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臭氧冰相比于臭氧气体和臭氧水,不仅保持了臭氧原有的特性,还具有稳定性更高、保鲜效果更好、使用更方便等优势。为探究制备高浓度的臭氧冰和提高臭氧保存率的方法,实验先采用臭氧水一体机循环装置制备高浓度臭氧水,通过研究臭氧水一体机中臭氧气体流量的设定和循环水箱中水温及pH的调节,确定制备高浓度臭氧水的最适条件,再利用高浓度臭氧水制备臭氧冰,通过改变臭氧冰的制备条件和贮藏方式。结果表明:固定臭氧气体流量为3 L·min-1,调节循环水箱中水温为5℃、pH为3,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备出质量浓度为50.27 mg·L-1的臭氧水;采用液氮冻结水温为5℃、pH为5的高浓度臭氧水,可以制备出臭氧保存率达58.13%的臭氧冰;加入乙酸作为臭氧冰的酸度调节剂,于-40℃低温环境中贮藏,可有效提高冰中臭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水产品自身带有或贮运期间污染的微生物是导致其腐败变质的主因。为减少微生物对水产品品质影响,延长其货架期,减菌化前处理是减少其加工贮藏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分析比较水产品常用减菌化处理水的作用机理与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臭氧水在水产品杀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其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阐明将臭氧水与流化冰、气调保鲜及其他保鲜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优势,并对臭氧水在水产品贮藏加工中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3.
冰温臭氧水对鳗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通过测定鲜鲲(Engraulis japonius)在臭氧水冰温条件下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微生物、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变化来评价保鲜效果。试验表明,采用ρ(臭氧)为2~3mg·L^-1的臭氧水,在-1.1~0℃冰温条件下保鲜鳗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繁殖,减缓脂肪氧化,延缓腐败变质,从而有效延长了保鲜期,在保鲜第3天仍能取得高品质的保鲜效果,达到海水鱼国家一级鲜度标准,保鲜第4天达到海水鱼国家二级鲜度标准,其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和感官评定得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保鲜期比用普通冰藏的对照组能延长1~2d。  相似文献   

4.
防腐冰相比起普通冰块,对鱼类具有更好的保鲜作用,因为其在制作时添加了一定含量的防腐剂,因此防腐冰除了能够起到正常的冰冻防腐效果之外看,还具有额外的保鲜作用.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添加了1‰Na2-EDTA的防腐冰和普通冰块对带鱼的保鲜效果,通过检测鱼的感官质量和TVB-N含量,分析防腐冰和普通冰块对鱼类的不同保鲜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鲜活水产品的销售比例逐渐下降,保鲜和加工水产品的消费比例逐渐上升,从而使水产品保鲜和杀菌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从水产品中的腐败和致病微生物种类及特点,化学、生物和复合保鲜剂,保鲜包装材料,超高压、臭氧、辐照、欧姆加热、电解水杀菌技术等入手,综述了近年来这几个方面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提高水产品安全和保持水产品品质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臭氧杀菌力及安全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力及杀菌作用,且易分解成为无害之氧气,故食品、环保、水产养殖等行业用于杀菌、除臭、去包等已日见广泛。臭氧在干燥状态的杀菌力较弱,臭氧浓度需达到8~14ppm才能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相反在水中臭氧的杀菌力就很强,仅0.04~0.5ppm浓度,数分钟内即具杀菌效果。故目前臭氧气体仅用于空气环境杀菌、除臭以及如金属、纤维、树脂等不宜入水对象的处理,一般都使用臭氧水。对臭氧杀菌力的认识是从大肠杆菌开始的,然后延伸到黄色葡萄球菌、肠炎菌、芽抱菌等多种细菌以及脊髓灰质炎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的有效杀灭。水产养…  相似文献   

