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株不同来源的植物乳杆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酵上清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对致病性大肠杆菌K88、K99和987p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ab2的发酵上清、灭活发酵液和NaOH中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均优于植物乳杆茵Lab1,可将植物乳杆菌Lab2作为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病的益生素的参考菌株.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查引起仔猪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笔者于2011—2012年对黑龙江省双城市6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106份腹泻仔猪粪便,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获得90株大肠杆菌,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34株。采用K—B法对34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菌株进行了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从而为仔猪腹泻的临床治疗、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感染大肠杆菌K88仔猪脾脏Toll-样受体(TLRs)表达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6.8±0.5)kg的去势"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8头,随机分为2组,每头猪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1%枯草芽孢杆菌,饲喂期结束时每头猪灌服致病性大肠杆菌K88菌液(每头猪灌服1×1011CFU)。试验结果表明,仔猪采食枯草芽孢杆菌的饲粮,进行大肠杆菌攻毒后,能显著降低脾脏TLR2和TLR4的表达水平(P0.05)。结果提示,仔猪采食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饲粮,在致病性大肠杆菌K88感染时,能降低脾脏TLRs的表达水平,调节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7,(12):83-86
为探讨干酪乳杆菌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否具有拮抗作用,本研究从酒糟发酵物中分离获得1株菌,通过形态观察、16S rRNA鉴定分析,证实分离菌株为干酪乳杆菌。将其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按1∶1的比例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测定不同时间段内大肠杆菌总数。同时以干酪乳杆菌饲喂不同日龄的鸡,6 h后再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攻毒,测定不同时间段内01 g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总数。体外试验结果显示,干酪乳杆菌能明显抑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体内试验表明,干酪乳杆菌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本研究为干酪乳杆菌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6,(5)
试验主要探讨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K88感染仔猪小肠发育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体重(6.8±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种去势公仔猪8头,随机区组均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头猪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1%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饲养试验结束前每头猪灌服致病性大肠杆菌K88菌液(1×1011 CFU)。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比对照组显著提高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P0.05),显著降低回肠部位隐窝深度(P0.05),极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1);显著降低空肠和回肠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空肠和回肠乳酸杆菌数量(P0.05)。结果提示,在仔猪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K88时,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有利于调节仔猪小肠发育和肠道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从断奶仔猪肠道分离的益生菌为试验菌株,将大肠杆菌K88和益生菌接种到体外培养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porcine epithelial cell-1,IPEC-1)中,测定培养2.5h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同时将益生菌和大肠杆菌K88体外混合培养2.5h,进行平板计数,统计大肠杆菌K88菌数的变化,筛选出可以抑制大肠杆菌K88的益生菌。试验结果显示,干酪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能显著降低IPEC-1培养上清液中的LDH活性(P<0.05),降低大肠杆菌K88对细胞的损伤;凝结芽孢杆菌能降低DMEM培养基中大肠杆菌K88的生长速度,结合模拟制粒过程及胃肠道环境的耐高温、耐酸及耐胆盐研究进行综合分析,该凝结芽胞杆菌对大肠杆菌K88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酸及耐胆盐性能,具有作为微生态制剂菌株的应用潜力。本试验建立了能够抑制大肠杆菌K88的益生菌体外筛选技术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健康乳猪肠道分离筛选出6株乳杆菌,所选菌株均能耐受浓度为0.8%~1.0%的牛胆盐,对pH3.0的酸度有较强的抵抗力,对60℃高温环境有较强的耐受性,其代谢产物对含有K88、987P、F41粘附因子的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小白鼠无致病性,具备益生菌的基本条件,为研究与开发微生态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选择6株枯草芽孢杆菌,研究其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物颉颃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不同的选育结果所表现出的生物颉颃效果存在差异。枯草芽孢杆菌DR0389经同源筛分和定向选育后,对大肠杆菌O8∶K99与O18∶K88均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冰片注射液体外抑菌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冰片注射液对仔猪水肿病致病菌的抗病效力。采用体外抑菌试验方法。观察本品对大肠杆菌K88,溶血性大肠杆菌、猪丹毒杆菌、猪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结果,本品对大肠杆菌K88、溶血性大肠杆菌、猪丹毒杆菌、猪巴氏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效价均在1:8以上。提示冰片注射液具有抗大肠杆菌磁、溶血性大肠杆菌、猪丹毒杆菌、猪巴氏杆菌的作用。可试用于仔猪水肿病、猪丹毒、猪肺疫等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1病原1.1仔猪黄痢致病性大肠杆菌,其血清型以O8∶K88为多见,同一流行区局限1~2种大肠杆菌血清型。1.2仔猪白痢致病性大肠杆菌,其血清型主要以O8∶K88为常见,其次是O60、O115。2临床症状2.1仔猪黄痢病猪精神沉郁,不吃乳,排黄色或黄白色混有气泡的水样粪便,味腥臭。死亡率高(70%~90%)。2.2仔猪白痢病猪发抖,吃乳减少,排灰…  相似文献   

11.
