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王培磊  刘明河  张学成  孟振 《水产科学》2007,26(10):543-546
研究了柠檬酸铁对2株盐生杜氏藻OUN04和盐生杜氏藻OUN09生长和色素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生杜氏藻OUN04生长最适的Fe浓度为0.05 mmol/L,密度达1.115×106cell/ml,对照组为8.29×105cell/ml,0.25 mmol/L Fe组密度最低(7.0×105cell/ml);最大β-胡萝卜素含量(83.2mg/g)出现在0.25 mmol/L Fe浓度组中,对照组(63.4 mg/g)最低;Fe浓度为0.25 mmol/L时有最大的chll_a含量(98.4 mg/g),对照组为80.2 mg/g;建立了杜氏藻对Fe吸收的动力学方程。盐生杜氏藻OUN09生长最适的Fe浓度为0.05 mmol/L(密度1.31×106cell/ml),对照组为1.185×106cell/ml,最大β-胡萝卜素含量为130.2 mg/g(0.05 mmol/L Fe组),对照组为70.4 mg/g,pH值变化和Fe的吸收情况与盐生杜氏藻OUN04相似。  相似文献   

2.
盐度对盐生杜氏藻生长及其色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盐度范围内(30~120).较低的盐度有利于盐生杜氏藻生长和分裂,最大细胞密度为8.92×105cell/ml.对照组仅为3.81×105cell/ml;盐度为60时.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102 mg/g.对照组仅为36 mg/g;盐度为30时,叶绿素a含量最高,为82 mg/g.对照组最低,为17 mg/g;低盐度有利于细胞蛋白质合成.蛋白质最高含量为37.5%,对照组仅为27.9%.  相似文献   

3.
将盐藻接入不同质量浓度的VB6培养液中,检测其对盐藻色素形成、细胞生长与蛋白质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VB6对盐藻的作用效应表现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能够使盐藻β-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形成最多、细胞繁殖最快、蛋白质积累量最大的VB6质量浓度为250μg/L。在此质量浓度下,每个细胞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这可能是由于盐藻细胞快速繁殖所致。  相似文献   

4.
盐生杜氏藻对不同氮源吸收规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aNO_3、NH_4Cl、NH_4NO_3 3种氮源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和色素积累的影响及3种氮源吸收的规律。结果表明,3种氮源中,NH_4NO_3对促进D.salina细胞生长、β-胡萝卜素积累和叶绿素a合成效果是最好的,细胞最高密度为136×10~4 cell/ml;β-胡萝卜素含量最大值为137 mg/g;NO_3~-和NH_4~ 共同存在时,优先利用NH_4~-;建立了3种氮源吸收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N/P(1∶1、5∶1、12.5∶1、30∶1、50∶1、80∶1)对菱形藻的生长速率、营养成分含量及氮磷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N/P对菱形藻的生长影响显著(P0.05),其中N/P为12.5∶1时,比生长速率最大,当N/P5∶1和N/P50∶1时,菱形藻的生长较慢,比生长速率为0.3~0.6/d;(2)藻细胞营养成分的含量也受N/P的影响:在N/P为12.5∶1时,叶绿素的含量达到1.81g/ml,总脂肪、蛋白质、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的含量分别占干质量的29.9%、17.8%、15.3%、14.2%,高于其他N/P下的营养成分含量;(3)培养后水体中氮磷的含量明显下降,TN的利用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利用率均超过55%,最高为30∶1,达78%,TP的利用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高于90%。  相似文献   

