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对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克隆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AIV)A/Afri.Star/Eng-Q/983/79/(H7N1)的血凝素(HA)基因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克隆的HA基因共1707bp,包括完整的阅读框架;同源性分析表明该毒株起源于欧亚群系;HA裂解位点只有一个碱性氨基酸,显示典型的低致病力特征。H7亚型AIV HA基因的克隆成功为分子诊断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RT—PCR诊断法的建立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根据禽流感病毒(AIV)A/Chicken/Breslin/1902(H7N7)株的血凝素(HA)基因参考序列设计合成一对H7HA特异引物,并应用SDS-蛋白酶K法提取病毒RNA,建立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IVRNA的方法,应用此法对鸡胚培养AIV尿囊液,SPF感染鸡粪便进行了检测,并与琼脂扩莠试验和电镜技术作了对比,特异性试验以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氏囊病病毒(IBD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克隆及其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禽流感病毒(AIV)的表面结构蛋白血凝素(HA)是其主要保护性抗原。本研究参考已发表的H7亚型AIV的H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H7HA特异引物,以AIVA/Afri.Star./Eng-Q/983/79/(H7N1)(A/Afri.Star./Eng)核酸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出1条1.7kbcDNA片段。将这一片段定向克隆到pUC18中,对其5′端及3′端部分序列测定后,确证其为HAcDNA。将HA基因置于SV40启动子和增强子下游,构建了这一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SVH7。以此质粒100μg肌肉注射免疫3周龄SPF鸡6只,4周后以100倍鸡胚感染剂量(EID)的HA基因同源病毒对所有鸡进行攻毒,1周后以棉拭子进行泄殖腔病毒分离;免疫后1~6周每周对所有鸡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HI抗体。结果,100μg免疫组鸡病毒分离数为0/6,对照组为6/6;攻毒后1周免疫组鸡HI效价为1∶32~1∶64,对照组为1∶4~1∶16。表明所构建的HA基因表达质粒可作为基因疫苗诱导鸡产生免疫保护反应。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RT-PCR诊断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禽流感病毒(AIV)A/Chicken/Breslin/1902(H7N7)株的血凝素(HA)基因参考序列设计合成一对H7HA特异引物,并应用SDS-蛋白酶K法提取病毒RNA,建立了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AIVRNA的方法。应用此法对鸡胚培养的AIV尿囊液、SPF感染鸡粪便进行了检测,并与琼脂扩散试验和电镜技术作了对比。特异性试验以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减蛋综合征病毒(EDS-76V)等的感染鸡胚尿囊液作为对照。结果表明,AIV尿囊液RT-PCR全部阳性,SPF感染鸡粪便87份,RT-PCR检出69份阳性,样品处理浓缩后琼脂扩散检出11份,电镜检测了23份样品,仅检出2份阳性。非特异性对照样品经RT-PCR检测全部阴性。将AIV感染鸡胚尿囊液作10倍系列连续稀释,可检出稀释度为10-2的病毒尿囊液。RT-PCR最早检出时间为感染后第3天,而琼扩和电镜均是7天。该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且节约时间(只需8小时左右),可从分子水平上对AIV进行早期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采用RT-PCR方法,以IBVS1全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从我国华东(HD)、华北(HB)、华中(HZ)、华南(HN)、西北(XB)及东北(DB)等地的IBV流行株基因组中扩增出预期的1.7kb左右的DNA片段。PCR产物的HaeII酶切分析及其与英国IBVS1全基因核酸探针的分子杂交证实所获6个IBV流行株的PCR产物为IBVS1基因。将此6个毒株的S1基因PCR产物分别进行5’和3’端的BamHI和HindII酶切识别位点的分子修饰之后插入到克隆质粒pUC18的BamHI/HindII位点,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目的基因的分子克隆。S1基因的RFLP分析表明我国IBV已有分子水平的变异。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病毒重组核蛋白ELISA诊断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7  
用表达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基因的杆状病毒感染Sf9昆虫细胞。以其表达产物制备抗原,建立了以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AIV核蛋白为抗原的禽流感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技术(rNP-ELISA)。其抗原最适包被量为0.6μg/孔,等检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200,酶标抗体使用浓度为1:1000。根据对140份SPF鸡血清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确定其判定标准为OD均为阴性;检测A型AIV15个不同亚型(H1 ̄H15)毒株的特异性血清均为阳性;对人工接种AIV的SPF鸡第3天即能检出抗体,到第162天试验结束时检测仍为阳性。其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分别在2.9% ̄7.2%和3.4% ̄9.8%之间。对3138份鸡血清进行监测,rNP-ELISA与全病毒间接ELISA与全病毒间接ELISA(AIV-ELISA)、琼脂扩散  相似文献   

