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优化棉粕源生物蛋白饲料二元复合发酵工艺参数,试验采用二因子重复设计方法,测定发酵产物中游离棉酚(free gossypol,FG)含量,确定优化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ZD-3)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ZD-5)对棉粕源基础底物复合发酵的接种量和接种...  相似文献   

2.
研究的目的是在不同底物蛋白质水平下,利用热带假丝酵母ZD-3及其与酿酒酵母ZD-5或产朊假丝酵母ZD-9二元混合菌种,分别对棉粕混合底物进行单菌或二元菌种固体发酵。通过对发酵产物回收率、游离棉酚和产物营养成分含量等的测定,探讨不同菌种的发酵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热带假丝酵母ZD-3与酿酒酵母ZD-5或与产朊假丝酵母ZD-9对不同蛋白水平下的棉粕混合底物进行二元复合发酵,均可显著降低底物游离棉酚含量,复合发酵效果优于单菌发酵效果,以热带假丝酵母ZD-3与酿酒酵母ZD-5间的复合发酵最为理想,且底物粗蛋白水平低,发酵脱毒效率高。不同酵母菌发酵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底物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不同发酵方式对不同蛋白水平的棉粕混合底物的发酵产率平均为95.53%。  相似文献   

3.
复合发酵对棉籽饼混合底物中FG和BG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测定棉籽饼混合底物在微生物固体发酵过程中棉酚含量的变化,以研究复合发酵对棉籽饼混合底物中棉酚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添加不同比例的ZD-3与ZD-5和ZD-3与ZD-8对棉籽饼混合底物进行二元复合发酵,然后测定发酵产物中TG、FG、BG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棉籽饼混合底物经复合发酵处理后,均可极显著降低发酵底物中TGF、G和BG含量(P<0.01),并且FG和BG的减少部分均被降解消除;同时发现,ZD-3与ZD-5的复合发酵效果优于ZD-3与ZD-8的发酵效果,并且菌种比例对发酵结果有显著影响。当ZD-3与ZD-5的比例为3:1时,脱毒效果最好,脱毒率可达90.82%。  相似文献   

4.
棉粕因含有较高蛋白质而在家禽饲粮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含游离棉酚(Free gossypol,FG)及其他抗营养因子和氨基酸组成不平衡导致其在饲料中的使用受到极大限制。FG对棉粕的使用影响最大,既会造成家禽肝脏和肾脏的损伤,又会在鸡蛋中残留,导致家禽死淘率增加和食品安全问题。发酵棉粕是棉粕经微生物发酵而成,FG含量显著降低,营养价值得到改善。根据棉粕和发酵棉粕在家禽饲粮的适宜添加量研究报道,文章建议棉粕在蛋鸡日粮中的添加量应小于10%,发酵棉粕在蛋鸡饲粮中的的添加量可以达到15%,且饲粮FG含量应小于20 mg/kg;棉粕在肉鸡饲粮中的添加量不宜超过15%,发酵棉粕在肉鸡饲粮中的添加量可以达到20%,同时饲粮FG含量均应低于100 mg/kg。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在玉米-棉籽粕-稻草型日粮中添加烟酸对锦江黄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组,烟酸添加量分别为0、400、600、800、1000mg/kg,每组3个重复,采用体外培养方法,测定瘤胃发酵指标.结果表明:(1)600、800 mg/kg和1000mg/kg烟酸添加组产气量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2)600、800 mg/kg组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未添加组(P< 0.05);(3)400、600 mg/kg和800mg/kg烟酸组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其中以600 mg/kg组最高;(4)添加400mg/kg和600mg/kg烟酸组挥发性脂肪酸(VFA)总量极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1),各添加组丙酸含量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乙酸/丙酸比值均不同程度低于未添加组.由此可见,在玉米-棉籽粕-稻草型日粮中添加烟酸有助于改善瘤胃发酵功能,添加量为600mg/kg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饲料工业》2019,(24):32-35
试验旨在研究对比棉酚降解酶及热带假丝酵母ZD-3对棉籽粕中游离棉酚与营养物质的影响,从而评定棉酚降解酶对棉籽粕脱毒的效果。利用棉酚降解酶及热带假丝酵母ZD-3对棉籽粕分别进行酶解与固态发酵。检测原棉籽粕及处理后棉籽粕中游离棉酚与营养物质的含量及蛋白质分子质量分布。棉籽粕经棉酚降解酶酶解后,游离棉酚的含量与原棉籽粕相比极显著降低,棉籽粕的脱毒率为92.67%,较热带假丝酵母ZD-3发酵后的脱毒率上升了4.46%,经棉酚降解酶酶解后及热带假丝酵母ZD-3发酵后的棉籽粕,两者的营养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均未检测到棉籽粕中大分子蛋白质降解成小分子蛋白质的现象。棉酚降解酶可以很好的代替热带假丝酵母ZD-3应用于棉籽粕的脱毒,同时棉酚降解酶酶解脱毒较热带假丝酵母ZD-3固态发酵能够极大地缩短时间。  相似文献   

