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研究已免疫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疫苗的蛋鸡群发生非典型IBD的原因,从2019年检测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阳性的病料中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株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从5份阳性病料中分离到5株IBDV,5株分离株均不致死SPF鸡,剖检后仅发现法氏囊萎缩,无其它典型病变;对5株分离株VP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发现,5株IBDV均属于新型变异株分支,而且5株IBDV分离株均具有IBDV变异株的特征性氨基酸位点222T、249K、286I、318D,另外也具有新型变异株的独特氨基酸位点221K、252I和299S;攻毒保护试验表明,使用当前的IBD灭活疫苗对IBDV经典强毒株可提供100%保护,对2019年分离的IBDV流行株保护率为50%~80%。研究提示,IBDV新型变异株已在部分蛋鸡群中流行,而且当前疫苗不能对鸡群提供完全保护,有必要研发用来预防IBDV新型变异株感染的疫苗。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新型变异株正在我国广泛蔓延,给商品肉鸡群和蛋鸡群带来了新的威胁。本研究对一个疑似发生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地方品种雪山草鸡群进行了RT-PCR检测,并对分离的3株毒株进行了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引起该鸡群发病的病原是IBDV新型变异株,属于A2dB1基因型;这3个毒株的VP2高变区编码蛋白上含有IBDV变异株的特征性氨基酸,也具有IBDV新型变异株的独特氨基酸。结果提示,我国地方品种鸡群中也有IBDV新型变异株的流行,现有的部分商品化IBDV疫苗已不能有效预防IBDV新型变异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道分离出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变异株,其致病特性以出现亚临床型IBD症状为主,没有经典毒株所致的高死亡率及典型的腿肌出血等症状,最典型的病变是病鸡法氏囊迅速萎缩,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常规IBD疫苗免疫的鸡群受到IBDV亚型(变异毒株)侵袭时,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这是当前某些地区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疫苗的使用 ,曾使本病一度得到控制 ,但进入 80年代中期后 ,由于 IBDV变异株和超强毒 (vv IBDV)的出现 ,经常导致免疫失败。虽然各国学者在 IBD疫苗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均未能从根本上扭转IBD流行日趋严重的现状 ,这可能与各地本病的流行病学、IBD疫苗本身质量、疫苗毒株的特点、疫苗的选择、鸡群的母源抗体、管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 ,本文就 IBD免疫失败原因及机制做一探讨。1  IBDV变异株和 vv IBDV与免疫失败1985年 ,…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是引起急性、高度接触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的病原体。该病毒感染引起的高传染性和免疫抑制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3周龄以下鸡群感染是导致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时诱发二次感染和对其他病原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IBDV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IBDV编码蛋白功能的认识有助于深入了解IBDV的致病机制,也为IBD的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技术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染性法氏囊病 ( IBD)自 1 96 2年被确认以来 ,已成为世界养禽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的经济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雏鸡感染本病后导致严重的长期免疫抑制 ,使鸡群对其他重要疫病 ,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的免疫失败 ;2该病病原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BDV)的某些毒株能使 3周龄以上的鸡发病 ,其死亡率最高可达 1 0 0 % ,1 998年因 IBD引起的禽死亡率仍居各种禽病首位 [1 ] ;3IBDV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 ,经常使 IBD本身免疫失败。IBDV自身的特点也使其成为许多学者特别是非动物医学界人士感兴趣的“模式病毒”,…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可引起鸡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即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该病是由Gosegrove(1957年)在美国首次发现的,现已遍及全世界主要养禽地区,给世界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被国际公认为鸡的三大疫病之一。1962年 Gosegrove 正式报道了该病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镇的肉鸡群中发生,因此又称"甘布罗病"。本病毒首先攻破宿主机体免疫屏障后,在机体内繁殖。病毒感染鸡体后,常引起鸡的免疫抑制现象。八十年代以后,IBDV 的流行出现了新的特点。首先在美国发现了 IBDV 血清Ⅰ型变异株,其抗原性发生了变异,能引起经典Ⅰ型疫苗毒免疫的鸡群发病,常呈亚临床感染,多见于3周龄之前的雏鸡,其法氏囊未见炎症而仅见萎缩,实验感染 SPF 鸡后也未见死亡。1987年,在比利时首先报道了以高死亡率为特征的 IBD.其病原被称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 virus, IBDV)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和免疫抑制性禽类疾病。近年来,随着新型变异毒株的出现,IBDV仍然威胁着全球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宿主和IBDV之间的“战役”似乎永不停息。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种更全面和更有效的策略来控制该疾病,而深入了解IBDV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开发新型疫苗。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s)是一类丰富的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其中包括微小RNA(microRNAs, miRNAs)、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和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s)。近年来,研究发现ncRNAs广泛参与IBDV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过程,在IBDV感染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阐述了宿主miRNAs、lncRNAs和circRNAs在IBDV感染中的作用,以期为IBDV的感染与致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79年首次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以来,IBD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养鸡业的重要疫病之一。IBD病毒(IBDV)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表现为强毒型,自90年代初开始出现超强毒型IBDV。目前该病在流行过程中,病原的毒力发生了变化,加上鸡群中免疫水平不一致,导致该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化趋势,给诊断和防制带来了许多麻烦。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1979年首次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以来,IBD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养鸡业的重要疫病之一.IBD病毒(IBDV)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表现为强毒型,自90年代初开始出现超强毒型IBDV.目前该病在流行过程中,病原的毒力发生了变化,加上鸡群中免疫水平不一致,导致该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化趋势,给诊断和防制带来了许多麻烦.  相似文献   

11.
