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监测河南省猪细小病毒1型(porcine parvovirus 1,PPV1)的变异情况。【方法】采集自河南省鹤壁市和安阳市初产母猪的流产胎儿阳性样品,利用PCR方法鉴定获得2株PPV1流行毒株,经过全基因组测序,分别命名为CH/HN-H/2021和CH/HN-3/2021。通过分析同源性和构建遗传进化树分析PPV1全基因组、NS1基因、VP2基因的变异情况,并且比对分析NS1蛋白和VP2蛋白的氨基酸变异情况及非编码区基因缺失情况。【结果】2条序列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9.9%;与46株国内外PPV1流行毒株全基因组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5%~99.9%;NS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8.6%~99.9%,NS1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98.2%~99.9%;VP2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8.4%~99.9%,VP2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98.3%~99.9%,说明本研究鉴定的毒株呈现遗传进化稳定性。本研究鉴定株与湖南及吉林毒株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河南原有毒株亲缘关系较远。在对NS1蛋白与VP2蛋白的氨基酸变异分析中发现,NS1蛋白发生6处突变,VP2蛋白发生7处突变,均在经典突变位点范围内,符合PP...  相似文献   

2.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HN-2011河南分离株的VP2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N-2011分离株VP2基因长度为1 740 bp,编码580个氨基酸.利用MAGE 5.0软件绘制PPV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PPV毒株可以划分为4组,我国的PPV毒株主要集中在A和B两组,仅JY毒株位于C组;PPV VP2蛋白3维结构显示,氨基酸变异的多态性位点主要集中在病毒衣壳蛋白的表面.以上遗传进化关系表明,PPV HN-2011株是我国PPV的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猪细小病毒病的监控,对分离的猪细小病毒(PPV)HNZM-01株NS1基因的序列进行了分析。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抽提的PPV HNZM-01株的DNA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出大小约2.27kb的目的片段,并将其插入克隆载体pGEM-T Easy上,构建了重组质粒并测序。结果表明,NS1基因全长1 989bp,与预期目的片段大小一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PV HNZM-01株的NS1基因与其他PPV毒株同源性在98.2%~99.8%,说明NS1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同时应用ANTHEPROT软件分析了HNZM-01株NS1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二级结构的含量、分布。结果表明,由于HNZM-01株中碱基的突变,造成其氨基酸序列与NADL-2株有所不同,形成的二级结构略有差异,但二级结构元件分布大致与NADL-2株相同。  相似文献   

4.
为对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将该病毒YL株基因组分为4个重叠片段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中,测定病毒基因组全长序列。另外,应用其中1对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一段包含VP2主要抗原区域的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VP2,IPTG诱导表达。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PV YL株和国内外PPV分离毒株NS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7.8%~99.4%,氨基酸同源性为96.7%~99.5%,与国内外主要毒株VP2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8.7%~99.7%,氨基酸同源性为97.4%~99.8%。进化树分析表明,PPV YL株与BQ株(EU790641)毒株处在同一分支上,遗传距离最近。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分子质量为56ku,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基因序列数据,设计了3对引物,并采用PCR方法对从东北虎粪便中分离出的FPV-HLJ的结构蛋白VP1、VP2和非结构蛋白NS1基因进行了扩增,将各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经PCR鉴定后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FPV-HLJ与GenBank上公布的FPV、CPV和MEV毒株相比,核苷酸序列同源率VP1为98.8%~99.8%,VP2 为98.1%~99.4%,NS1为98.6%~99.7%.VP1氨基酸同源率为97.6%~99.2%,VP2、NS1氨基酸同源率与其核苷酸同源率相同.并且VP1、VP2和NS1上分别有 4、3和9处氨基酸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6.
狐、貉源犬瘟热病毒H和F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圈养狐、貉流行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的基因分型与遗传变异情况,通过RT - PCR方法扩增与测序分析了2009年来源于山东省和河北省病料中的CDVH与F基因,并分别与GenBank CDV野毒株和疫苗株的基因序列比对,构建了核苷酸序列的系统发生树.H基因系统发生分析显示,6株毒株归属为Asia -1型.H蛋白氨基酸序列比较表明,除HeB(09)3株有8个潜在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外,其余毒株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均为9个.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日本和中国台湾分离株的潜在N-连接糖基化位点为8~9个.6株野毒F蛋白编码区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8.0%~99.5%,与CDV3(登录号EU726268)和Onderstepoort(登录号AF305419)疫苗株的同源性为89.1%~90.6%,F蛋白的前导区(1~ 135位氨基酸)与疫苗株相比的同源性为62.2%~66.7%;野毒株F蛋白氨基酸在108~ 110处比疫苗株CDV3多1个潜在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HeB(09)3的F蛋白还在366~369位多1个潜在的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目前在山东省和河北省2地狐狸和貉中流行的犬瘟热野毒株为Asia -1型,HeB(09)3株H蛋白和F蛋白在N-连接糖基化方面与其他5株野毒株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应用RT PCR技术从新城疫病毒洛阳分离株中扩增HN的cDNA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MD18 T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新城疫分离株HN基因片段长度为1716bp,编码571个氨基酸;推测出的氨基酸序列中有5个糖基化位点,12个半胱氨酸残基;与国内外的14株新城疫毒株HN基因相比,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66.4%~98.5%和87.8%~98.3%;与标准毒株Lasota和Clone30的亲缘关系较远,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性较大,而与天津分离株和云南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基本属于同一基因群。  相似文献   

