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我国猪源肠球菌的耐药情况,本研究采集18个省市猪养殖场的粪便样品836份进行了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并通过琼脂稀释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显示:从836份样品中共分离出225株肠球菌,其中屎肠球菌106株,粪肠球菌56株,小肠肠球菌34株,鹑鸡肠球菌17株,铅黄肠球菌7株,坚忍肠球菌4株,Enterococcus thailandicus 1株。所有的肠球菌对被检抗菌药物耐药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四环素(98.2%)、阿米卡星(94.7%)、多西环素(89.3%)、米诺环素(88.9%)、氟苯尼考(88.4%)、红霉素(86.2%)、环丙沙星(63.1%)、氨苄西林(33.8%)、氯霉素(29.8%),未检测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除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外,粪肠球菌对其余8种被检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屎肠球菌。小肠肠球菌对阿米卡星、红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肠球菌的多重耐药情况集中在6耐、7耐和8耐,占肠球菌总数的72.9%。本研究表明我国猪源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
猪源粪肠球菌的基因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上海地区规模化猪场中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和基因型,2013年3月-2014年5月从上海地区10个规模化养猪场收集到分离鉴定的粪肠球菌133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2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技术分别检测分离株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TEM)、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aac(6’)/aph(2")和aph(3’)-Ⅲ和ant(6)-Ⅰ]、四环素耐药相关基因(tetM)、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B和mefA)和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vanA和vanB)。结果显示,在133株粪肠球菌中,耐药基因ermB、tetM、TEM、ant(6)-Ⅰ、aac(6’)/aph2"、aph(3’)-Ⅲ、vanA的检出率分别为:95.5%(127/133)、91.0%(121/133)、63.2%(84/133)、45.9%(61/133)、42.1%(56/133)、24.1%(32/133)、3.0%(4/133);未检出mefA和vanB基因的菌株。分离菌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为严重,且以6~9耐为主要耐药株,占81.2%。试验表明,上海地区猪源粪肠球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携带抗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是导致分离株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旨在调查和分析广东省养禽场肠球菌的亚型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耐药性及其毒力因子流行分布特征,为控制禽源肠球菌耐药性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作者于2018年从广东省4个养禽场采集肠道样品493份,进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PCR方法检测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显示:1)共分离到125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84株(鸡源66株,鸭源18株);屎肠球菌41株,均来自鸡肠道样本。2)菌株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几乎全部耐药,对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9.60%和74.40%。屎肠球菌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而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鸭源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94%)显著高于鸡源粪肠球菌(39.4%),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均敏感。从鸡分离的1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3)耐药基因在屎肠球菌中的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鸭源分离株检出率高于鸡源。耐药基因tetL、fexA、ermB最为流行,检出率均高于90%。其次是optrA基因,检出率为73.60%,poxtAfexB的检出率均低于20%。在3株鸭源粪肠球菌中检测出cfr基因。4)已检测的毒力基因中efaA的携带率最高,为63.04%(58/92),其他依次为gelE(54.35%,50/92)、ace(47.83%,44/92)、asa1(44.57%,41/92)。对环丙沙星及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耐药的菌株及携带cfr基因的菌株,大多携带agg、asal、gelEace。本研究显示养殖场禽源肠球菌耐药严重,鸭源肠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率高,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流行且多样,且检测出人医临床重要抗生素耐药基因,应加强对养禽场肠球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4.