7.
利用现代固态发酵原理,研究两种不同发酵工艺对棉粕脱毒效果及其营养价值的影响。工艺一是使用本实验室保存的两株菌直接进行固态发酵,工艺二是在工艺一的基础上添加酶解液进行固态发酵。试验结果表明(以干物质计),棉籽粕发酵和发酵酶解产品中游离棉酚分别降低到197.68 mg/kg和202.35 mg/kg,粗蛋白质分别提高到59.64%和60.88%,小肽含量分别提高到19.41%和23.59%。来航蛋公鸡强饲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和发酵酶解棉籽粕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均高于未发酵棉粕。肉鸡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棉粕按50%、75%和发酵酶解棉粕按75%的比例替代基础日粮中的豆粕,不影响肉鸡的日采食量。国标二级高游离棉酚棉籽粕经过固态发酵处理后,外观蓬松变软,气味芳香,其营养价值得到显著改善。蛋公鸡的营养物质及能量消化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益生菌及生物酶活性增加,在肉仔鸡日粮中的应用不影响日采食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发酵棕榈粕的饲用价值,本试验评估了5种水平(0、1%、3%、5%、5%+100 mg/kg甘露聚糖酶)发酵棕榈粕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及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棕榈粕添加水平1%和3%时,肉鸡的日增重和采食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发酵棕榈粕添加量5%时,肉鸡的日增重、采食量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但5%发酵棕榈粕+100 mg/kg甘露聚糖酶时,其日增重、采食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随发酵棕榈粕添加水平的提高,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呈现线性增加(P <0.05),免疫指标IgG和IgA呈现线性增加(P <0.05)。综上所述,日粮中发酵棕榈粕添加3%时对肉鸡日增重、采食量无明显影响,发酵棕榈粕添加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肉鸡的抗氧化和免疫力,且添加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发酵棕榈粕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棉籽粕多菌种固体发酵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接种量、发酵温度以及发酵时间为自变量,游离棉酚含量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游离棉酚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最终确定棉籽粕固体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3%、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76 h。在此条件下,游离棉酚可以下降到(82.03±3.14)mg/kg,实际测定值与理论计算值能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膨化加工对棉粕(Cottonseed meal,CM)的营养物质、游离棉酚含量以及在肉鸡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粕(Extruded Cottonseed meal,ECM)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双螺杆干法挤压膨化机对饲料级CM进行膨化,对比测定CM和ECM的营养成分和游离棉酚的含量。其次,以CM和ECM为主要试验材料,选取960只21日龄AA肉鸡为试验动物,按体重一致的原则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处理1饲喂添加6%CM饲粮,处理2、3、4、5、6分别饲喂添加6%、9%、12%、15%、18%的ECM的饲粮,各组饲粮中粗蛋白质和代谢能等营养水平均调配均衡,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棉粕经过挤压膨化后粗脂肪极显著降低(P0.01);棉粕膨化后游离棉酚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从1 745.05 mg/kg降低到385.94 mg/kg,降低率高达77.88%;同时,干法挤压膨化导致棉粕蛋白溶解度极显著降低(P0.01)。当ECM和CM添加量均为6%时,6%ECM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末均重(FBW)、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均大于6%CM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胸肌率、腿肌率和肝/体比均低于6%CM组(P0.05);随着膨化棉粕添加量的增加,屠宰率先升高后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腿肌率逐渐升高;血清生化指标方面,随着膨化棉粕添加量的增加到15%时,尿素氮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干法挤压膨化加工能显著降低游离棉酚的含量,在肉鸡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膨化棉粕与添加等量的棉粕相比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率。  相似文献   

