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5篇
  51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优质牦牛肉肉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0-2002年对大通牛场40头6月龄不同性别的全哺乳牦牛的肉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对供试牦牛肌肉pH、嫩度、肌纤维细度、系水率、肉的贮存损失、肉的煮熟时间、熟肉率和烹饪损失率及肉色等进行了评价,分析了肌肉的化学成分,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该牦牛肉系水率强,肉的煮熟时间短,肉的贮存损失及烹饪损失较小,肌纤维较细,肉色深红。并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及富含各种氨基酸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胡俊  卫宏  刘勇  赵联桢 《森林工程》2016,(4):70-74,96
为解决现有人工冻结法施工后周围地层产生冻胀融沉所引发不良后果的问题,可设置加热限位管对冻土帷幕的发展进行限制,从而达到控制冻胀融沉的目的。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研究在冻土帷幕界面上设置加热限位管时对冻土帷幕温度场发展的影响规律,主要得出:加热限位管盐水温度每升高5℃,冻土帷幕厚度就减小约0.2 m;在已冻结30 d,冻土厚度发展到1.6 m冻土上,加热限位管循环5℃盐水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冻土厚度慢慢变小,加热限位管作用效果明显;在限位管开始循环热水前期,各点温度都有明显上升,离限位管越近温度所受影响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点温度趋于稳定,循环热盐水温度越高,趋于稳定的温度值也越高。所得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最优宰后冻结时间工艺,以AA+白羽肉鸡胸肉为试验材料,采用配对试验研究了宰后45 min、2 h和12 h冻结肉样在蛋白溶解度、保水性、p H和剪切力的差异,结果显示:1宰后45 min冻结的肉样的p H、解冻汁液流失和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显著高于宰后2 h冻结的肉样,而加压失水率、剪切力和肌浆蛋白溶解度显著低于宰后2 h冻结的肉样(p<0.05);2宰后45 min冻结的肉样p H、总损失和解冻汁液流失显著高于宰后12 h冻结的肉样,而加压损失、总蛋白溶解度和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显著低于宰后12 h冻结的肉样(p<0.05);3宰后2 h冻结的肉样蒸煮损失和总蛋白溶解度显著低于宰后12h冻结的肉样(p<0.05)。结果表明宰后2 h冻结的肉样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建议在宰后2h内完成肉的分割、包装并进行冷冻。  相似文献   
4.
速冻豆类蔬菜作为主要出口的蔬菜品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从原料适应性、烫漂工艺、冻结工艺、冻藏工艺方面对豆类蔬菜速冻加工中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速冻豆类蔬菜的发展做了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富士等苹果品种进行超低温保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试管苗低温锻炼的适宜时间为35d。试管苗低温锻炼后,移入含2.5%二甲亚砜MS培养基培养4d,可以省略前处理。低温锻炼培养基中BA、蔗糖的适宜浓度分别为5×10~(-7)、3%。在低温锻炼培养基中添加ABA10×10~(-8)或20×10~(-6),试管苗锻炼的适宜温度相应提高到15、20℃。茎尖浸入前处理液处理18h效果最好,筛选出较理想的前处理液和冻结媒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不同杂交牛肉的加工特性。【方法】以牦牛肉、黄牛肉、安格斯犏牛肉、黄犏牛肉、黑白花犏牛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牛肉的剪切力、pH、肉色、蒸煮损失和质构等品质指标,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牦牛肉的剪切力值最大为(9.06±0.55)kg,是黄牛肉的3.09倍。牦牛肉的蒸煮损失最大,黄牛肉的最小,3种犏牛肉差异不显著(P>0.05)。黄犏牛肉的L*值最高,黄牛肉的L*值最低;黑白花犏牛肉的a*值和b*值最高;黄牛肉的a*值和b*值最低。黄牛肉的pH最高为(5.69±0.05),牦牛肉的pH值最低为(5.45±0.02),犏牛类差异不显著(P>0.05)。牦牛肉和黄牛肉的硬度和咀嚼性有显著差异(P<0.05),犏牛肉类的硬度和弹性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聚类分析,5个品种牛肉聚为3类,安格斯犏牛、黄犏牛、黑白花犏牛肉为一类肉,牦牛肉为一类肉,黄牛肉为一类肉。【结论】安格斯犏牛肉、黄犏牛肉、黑白花犏牛肉的加工特性相似,且均优于牦牛肉,但与黄牛肉相比较差。  相似文献   
7.
