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来自广东地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鸭组织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确定得到2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这2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进行的药敏试验表明,分离株已广泛产生耐药性.参照已经发表的2对引物以细菌全菌体为模板建立双重PCR方法,结果均能扩增出2条目的片段,经测序证实为鸭疫里默氏杆菌,而对鸭源大肠杆菌、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鸭源沙门菌和鸭源葡萄球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说明建立的双重PCR方法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出鸭疫里默氏杆菌,并具有高度特异性,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快速鉴定和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广东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流行情况,研究采用随机引物初步建立了鸭疫里默氏杆菌RAPD扩增多态性方法,对分离自广东地区的2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2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产生16种不同的指纹图谱;有些鸭场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型的菌株并且不同鸭场流行基因型不一样。该结果可为该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鸭疫里默氏杆菌RAPD指纹图谱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快速基因分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鸭疫里默氏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鸭疫里默氏杆菌16S 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等优点,从而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在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保守区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对5株已知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纯培养菌和6株临床分离未定型的里默氏杆菌菌株以及病死鸭病料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样品都可扩增出592bp的特异目的条带,而对鸭源大肠杆菌、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鸭源沙门氏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说明该PCR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用于快速鉴定鸭疫里默氏杆菌,也适用于病料的直接检测.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肉鸭养殖中细菌传染病发病率高、防治困难的现状,分离鸭疫里默氏杆菌,检测其抗药性程度,筛选合适的抗生素适宜剂量。从山东省内12个地区/市、河北省4个地区及河南省4个市区养殖场或养殖小区采集到447份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病鸭肝脏及脑部组织病料中分离菌株。利用鸭疫里默氏杆菌的omp A基因为目的基因,建立PCR快速检测方法。结果:PCR快速鉴定该菌的方法,共分离到65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率为13.62%,其抗药性程度均较高。根据CLSI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原理,建立了96点阵接种药敏检测盒,检测分离菌株的MIC,筛选适用于临床的敏感药物和剂量。试验表明:鸭里默氏杆菌抗药性较高,可根据药敏检测结果筛选抗生素,并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一种更加准确、敏感的鸭疫里默氏杆菌检测方法,根据鸭疫里默氏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2对巢式PCR引物,在完成最佳反应条件筛选、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巢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巢式PCR对1、2、10、X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16S rRNA都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而对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菌、鸭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组不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DNA最小检测量为0.392 fg/μL,是常规PCR的1 000倍.该巢式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通用的优点,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的检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分离菌株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技术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根据已发表的鸭疫里默氏杆菌15型CVL110/89株编码42-kDa主要外膜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建立PCR方法,对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纯培养菌及野外病死鸭病科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纯培养菌DNA都可扩增出809bp的DNA片段,而对照的2株大肠杆菌和1株沙门氏菌纯培养物DNA扩增结果为阴性;在对24只不同鸭场病死鸭肝、脑的检测中,脑的检出率为19/24(高于细菌分离的13/24),肝脏的检出率为11/24(高于细菌分离的8/24)。由此可见,建立的PCR技术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鉴定和快速诊断(取脑组织)。但此方法是否对其他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也适用,有待于收集这些血清型的菌株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鸭疫里默氏杆菌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疫里默氏杆菌标准1型和2型与野毒株进行各种培养基培养特性的对比,并利用标准1型和2型菌株免疫的实验鸭鲜血制备成鸭疫里默氏杆菌鲜血平板,建立鸭疫里默氏杆菌鲜血平板实验室初步鉴别诊断法。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在显微形态、生化试验略有不同;不同培养基上鸭疫里默氏杆菌表现出不同的生长速度,不同来源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大小、显微形态略有不同;鸭疫里默氏杆菌鲜血平板能对标准1型、2型、鸭疫里默氏野毒株、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及疑似里氏杆菌进行实验室的初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生长特性,本研究利用改良酵母肉汤培养基运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在10L的小型发酵罐中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各种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随后将优化结果在GMP生产车间,利用200L大型发酵罐规模化试生产3批鸭疫里默氏杆菌抗原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活菌数比优化前提高30%,为鸭疫里默氏杆菌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间接ELISA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抗体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云南株)超声粉碎物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用倍比稀释法确定HRP标记羊抗鸭二抗最佳稀释倍数为1∶3500,并用棋盘测定法确定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2.7mg/mL,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300,阴性血清临界值为0.381;阻断试验结果表明,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与其抗血清阻断阳性,与鸭大肠杆菌O78、O132菌株和FJ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阻断阴性(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ELISA方法批内变异系数≤0.246,批间变易系数≤0.889。结果表明,该ELISA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云南株)血清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引起的鸭、鹅等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临床症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为主,可导致患病家禽体重降低、产蛋量下降,甚至死亡,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日常生产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确诊贵州省三穗县某养鸭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病例,通过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检测及基因测序对病原进行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离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化特征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相符; PCR检测及基因测序与鸭疫里默氏杆菌OmpA基因同源性达100%;药敏试验对卡那霉素、新霉素、哌拉西林3种抗菌素高度敏感。结论:确诊病例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高敏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耐药性、基因组结构与遗传变异程度,为鸭疫里默氏杆菌耐药性与基因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对1株从病死鸭脑组织分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疑似菌株进行了PCR鉴定、耐药性检测及全基因组框架图测序,并基于16S rDNA与管家基因对其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测序数据经过质控与过滤后成功组装为1个包含38个contigs的基因组框架,使用Abricate软件、CARD在线数据库共检测出6种不同的耐药基因,其中4种与耐药表型符合;将基因序列提交至MLST数据库,发现了一种新ST型,定为ST93。构建的16S rDNA和管家基因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分离鉴定得到1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该菌株为多药耐药菌株,其基因组中携带多个耐药基因;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基因变异程度较大,且存在跨区域流行传播风险。在临床用药时应注意合理用药,及时监控抗性基因的水平转移,防止鸭疫里默氏杆菌跨区域流行。  相似文献   