对上海地区1个规模化养猪场和1个规模化养鸡场分离鉴定的40株粪肠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2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采用Riboprinter®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检测分离菌株的基因指纹图谱,分别检测分离菌株中的核糖体型和耐药性。结果表明,在40株粪肠球菌中,80%以上为多重耐药菌株,有4株猪源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其中有2株表现为对万古霉素高度耐药(MIC>64 mg/L),且对链霉素和庆大霉素同时表现为高度耐药(MIC>2 048 mg/L)。从耐药表型和核糖体分型共同分析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发现多重耐药性严重,同一核糖体型菌株的耐药表型并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新疆昌吉地区某规模化猪场不同日龄猪粪源粪肠球菌对被检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指导临床针对不同日龄的猪合理用药。采集不同日龄猪肛拭子样品262份进行粪肠球菌分离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11种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用PCR进行10种耐药基因的检测。共分离鉴定163株粪肠球菌,分离率62.2%(163/262)。不同日龄猪源粪肠球菌耐药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保育猪源、妊娠猪源、后备猪源、育肥猪源,对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和多西环素的耐药率都高达90.0%以上。保育猪的耐药率最高,对氟苯尼考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高于其他猪源粪肠球菌;妊娠猪对恩诺沙星的耐药率高于其他猪源粪肠球菌。保育猪多药耐药在5~9耐分布,妊娠猪以7耐为主,后备猪以6耐为主,育肥猪以5耐为主。cfr与vanA基因未检出,分离株tetM、aac(6')/aph(2")、aph(3')-Ⅲ、ermB耐药基因的携带率均高于98.7%。此外,检出近年来新发现的恶唑烷酮类耐药基因optrA(13.5%)。该猪场不同日龄粪肠球菌呈现多药耐药率高、耐药谱广、耐药基因携带率高的特点,建议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针对不同日龄猪只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动物源粪肠球菌耐药性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东北地区26个养殖场的猪肛门或鸡泄殖腔棉拭子共780份,分离、鉴定得到289株粪肠球菌,分离率为37.05%。同时,对289株粪肠球菌进行了17种13类抗菌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粪肠球菌对13类测试抗生素普遍耐药,猪源粪肠球菌和鸡源粪肠球菌的耐药状况没有明显区别,均对截短侧耳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胺类高度耐药,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湖南省猪源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各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使用K-B法检测了42株猪源粪肠球菌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了粪肠球菌中8种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湖南省临床分离的42株粪肠球菌对大部分的抗生素高度耐药,对四环素、氯霉素、苯唑青霉素、红霉素、米诺霉素、左氧氟沙星、高浓度庆大霉、高浓度链霉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青霉素G的耐药率依次为100%、92.9%、88.1%、83.3%、81%、57.1%、52.4%、47.6%、45.2%、31%、11.9%;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Aac(6)'/aph(2')97.6%、ant(6)'-Ⅰ90%、aph(3)'-Ⅲ76.2%、tet M 90.5%、erm B 73.8%、Van A 4.8%、Van B 54.8%、Van C 88.1%。从表型与基因型共同分析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发现粪肠球菌的多耐药性严重,其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测猪源粪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及其酰胺醇类耐药基因的携带率,了解猪源粪肠球菌耐药性流行特点,进而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2016—2017年间在江苏部分猪场分离的230株粪肠球菌对四环素(100%)、红霉素(98.3%)和氟苯尼考(97.0%)的耐药率最高(达95%以上),其次为庆大霉素(78.7%)、链霉素(75.2%)、麻保沙星(70.9%)、利奈唑胺(54.8%)、利福平(30.4%)、氨苄西林(1.7%)和青霉素G(0.4%),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多重耐药分析显示大多数菌株同时对5~8种药物耐药,有1株菌同时对10种药物耐药。进一步对223株氟苯尼考耐药菌株进行了酰胺醇类相关耐药基因fexA、fexB、floR、cfr和optrA的PCR检测,其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fexA(91.9%,205株)、floR(66.4%,148株)、optrA(21.5%,48株)、fexB(1.8%,4株)和cfr(1.4%,3株),且大部分菌株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猪源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严重,尤其对兽医专用抗菌药物氟苯尼考产生较高的耐药性值得重视,临床兽医应结合具体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对肠球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保定地区羊源致病性粪肠球菌的致病性与耐药程度,采集30只同时发生肺炎与腹泻的病羊肝脏、肺脏等内脏器官,进行病理学观察及病原体的分离培养、溶血性鉴定、16S rRNA测序、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共分离到17株致病性粪肠球菌,分离率为56.67%(17/30)。在这些菌株中,检测出6种毒力基因,其中ace基因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100.00%(17/17)。分离菌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4种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为100.00%(17/17);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G等3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76%(2/17),11.76%(2/17)和0.00%(0/17)。耐药基因中,大环内酯类ermB基因检出率为100.00%(17/17),未检出β-内酰胺类基因TEM。