11.
鸭疫里氏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旨在利用液体发酵装置对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GN52株在改良酵母肉汤中的发酵培养情况进行研究。通过染色镜检、活菌计数、D450 nm值测定、pH测定等方法对RA的生长规律进行摸索,确定培养方法、最佳收菌时间及最佳灭活条件。结果表明,RA在培养过程中,菌液pH基本不变;37 ℃液体发酵培养20 h活菌含量最高,可达320亿~350亿CFU/mL;0.3%甲醛37 ℃灭活18 h为最佳;D450 nm值与活菌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可通过测定RA菌液的D450 nm值推算其活菌数。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从辽西地区部分养鸡场采集具有典型临诊特征的鸡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分离到89株鸡大肠杆菌。通过血清型鉴定,鉴定出血清型的82株,血清型9种,分别为O1、O2、O8、O15、O18、O35、O78、O114、O141,其中O18、O35型鸡大肠杆菌为辽西地区优势流行血清型。将分离纯化的O35型鸡大肠杆菌超声裂解后,加入致敏双醛化处理过的红细胞,制备O35型鸡大肠杆菌间接血凝诊断液,验证其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完成诊断液的标准化。同时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选择12种标准药敏片对此89株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间接血凝诊断液特异性和敏感性好,质量稳定。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各地区均有耐药菌株的出现,仅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左旋氧氟沙星、盐酸沙拉沙星这4种药物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广西中小规模猪场大肠杆菌病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23家中小规模猪场采集病料,分离、鉴定出致病性大肠杆菌56株,并对其进行血清型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果鉴定出4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属于16种血清型,其中以O138、O18、O85、O9和O21为优势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69.76%;用20种常用抗菌药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发现高敏的药物有头孢拉啶、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多黏菌素B、新霉素、壮观霉素和阿米卡星;而不敏感的药物有青霉素、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林可霉素。说明这些猪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十分严重,应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等进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4.
从定型的优势血清型菌株中选择了2株,制备了基础种子,并对基础种子第1代、第10代和第13代的传代细菌的培养特性、免疫原性以及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证明,鸭大肠杆菌GX-5株和GX-21株的基础种子传至13代,其培养特性、免疫原性和毒力均不发生变化,表明这两个分离株是良好的疫苗生产菌株,为建立种子批提供了依据。本试验还进行了鸭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试验,获得了鸭大肠杆菌在马丁肉汤培养基中的最佳发酵条件,即发酵温度37.5 ℃,pH 7.4,初糖浓度10 g/L,补糖量为10 g/L,接种量为4%,通气量为1 L/L·min,搅拌转速为200 r/min,培养12 h后得到的发酵菌液浓度最高,D600 nm值达到30.32。本研究为鸭大肠杆菌抗原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也为新疫苗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5.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固始鸡CD3+、CD4+和CD8+ T淋巴细胞含量来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的糖萜素对固始鸡免疫器官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表明,500、700 mg/kg糖萜素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及CD4+/CD8+比值显著(P<0.05)高于其余各组。因此,一定剂量的糖萜素可以促进固始鸡免疫器官发育,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毛色作为家兔的一种遗传标记,在品种特征、纯度鉴定及品种选育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MC1R基因作为控制动物毛色的重要基因之一,其核苷酸序列多态性与多种动物的毛色表型相关。本试验根据GenBank中已知的兔MC1R基因核苷酸序列(登录号:AM180881)设计引物RMCR1和RMCR2,采用PCR-末端加尾法获得了兔MC1R基因5'端930 bp的未知序列,该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同源性为99%。  相似文献   

17.
华南地区两株副猪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对来源于广东省的两株副猪嗜血杆菌的生化特性、血清型、耐药性、生长特性以及毒力和免疫原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菌分别为血清4型和5型;两株菌均具有较好的生长能力,培养10 h活菌含量都能达到109以上;其LD50分别是1.52×109 CFU和9.3×108 CFU;分离菌株对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有较强的抵抗力;免疫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菌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这两株菌可以作为疫苗的基础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a standard dose and sample collection time for 13C phenylalanine and 13C-Dipeptide breath test in horses. To evaluate dose-dependent effects, healthy horses received 2.5 mg/kg, 5 mg/kg, and 10 mg/kg 13C phenylalanine dissolved in 1 ml/kg distilled water and 1.25 mg/kg, 2.5 mg/kg, and 5 mg/kg 13C dipeptide dissolved in 2 ml/ kg distilled water. Tmax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sample collection time. For 13C phenylalanine,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Cmax at 5 mg/kg was lower than that of 10 mg/kg. For 13C dipeptide,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max was the lowest at 5 mg/kg.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an optimal dose for breath tests with 13C phenylalanine and 13C dipeptide may be 5 mg/kg in horses.  相似文献   

19.
20只自然感染四翼无刺线虫的雌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常规饲喂。第1~3组小鼠分别以200、400、800 mg/kg剂量的硝唑尼特灌胃,第4组设为空白对照组,每24 h一次,连续灌胃5 d。用虫卵减少率和粗计驱虫率作为评价药物效果的指标。结果显示,硝唑尼特对四翼无刺线虫的驱虫效果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以800 mg/kg剂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用RT-PCR方法从某猪场病猪体内分离到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命名为PRRSV GD-ZQ株,可致Marc-145细胞病变。细胞分离培育病毒至增殖性能稳定后,分别扩增分离病毒的Nsp2、ORF3、ORF5基因并测序,绘制进化树比较分析遗传进化。结果显示分离毒株的Nsp2、ORF3、ORF5基因序列与美洲型VR-2332、CH-1a等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89.0%~95.8%之间,与欧洲毒株LV的相似性在48.2%~49.3%之间,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毒株与CH-1a株处于同一分支,分离毒株的Nsp2序列与以HEB1为代表的PRRSV变异株相似性在98.3%~99.4%之间。该病毒在细胞盲传5代能产生稳定规律细胞病变(CPE),且第5代病毒TCID50达10-5.6/0.1 mL。进化分析结果显示GD-ZQ分离株是PRRSV变异株,具有"高热病"PRRSV毒株的变异特点,为了解PRRSV在时间上和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变异规律、变异幅度和变异范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