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探讨甘草提取物(GC-X)体外对HeL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试验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了GC-X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AO/EB双荧光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了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表明:GC-X体外对HeLa细胞的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48 h的IC50仅为11.24μg/m L;AO/EB双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可见,GC-X作用后He La细胞均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GC-X对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说明GC-X可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并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甘草是一味对人体较好的固本中草药,常用于治疗脏器寒热、饮食中毒、伤寒、喉咙疼痛、肺热咳嗽、稚童病症等症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甘草提取物亦有良好的抗癌功效,18β-甘草次酸通过前体甘草酸水解制得,是相对高效的抗癌成分。18β-甘草次酸可通过遏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遏制癌细胞侵袭转移、抗氧化、遏制新血管生成、遏制淋巴管生成、调节激素分泌等途径发挥抗癌作用。对18β-甘草次酸的抗癌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呫吨酮并吡啶衍生物9-(2-吗啡啉乙酰胺基)-7H-吡啶并[4,3-c]呫吨-7-酮(XP-15)对BEL-740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细胞形态学和克隆实验观察XP-15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高剂量的XP-15能明显抑制BEL-7402细胞增殖(P<0.05);对BEL-7402细胞克隆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XP-15作用后,BEL-740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结论:XP-15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鉴定柞蚕蛹虫草新的医用价值,将不同浓度的柞蚕蛹虫草水提物(AEoAPC)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于24、48、72 h后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四甲基偶唑蓝(MTT)比色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表明:细胞培养板中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0.1、0.2、0.5、0.8、1.0、2.0、5.0 g/L的AEoAPC,均能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1.0 g/L AEoAPC处理24、48、72 h后,对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8.9%、46.4%、77.2%;经AEoAPC处理后大量癌细胞出现染色质边集和凝聚、核碎裂及凋亡小体;1.0 g/LAEoAPC处理24、48、72 h SMMC-772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65%、11.04%、23.02%,细胞凋亡程度与AEoAPC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有丝分裂第一间距期(G1)的细胞在AEoAPC作用72 h后分布明显增加。研究结果初步显示,AEoAPC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抗肿瘤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C3R)是桑椹花青素的主要成分,研究从成熟桑椹中提取C3R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人源性胰岛β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发现:桑椹C3R对正常胰岛β细胞株INS-1具有极显著的促增殖作用(P0.01);50μg/m L桑椹C3R液处理STZ诱导凋亡模型胰岛β细胞株INS-1 48 h后,其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坏死的细胞数量极显著下降(P0.01)。以经桑椹C3R液处理的STZ诱导凋亡模型胰岛β细胞的c DNA为模板,通过qRT-PCR检测细胞中的几个凋亡相关蛋白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其中抗凋亡蛋白基因Bcl-x L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促凋亡蛋白基因Bad、Bax及Caspase 8、Caspase 6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研究结果表明,桑椹C3R对STZ诱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抵抗作用,由此也证实了桑椹花青素的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宫颈癌细胞表达PD-L1对人外周血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PD-L1质粒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将PD-L1+ HeLa细胞与PHA刺激活化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MTT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凋亡率和CD8+/CD4+T细胞比例;ELISA检测PD-L1+ HeLa细胞与PHA刺激活化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上清液IFN-γ的含量.结果 MTT检测显示与PD-L1+ HeLa混合培养组的T细胞增殖光密度值为(0.31±0.02),明显低于与PD-L1 - HeLa混合培养组的T细胞和对照组T细胞,分别为[(0.62±0.02)和(0.59±0.03),P<0.01];T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与PD-L1 - HeLa混合培养组和对照组T细胞,分别为(32.7%、17.9%和18.3%);CD8 +/CD4+T细胞比值稍低于PD-L1 - HeLa混合培养组和对照组T细胞(分别为0.86、0.91和0.89);与PD-L1+ HeLa混合的T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的含量低于与PD-L1 - HeLa混合培养组和对照组T细胞,分别为[(801.1±20.5) pg/ml、(1 006.2±30.2 )pg/ml和(1 070.2±113.3) pg/ml,P<0.01].结论 PD-L1明显抑制人外周血活化T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下调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应用特异性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用不同浓度的TGF-β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在不同时间收集培养细胞及其培养液,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应用分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测定DNA片段化率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1、5、10ng/mL TGF-β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差异显著(P<0.05),随TGF-β1浓度增大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增强。