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9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457篇
林业   57篇
农学   1010篇
基础科学   354篇
  567篇
综合类   3218篇
农作物   1148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296篇
园艺   214篇
植物保护   97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623篇
  2011年   562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3篇
  1962年   12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为了解决马铃薯致病疫霉侵染马铃薯导致其死亡,进而造成马铃薯单位种植产量低的问题。本文从拮抗菌入手,归纳分析细菌类拮抗菌中的主要拮抗菌中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粘细菌对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同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拮抗菌应用方面,可以采用多对一的新型平板对峙筛菌模式来模拟复杂条件下拮抗菌的拮抗作用,以期得到稳定的拮抗菌;并指出应从定植能力和根际微生物影响方面对拮抗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此外,提出未来对拮抗菌抑制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探究应从表型层面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面,以期能成功从源头找寻抑制马铃薯致病疫霉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甘蔗BtG-2是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把Cry1Ac-2A-gna融合抗虫基因导入‘新台糖22号’的转基因甘蔗株系,具有良好的抗虫特性和农艺性状。为了明确转基因甘蔗BtG-2的分子特征及其检测方法,推进其生物安全性评价工作,以BtG-2的T2代为研究材料,利用Southern杂交检测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甘蔗基因组内的拷贝数;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分离外源基因在甘蔗基因组中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并建立了该转化体高效灵敏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外源T-DNA以单拷贝方式插入BtG-2株系;经过3次的热不对称巢式PCR扩增,获得外源基因T-DNA左边侧翼序列984 bp和右边侧翼序列705 bp;以这2个序列和相应的T-DNA的左右端序列分别设计3对检测引物对,建立了BtG-2株系的转化事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扩增效率最高的引物对LS011/LA451和RS160/RA588分别扩增到440 bp和428 bp的特异片段。其中T-DNA左侧设计的LS011/LA451检测引物对扩增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够在甘蔗BtG-2基因组DNA相对含量为0.1%的模板中检测出转基因目的成分,相当于9个单倍体基因组拷贝数。本研究完成了转基因株系BtG-2的分子特征及其转化事件特异性检测,为该转基因甘蔗及其衍生产品的检测和身份识别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旨在满足马铃薯生产中茬口衔接、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不利气候下稳产等对马铃薯出苗早、齐、壮的需求,以‘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用基于有益活菌或工程菌提取物的5种生物制剂进行种薯处理,对多重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5种生物制剂较常规化学制剂,均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种薯萌芽和芽根同生,出苗期提前2~7天,播种后49天的出苗率提高3.33%~17.78%。其中,表现最好的为酵母核苷酸衍生物和VDAL,种薯萌发和生根均显著高于对照。霜冻后,生物剂拌种处理在恢复前期促进植株生长,由此促进恢复后期的块茎发育,较常规化学处理增产8.39%~24.03%,体现了不同程度的保产效果。多马道黑、酵母核苷酸衍生物、根肽和VDAL体现出较好的保产效果,可作为种薯处理剂投入马铃薯生产。  相似文献   
5.
The important root characteristics of root length density (RLD) and root mass density (RMD) generally differ among irrigation managements and potato cultiva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LD and RMD variations and their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with gross potato tuber yield for two commercial potato cultivars, Agria and Sante,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strategies. Full irrigation and water‐saving irrigation strategies, deficit and partial root drying irrigations, were applied statically (S) and dynamically (D) based on daily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SPRD had significantly greater RLD (3.64 cm/cm3) and RMD (132.7 μg/cm3) than other irrigation treatments. Between the potato cultivars, Agria had significantly larger values of RLD (3.50 cm/cm3) and RMD (138.7 μg/cm3) than Sante.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ot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tuber yield showed that under water‐saving irrigations, Agria increased root mass at the expense of gross tuber yield but Sante increased root mass to maintain larger gross tuber yields. However, Agria produced more roots and gross tuber yield than Sante,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Agria is a more drought‐tolerant potato cultivar, which is recommended for tuber production in regions where water might be scarce. It was shown that larger root production in potatoes wa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tolerance to water stress.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典型药物在农作物中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超声萃取-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对围场县全县马铃薯中5大类(磺胺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及其他类)25种药物污染水平及富集效果进行了调查,并对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有20种目标物被检出,不同目标物检出率差异显著,检出含量范围为0.13~3.67μg·kg-1,单种污染物最高检出含量为17.0μg·kg-1。马铃薯对目标污染物的富集系数范围在0.01~39.6之间,最大富集系数为61.8。畜禽粪便是马铃薯中药物残留的主要来源,尽管整体检出水平和健康风险相对较低,但长期摄入与协同作用引发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因此,仍需严控污染源头,推进畜禽粪便安全资源化利用,确保农田环境质量及农产品安全品质。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动物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目前已经有转基因小鼠、兔、绵羊、山羊、猪、牛、鸡和鱼等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本文综述了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转基因动物的应用研究以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指出了转基因动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用PCR方法从人的基因组DNA中扩增了人血栓调节蛋白(hTM)基因,将其克隆到带有人EF-1α启动子的pEF-neo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上,得到表达质粒pEF-TM。在转染pEF-TM的COS-1细胞中,hTM得到了瞬时表达,并且正确地定位到细胞膜上。用pEF-TM转染猪内皮细胞(PEC),经G418筛先得到稳定转染的克隆。凝血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表达hTM的PEC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表明其抗凝血能力增强。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得到了1只F0代hTM转基因小鼠。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该转基因小鼠整合了9个拷贝的pEF-TM DNA,并能将外源DNA遗传给后代。  相似文献   
9.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hanges of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y and free proline contents in sweet potato leaves, and drought resistant ability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treatment applied at rhizosphere of sweet potato seedlings were studied. A high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WC and drought resistance (r =0.783, P〈0.01), a highl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DA contents and drought resistance (r = -0.848, P〈0.01), a high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D activity and drought resistance (r = 0.777, P〈0.01) was observed. Free proline contents in leaves was not related obviously to the sweet potato drought resistance under 25% PEG treatment. The stronger 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 variety, the less decrease of RWC and increase of MDA contents, the more increase of SOD activity. By determining these physiological indices in sweet potato leaves under 25% PEG treatment,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drought resistant ability of different varieties can be obtained in the lab.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植物已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应用 ,全球 5大转基因植物中的油菜、棉花、玉米均是主要的蜜粉源植物 ,对养蜂生产有重要意义 ,其对蜜蜂的安全性问题值得关注。 2种主要的抗虫 (Bt毒蛋白、蛋白酶抑制剂 )基因或抗真菌基因的产物只有在高浓度时才可能对工蜂的寿命、消化酶活性、行为等有不良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来看 ,转基因植物对蜜蜂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