突变,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9.4%;CctA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8.00,不存在跨膜区和信号肽序列,二级结构以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主要有4个抗原表位区域。本研究为CctA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气肿疽梭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合成肽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苦瓜抗白粉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对白粉病不同抗性的4个苦瓜品系为材料,研究苗期感染白粉病菌后,苦瓜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抗病品系的可溶性糖、叶绿素质量分数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高于或显著高于感病品系和高感品系;抗病品系的抗坏血酸(AsA)质量分数的上升和下降的幅度均小于感病品系和高感品系;接种后10~20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系感病品系高感品系。叶绿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POD、PPO活性与病情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综上说明,白粉病菌侵染苦瓜后,抗病品系可通过保持较高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AsA质量分数及增强POD、PPO、APX活性来提高抗病性。叶绿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POD、PPO活性均可作为苦瓜对白粉病抗性早期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利用能量方法,采用Sobolev不等式研究了旱地生态学问题,得到了旱地生态学问题非负弱解对初值的连续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知识管理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国内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实施模式,并提出不足之处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究高浓度葡萄糖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取体外分离处于生发泡期的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用含葡萄糖浓度为5.6 mmol/L(C组)、10 mmol/L(G-1组)、15 mmol/L(G-2组)的培养液,进行体外成熟(IVM)处理,42 h后观察,并统计卵丘细胞扩散情况和第一极体排出率;对体外成熟42 h后的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统计2-细胞、4-细胞和第7天囊胚发育。结果发现,G-1组和G-2组卵丘细胞扩散度显著低于C组(P<0.05);G-1组和G-2组的MII期卵母细胞死亡率和存活率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G-1组极体率显著降低(P<0.05),G-2组极体率极显著低于C组(P<0.01)。孤雌激活后,与C组相比,G-1组和G-2组的2-细胞分裂率显著降低(P<0.05),4-细胞分裂率以及囊胚发育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但G-1、G-2组囊胚细胞数量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线粒体染色发现,G-1组和G-2组的线粒体与C组相比分布不均。与C组相比,荧光结果显示G-1组和G-2组不仅活性氧(ROS)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而且G-1组与G-2组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虽然G-1组丙二醛(MDA)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G-2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高会影响猪卵母细胞线粒体分布,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成熟效率降低,损害早期胚胎的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黑暗处理对植物挥发物释放日变化节律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在1天中6个时间点对正常光照和黑暗处理下的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测定。研究表明:百里香释放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烯烃类、芳香烃类、醇类、酚类和酯类,其中烯烃类挥发物的数量与相对含量均最多。正常光照下共检测出80种挥发物,8:00为挥发高峰期,12:00和0:00为挥发低谷期。黑暗处理组中共检测出77种,16:00数量最少,20:00数量最多。黑暗处理影响了各类挥发物相对含量日变化趋势,并且减小挥发物相对含量日变化波动幅度,其中烯烃类、芳香烃类、醇类挥发物的变化范围分别为正常光照的41.57%,61.03%,42.87%。本试验为进一步探明植物挥发物释放机理提供了试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