从患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乌骨病鸡中分离出一株IBD病毒(IBDV)。该病毒是一株IBDV强毒株,可使4周龄健康乌骨鸡100%发病,死亡率80%左右,死亡鸡群的死亡率有明显的尖峰式曲线,死亡病鸡具有IBD的曲型病变。法氏囊呈弥漫性出血,外观呈“紫葡萄”样外观。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霉(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IBDV 在分类学上属双链 RNA病毒。可分为血清Ⅰ、Ⅱ两个型。两型 IBDV的结构和特性有明显的差异。近年来报道有不少经 IBD 免疫过的鸡群仍频繁发生 IBD,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IBD病毒(IBDV)侵袭并危害3~8周青年鸡的一种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1957年最先发生于美国特拉华州的甘布罗镇,1962年由Cosgrove首次报道该病。IBDV的靶器官和靶细胞主要是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组织中的B淋巴细胞并导致B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该病的直接损伤是感染鸡群有一定的死亡率、而间接的危害是亚临床感染的鸡群或耐过鸡群会出现长期的、严重的免疫抑制,导致鸡群对其它疫病,如禽流感、新城疫等的易感性增高,对疫苗的反应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传入我国40余年来,其流行特点不断发生变化。持续流行的IBDV超强毒株(vvIBDV)长期以来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新近出现的IBDV新型变异株(nVarIBDV)又给该病的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对我国IBDV的遗传演化、毒株分型、流行现状、优势毒株和重组重配等进行综述,对IBD疫情及其防控策略的科学认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山东滨州地区是养鸡比较集中的地方,鸡群发生此病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疫苗免疫对本病的预防效果不佳,二免后的鸡群仍可暴发本病并且病程更长。通常还会继发大肠杆菌病等,从而加重病情。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道分离出IBDV变异株,其致病特性以出现亚临床型IBD症状为主,没有经典毒株所致的高死亡率及典型的胸肌腿肌出血等症状。最典型的病变是病鸡法氏囊迅速委缩,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加速此病的发生及较高的死亡率,这是当前该地区鸡群发生IBD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RT-PCR方法对河南省洛阳地区2000-2002年分别从IBD发病蛋鸡和乌鸡鸡群中分离到的5株和4株IB-DV进行了VP2高变区基因的扩增、克隆和测序。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9株IBDV中有4处氨基酸发生了变化,即320位的Gln/His。349位的Val/Ile.375住的Pro/Ser和381位的Lys/Arg。这些氨基酸的变化,不符合变异株的特征。核苷酸序列变化主要表现在同义密码子的置换。分别将分离于蛋鸡和乌鸡的各3个毒株交叉感染乌鸡和蛋鸡鸡胚,盲传7代后取尿囊腔绒毛膜分离病毒进行VP2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IBDV VP2基因高变区某些氨基酸同义密码子在蛋鸡和乌鸡细胞中的选择上有偏嗜性。主要表现在第1亲水区220位的Tyr(TAC/TAT);224、360、393住的Gly(GGA/GGG);260及420位的Thr(ACC/ACT。ACA/ACT);271住的Val(GTA/GTG);279位的Asp(GAc/GAT);305位的Ile(ATC/ATA)及328位的Ser(TCA/TCG)。病毒在不同品种宿主中对同义密码子使用的偏嗜性,可能是导致蛋鸡和乌鸡对IBDV易感性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可能是病毒变异及新毒株产生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家禽传染病,对世界范围内的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IBD的最主要防控技术是疫苗接种,但是随着IBDV变异株及超强毒株的出现,传统疫苗不能对田间复杂的流行情况提供良好的交叉保护,免疫失败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基因重组载体活病毒载体等新型疫苗的大量应用,IBD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下降趋势。本文旨在概述国内外学者对IBDV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为IBD免疫防控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病原体。由于急性感染的高死亡率和亚临床感染严重的免疫抑制,IBDV对养禽业经济上有重大的影响[11,14]。IBDV共有两个血清型,即1型和2型,血清1型对鸡有致病性,血清2型分离自火鸡,对鸡无致病性。J.Rosenberger(1985)首次从美国特拉华半岛肉鸡群分离到4株IBDV变异株,1987年,荷兰、比利时爆发了与美国株不同的超强病毒(vvIBDV)。而后,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国家相继分离到超强毒株。李树根(1991)等首次在国内分离到血清亚型株,李德山(1991)首次报道了中国超强毒株,朱爱国…  相似文献   

19.
2001年6月份,洛阳市某养殖密集区20-80日龄的经常规免疫的不同鸡群连续发生多起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其病变十分典型,发病率(90%左右)和死亡率(80%以上)均极高,从而提示该地区可能有IBDV变异株或超强毒株的存在。为此,我们应用RT-PCR法对从这些发病鸡群分离到的IBDV可变区VP2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严重影响我国养鸡业的发展。此病不仅可直接引起雏鸡发病死亡,影响雏鸡发育、肉鸡增重和蛋鸡产卵,更重要的是引起免疫机能降低,致使一些传染病难以控制。特别是,幼龄雏鸡感染IBDV后,对新城疫(ND)疫苗免疫有明显抑制作用。至于IBD影响ND免疫的免疫学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火鸡感染IBDV后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