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5篇
水产渔业   152篇
畜牧兽医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并比较了给草鱼和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简称高倍体鲫鱼)单次腹腔注射氯霉素100mg/kg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采用HPLC测定血液中氯霉素的浓度。试验期间水温为(20±2)℃。结果表明,氯霉素在这2种鱼体内的处置过程相似,均可用带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模型进行描述;药物从腹腔吸收迅速,给药后分别在0.92h和0.63h血中浓度达到高峰,无吸收时滞;在草鱼和高倍体鲫鱼体内药物的t12β相近,分别为11.9h和11.1h,但体清除率(ClB)相差较大;氯霉素在高倍体鲫鱼体内比在草鱼体内有更强的亲组织性,总表观分布容积(Vd)分别为2.07和1.20L/kg。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异育银鲫饲料中添加300mg/kg紫苏子提取物,经随机抽取两处10口池塘,计算同期池塘应用及未应用紫苏子提取物添加饲料池塘投入产出情况:应用紫苏子提取物作为添加剂的池塘,异育银鲫增重率比未使用紫苏子提取物的池塘高9%~15%;饲料系数下降11.4%~11.8%,异育银鲫重量增长了50~99kg/亩,产值增长680~853元/亩。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贵州省普安县青山一带天然水体中的普安鲫(A型)作了细胞遗传学观察和血清电泳分析,发现它是天然雌核发育的鲫鱼,既不同于普通野鲫,也与已知的天然雌核发育方正银鲫和滇池高背鲫不是同一来源。  相似文献   
4.
将0.20%、0.40%、0.60%、0.80%的牛磺酸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鲫鱼(45~52 g)15 d后,测定脂肪消化吸收率。试验结果表明:牛磺酸可极显著地提高鲫鱼对脂肪的消化吸收率(P<0.01);其中,0.40%组效果最佳,比对照组提高10.19%。脂肪消化率的提高,是牛磺酸促进鱼体生长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用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评定异育银鲫维生素C需要量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宋学宏 《水产学报》2002,26(4):351-356
用维生素 C(Vc)含量为0~1200mg·kg~(-1)的精制饲料,连续投喂异育银鲫8周后,测定异育银鲫生长速度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在饲料Vc含量达150mg·kg~(-1)时日增重率最大,进一步提高饲料Vc含量,日增重率没有显著变化;饲料Vc含量为75mg·kg~(-1)时头肾指数显著提高,而脾指数不受饲料Vc含量的影响;头肾细胞吞噬活性和A花环率均在Vc含量为300mg·kg~(-1)时达最高水平;而血清溶菌酶活性和总补体活性分别在饲料Vc为300mg·kg~(-1)和600mg·kg~(-1)时达最高值。上述结果表明饲料Vc可显著提高异育银鲫免疫力。鉴于Vc的免疫促进作用,建议在疾病多发季节饲料Vc添加量提高到300mg·kg~(-1)。  相似文献   
6.
在精制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Vc(0、37.5、75、15 0、30 0、6 0 0和 12 0 0mg/kg) ,连续投喂异育银鲫 (方正银鲫♀×兴国红鲤♂ ) (Carassiusauratusgitelio) 8周。结果显示 ,当饲料中缺乏Vc时异育银鲫虽没有出现明显的缺乏症状 ,但日增重率、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POD酶活性均低于Vc添加组 ,而红细胞脆性极显著地高于高剂量Vc添加组 (P <0 .0 1) ;同时 ,经新复极差检验 ,在适宜范围内随着饲料Vc含量增加 ,异育银鲫日增重率、血红蛋白含量、POD活性等指标显著提高 ,而红细胞脆性明显下降 (P <0 .0 5 )。综合以上指标的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建议生产上异育银鲫饲料Vc适宜添加量为 30 0~ 5 0 0mg/kg。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二个试验考察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试验Ⅰ设计了鱼粉含量为18%和9%的两种基础饲料(分别为高鱼粉对照组、低鱼粉对照组),在低鱼粉对照组中分别添加晶体形式、环糊精包膜、淀粉包膜的赖氨酸0.23%、蛋氯酸0.09%,饲养平均体重2.48 g的异育银鲫鱼种6周。结果表明,高鱼粉对照组、低鱼粉对照组、晶体氨基酸组、环糊精包膜氨基酸组、淀粉包膜氨基酸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214.3%、169.8%、173.3%、204.7%、203.2%,与低鱼粉对照组相比,添加晶体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的生长无改善(P>0.10),但添加环糊精包膜或淀粉包膜氨基酸提高了鱼体增重率20.5%、19.7%(P<0.05),饲料系数下降0.40、0.39(P<0.05)。试验Ⅱ在鱼粉含量为6%的基础饲料分别添加晶体形式、环糊精包膜、淀粉包膜的赖氨酸0.20%、蛋氨酸0.08%,在异育银鲫成鱼(平均体重220 g)摄食上述4种饲料后1、3、5、12h,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结果表明,添加晶体氨基酸使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提前,相对于晶体氨基酸而言,环糊精包膜或淀粉包膜氨基酸则使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上述研究表明,晶体氨基酸经环糊精、淀粉包膜处理后,其在消化道的吸收速度减缓,可利用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彭泽鲫的分子遗传分析及其与方正银鲫A系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李名友 《水产学报》2002,26(5):472-476
Genetic homogeneity between Pengze crucian carp and strain A of silver crucian carp was studied by using transferrin,isozyme and RAPD markers.The studied individuals of Pengze crucian carp showed transferring patterns were the same of silver crucian carp A strain while distinct from those of other crucian carp populations.As far as isozyme is concerned,the MDH,LDH and EST are all of the same with only slight differences in SOD between them.The RPAD patterns clearly indicated high homogeneity among 16 individuals (6 sampled from individuals of two years old and the others aged one) from crucian carp of Pengze and 5 individuals from strain A of silver crucain carp.Nearly indentical banding patterns were observed among all individuals.Average genetic distance within all the individuals is only 0.011,suggesting crucian carp of Pengze might possess indentical genetic background with strain A of silver crucian carp.  相似文献   
9.
碧流河水库鲤和鲫生长特性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分析了碧流河水库鲤和鲫的生长特性。用臀鳍第3根鳍条(假硬刺)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优于鳞片。鳞片与之年轮比较,其吻合率:鲤4年轮组为81.8%,5年轮组为50%,6年轮组仅33.30/;鲫4年轮组为75%,5年轮组为28.6%,6年轮组下降为11.1%,7年轮组完全不一致。体长(L)与鳍条半径(R)增长呈指数关系,鲤L=0.5833R~(0.8716),鲫L=1.1965R~(0.6744)。鲤和鲫渐近体长分别为71.47cm和30.14 cm,渐近体重为7410.2 g和815.79 g。拐点年龄鲤t=6.15龄,鲫t=5.19龄。底栖动物现存量为1.62 g/m~2,鱼产潜力为8.1 kg/hm~2。鉴于水库春季水位仍将呈下降趋势,为维持和提高种群数量,必须注意其苗种的人工投放。  相似文献   
10.
远缘杂交鲫及其亲本的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远缘杂交鲫的肌肉营养成分如下:蛋白质含量17.98%,脂肪2.44%,水分77.50%,灰分1.06%,无氮浸出物为0.94%。其氨基酸组成有18种,总含量为17.46g/100g。将远缘杂交鲫肌肉的主要营养成分与其双亲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