细胞凋亡检测显示,1、5、10ng/mL TGF-β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差异均显著(P<0.05),随TGF-β1浓度增大促进细胞凋亡作用增强。TGF-β1可以抑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用MTT法观察龙葵生物碱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用TUNEL染色法检测龙葵生物碱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龙葵生物碱对HeLa细胞PCNA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浓度为100μg/mL~800μg/mL的龙葵生物碱对HeLa细胞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TUNEL染色结果提示400μg/mL的龙葵生物碱处理HeLa细胞48 h后,能够诱导更多的细胞出现凋亡;免疫细胞化学分析结果显示,400μg/mL的龙葵生物碱处理HeLa细胞48 h后,会使HeLa细胞中PCNA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结果表明,龙葵生物碱在体外具显著抗宫颈癌活性,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诱导更多的细胞出现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以甘草查尔酮A衍生物(4'-甲基-2,4-羟基查尔酮)对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试验利用MTT、流式细胞术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4'-甲基-2,4-羟基查尔酮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10,20,40μmol/L)的4'-甲基-2,4-羟基查尔酮能有效抑制Lewis肺癌细胞增殖(P0.05),并可显著诱导其细胞凋亡(P0.05),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4'-甲基-2,4-羟基查尔酮可使Lewis肺癌细胞的Bax蛋白和Caspase-3蛋白表达增高,而使Bcl-2蛋白表达降低。说明4'-甲基-2,4-羟基查尔酮能有效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变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中的Bax、Bcl-2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法、HE染色法、扫描电镜法和透射电镜法对梁氏异蝎毒素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形态学影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用不同浓度的蝎毒处理HeLa细胞(0,20,40,60μg/m L),发现随着蝎毒浓度的升高HeLa细胞的死亡率增加,经毒素作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突起收缩、形态变圆、体积缩小,染色质浓缩,导致细胞大量凋亡。结果表明:梁氏异蝎毒素对HeLa细胞的形态学具有很大的影响,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增殖。该研究对利用梁氏异蝎毒素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研究“肿瘤消”的抗肿瘤活性和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通过 MTT 法检测“肿瘤消”对多种肿瘤细胞株和正常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 Hoechst 染色法和 DNA 片段化分析对“肿瘤消”诱导 MDCC-MSBl 细胞凋亡的作用进行检测;Western blot 检测“肿瘤消”诱导 MDCC-MSBl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因子表达情况。MTT 法检测结果显示,“肿瘤消”对 MDCC-MSBl、C6、SP2/0和 A549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293A 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Hoechst 染色和 DNA 片段化分析均证实“肿瘤消”能诱导 MDCC-MSBl细胞凋亡;Western blot 检测发现“肿瘤消”诱导 MDCC-MSBl 细胞凋亡与凋亡因子 caspase 3、caspase 8和caspase 9的活化有关。证实“肿瘤消”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地塞米松和Aβ联合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培养PC12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把槲皮素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 umol/L、5.0 umol/L、2.5 umol/L.药物预处理2 h后,然后孵育地塞米松与Aβ联合24 h诱导氧化损伤。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损伤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能明显改善地塞米松联合Aβ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可提高细胞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结论槲皮素对地塞米松和Aβ联合诱发PC12神经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冬虫夏草菌丝粗多糖对SP2/0细胞凋亡和p5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冬虫夏草菌丝粗多糖对SP2/0细胞凋亡诱导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在体外用粗多糖处理SP2/0细胞,MTT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oche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冬虫夏草粗多糖可抑制SP2/0细胞增殖,诱导出现典型凋亡形态变化,电泳出现特有梯形条带,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使p53基因的表达明显改变。这提示冬虫夏草粗多糖对SP2/0细胞生长的抑制,可能与诱导凋亡和声53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毒力马耳他种布鲁氏菌能否在体内外诱导凋亡以及诱导凋亡程度的差异,本研究将M28(强毒株)和M5-90(疫苗株)以MOI=100感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产物caspase3/7。结果显示:M5-90和M28在体外细胞水平均能够诱导RAW264.7细胞凋亡,且M5-90促进细胞凋亡能力高于M28。然后将M28和M5-90以1×10~6 cfu的剂量接种BALB/c小鼠,分别在接种后3 d、7 d和42 d迫杀小鼠,取小鼠脾脏组织制备切片,经HE染色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并通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M5-90和M28感染后均可诱导小鼠脾脏细胞凋亡,凋亡细胞主要为T淋巴细胞。