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发酵床技术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涛 《猪业科学》2010,27(11):30-35
微生物工程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无臭气的新型环保型养猪模式.在民间有多种叫法:如发酵床养猪法、生态养猪法、自然养猪法、懒汉养猪法等.因其具有环保、节能、省水、省工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省市迅速推广.着重对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的基本概念、发酵床养猪的基本原理、发酵剂的选择、发酵床的制作方法以及发酵床养猪模式的效益分析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发酵床养猪技术在我国不少地方得到了积极有效的示范、推广和应用.笔者根据最近几年从事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的亲身经历,总结出发酵床养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发酵床养猪技术又称为"生态养猪技术"、"自然养猪法",也被称为"零排放养猪"、"懒汉养猪".河南焦作市利用发酵床养猪已有2年,目前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效果如何?效益如何?能否进行大面积推广?针对这些问题,近日,笔者对焦作市发酵床养猪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浅谈发酵床养猪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环保技术.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在达到养猪无污染目标的同时,在发酵床上繁殖的大量微生物又提供了无机物和菌体蛋白质,从而将猪舍演变成饲料工厂.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发酵床养猪技术在我国兴起,很多人对发酵床养猪技术很感兴趣,笔者现将发酵床养猪技术要点进行介绍。1常见的发酵床设计模式1.1地上槽模式  相似文献   

6.
冬季水泥地面猪舍与发酵床猪舍养猪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酵床养猪为一种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即猪在发酵床上生长,猪粪污被发酵床垫料中的微生物分解,粪尿免清理,猪舍无臭味.该技术与我国传统水泥地面养猪技术不同.目前对发酵床养猪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观察发酵床技术的养猪效果,于2007年11月份-2008年3月份进行了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日本酵素,日本上藤总株式会社提供;10%杆菌肽锌与10%硫酸黏杆菌素,天津市新星兽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7.
"生物发酵床养猪污水零排放养猪技术"引进锦州已经3年了,在推广这项技术过程中锦州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结合锦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北方地区的生物发酵床养猪污水零排放养猪技术,包括不同阶段发酵床猪舍的设计、微生物发酵床的建立、垫料的管理、猪群的管理和售后技术服务等.在此提供一套小规模猪场生物发酵床母猪舍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发酵床养猪的原理、误区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发酵床养猪的"零排放"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牛在全国各地悄然升起,发酵床养猪甚至呈星火燎原之势. 没有污水排放是发酵床的优势.发酵床养猪可以实现污水"零排放",科学依据简单概括为:猪排泄在发酵床的粪尿中的水分、饮水器泼洒的水,均吸收发酵床中的显热被蒸发进入空气,因而没有粪水.此外,发酵床养猪无须水冲粪道既减排又节水.  相似文献   

