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研究将接种到9~10日龄鸡胚中的鸡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或V4株弱毒培养24h,病毒滴度可增加106以上,培养108 h,病毒滴度则增加至10 10倍以上.NDV在有NDV母源抗体的普通鸡胚与无抗体的SPF鸡胚中的增殖无显著差异;盲传对于检验NDV没有意义.La Sota或V4株病毒悬液在理论上稀释至每胚接种量只有数个或1个病毒时,仍可引起鸡胚感染.低毒量条件下固定病毒的数量,随着接种胚数的增加,感染率随之下降,但感染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没有减少趋势.以上结果证实数个甚至1个活的NDV粒子即可引起鸡胚感染,这对现地检测NDV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为免疫原研制了3株针对NDVHN蛋白的单抗,分别命名为1E5、C3-B7和E6-F11。3株单抗与NDV不同毒株在血凝抑制试验(HI)、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中的反应性不同,而同一株单抗与同一个NDV毒株在HI、ELISA以及病毒中和试验中的反应性一致。其中,单抗1E5与NDV标准株(LaSota、F48E8)、8个NDV分离株反应阳性,而与9个NDV分离株反应阴性;单抗C3-B7、E6-F11与所有NDV毒株反应均为阳性。结果表明,3株单抗均是针对HN蛋白上的中和位点,国内部分NDV流行株的HN抗原至少有1个抗原位点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3.
副黏病毒科的副流感病毒5型(Parainfluenza virus5,SV5)和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的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都编码FPIV-like晚期结构域(Late-domain,L-domain),L-domain中的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F)对病毒出芽与复制有很重要的作用。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M蛋白也包含潜在的L-domain23FPIV26,但23F对NDV的出芽及复制的作用尚不明确。本试验应用反向遗传学技术,以NDV ZJ1株为母本病毒,拯救一株M蛋白F23A突变的重组病毒ZJ1F23A,并在DF1细胞上对ZJ1F23A的复制性能和细胞致病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ZJ1F23A在DF1上的复制水平显著低于母本病毒ZJ1,ZJ1F23A对DF1的致病性比ZJ1弱。试验结果说明NDV M蛋白23F对病毒复制及病毒的细胞致病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健 《养殖技术顾问》2011,(10):109-109
1病原特征 新城疫病毒(NDV)又称亚洲鸡瘟病毒、伪鸡瘟病毒或禽肺脑炎病毒。新城疫病毒是ssRNA病毒,有包膜。NDV为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禽腮腺炎病毒属成员。病毒颗粒具多形性,有圆形、椭圆形和长杆状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2009下半年山东胶东地区规模化鸡场主要疫病的感染情况,应用RT-PCR技术对山东青岛、潍坊和烟台三地区送检的774份具有呼吸道症状的病鸡病料进行了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3种主要病毒的感染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三个地区3种病毒的感染率为25.58%,NDV、IBV和AIV(H9)的阳性率分别为8.14%、11.37%和6.07%。青岛地区NDV、IBV的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12.47%、14.55%。2种病毒混合感染的阳性率达2.84%,以IBV+NDV二重混合感染临床最为常见。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胶东地区NDV、IBV和AIV(H9)的感染情况比较普遍,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混合感染,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山东省规模鸡场该3种主要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五个批次的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进行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同胚接种,收获72~120 h死胚及120 h活胚尿囊液,分别测定NDV和IBV的病毒含量,结果NDV病毒含量达到了108.3~108.7 EID50/0.1mL, IBV的病毒含量达到了106.3~106.5 EID50/0.1mL.两种病毒含量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中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病毒含量要求的标准.表明该方法即可降低成本,又简化了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鸭新城疫病毒(NDV)的F基因和鸭圆环病毒(DuCV)的V1/rep基因的保守序列,各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并对二重PCR的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鸭NDV和DuCV的二重PCR检测方法。对混合样品进行扩增,得到2条大小为493bp(鸭NDV)和218bp(DuCV)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扩增片段相符。而对番鸭细小病毒、鸭瘟病毒、鸭肝炎病毒、鸭源小鹅瘟病毒、鸭H9亚型流感病毒、鸭疫里氏杆菌、大肠杆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病原检测,结果为阴性。该方法的敏感性试验表明,鸭NDV的核酸最小量为40fg,DuCV为20fg。  相似文献   

8.