6.
铜对盐藻生长与物质积累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晓玲  郭金耀 《水利渔业》2007,27(2):84-85,108
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铜对盐藻细胞生长与物质积累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培养液中供给铜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盐藻细胞的生长与物质积累。以培养基中125μg/L的铜浓度对盐藻细胞生长、蛋白质合成与β-胡萝卜素积累的促进作用最大。这一铜浓度可用于盐藻的生产性培养。当培养液中铜浓度较高(175μg/L)或较低(25μg/L)时,单个盐藻细胞中的蛋白质与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但因培养液中细胞密度较低,盐藻细胞积累的物质总量仍然较少。在铜浓度较高或较低的逆境条件下,盐藻可能通过适应性反应形成了逆境蛋白质与胡萝卜素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微量元素锰、钼的不同质量浓度组合对盐藻细胞生长与物质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液中适当锰钼质量浓度的组合对盐藻细胞的生长和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而锰钼质量浓度过高或过低则都是相对不利的.在试验的9种锰钼质量浓度组合中,以培养液中4 mg/L锰和60 μg/L钼质量浓度组合对盐藻细胞的生长和物质积累促进作用最好,它可使培养液中的盐藻细胞密度、蛋白质积累量和β-胡萝卜素积累量均达到最高.培养液中6 mg/L的锰和80 μg/L的钼质量浓度组合可使单个盐藻细胞中β-胡萝卜素、蛋白质积累量最高,但可能仅是在锰、钼过多的逆境条件下,盐藻细胞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绿狐尾藻对不同铵硝配比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高氨养殖废水中一定比例的硝态氮对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采用营养液培养,在总氮浓度为15 mmol/L的条件下,以纯铵处理为对照(CK),设置NH+4∶NO-3=3∶1(以N3∶1表示)和NH+4∶NO-3=1∶1(以N1∶1表示)两个处理,研究绿狐尾藻对不同铵硝配比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培养至第21天,N1∶1处理的相对生物量和相对茎高分别为13.17 g和35.31 cm,显著低于N3∶1(19.59 g,41.78 cm)和CK组(17.82 g, 38.82 cm)(P<0.05)。不同处理下叶片中的氮含量为50.38~58.82 mg/g,显著高于茎中氮含量26.96~35.42 mg/g;但叶片中磷含量5.17~7.38 mg/g显著低于茎中的磷含量8.44~9.88 mg/g(P<0.05)。培养至第21天时,CK、N3∶1、N1∶1处理之间的叶片磷含量(6.76、7.06、7.38 mg/g)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现为N1∶1> N3∶1>CK。N1∶1和N3∶1处理叶片(7.03、6.75 mg/g)和茎中(6.43、5.04 mg/g)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CK(3.58、3.27 mg/g)(P<0.05)。N1∶1处理叶片和茎中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和N3∶1处理(P<0.05)。研究表明,当处理中添加少量或不添加硝态氮时,有利于绿狐尾藻生长和生物量增加;当处理中硝态氮含量相对较高时,植株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同时吸收磷的能力增强。绿狐尾藻在不同铵硝配比的水体中均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较强的氮磷吸收能力,该结果为绿狐尾藻高效净化不同来源的养殖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锌锰组合对盐藻生长和蛋白质、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培养盐藻的微量元素条件,实验研究了微量元素锌、锰的不同浓度组合对盐藻细胞生长与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中适当锌锰浓度的组合对盐藻细胞的生长和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而锌锰浓度过高或过低则都是相对不利的。在试验的9种锌锰浓度组合中,以培养液中6mg/L的锌和4mg/L的锰浓度组合对盐藻细胞的生长和物质积累促进作用最好,它可使培养液中的盐藻细胞密度、蛋白质积累量和β-胡萝卜素积累量都达到最高。培养液中8mg/L的锌和6mg/L的锰浓度组合可使单个盐藻细胞中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量都最高,但可能仅是在锌、锰过多的逆境条件下,盐藻细胞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锰对盐藻生长与物质积累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金耀  杨晓玲 《水产科学》2008,27(3):148-150
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液中锰质量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盐藻细胞的生长与物质积累。培养基中锰质量浓度为4.0 mg/L时,盐藻细胞生长、蛋白质合成与β-胡萝卜素积累最多。当培养液中锰质量浓度较高(8.0 mg/L)或较低(2.0 mg/L)时,单个盐藻细胞中的蛋白质与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但此时,因培养液中细胞密度较低,盐藻细胞积累的物质总量仍然较少。在锰质量浓度较高或较低的逆境条件下,盐藻可能通过适应性反应形成了逆境蛋白质与胡萝卜素等。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光照对纤细裸藻的生长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将纤细裸藻分别置于不同光照度(0、1500、3000、4500、6000 lx)、光照周期(16L:8D、14L:10D、12L:12D、10L:14D、8L:16D)、光质(绿光495~530 nm、蓝光450~480 nm、红光615~650 nm、白光450~46...  相似文献   