为搞清豫南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的病原学特性,采集了豫南地区部分猪扬210窝,450头发生黄、白痢仔猪的粪便病料,分离培养70个菌株进行生化、溶血性、致病性、K抗原及肠毒素的测定。确定分离株的菌鞭毛抗原为K88,它与溶血性及致病性正相关,有的并检出肠毒素。生化反应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病源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病在不同类型的养猪场中普遍存在。从辽宁省沈阳市某猪场发生仔猪黄白痢病例中分离到7株细菌,经实验室检验确定为致病性大脑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引起仔猪黄白痢病的大肠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头孢噻肟钠、粘杆菌素高敏,对丁胺卡那霉素,先锋V号、新霉素中敏,建议选择这些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周军 《中国猪业》2011,6(11):22-24
笔者在塔城市、额敏县、沙湾县30家规模较大的养猪场先后从仔猪黄白痢致死的尸体中分离到30株细菌,每个县(市)分离10株,每个猪场分离1株。经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动物试验、血清学方法、细菌鉴定仪等多种方法鉴定的结果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K8810株、K994株、F416株、987p4株、未定型6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均对庆大霉素敏感,但对其它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各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在本地区半机械化封闭式集约饲养条件下防制仔猪黄痢,取得最佳免疫效果的方法,笔者于1986年秋,选用自家多价苗、自制K88苗及引入的K88—K99菌苗,进行了分组免疫试验,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自家多价苗选用由试验猪所在猪场的黄痢病仔猪分离出的致病性艾希氏大肠杆菌3株:C8406、C8404和C8402。分别传入营养肉汤,37℃恒温浅层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调查引起仔猪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笔者于2011—2012年对黑龙江省双城市6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106份腹泻仔猪粪便,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获得90株大肠杆菌,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34株。采用K-B法对34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菌株进行了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从而为仔猪腹泻的临床治疗、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1材料和方法1.1主要试剂  相似文献   

16.
以Caco-2细胞作为体外模型研究几株乳酸菌的黏附性能及其对大肠杆菌K88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黏附抑制性能。采用荧光标记法评价这几株乳酸菌的黏附性能,并通过竞争、排斥和置换试验检测其对上述2株病原菌黏附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除了乳酸乳球菌外,其他乳酸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率均高于这2株病原菌,且黏附率为乳杆菌(Lactobacillus)>肠球菌>致病菌>乳球菌。2)来源于健康鸡肠道的乳杆菌与分离于人肠道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食果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fructivorans)的黏附率接近。3)大部分乳酸菌菌株能通过置换作用抑制大肠杆菌K88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黏附。结果提示,这几株乳酸菌对肠上皮细胞均有较高的黏附率,尤其是乳杆菌,且它们的黏附有菌属特异性。乳酸菌抑制上述2种病原菌的黏附主要通过置换方式,但没有菌属特异性,且与其自身的黏附力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临床常用抗生素对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乳杆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性,试验采用SS培养基培养、显微镜检测、PCR扩增和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鸡源大肠杆菌对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随机选取12株鸡源大肠杆菌和1株乳杆菌采用体外液体培养的方法分成5组,即乳杆菌和大肠杆菌同时混合培养组、先定植大肠杆菌组、先定植乳杆菌组、大肠杆菌对照组、乳杆菌对照组,进行乳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竞争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初步筛选得到34株与大肠杆菌菌株特征相似的菌株;PCR扩增得到的目的条带为293 bp,与预期大小相符;分离得到的菌株能分解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甘露醇、山梨醇,硝酸盐还原试验呈阳性,枸橼酸盐和V-P试验呈阴性,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征;分离菌对头孢氨苄、泰乐霉素的耐药率达到65%以上,对恩诺沙星、多西环素的耐药率达到50%,对安普霉素、替米考星、新霉素、黏杆菌素较为敏感,总耐药率在15%以下;24小时时乳杆菌和大肠杆菌同时混合培养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要优于先定植乳杆菌情况,36小时时先定植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要优于乳杆菌和大肠杆菌同时混合培养情况,48小时时先定植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最佳。说明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对8种常用抗生素普遍存在耐药性,乳杆菌在体外能抑制鸡源大肠杆菌的生长,且先定植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在断奶仔猪标准日粮中添加色氨酸(Trp),并进行口服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K88株攻毒试验,对ETEC肠上皮吸附作用对易感和非易感仔猪的生长和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农业新技术》2009,(3):46-46
在断奶仔猪标准日粮中添加色氨酸(Trp),并进行口服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K88株攻毒试验,对ETEC肠上皮吸附作用对易感和非易感仔猪的生长和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腹泻仔猪的小肠内容物及粪便中分离出一株细菌,经16 S rRNA测序及生化特征试验确定为大肠杆菌.该菌具有溶血性及较强的致病性,感染小鼠3 d内死亡率达95%.该菌株的药敏试验及益生菌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左氟沙星、链霉素、四环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表现出耐药性,对头孢克洛、头孢哌酮、头孢呋辛、氯霉素和庆大霉素表现为敏感,且对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表现为高敏感.在小鼠治疗中使用复合乳酸菌的治疗效果与抗生素治疗效果差异不大,说明益生菌在防治仔猪腹泻、替代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