9.
<正>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以发酵床为基础的粪便免清理的新兴环保养猪技术。本试验将生物发酵床养猪和传统养猪作对比,拟通过观察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1生物发酵床养猪的概念及技术原理1.1生物发酵床养猪概念生物发酵床养猪即发酵床零排放环保养猪,是一种无污染和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将以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等为主的高效微生物菌群、锯末及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是近年来我国各地探索的一种新型养猪模式,与常规养猪模式相比,有一些优点。目前,国内有关微生物发酵菌床养猪模式对育肥猪生长发育的效果已有大量研究,而对保育猪生产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就发酵床养猪技术对保育猪生产性能、猪舍环境、抗病力和猪肉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旨在为发酵床养猪技术在保育猪阶段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发酵床及其特点的介绍,发现在发酵床养殖中,发酵床容易被霉菌污染,会给畜禽养殖造成巨大的危害。根据防霉剂的研究和开发方向,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针对发酵床霉菌的抑制剂,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防霉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奶牛养殖发酵床不同深度的菌群结构特征,并对奶牛养殖发酵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比较应用和未应用发酵床养殖模式下垫料中3种常见致病菌的菌落数。比较2年监测期内,应用和未应用发酵床养殖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产奶量、乳体细胞数,以及使用3种发酵床垫料补充料(稻壳和干牛粪渣、锯末屑、稻壳粉)的奶牛所产生鲜乳的细菌总数。采集发酵床表层(5 cm)、中层(25 cm)、深层(45~50 cm)样本,测定使用2年后发酵床的基本理化指标;分别利用基于16S rDNA和ITS1的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发酵床不同深度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征;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发酵床微生物菌群代谢功能。[结果] 发酵床养殖管理模式下,垫料中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克雷伯菌的菌落数均低于未使用发酵床的垫料。在2年监测期内,应用发酵床养殖的奶牛肢蹄病发生率低于未应用发酵床的奶牛,平均产奶量显著(P<0.05)高于未应用发酵床的奶牛,而生鲜乳体细胞数平均值低于未应用发酵床的奶牛;使用稻壳和干牛粪渣为垫料补充料,奶牛生鲜乳中的细菌总数最少。以稻壳和干牛粪为垫料的发酵床基础参数(温度、含水量、pH值、氨气、硫化氢)在持续稳定运行2年后仍能满足生产需要;发酵床微生态群落以细菌菌群为主,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多集中在发酵床中层和深层,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多集中在发酵床表层;发酵床不同深度样品具有相似的真菌群落组成,发酵后真菌多分布在深层;KEGG 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细菌群落对整个发酵床的微生态系统影响较大,垫料中细菌代谢最为活跃,仍有大量真菌菌属有待注释说明。[结论] 应用该发酵床养殖技术,奶牛健康状况和生鲜乳品质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自然发酵床的研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研究采用天然素材制成高温发酵床和低温发酵床,并且在低温发酵组饲养4头体重为20kg左右商品杂交猪。测量了猪床垫料上、中、下三层的温度,比较发酵进程。结果表明:高温发酵组温度上升迅速,最高达61.6℃,在不补充可发酵原料条件下维持11日;低温发酵组于进猪后床温升高,经15日稳定于52℃左右。自然素材发酵床可行,粪中微生物对发酵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家蚕细菌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细菌病为常见病害,其防治方法主要是沿用氯霉素添食来达到杀菌的目的。随着氯霉素被禁用后,业内开展了多种抗菌药物对家蚕细菌病的防治效果试验,并对家蚕药代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啤酒糟、木薯渣、饼粕等糟渣类副产品应用于畜牧养殖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供应具有季节性、水分含量过高难以贮存以及一些糟渣类饲料适口性差和消化率低等,现如今主要是通过干制、青贮等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干制、微生物发酵、青贮和营养物质提取技术等方法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找出合理贮存方法,从而合理利用糟渣类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床不同发酵等级垫料中大肠杆菌的分布及其特性,试验采集了微生物发酵床猪舍不同发酵程度的垫料,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了发酵床中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和抗生素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在10-5稀释倍数下,仅在垫料发酵级别为一级的垫料中,即垫料使用时间较短、发酵程度较低(0<△E≤7.63)的条件下,分离到41株大肠杆菌;而在发酵程度较高的垫料中,即垫料发酵程度二级以上(△E>7.63)的环境中未分离到大肠杆菌。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床中大肠杆菌数量逐渐减少。41株大肠杆菌中含有致泻性大肠杆菌15株,其中具有热稳定肠毒素(astA)基因的大肠杆菌9株,占总数的22%,含耐药性因子(sepA)基因的大肠杆菌2株,占总数的4.8%;耐强力霉素的大肠杆菌11株,占总数的27%。含有sepA基因的大肠杆菌具有强耐药性。从以上结果来看,微生物发酵床对猪舍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可为发酵床的推广应用及垫料再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was to make fermentation bed by the cotton stalk instead of sawdust and rice husk,the combination of substrate included cotton stalk 65%,sawdust 7%,rice husk 28%,using 4 kinds of media (PDA medium (PDA),sabouraud medium (S),niushi medium (N),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 medium(SK)) and extracted five kinds of strains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cotton stalk rot,decay wood,decaying vegetation,manure,pig fermentation bed),the subject worked on of three experiments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substrate,the ratio of strain and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fermentation bed using microbiology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PDAs∶Sf∶Nf∶Nb∶SKm was 4∶2∶2∶1∶1,adding strains was 10%,each pig’s share of area was 1.2 m2,it was the best to use of the fermentation bed and paid a solid base for the production of fermentation bed with cotton stalk.  相似文献   

19.
异位发酵床处理猪粪污时的床体利用期限是影响其大面积推广使用的限制性因素,该研究旨在通过连续测定床体温度,科学判定垫料利用期限,同时分析垫料熟化时的床体微生物组成差异,为生产中高效管理异位发酵床垫料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采用木屑15%、稻壳15%和菌糠70%混合组成垫料高度为1 m的异位发酵床处理猪粪污、不额外添加垫料情况下,床体垫料熟化时间约为90 d;不同高度下异位发酵床熟化垫料中细菌与真菌微生物OTU数量测定结果为:离床体底部50 cm、30 cm、10 cm处细菌OTU数量与真菌相比,分别增加135.75%,180.96%和112.26%;离床体底部50 cm处与离床体底部30 cm及10 cm处细菌OTU数量相比,分别增加34.13%和110.64%;离床体底部50 cm处与离床体底部30 cm及10 cm处真菌OTU数量相比,分别增加59.67%和89.66%。异位发酵床“死床”时,上层熟化垫料中细菌以瘤胃菌科的产己酸菌属为主,属于厌氧菌,放线菌属更多聚集于床体中下层部位。这一结果提示在使用异位发酵床处理猪粪污过程中,应注意提高翻抛效率,增加床体内部氧含量,从而增加微生物种类,提高微生物丰富度,加速粪污降解速率,减少因床体内氧气含量不足而造成的死床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0.
发醉床养猪,猪舍的建设是发酵床养猪技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发酵床猪舍设计并不相同,在发酵床猪舍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减少疾病的发生,生物发酵床养猪法对于猪舍建设要求较高,我们经过三年多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在甘肃河西地区气候条件下生物发酵床养猪保育、育肥猪舍设计和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