本研究为羊源致病性粪肠球菌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分离自北京地区腹泻犬、健康犬粪便的粪肠球菌的耐药性,研究2种犬粪便来源优势分子型粪肠球菌重要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在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收集犬粪便,并分离得到腹泻犬粪便源粪肠球菌45株,健康犬粪便源粪肠球菌32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分子分型,并利用PCR方法检测优势分子型粪肠球菌5种不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显示,腹泻犬源和健康犬源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红霉素、利福平耐药率较高。腹泻犬源分离株对氯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集中于8.9%~17.8%,对万古霉素不耐药;健康犬源分离株对青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8%和14.3%,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万古霉素不耐药。45株腹泻犬源粪肠球菌共发现15种序列型(ST),优势ST为ST116、ST16、ST179,32株健康犬源粪肠球菌发现18种ST,优势ST为ST16和ST27,2种来源优势ST粪肠球菌agg、gelE、cylB、esp、efaAs毒力基因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北京地区腹泻犬、健康犬肠道粪肠球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需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控和管理;腹泻犬、健康犬肠道粪肠球菌毒力基因携带率差异不显著,都具有向人传播致病性粪肠球菌的风险,兽医临床医护人员和宠物犬饲养人应注意防护。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辽宁某鸡场100份肉鸡盲肠拭子中分离获得粪肠球菌24株,通过ATB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确认为粪肠球菌,并对这24株粪肠球菌进行了14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粪肠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和替拉考宁敏感;对红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和奎奴普汀/达福普汀耐药,耐药率均达到100.0%,养殖场抗菌药物耐药严重。  相似文献   

12.
选取粪肠球菌为指示菌,经过PCR方法进行鉴定,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肉汤微量稀释法的规范进行操作,测定从福建某鸡场分离的98株粪肠球菌的MIC值。试验结果显示:该场分离的粪肠球菌对土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依次是95.8%、88.8%、63.3%、53.1%,都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对万古霉素和氨苄西林较为敏感,耐药率分别为0%和6.1%。  相似文献   

13.
旨在掌握河南省猪源粪肠球菌的耐药情况。从规模化猪场抽取样品300批,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粪肠球菌分离、培养、纯化,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和PCR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种水平鉴定,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有154株分离菌被鉴定为粪肠球菌,总体分离率为51.33%;分离菌株对头孢西丁、克林霉素、泰妙菌素、头孢噻呋、磺胺异噁唑、红霉素、替米考星等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强力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青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性相对较强,耐药率在60%~90%。综上提示,河南省猪源粪肠球菌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上海地区动物源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及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变迁情况,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近五年采集的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进行10种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458株粪肠球菌及283株屎肠球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噻呋及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均高于60%),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均低于11%),粪肠球菌耐药率整体高于屎肠球菌,两者对氧氟沙星、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利奈唑胺、恩诺沙星的耐药率存在较大差异(耐药率差异为15%~44%)。五年间,粪肠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氧氟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呈下降趋势;屎肠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及氟苯尼考的MIC50及MIC90均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近年来上海地区动物源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的耐药情况有好转趋势,仍需继续加强肠球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5.
旨在探讨不同猪场来源的饮用水肠球菌对6种抗菌药的耐药情况,了解南平地区猪场水源与饮水器出水在肠球菌耐药表型及耐药谱方面的差异。水样中富集培养肠球菌,通过生化、PCR方法鉴定肠球菌菌株。微量肉汤稀释法开展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肠球菌对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南平地区11个猪场46株饮用水分离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红霉素土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对前4种药的耐药率分别为:84.78%、76.09%、67.39%和5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低,为19.57%,分离出2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药率为4.35%。蓄水池分离菌总体表现为对土霉素、红霉素、氯霉素耐药,耐药率较饮水器饮用水分离菌略低,为72.73%、72.73%、63.64%,对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显著低于饮水器分离菌,分别为27.27%、9.09%。保育舍饮水器分离菌对所有药物都有更高的耐药率,其次为育肥舍、哺乳舍、怀孕舍饮水器。南平地区11个猪场一共有13种耐药谱,有19株分离菌对4~5种的抗菌药耐药,其中5株来自于保育舍饮水器。水池进水口及蓄水池分离菌的多重耐药率均低于饮水器分离菌,保育舍饮水器多重耐药率最高。