两种禽源新城疫病毒分离株F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胚分离结合血清学鉴定,从近几年江苏省及河南省分离到来自鸡和鸽子的6株新城疫病毒(NDV).病毒蚀斑纯化后,选取3个克隆利用RT-PCR技术扩增F基因重要功能区片段,在对PCR产物直接序列测定分析基础上,选取一致克隆株进行全长F基因克隆、序列测定分析.根据分离株序列与GenBank中NDV相关毒株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的6个分离株归属为3个NDV基因型,其中有基因VIId亚型(3株)、基因VI型(2株)和基因Ⅱ型(1株).这6株NDV的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均为112R-R-Q-K-R-F117,属于NDV强毒株典型序列.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从黑颈鹤和灰鹤自然病例中分离出新城疫病毒(NDV),病毒代号:NDV—C_1(黑颈鹤分离)。NDV—C_2,NDV—C_3(灰鹤分离)。NDV—C_1、C_2、C_3适应鸡胚细胞,并在鸡胚细胞上传代至5代,其毒力致死7日龄雏鸡(非免疫鸡),毒价10~(-7)LD_(50)/ml能致死8日龄鸡胚其毒价为10~(-8)ELD_(50)/0.1m,对鸡胚细胞能产生病变:胞浆膨大,核浓缩并有细胞集落现象。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形态呈球形,有囊膜,纤突和核,病毒粒子大小直径113毫微米,纤毛长约8毫微米。对酸不稳定,核酸型为RNA,能与鸡豚鼠和人的“O”型血球凝集。血清学鉴定结果:新城疫高免血清和康复鹤血清能抑制NDV—C对鸡血球的凝集,禽流感免疫血清则不能抑制,抑制效价分别为128~x和32~x。通过8日龄鸡胚中和试验。鸡新城疫免疫血清中和NDV—C,其中和指数为1862,用50%终点中和计算法,中和指数>50。用新城疫Ⅰ系苗免病40日龄鸡测对NDV—C和保护率,结果对NDV—C_1 9/10保护,对NDV—C_2~10 O/10,对NDV—C_3 10/10保护。鉴定结果:NDV—C_1、C_2、C_3均属副粘病毒属中的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10.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是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的成员之一,也是家禽的主要病原之一.NDV病毒粒子自然状态下呈多形性,大小150 nm~400 nm;病毒粒子内有长1 000 nm螺旋状的核衣壳结构,直径为17 nm~18 nm;囊膜上覆盖有直径8 nm~12nm 的糖蛋白纤突.NDV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分子量5.2×106~5.7×106道尔顿.NDV基因组包括6个基因(31-NP-P-M-F-HN-L-51)编码至少8种蛋白(6种结构蛋白,和由P蛋白基因经RNA编辑,从移码了的阅读框翻译出2种非结构蛋白V和W蛋白).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和方法1.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鸭瘟病毒(DPV)、伪狂犬病毒(PRV)、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新城疫病毒(NDV)均由本实验室保存.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新城疫病毒(NDV)入胞过程存在胞吞途径,本研究以感染了NDV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双向凝胶电泳(2-DE)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技术(MALDI-TOF-MS)分析3株NDV感染CEF后24 h和48 h两个时间点细胞蛋白表达动态.试验结果显示早期内体标志蛋白早期内体抗原1 (EEA1)表达水平变化显著,这表明NDV可通过胞吞途径进入细胞;与其它两株病毒相比,胞吞作用在JS-5-05-Go进入细胞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更长时间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微型基因组的复制效率,本实验分别以NDV 9a5b(ClassⅠ)病毒株和La Sota(ClassⅡ)病毒株基因组骨架为平台,插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报告基因替代病毒的整个编码区,只保留与病毒复制、转录和病毒包装相关的调控区域Leader和Trailer,构建获得的微型基因组DNA片段反向插入反向遗传载体TVT(0.0)中,从而构建了两株病毒的微型基因组质粒。同时,将相应病毒株的NP、P和L 3个基因分别克隆至pCI-neo载体中,构建3个辅助质粒的真核表达系统。通过将微型基因组和辅助质粒共转染BSR T7/5T7-5细胞,表明在相同转染条件下,无论使用哪一种辅助质粒,ClassⅡ型微型基因组的报告基因的表达效率均高于ClassⅠ型微型基因组。实验结果显示ClassⅠNDV转录复制系统的运行效率明显低于ClassⅡNDV。  相似文献   

14.