14.
正1流行病学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强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细菌性传染病,多见于1~8周龄雏鸭,2~3周龄雏鸭发病风险较高,成鸭发病较少。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多发于春夏、秋冬交替时节,当环境改变,雏鸭免疫力低下时,其易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传播途径较多,病菌可通过种蛋、呼吸道及饮水、饲料等传播。  相似文献   

15.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是一种急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各日龄阶段鸭均能感染,2~3周龄鸭感染后死亡率最高。鸭场一旦发病,细菌可长期存在,很难根除,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以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R.anatipestifer)血凝素蛋白的功能,本实验克隆表达了鸭疫里默氏杆菌血凝素基因,并对其蛋白定位进行了分析。根据鸭疫里默氏杆菌CH3株血凝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扩增不同血清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凝素基因,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其血凝素基因全长1 059 bp,编码352个氨基酸。不同血清型鸭疫里默氏杆菌血凝素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4.1%~100%,与黄杆菌3519-10株血凝素的氨基酸同源性为68.0%~68.9%。采用表达的血凝素蛋白免疫鼠血清和鸭抗鸭疫里默氏杆菌阳性血清对血凝素在细菌中的定位分析表明,鸭疫里默氏杆菌血凝素可能不是一种膜蛋白,而是存在于胞浆中的一种蛋白。  相似文献   

17.
根据鸭疫里默氏杆菌16S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该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分别对自然和人工感染病例不同脏器的细菌进行定量检测,并对临床疑似阳性病例进行诊断。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稳定性强的特点;在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鸭病例中,脑组织和心脏的细菌含量最高。该检测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8.
针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F菌毛、P菌毛和HPI设计了三对引物,又在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保守区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混合感染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多重PCR方法,并对临床采集的病死鸭病料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样品均可扩增出420bp、700bp、287bp、592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对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鸭源沙门氏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说明该多重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用于快速鉴定鸭疫里默氏杆菌混合感染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也适用于病料的直接检测。利用建立的PCR方法对临床病料进行分子检测,并对检测为阳性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相似文献   

19.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小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PA)感染2~7周龄鸭为主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型的传染病.近年来,我省养鸭业呈现快速发展,鸭场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一些鸭场在13~30日龄常发生疫情,造成严重损失.而我省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制工作相对滞后,为此我们进行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海南省文昌市某鸭场病鸭致病原及其耐药情况,试验分别采用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检测、PCR鉴定和测序等方法对病鸭致病原进行鉴定,并采用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分离培养和形态观察确定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出20株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经PCR鉴定及测序其中17株为鸭疫里默氏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利福平、庆大霉素、头孢哌酮、克林霉素、头孢唑肟敏感,对新霉素和磷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