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用猪睾丸细胞增殖并扩增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国内分离株TH-98,根据基因库中已发表的TGEV S基因cDNA序列,利用Oligo软件设计并合成2对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出2.3kb和2.1kb2个片段,即Sa与Sb。将Sa与Sb先后插入到pUC18质粒载体上的EcoRⅠ和PstⅠ多克隆位点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UC-S,根据TGEV S基因位点和pUC18的物理图谱,用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进行酶切及套式PCR方法鉴定,分析,证明克隆的pUC-S为TGEV S基因,同时对pUC-S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并与来自美国,英国和日本的5个毒株进行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同源性比较,证明了S基因的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2.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核衣壳N蛋白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文献已发表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cDNA基因序列,设计和合成1对引物,以TGEV TH-98强毒株基因组m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扩增其N基因:将RT-PCR产物按正确的阅读框架(ORF)定向克隆到载体pProEXHTb上,重组质粒PHN转化进大肠埃希氏菌DH5a株,通过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表明已成功获得了TGEVN基因的无性繁殖体系。TH-98强毒株的N基因的Purdue-115株、FS772/70株、TO14株、96-1933株及TF I株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97%、975、95%和96%,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97%、98%、96%和97%。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首次扩增出TGEV国内分离株TH-98株M基因(882bp),将该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经限制性内切酶鉴定M基因正确插入pMD18-T载体上,命名为pMD18-T-THM。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国外发表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014株、Purdue15株、TFI株、96-133株M基因同源性达到98%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7%以上,表明不同来源毒株M基因保守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H-98株S基因的克隆与同源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猪睾丸 (Swine testicle,ST)细胞繁殖并扩增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国内分离株 TH- 98,根据 Gen Bank中已发表的TGEV S基因 c DNA序列 ,利用 Oligo4.1程序软件设计并合成两对引物 ,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 ,扩增出2 .3kb和 2 .1kb两个片段 ,分别命名为 Sa与 Sb,先后插入到 p UC18质粒载体上的 Eco RI和 Pst I多克隆位点上 ,构建了重组质粒 p UC- S。根据 TGEV S基因位点和 p UC18的物理图谱 ,用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及套式 PCR方法进行鉴定、分析 ,证明克隆的 p UC- S为 TGEV S基因。同时对 p U C- S进行序列测定分析 ,并与来自美国、英国和日本的五个毒株进行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同源性比较 ,证明了 S基因的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在S基因(纤突蛋白基因)5′端保守区设计了一对引物P3/P4,该对引物在TGEV扩增跨幅约为2.4kb;而PRCV由于在此区域存在一约0.6kb碱基缺失,扩增跨幅约为1.8kb。用引物P3/P4对TGEV Miller株、Purdue株和PRCV AR310株分别进行RT-PCR,根据RT-PCR扩增片段大小可以直接区分TGEV和PRCV。用引物P3/P4与引物P1/P2作Nested-PCR,提高了该RT-PCR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建立的RT-PCR可为临床上诊断TGEV及调查我国是否存在PRCV感染提供可靠的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的扩增及酶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内蒙古区分离的2株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株的DNA为模板,用设计好的1对引物对这2株毒株的g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分别用BglⅡ、PstⅠ、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该病毒gB基因片段,片段大小完全一致,为2.6kb;扩增产物的酶切图谱与参考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王岗株gE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AILTV)美国农业部(USDA)标准毒株的基因序列,在ALITV gE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和终止密码子下游设计了1对引物pAL1和pAL2。以AILTV王岗株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约1.5kb的片段,经酶切鉴定为AILTV gE基因。将此PCR产物与pUC19质粒载体用限制性内切酶Pst I消化、连接,转化JM83大肠埃希氏菌感受态细胞,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PCR方法鉴定阳性重组质粒pRHE。对其进行测序后,与AILTV USDA标准攻毒株的gE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9.5%,所编码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9.2%。  相似文献   

8.