8.
采用RT-PCR方法及动物回归试验,对PRRSV-FJ09A毒株的ORF5与NSP2基因组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1)与PRRSV-VR2332标准毒株比较,ORF5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7.6%和88.1%,PRRSV-FJ09A毒株存在多个氨基酸发生突变,主要集中在抗原表位、毒力相关位点和糖基化位点;NSP2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0.9%和77.0%,PRRSV-FJ09A毒株分3处共缺失31个氨基酸。(2)与国内2006年后流行的变异型PRRSV毒株比较,PRRSV-FJ09A毒株ORF5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5%~99.7%和97.5%~99.5%,NSP2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4%~99.3%和97.3%~98.9%,PRRSV-FJ09A毒株在NSP2基因片段多一处缺1个苯丙氨酸(F)。结论:PRRSV-FJ09A毒株为美洲型毒株,与国内流行的变异型PRRSV-FJ06A毒株的亲缘关系比较近。该毒株对30日龄的仔猪具有高致病性。  相似文献   

9.
对山东省1992—2005年分离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毒株的纤突蛋白(S1)、膜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分别进行克隆测序,结合在GenBank中发表的其他具有S1,N和M基因的IBV参考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和统计学软件SPSS8.0,对不同毒株的S1,N和M基因分别进行遗传变异和同源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毒株间S1基因与M基因核苷酸遗传变异的相关系数为0.483,S1基因与N基因核苷酸遗传变异的相关系数为0.570,M基因与N基因核苷酸遗传变异的相关系数为0.620,说明S1,M和N基因三者之间的遗传变异既有同步性又有独立性。通过S1,N基因推导的氨基酸系统进化树表明,9株山东野毒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变异方向一致,且与疫苗株的亲缘关系较远,但从M基因推导的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只有3株山东野毒株与部分疫苗株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由此表明,IBV存在基因重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犬瘟热病毒(CDV)毒株序列分别设计融合蛋白F和附着蛋白H全基因的2对引物,以2个CDV扬州分离株(CDV-YZ0101、CDV-YZ0102)为模板RT-PCR扩增出H基因和F基因2个片段,将其克隆进pGEM-Teasy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架(ORF)为1 824 bp,2种分离株间核苷酸和编码氨基酸同源性达98%左右,与中国长春分离株、美国、日本分离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6%、93%~95%和90%~91%.氨基酸分析显示扬州分离株与其他分离株的H蛋白有8~9个可能的天冬酰胺糖基化位点,而OP-CDV疫苗株只有4个类似位点.扬州分离株与长春分离株同属一个系,与美国、日本分离毒株以及疫苗株相比,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F基因ORF为1 989 bp,不同毒株间的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差异主要表现在信号肽区域,而编码的F0前体蛋白表现出较高同源性(97%~99%),且所有的13个半胱氨酸残基、4个可能的天冬氨酰糖基化位点和2个疏水区域均完全一致.因此CDV F与H蛋白基因相比有很高的同源性,证明中国分离株与国外参考株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参考Gen Bank公布的NADL-2株序列,设计出1对引物,并利用该引物扩增了猪细小病毒NJ-1株VP2主要抗原基因,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测序获得882 bp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共编码294aa,与NADL-2株相应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两者核苷酸同源性为99.2%,氨基酸同源性为99%;应用DNAStar软件对氨基酸的抗原表位进行了预测,共有9个抗原表位,分别在氨基酸N端的第34-40,62-70,88-92,137-157,167-181,189-200,206-219,258-272和280-294区段,此序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
猪细小病毒(PPV)SD1株NS1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建立猪细小病毒的快速诊断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上猪细小病毒基因组序列和原核表达质粒pET30a(+)多克隆位点序列设计1对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出猪细小病毒SD1株NS1基因全序列,对阳性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和同源性比较。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 30a/NS1,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2 208 bp目的片段。