7.
根据已发表的PRRSVIAF-exp91株的核酸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扩增了PRRSVCH-1a株的N基因,经补平和磷酸化后,克隆到pUC18SmaI位点上,经电泳分析,酶切和PCR鉴定证实后,进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CH-1a株与IAF-exp91株(美洲型)N基因核苷酸同一性为93.2%,氨基酸同一性高达96.7%,而与LV株(欧洲株)核苷酸同一性为63%,氨基酸同一性仅  相似文献   

8.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以自行设计的H7和Н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特异的两对引物,分别扩增了禽流感病毒A/AfricanStarling/983/79(H7N1)株和G株(广东鹅体分离株,H5N1)约1.7kb的HA全基因cDNA。将所扩增的两个基因cDNA未端经T4DNA聚合酶修饰后分别插入pUC18和pBluescript质粒中,得到了两个基因的重组质粒。本研究为国内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ABC—Dot—ELISA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ABC-Dot-ELISA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方法,其最佳反应条件是:包被液为0.05mol/LpH9.6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CBS),免疫IBV IgG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80;抗原的最佳浓度为1:800;封闭剂选用0.01mol/L pH7.4含30mL/L白明胶的PBS,B-AgG和ABC-HEP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200。用ABC-HEP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20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直接从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猪瘟兔化弱毒(HCLV)RNA,并根据猪瘟病毒(HCV)Alfort株和Brescia株的核苷酸序列,将EI基因分两段,设计并合成了4条引物。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成功地扩增出了HCLV保护性囊膜糖蛋白EI基因。以pGEM-T和pUC19为载体,将EI基因的两个片段分别进行克隆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1。经过分析鉴定,证明所扩增的片段为HCLVEI基因  相似文献   

11.
根据GenBank公开发表的H9N2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用RT-PCR方法成功扩增出H9N2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A/Chicken/Yangzhou/N/2005(H9N2)HA基因,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扩增产物为1.7 kb的单一条带,与预期结果相符.将PCR扩增片段连接到pCR2.1-T载体上,重组质粒酶切鉴定正确.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H9N2亚型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达99%,与原型毒株A/Furkey/Wisconsin/1/1966(H9N2)氨基酸同源性为89%.对HA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此毒株为低致病力毒株.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病毒分离株A/Goose/Guangdong/3/96(H5N1)HA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采用RT_PCR技术,以A/Goose/Guangdong/3/96(H5N1)RNA为模板,扩增了1.73kb 的HA 全基因cDNA。将HAcDNA克隆后进行了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所扩增的1728 个核苷酸片段包含了完整的H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架和上下游引物序列、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Goose/Guangdong/3/96(H5N1) 与A/Goose/Guangdong/1/96(H5N1)有11 个核苷酸差异,同源率99.4% ;与A/HongKong/156/97(H5N1) 有25 个核苷酸差异,同源率98.6 % ;与A/Chicken/HongKong/258/97 (H5N1) 有30 个核苷酸差异,同源率98.3% ;它们的氨基酸序列同源率依次分别为99 .2 % 、98.6% 和98.1% 。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HA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也完全一致,各有5 个碱性氨基酸插入。这说明上述4 个流感病毒分离株可能来自同一个祖先,具有相同的毒力和相似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2004初从正常鸭群中分离到一株鸭源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Duck/HN/4/2004(H6N2)。经对血凝素基因(HA)序列分析发现HA基因全长为1744bp,共编码566个氨基酸,在裂解位点仅含一个碱性氨基酸-精氨酸(R),符合LPAIV的标准。将所得基因序列与已发表的同一亚型参考序列分析表明,与H6亚型流感HA基因同源性为89.2%-97.1%,经分子遗传演化分析表明本次分离株与香港分离株A/Duck/Hong Kong/3600/99(H6N2)、A/Duck/Hong Kong/3600/99(H6N2)最近。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分析2013年新型重配A(H7N9)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作者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不同分离宿主的流感毒株NA全基因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新型重配A(H7N9)流感毒株NA蛋白颈部氨基酸发生缺失,其唾液酸结合(HB)位点发生一定程度适应性变化,NA蛋白糖基化位点为7个,NA蛋白酶活性中心未发生变异。与A/Hangzhou/1/2013(H7N9)株中NA片段的核苷酸同源性较高的前10个序列均分离自亚洲5个国家的禽类,同源性达96%以上。至于此次新型重配A(H7N9)流感毒株NA基因是否是禽传给人尚不清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禽流感病毒(AIV)在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在该地区活禽市场开展禽流感病原监测。监测过程中分离鉴定出1株H1N6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Duck/Guangxi/F01/2016(H1N6),对其HA和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下载的相关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HA基因与A/sparrow/Guangxi/GXs-1/2012(H1N2)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6.9%),NA基因与A/Pavo cristatus/Jiangxi/JA1/2016(H5N6)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8.2%)。HA基因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PSIQS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与部分N6亚型禽流感病毒一样,分离株NA基因有11个氨基酸缺失。此外,本研究还对分离毒株的受体亲和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病毒优先结合唾液酸α-2,3-Gal受体。本研究结果表明A/Duck/Guangxi/F01/2016(H1N6)是一株重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分析禽流感病毒(AIV)H5N2分离株血凝素(HA)基因的特性,参照已发表H5亚型禽流感HA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以禽流感病毒A/Ostrich/Denmark/72420/96(D96)RNA为模板,扩增了HA全基因并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氨基酸编码分析,绘制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1737个核苷酸,包含了完整的H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架,与Genbank已发表的H5N1和H5N2分离株的HA基因序列比较,发现与国内H5N1分离株同源性较低,只有80%左右,而与H5N2各株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最高达97.5%,印证了AIV基因组8个片段间频繁的重组及AIV高变异性的特点。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HA蛋白裂解位点上游丢失了4个连续碱性氨基酸(R-R-R-K),裂解位点处氨基酸序列为E-T-R,仅包含一个碱性氨基酸(R-)残基,符合低致病性毒株的特征,证明为低致病性毒株。其HA推导后氨基酸序列与H5N1AIV的同源性接近90%,以其研究的疫苗,可以有效抵御我国流行的H5亚型AIV病毒的感染,同时因为是弱毒株,以其研制的疫苗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也更符合公共卫生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禽流感病毒地方株A/chicken/Mudanjiang/ 0 82 3/ 2 0 0 0 (H9N2 )的总RNA为模板 ,用通用反转录引物和自行设计的一对特异性引物 ,采用RT PCR方法扩增了HA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HA基因全长 1 70 7bp ,编码 560个氨基酸残基 ,与GenBank收录的H9N2亚型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达 99% ,最低为 87 2 3 % ;氨基酸同源性最大达 98 0 4 % ,最低为 88 57%。经HA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CMJ/ 0 0毒株为低致病力毒株  相似文献   