12.
拟微绿球藻粉对大菱鲆幼鱼生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拟微绿球藻粉替代鱼油对大菱鲆幼鱼血清生化指标、体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用拟微绿球藻粉替代基础饲料中0(对照组)、8%、16%、24%和32%的鱼油,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选取初始体质量(82.64±0.32)g的大菱鲆幼鱼37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养殖37d。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全鱼粗蛋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全鱼粗脂肪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与全鱼具有相同的趋势;肌肉和肝脏的花生四烯酸含量随着饲料中拟微绿球藻粉含量的增加而上升,而n-3/n-6高不饱和脂肪酸呈下降的趋势;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替代16%试验组达到最大值并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溶菌酶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替代16%试验组和替代24%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替代16%试验组达到最低值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下降趋势,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16%~24%替代水平上,可提高试验组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降低其血脂水平,而大菱鲆幼鱼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不变,保持了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花生四烯酸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和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的花生四烯酸(62.5 mg/L)能促进雨生红球藻细胞的生长,而低质量浓度(0.1~12.5 mg/L)和高质量浓度(312.5~1562.5 mg/L)的花生四烯酸均能抑制雨生红球藻细胞的生长;花生四烯酸能促进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的积累,随着花生四烯酸质量浓度的增加,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也逐渐增加,当花生四烯酸质量浓度为312.5 mg/L时,虾青素的含量最高,达3.67 mg/L,比对照组提高48.8%。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锰离子、铜离子、锌离子和铁离子对抑食金球藻细胞密度、相对生长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锰离子、铜离子和铁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0~25μg/L、0~5μg/L和0~12 500μg/L时,抑食金球藻的细胞密度、相对生长率和叶绿素含量均随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3种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的继续升高,抑食金球藻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不同质量浓度锌离子对抑食金球藻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选取锰离子、铜离子和铁离子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其综合效应。试验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抑食金球藻细胞密度影响程度为铁>铜>锰。对抑食金球藻细胞密度影响最大的组合为62 500μg/L铁离子、1μg/L铜离子和5μg/L锰离子,但铜离子和锰离子所对应的细胞密度的■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分析抑食金球藻细胞密度、相对生长率和叶绿素含量与3种重金属离子吸收量的相关性得出,铁离子与上述参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45、0.577和0.870;铜离子和锰离子吸收量与上述3个参数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因此,铁离子是影响抑食金球藻生长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Two trial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enrichments with the microalga Parietochloris incisa , rich in arachidonic acid (ARA), on stress resistance in guppies Poecilia reticulata . The microalga was added to commercial diets as a neutral lipid (NL) extract and its fractions or as broken cells. Experimental diets were applied for a period of 14 days. In trial 1, commercial diets were supplemented with NL (containing 25 mg ARA and 0.11 mg β-carotene g−1 feed), its triacylglycerol (TAG) fraction (containing 25 mg ARA g−1 feed and no β-carotene) and the β-carotene fraction (containing 0.11 mg carotenoid g−1 feed and minute amounts of ARA). Neutral lipid-fed fish demonstrated the highest resistance ( P <0.05) to osmotic stress (32-ppt NaCl), followed by fish fed with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TAG and β-carotene alone, which were more resistant than control ( P <0.05). In trial 2, fish fed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higher levels of broken alga (26.1 mg ARA g−1 feed) were more resistant ( P <0.05) to stress as compared with fish fed lower ARA (16.3 mg g g−1) or an unsupplemented control diet. We suggest a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broken P. incisa cells to enhance stress resistance in guppies before a stressful event.  相似文献   