所克隆NS1基因与已报道的PPV相应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3%~99.4%,表明NS1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但在偏3′端连续缺失12个碱基。所克隆的PPVNS1基因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其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结论]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PPVNS1蛋白的分子量为86 kD。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NS1基因,建立快速、准确诊断猪细小病毒的方法,减少猪细小病毒造成的损失,笔者克隆了含有NS1基因的片段,并且与已登录猪细小病毒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 30a/NS1,并在E.coli中进行了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14.
猪细小病毒VP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PCR方法成功扩增并克隆到BM-1株PPV结构蛋白的VP2基因的上、下游片段。通过VP2基因的序列测定,发现我国BM-1 PPV VP2基因序列与国外发表的序列(NADL-2、Kresse)的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研制和筛选猪细小病毒核酸疫苗提供依据。[方法]对猪细小病毒Vaccine株VP2进行克隆、测序以及抗原性分析。[结果]参考GenBank公布的NADL-2株序列,设计出1对引物,并利用该引物扩增了猪细小病毒vaccine株VP2主要抗原基因,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测序获得656 bp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共编码218氨基酸,与NADL-2株相应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比NADL-2毒株缺失781 bp,两者核苷酸同源性为98.9%,氨基酸同源性为97.2%;应用DNAStar软件对氨基酸的抗原表位进行了预测,共有7个抗原表位,分别在氨基酸N端的第10~183、4~39、94~103、121~126、137~144、156~165和209~214区段,此序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结论]该研究为发展特异性和敏感性诊断系统和研制疫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据,为研究蛋白质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GenBank中猪细小病毒PPVNADL-2株NS1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以PPVS-1分离株不同传代代次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到pGEM.T载体中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约2.2kb。包含完整的NS1基因,共编码662个氨基酸。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代次的NS1核苷酸同源性在99.4%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8.5%以上;PPVS-1分离株在传代致弱的过程中,NS1基因出现了一些变异,有4处较为一致的突变,即1052位C→T、1636位G→A、1717位A→G、1732位T→G.对应的氨基酸变化分别为Thr^351→Met^351、Val^546→Met^546、Asn^573→Asp^573、Set^579→Ala^579.这可能是PPVS-1在ST细胞上传代致弱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石河子垦区的CDV流行株H基因遗传变异特点,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对29份临床疑似犬瘟热的病料进行检测,对于检测CDV阳性的病料进行流行株H基因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检测出7份阳性病料。序列分析发现,7个流行株H基因之间的同源率在91.0%~98.9%,与疫苗株(FJ461699.1)的同源率为86.9%~91.7%,存在一定的变异。糖基化位点及抗原表位预测分析发现,与参考株Onderstepoort相比,7个流行株推导的H蛋白糖基化位点、抗原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遗传进化分析显示,CDV shz1~CDVshz6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CDVshz7相距较远。研究结果提示,石河子垦区发病犬中存在CDV变异株。  相似文献   

18.
根据GeneBank上已发表的H3N8亚型禽流感的非结构蛋白基因(NS)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成功地从A/mallard/SanJiang/167/2006(H3N8)中克隆到NS基因序列,该克隆基因全长860 bp,编码NS1和NS2两种非结构蛋白.与其他H3N8亚型的NS基因进行了同源性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65.5%~98.3%,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65.4%~97.8%.NS基因遗传进化树形成两个分支,该分离株处于等位基因B组.另外,此毒株NS基因在263~277位没有发生15个碱基的缺失.A/mallard/SanJiang/167/2006(H3N8)株149位为丙氨酸,其不能感染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