7.
冷水性鱼类水产养殖消毒装置由紫外线辐射产生臭氧的发生装置、微气泡发生装置和臭氧、水反应罐等组成,本研究同时利用了臭氧消毒与紫外线消毒两种消毒机理,对养殖水体进行杀菌与灭活,解决了工厂化养殖中的生产安全与鱼病防治的消毒杀菌问题。与目前使用的其他消毒方式比较,具有无药物残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有利于工厂化水产养殖业向健康、安全方向发展,促进臭氧消毒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科技动态     
针对目前捕捞生产多用冰保鲜,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保鲜时间短、效果差等问题,山东省荣成市俚岛建筑公司渔队最近研制成功用冷却海水海上保鲜鱼货新技术。这项新技术有效的克服了用冰保鲜的缺点,具有操作简便,来源方便,  相似文献   

9.
臭氧对不同介质中弧菌的杀灭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飘浮弧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3种弧菌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臭氧对不同介质中弧茵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将臭氧浓度为0.27mg/L的臭氧化海水加入到不同介质中杀菌效果差异显著,在纯海水中4~6min即可达到100%的杀灭率;在可溶性淀粉(SS)浓度为40mg/L的海水中需要10min才能达到100%的杀灭率;在牛血清蛋白(BSA)浓度为40mg/L的海水中,12min后杀灭率仅为90.69%~94.07%。在海水中加入淀粉和牛血清蛋白,臭氧的杀菌效果下降,二者比较牛血清蛋白对臭氧杀菌效果的影响明显大于淀粉。  相似文献   

10.
防腐冰对鱼类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腐冰是水中添加防腐剂制成的,它能够增强对鱼在冰鲜期间的保藏效果。本文采用感官检定和TVB-N等鲜度指标,研究了几种Na_2-EDTA冰和苯甲酸钠冰对鲅鱼和带鱼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1‰Na_2-EDTA冰具有较稳定、持久的抑菌效果,能有效地延缓鱼品感官质量下降和TVB-N上升,冰藏8天的带鱼细菌数,普通冰组为3.7×10 ̄5个/g,而1‰。Na_2-EDTA,冰组仅为2.1×10 ̄4个/g。(2)以感官检定80分为基准,与使用普通冰相比,使用1‰Na_2-EDTA冰保鲜鲅鱼,保藏期由116hr提高到140hr,保鲜带鱼,保藏期由104hr提高到164hr。  相似文献   

11.
气调包装结合臭氧预处理保鲜鲟鱼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气调包装(MAP,50%CO2+10%O2+40%N2)结合臭氧处理用于鲟鱼片保鲜的效果。通过以未经过臭氧预处理的MAP做对照组,试验分别研究了臭氧预处理10min、20min和30min对鲟鱼片MAP保鲜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预处理能有效减少鲟鱼片原始的带菌数,减缓贮藏期间细菌总数和TVB-N值的增加速度,以及减缓感官品质的下降。综合分析臭氧预处理时间对鲟鱼片贮藏期间感官品质、细菌总数、TVB-N值和肌肉持水力的影响,确定以臭氧预处理20min效果最好,与对照组比较,贮藏货架期延长3~5d。  相似文献   