本研究为布鲁氏菌诱导宿主细胞凋亡和布鲁氏菌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牛支原体P48蛋白对胎牛肺(embryonic bovine lung,EBL)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收集不同时间段、不同浓度P48蛋白与EBL细胞共孵育的样品,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DAPI染核法观察EBL细胞核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该蛋白诱导EBL细胞的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凋亡标志物的mRNA相对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ax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当作用时间为72 h,P48蛋白浓度在10 μg/mL时,对EBL细胞增殖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在0.1和0.5 μg/mL时对EBL细胞的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显著(P>0.05);经蛋白诱导12 h细胞核形态未有明显变化,24 h细胞核形态发生皱缩和凝聚,48和72 h细胞核发生碎裂;凋亡标志基因mRNA表达在2和12 h没有明显提高,在24、48、72 h有显著提高,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同时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eclin-1的表达随之显著提高。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P48蛋白诱导EBL细胞凋亡率为48.44%。综上表明,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能够抑制EBL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为进一步揭示牛支原体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讨白果内酯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ATDC5软骨细胞自噬、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10 ng·mL-1 IL-1β诱导ATDC5软骨细胞构建体外炎症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IL-1β组、白果内酯组(低、中、高剂量)。利用EdU检测细胞新合成的DNA,并结合细胞核标记物(Hoechest)进行双重标记检测细胞增殖速度。使用膜Annexin-V/PI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ATDC5软骨细胞凋亡情况。通过mRFP-GFP-LC3双荧光系统的组合测量方法检测自噬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中LC3-II、Beclin1、BAX、Caspase-3和Bcl2的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IL-1β诱导ATDC5软骨细胞后,细胞增殖减弱,下调自噬促进凋亡,而白果内酯干预能够过促进自噬和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白果内酯促进ATDC5软骨细胞的增殖(P<0.05),与IL-1β组相比,抑制了LC3-II、Beclin1、BAX和Caspase-3的蛋白和mRNA表达(P<0.05),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钙稳态失衡在LaCl3诱导MDCC-MSB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将MDCC-MSB1细胞常规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5、1.0、1.5、2.0、2.5、3.0、3.5和4.0mmol/L的LaCl3,继续培养24h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DNA Ladder法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以Fura-2为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i的变化.在LaCl3浓度为0.5~4.0 mmol/L范围内,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增加,细胞凋亡数量和细胞内[Ca2+]i呈升高趋势,并呈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LaCl3能抑制MDCC-MSB1细胞的增殖,并可能通过改变[Ca2+]i而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8.
以H2O2诱导BRL细胞建立氧化应激型模,通过ROS和MDA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的发生状态。过表达和干扰表达lncRNA 77.2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lncRNA77.2后,BRL细胞内ROS和MDA含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1),细胞凋亡率下降(P<0.01);而干扰表达lncRNA77.2后,细胞内ROS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上升(P<0.01)。结果表明,lncRNA 77.2可作为抗氧化调控因子通过抑制凋亡和氧化损伤对大鼠肝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选取中药单体18β-甘草次酸联合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和链霉素(SM),利用MABA法检测其体外单独及联合作用于牛源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活性。18β-甘草次酸单独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ATCC 27294)和牛分枝杆菌标准株(ATCC 19210)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0和100 μg/mL。临床分离的2株敏感株和6株耐药株的MIC值分别为25~50和100~200 μg/mL。18β-甘草次酸联合INH、RFP和SM作用于6株耐药株均具有协同作用,且MIC值明显下降,INH的MIC值下降2~32倍(FICIs 0.125~0.375),RFP的MIC值下降4~8倍(FICIs 0.240~0.490),SM的MIC值下降4~16倍(FICIs 0.165~0.460)。中药单体药物对正常细胞BHK-21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对肝癌细胞SMMC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8β-甘草次酸与抗结核药物INH、RFP和SM联合使用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20.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合成和贮存及物质代谢、能量转化的重要场所,不仅能诱导细胞凋亡,还是细胞凋亡的执行者。在细胞凋亡过程中,与凋亡相关的活性物质,如细胞色素C(Cyt·c)、凋亡诱导因子(AIF)、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等从线粒体释放到膜间隙中,使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on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削弱线粒体膜两侧的质子梯度,导致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诱导细胞凋亡。同时线粒体内的Bcl-2家族对细胞凋亡具有调节作用。笔者就MPTP、Cyt·c、AIF、Bcl-2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