参照国内外已发表的禽流感病毒(AIV)和新城疫病毒(NDV)的基因序列及其相关的RT-PCR检测方法,根据禽流感病毒M蛋白基因和新城疫病毒NP基因各设计一套特异性通用引物,扩增目的带分别为600bp和340 bp。通过对相关病毒检测,建立了AIV和NDV通用型二联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可为AIV和NDV的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使用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藏药“十三味红花丸”对鸡新城疫病毒鸡胚复制抑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 10日龄SPF鸡胚 ,对藏药“十三味红花丸”进行了人工感染鸡新城疫病毒 (NDV)的抑制试验。结果显示 :藏药药液 ( 1g/mL)用 2倍、 4倍和 6倍稀释 ,对鸡胚感染NDV的保护率分别达 10 0 %、 90 %和 80 % ,比NDV强毒对照组分别提高 80、 70和 6 0个百分点。NDV强毒接种组的鸡胚尿囊液NDV血凝效价明显高于NDV强毒 +藏药药液组的鸡胚尿囊液NDV血凝效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6,(10):1701-1705
为了快速检测临床样品中新城疫病毒(NDV)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混合感染,根据NDV的F基因和IBV的N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双重RT-PCR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同时检测NDV和IBV的快速双重反转录PCR(RT-PCR)诊断方法。敏感性试验表明,此方法对NDV和IBV的RNA最小检出量分别为0.014 3和0.013 6ng;NDV的扩增片段大小为459bp,IBV的扩增片段为282bp。对其他病毒如IBDV、AIV和EDSV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58份临床疑似样品进行检测,NDV和IBV的阳性率分别为44.82%和31.03%,NDV和IBV混合感染率为20.68%,表明本研究建立的NDV与IBV双重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发病病料中NDV和IBV混合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根据基因库中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s virus,NDV)和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针对NDV和DPV保守基因序列的引物。用这2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NDV和DPV模板进行二重PCR扩增,结果同时得到了2条特异性的、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的419(NDV)和602 bp(DPV)的扩增条带,而对其他禽病病原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二重PCR技术能同时检出0.4 pg的NDV模板和126 pg的DPV模板。  相似文献   

18.
猪瘟病毒对新城疫病毒激活的IFN-β启动子的抑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猪瘟病毒(CSFV)对IFN-β产生的影响,我们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测定了CSFV Shimen株感染猪肾细胞PK15后人源IFN-β启动子的诱导情况,以及以新城疫病毒(NDV)作为诱导剂建立了细胞内IFN-β诱导的模型,基于该模型,我们探讨了CSFV对病毒活化的IFN-β启动子的影响。研究表明,不管条件如何改变,CSFV Shimen株都不能诱导活化IFN-β启动子。NDV可以有效诱导激活IFN-β启动子,且能与CSFV共感染同一个PK15细胞。深入研究发现,CSFV Shimen株能很好地抑制NDV对IFN-β启动子的活化,尤其是CSFV先于NDV感染或两病毒同时感染PK15细胞时,抑制效果最为明显。CSFV的这种抑制IFN-β启动子激活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机理,为抗病毒药物的设计和新药的开发以及病毒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9,(6):1085-1090
根据GenBank中禽流感病毒(AIV)的HA基因和新城疫病毒(NDV)的F基因序列保守性,分别设计2条序列相邻的特异性探针,标记于不同大小的拟南芥TOC1基因片段两端,作为报告基因,建立了AIV和NDV双重环介导间接PCR鉴别方法,AIV和NDV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200,270 bp。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对AIV和NDV核酸样品可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鸡痘病毒(FPV)和鸡马立克病病毒(MDV)的核酸样品未见明显扩增;对AIV和NDV核酸样品检测的最低极限质量浓度分别为25.0,12.5μg/L;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2种病原同时检测不影响检测特异性和灵敏性。97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表明,环介导间接PCR对AIV和NDV的检出率分别为15.5%和27.8%,分别高于常规PCR的12.4%和23.7%,接近于SybrGreen实时PCR的15.5%和28.9%;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环介导间接PCR、SybrGreen实时PCR 2种方法对AIV和NDV检测的结果高度符合,Kappa值分别为κ=0.92和κ=0.87。本试验成功建立了AIV/NDV双重环介导间接PCR检测方法,适用于临床上2种病原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5,(6):93-98
在已知的3种具有较强抗新城疫病毒(NDV)作用的中药成分组方的基础上,利用细胞病变观察与MTT比色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这3种组方对NDV吸附DF1细胞及其增殖、释放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吸附阻断试验中,3种组方均能阻碍病毒吸附细胞或阻断已吸附上细胞的病毒进入细胞,说明组方浓度、组方加入方式和病毒吸附时间均能够影响病毒对细胞的感染;在复制抑制和病毒释放阻断试验中,测定的试验组OD570值显著高于相应的病毒对照组,说明3种组方均能够抑制病毒的增殖和阻碍病毒的释放。结果表明,3种组方能够阻断NDV吸附细胞和/或干扰病毒的增殖和释放而表现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