16.
氮磷铁营养盐浓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扬才 《海洋渔业》2006,28(2):173-176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浓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铁三种营养因子对其生长都有显著影响,而氮的作用最为明显。发现当氮磷铁的浓度在30、3、0.1mg/L时牟氏角毛藻生长最好,即在实验条件下,培养牟氏角毛藻的m(N)∶m(P)∶m(Fe)的理想比例为10∶1∶0.03。  相似文献   

17.
分别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添加100 mg/kg的虾青素、角黄素,混合色素(50 mg/kg虾青素+50 mg/kg角黄素)饲喂初始体重为(56.60±0.63) g的虹鳟60 d,考察虾青素和角黄素对虹鳟肌肉着色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了虾青素、角黄素和混合色素后对虹鳟增重率、饲料系数及肌肉常规成分、肌肉失水率、含肉率均无显著影响(P> 0.05)。虾青素组、角黄素组和混合色素组虹鳟肌肉的比色卡得分、红度、虾青素含量和血清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 0.05);虾青素组虹鳟肌肉比色卡得分(26.25)和红度值(18.40)显著高于角黄素组(22.38, 14.13)和混合色素组(24.00, 15.70)(P< 0.05);虾青素组虹鳟肌肉虾青素含量为4.75 mg/kg (30 d)和6.45 mg/kg (60 d),均显著高于混合色素组的3.87 mg/kg (30 d)和5.48 mg/kg (60 d)(P< 0.05);在虹鳟血清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方面,虾青素组 > 混合色素组 > 角黄素组;虾青素组、角黄素组、混合色素组虹鳟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分别为2.39 U/mg,2.25 U/mg,2.39 U/mg,均较对照组(2.03 U/mg)显著提高(P< 0.05)。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00 mg/kg虾青素、角黄素及虾青素+角黄素混合(1∶1)均能有效改善虹鳟肌肉颜色,提高肝脏总抗氧化能力,虾青素、虾青素+角黄素混合(1∶1)对虹鳟肌肉的着色效果优于角黄素。  相似文献   

18.
瓯江彩鲤生殖周期内卵巢成熟系数及脂类、脂肪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卵巢不同发育时期的成熟系数及卵巢脂类、脂肪酸含量与组成,旨在了解瓯江彩鲤卵巢中脂类、脂肪酸的变化与卵巢发育及卵细胞成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卵巢中总脂含量在产卵前最高,占干重17.62%,产卵后显著下降到12.84%(P<0.05),到快速生长期又出现稍微下降,之后在越冬期开始呈上升趋势。4个时期中,C16∶0(软脂酸)、C18∶1n-9c(油酸)、C18∶2n-6c(亚油酸)均是卵巢中的主导脂肪酸,其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脂肪酸(P<0.05);产卵前,卵巢中脂肪酸含量高,但种类较少,产卵后,卵巢中脂肪酸含量低,但种类较多;随卵巢的发育,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增加,从快速生长期到产卵前,C20∶4n-6(ARA)与C22∶6n-3(DHA)的含量逐渐上升,最高分别达11.63 mg/g、17.80 mg/g。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卵巢中脂类含量与成熟系数呈正相关,卵巢成熟需积累较多脂类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DHA、ARA对卵巢的成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铜离子对铜绿微囊藻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树林  邢克智  周艳 《水产科学》2007,26(6):323-326
以BG11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重金属Cu^2+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铜绿微囊藻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Cu^2+对藻类的抑制效应随Cu^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质量浓度为0.3~1.2mg/L的Cu2^+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且48h后出现藻细胞密度反弹现象,杀藻效果不理想。质量浓度为1.5mg/L的Cu^2+对铜绿微囊藻细胞产生很强的毒性,可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96h时杀藻率高达97.4%,Chll_a含量抑制率达87.7%,光合放氧量明显降低,抑制率达83.3%,呼吸耗氧量明显增强。不同质量浓度Cu^2+可影响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及生理活动,1.5mg/L的Cu^2+是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最有效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