研究结果提示,猪场源头饮用水与饮水器饮用水分离菌对抗菌药耐药存在差异,饮水管网内耐药菌的存在可能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宁夏地区牛源肠球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与毒力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宁夏地区牛源肠球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本试验使用显色培养基及PCR法对肠球菌进行分类鉴定;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测定肠球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最后采用PCR方法对9种相关耐药基因与7种肠球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测序。结果显示,在分离鉴定出的255株肠球菌中,屎肠球菌有78株(30.59%),粪肠球菌有53株(21.9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磺胺异恶唑和杆菌肽耐药率达到了100%;其次是苯唑西林(92.16%)、红霉素(65.88%)、四环素(65.49%)和青霉素(56.86%)。分离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高度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2.54%与95.29%。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Ⅲ的检出率最高,为100%;其次是红霉素类耐药基因ermB,为46.27%;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耐药基因VanA、VanB、VanC。已检测的毒力基因明胶酶gelE的携带率最高,为37.60%;其次为心内膜炎抗原efaA,为36.10%。结果表明,宁夏地区牛源肠球菌的多重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当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动物源粪肠球菌对7种抗生素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查明动物源(牛、羊、猪、鸡)粪肠球菌分离株对7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包括耐药表型及相关的耐药基因),采用药敏纸片法、浓度稀释法和VITEK-AMS全自动药敏法3种不同的方法,根据CLSI(2007)判定标准,检测40株分离株的耐药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分离株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TEM)、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aac(6’)/aph2’’,aph(3’)-Ⅲ,ant(6)-I)、四环素耐药相关基因(tetM)、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B,mefA)和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vanA,vanB,vanC)。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阿莫西林表型耐药率分别为:60.0%(24/40),57.5%(23/40),52.5%(21/40),67.5%(27/40),60.0%(24/40),55.0%(22/40),本试验中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耐药基因aac(6’)/aph2’’,ant(6)-Ⅰ,aph(3’)-Ⅲ,tetM,ermB,TEM的检出率分别为:55%(22/40),55%(22/40),25.0%(10/40),42.5%(17/40),50.0%(20/40),45.0%(18/40);未检测到mefA,vanA,vanB,vanC基因的菌株。动物源性粪肠球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携带抗生素相关耐药基因是导致分离株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从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的角度均可证实分离株粪肠球菌具有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北京市宠物源细菌的抗菌药物耐药情况,2022年,笔者对北京市四个城区的四家宠物医院的犬、猫共计50份样本的肛拭子进行了研究。试验对样品中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首先进行了分离培养和质谱鉴定,然后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析分离菌株的耐药表型。结果共分离出大肠杆菌25株、肠球菌25株(屎肠球菌14株、粪肠球菌11株)。大肠杆菌耐药率最高的2种抗菌药为四环素和氨苄西林,多重耐药菌占44%;肠球菌耐药情况较严重,粪肠球菌耐药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磺胺异噁唑,屎肠球菌耐药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磺胺异噁唑、头孢西丁和红霉素,二者多重耐药菌占分离株总数的100%。综上,北京地区宠物源大肠杆菌、肠球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峻,且多重耐药现象突出,需要加强对宠物抗菌药使用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从北京地区四个规模化猪场的74头疑似猪链球菌病的仔猪组织中分离培养获得56株猪源链球菌,并进行了API 20 Strep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6株猪源链球菌分别属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鸟链球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豕链球菌和猪链球菌,其中以兰氏D群粪肠球菌为主(23/56,41.07%),其次为兰氏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14/56,25.00%);对10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均产生了耐药性,耐药比例从12.50%至92.86%不等,对红霉素的耐药比例最高(52/56,92.86%),对新霉素的耐药比例最低(7/56,12.50%),且多重耐药性现象极为严峻。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合革兰氏染色及16S rRNA分子鉴定,对分离自红原县的17份牦牛粪便样中的肠球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及PCR扩增,从牦牛粪便样品中分离出8株疑似肠球菌,分离菌的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后均产生1 500 bp特异性条带。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8株疑似肠球菌中,6株为粪肠球菌,2株为屎肠球菌。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粪肠球菌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9.7%~100.0%,屎肠球菌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8.2%~99.2%,说明牦牛源肠球菌在遗传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运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受性较高,2株屎肠球菌中,11-1-2菌株表现为5重耐药,且该菌株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主要表现为3重耐药,药敏结果提示牦牛源肠球菌耐药较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