宰后牦牛肉水分分布变化与持水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牦牛背最长肌宰后保水性机理,研究其宰后成熟过程中持水性变化规律、不同水分群的水分分布情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选取了10头青海公牦牛,宰后在4℃环境中成熟,选择成熟过程的不同时间点(0、0. 5、1、3、5、7 d)进行加压损失率、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表面疏水性指数的测定,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与核磁成像(MRI)定量定性分析了牦牛背最长肌宰后水分分布情况,并以肉牛为对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加压损失率、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表面疏水性指数均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 0. 05),此时保水性最差;水分分布情况显示,宰后成熟初期不易流动水水分相对含量P22降低,自由水水分相对含量P23升高,成熟后期P22升高而P23降低,并且P22与P23呈显著负相关(p 0. 05),说明成熟期两种水分状态互相转变;核磁成像反映了水分空间分布,确定了当宰后成熟时间为5 d时,保水性最优。对比分析发现,整个成熟过程中牦牛背最长肌保水性低于肉牛。  相似文献   
8.
依据野外观测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资料 ,分析冻结滞水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效应。冻结滞水是指冬季冻结作用在包气带冻土层内形成的固态地下水 ,具有形成机制独特、富水性倒置和独立的水盐动态特征 ,对生态环境建设产生双重效应。冻结滞水量比冻结前土壤含水量一般增加 8%~  相似文献   
9.
鉴于冻结条件下测量导热系数存在困难,为明确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具有三参数(λ0,a和b)的双曲模型来描述土体导热系数与负温的关系。然后,采用实测导热系数和3种常用模型对新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双曲线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冻结过程中土体导热系数变化规律。在4个模型中,新模型具有最小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对误差。模型参数与细粒含量密切相关,且随初始体积含水率增大而减小。新模型能够准确描述负温下的土体导热系数变化规律,可为寒区传热传质耦合计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对宰后牦牛肉品质的影响,为牦牛肉品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5岁去势甘南牦牛肉为材料,取其背最长肌,剔除筋膜、脂肪等,切成大小均匀的薄片(8 cm×8 cm),用20 G针均匀穿刺,分别采用去离子水(对照组)和1、10、100 mmol·L -1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在4℃条件下1﹕1(V/m)浸泡肉样1 d,然后在4℃条件下成熟,测定成熟期间(0、1、3、5和7 d)NOS活性与一氧化氮含量、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总巯基含量、羰基含量、pH、色度等指标。【结果】NOS抑制剂处理后的牦牛背最长肌NOS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降低,成熟第7天时,处理组的NOS活性分别比对照组低30.9%、43.6%、74.7%,一氧化氮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低4.7%、12.5%、21.5%。处理后的牦牛肉pH显著降低,第7天时,处理组分别比对照组低0.8%、5.7%、15.2%,其中10和100 mmol·L -1 NOS抑制剂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显著降低了牦牛肉羰基含量,成熟第7天时,处理组分别比对照组低4.1%、19.0%、22.2%。此外,处理组MFI显著上升,成熟第7天时,处理组分别比对照组低31.1%、23.3%、9.6%。处理组牦牛肉总巯基含量显著上升,第7天时,对照组比NOS抑制剂处理组分别低3.2%、3.7%、2.7%。成熟过程中,NOS抑制剂处理使肉色a *值显著降低,肉色L *值显著升高,第7天时,处理组的肉色a *值分别比对照组低7.1%、40.2%、30.7%,肉色L *值分别比对照组高1.1%、2.0%、1.1%。【结论】一氧化氮促进宰后牦牛肉蛋白质氧化,抑制牦牛肉嫩化,使肉色L *值降低,a *值升高,对宰后牦牛肉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而NOS抑制剂能降低肌肉中NOS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