12.
对实验室选育保藏的具有高效降解养殖水体氨氮,亚硝基氮的耐盐红螺菌进行菌种扩大培养和研制成10倍浓缩制剂。用正交实验方法探讨菌剂保藏的光线、温度及pH对液态浓缩制剂保藏期的影响,以及在菌剂中添加化学物质后的保藏效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浓缩菌剂在pH值5.5、室温及避光条件下保藏效果最好。而在菌剂中添加1%甘油、7%二甲亚砜和0.5-1.1ug/ml红霉素对延长菌剂的保藏均较为有效,其中以添加1%甘油的保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兴凯湖与小兴凯湖地处我国东北边陲,仅一岗之隔,但二者的生态环境差别很大,在小兴凯湖移植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进行人工增殖没有取得很好效果的情况下,随泄洪水流入到兴凯湖中的大银鱼则很好地发展了自己的种群。为探讨兴凯湖与小兴凯湖鱼类组成的差异及其与大银鱼种群发展的关系,于2010年1月-12月对兴凯湖和小兴凯湖鱼类组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二者在鱼类种类组成上相似性仍较高,但在鱼类生物量组成上有明显差别。本次调查兴凯湖有鱼类56种,与历史数据比较基本没有减少,但新纪录3种: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和黑龙江泥鳅Misgurnus moloity(Dybowski)。小兴凯湖现有鱼类33种,比历史记载减少10种,东北Sarcocheilichthys lacustris、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和大银鱼为3个新纪录种;两湖的Sorenson指数为0.72。作为亚寒带的大型湖泊兴凯湖有着独特的水文和生态特点,大多数喜草生境种类在兴凯湖中的生物量都很低。本文探讨了兴凯湖与小兴凯湖鱼类组成差异与大银鱼种群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兴凯湖与小兴凯湖地处我国东北边陲,仅一岗之隔,但二者的生态环境差别很大,在小兴凯湖移植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进行人工增殖没有取得很好效果的情况下,随泄洪水流入到兴凯湖中的大银鱼则很好地发展了自己的种群。为探讨兴凯湖与小兴凯湖鱼类组成的差异及其与大银鱼种群发展的关系,于2010年1月-12月...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草鱼(Ctenpharyngodon idellus)冷藏过程鱼肉品质与生物胺的变化及热处理对生物胺的影响.将经过前处理的草鱼鱼片于4℃条件下贮藏,对其感官品质、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汁液流失率以及生物胺等指标进行测定,另外经过85℃、15 min的热处理后对草鱼鱼片的生物胺进行测定,探求其变化规律及草鱼的生物胺与其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草鱼的汁液流失率、TVB-N、菌落总数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与感官分值的变化趋势相符,草鱼的感官接受极限为9d.草鱼鱼片在冷藏加工过程中变化最显著的生物胺是腐胺和尸胺,第15天腐胺的质量分数达到(17.12±4.40) mg·kg^-1,尸胺的质量分数达到(237.47 ±3.96) mg·kg^-1,且腐胺和尸胺与其他评价指标有着较好的相关性.经热处理后,腐胺、尸胺、组胺、精胺的质量分数有所下降,但与未经热处理的鱼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故85℃、15 min的热处理对于草鱼中生物胺的破坏作用不明显,难以有效地去除生物胺.  相似文献   

16.
虾夷扇贝的捕后处置对闭壳肌的硬化产生重大影响,而硬化又是影响闭壳肌生食品质的重要因素。为延长虾夷扇贝死后硬化发生时间,通过宰杀前暂养,缓解捕后胁迫对后期闭壳肌贮藏特性的影响。将采捕后的虾夷扇贝分为3组(对照组、暂养3 d组和暂养7 d组),然后去壳取闭壳肌进行0~7 d冰藏,分析闭壳肌在贮藏过程中的僵直情况、ATP关联物、K值、p H值、糖原及水溶性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不论是否经过暂养,冰藏3 d内K值均低于5%,可以满足生食要求。经过暂养,闭壳肌中ATP的含量略有升高,暂养7 d组暂养3 d组对照组。在贮藏0~2 d内,暂养组的ATP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可抑制肌肉收缩并减少汁液流失。暂养组的糖原含量和水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30 ku蛋白在暂养组中的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提前了1~2 d。扇贝采捕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胁迫,采捕后应尽快加工,以免影响商品的品质及货架期。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阐明南极冰藻Chlorophyceae L4抗氧化酶活性对温度升高的响应以及了解冰藻细胞内抗氧化酶系统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不同温度下(包括最适温度6℃、高于最适温度10℃和15℃)Chlorophyceae L4细胞中自由基的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和相应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高于最适生长温度的初期(24~72h),Chlorophyceae L4中自由基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迅速提高,但随后(96~144h)很快降低,恢复到细胞能容忍的水平。各种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在初期显著降低,但随后响应温度的变化很快升高,明显比对照组的高,而且温度越高酶活性增幅越高。  相似文献   

18.
选用270尾初始体重(12.97±0.18)g的德国镜鲤幼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I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Ⅴ、Ⅵ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ln—Gin)0.25,0.5,0.75,1.0和1.5%的13粮,试验期为12周,观察Ain—Gin对镜鲤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添加高剂量Aln—Gin(1.5%)试验组血清白蛋白显著提高(P〈0.05);各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升高,其中Ⅳ、Ⅴ和Ⅵ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的粗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Aln—Gin能够显著促进鲤鱼幼鱼营养代谢,提高全鱼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