18.
分离到1株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经序列测定发现HA蛋白裂解位点上插入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PQREIRRKKR*G),从分子上证实是一株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核酸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流感病毒HA基因与A/duck/VietNam/Ncvd1/2002(H5N1)同源率最高,达到98.8%;NA基因与A/duck/VietNam/Ncvd1/2002(H5N1) 和A/chicken/Jiangsu/cz1/2002(H5N1)同源率最高,达到98.7%。氨基酸水平上,HA与A/duck/Viet Nam/Ncvd1/2002(H5N1)同源率最高,可达99.3%;NA与A/chicken/Jiangsu/cz1/2002(H5N1)同源率最高,达98.7%。HA与NA基因的潜在糖基化位点与作者所选参比毒株一致。通过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A/duck/VietNam/Ncvd1/2002(H5N1)可能是该毒株的来源株。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1株2010年从广东省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Guangdong/QY/2010(H9N2)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的鸡胚半数感染量 EID50为109/0.1 mL,鸡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MDT为104 h,脑内致病指数ICPI值为0.51,静脉致病指数IVPI为0。用RT-PCR方法扩增病毒的基因组各片段,将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的HA基因与Ck/HK/G9/97和Dk/HK/Y280/97在同一分支上,HA的裂解位点为PARSSR↓GLF,有8个潜在糖基化位点,226位氨基酸残基为L,较保守的202位受体结合位点由L突变为P,该毒株的HA和NA核苷酸序列与Dk/HK/Y280/97同源性较高,NS、PA、PB1的核苷酸序列均与Ck/SH/F/98同源性较高,NP基因与A/VN/ 1203/04(H5N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3%。  相似文献   

20.
The complete coding regions of the surface glycoproteins, nucleoprotein (NP), polymerase 2 (PB2), and matrix (M) of A/turkey/214845/02 and A/turkey/220158/99 (H7N3) low pathogenicity avian influenza (LPAI) viruses isolated in October 2002 in Italy were amplified and sequenced to determine the epidemiologic relationships with an A/turkey/Italy/4603/99 (H7N1/4603/99) LPAI virus isolated during the 1999-2001 epizootic in Italy. The hemagglutinin (HA) of H7N3 viruses showed 97.8% nucleotide similarity with A/turkey/Italy/4603/99 (H7N1), and NP, M, and PB2 gene similarities were 93.6%, 98.2%, and 96.2%, respectively.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HA, PB2, and M genes showed that H7N3 and H7N1 viruses were closely related. Sequence analysis revealed a 23 amino acid deletion in the stalk of the neuraminidase of H7N3 viruses and a unique deletion of amino acid glycine in position 17 in the NP gene of H7N1 vir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