伪狂犬病病毒gG—gD基因片段的扩增及克隆和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伪狂犬病病毒(PRV)HB-9304株的基因组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gG-gD基因片段进行扩增,获得了预定大小的片段,将这一片段克隆到质粒载体pPK中。对重组质粒pPKGD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CR鉴定和克隆片段的序列测定,证实了克隆片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核酸类型试验、脂溶性敏感试验,鉴定了1株分离自四川某猪场腹泻病猪粪便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大小约90nm的病毒粒子;通过中和试验,将病毒细胞液与TGEV超免疫血清进行中和反应,显示较高的中和抗体效价。根据GenBank中的TGEV序列,设计了1对包含TGEVS基因1760bp部分片段的引物,经RT-PCR扩增获得了1条约1.8kb的条带,通过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纯化回收该片段后,将其连接在pMD18-T载体上,转化DH5a大肠埃希氏菌。用双酶切和PCR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并测序,经用DNAStar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和多重序列比较,TGEV四川株(SC-A)与国外报道的部分TGEV分离株具有高达98.8%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0.
番鸭细小病毒弱毒株VP2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番鸭细小病毒(MDPV)强毒Q株经番鸭胚连续传代,获得致弱株MDPV-26,根据已发表的MDPV的全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LHMP7/LHMP8,同时在这2条引物中分别加入2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ac Ⅱ和KpnⅠ的酶切位点,应用PCR技术扩增了MDPV0-26株的VP2基因片段,将扩增后的基因片段重组到pMD18-T质粒载体上,并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弱毒株MDPV-26与强毒株MDPV-Q的VP2基因序列相同率达99.7%,与国外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8.3%,说明强,弱毒株的VP2基因序列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RT-PCR扩增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TGEV)SC-H株S基因N端主要抗原位点片段(大小约为1 916bp)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SC-L株S1基因(大小约为2 367bp),插入pMDl9-T simple载体,经酶切与测序鉴定后,构建重组质粒pMD19-T-TS与pMD19-T-PS1。从T载体上将PS1、TS基因切下,以亚克隆方法插入双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pVAXD,构建能同时表达TGEV S基因和PEDV S1基因的重组质粒pVAXD-PS1-TS。对重组质粒进行PCR与酶切鉴定后,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细胞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正确且能够在COS7细胞中得到表达,转染的细胞呈现特异性荧光。真核表达质粒pVAXD-PS1-TS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PEDV和TGEV的二联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将RT-PCR扩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基因A抗原位点目的片段克隆、双酶切后连接于表达载体,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的阳性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用IPTG诱导,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确定目的蛋白的原核表达情况和免疫特异性。结果显示,目的片段的大小为534bp,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其他TGEV相应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Western-blotting检测可见分子质量约43 ku的融合蛋白条带,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3.
参考GenBank上公布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基因B、C抗原位点序列,应用Primer6.0设计一对含酶切住点的引物,用于RT—PCR扩增B、C抗原位点目的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于peasy—T克隆载体上,构建克隆载体,用EcoRⅠ和XhoⅠ对表达载体PET-32a(+)和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将酶切产物亚克隆至PET-32a(+)多克隆位点上,连接、转化至BL21(DE3),构建B、C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阳性重组质粒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所扩增的目的片段的大小为357bp,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后,经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其他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相应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说明成功地构建了TGEVS基因B、C抗原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TGEVS基因B、C抗原位点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TGEV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黑龙江省某猪场腹泻仔猪的粪便进行病毒分离,获得1株疑似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命名为LJ-12株。在原代猪肾细胞上盲传8代后细胞出现病变,用TGEV S基因的1段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方法检测,扩增出与预期结果相一致的约48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核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段基因与TGEV TH-98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5%,氨基酸同源性为98.8%;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等方法确定该分离毒株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使用分别扩增整个S1整个S1糖蛋白基因(引物A)和S1糖蛋白基因N-端高变区I(引物B)的2对引物对3个IBV标准株M41、Connecticut、Arkansas及5个地方分离株(C60,D41A,D41B,A1121,A1171)进行RT-PCR扩增,用引物A时,有5个IBV毒株扩增到目的片段(1720bp);用引物B时,所有8个IBV毒株均得到与预丈夫大小相符的目的产物(228bp),对1720bp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酶切,结果得出3个不同的RFLP图谱,其中M41、Connecticut、D41B具有相同的HacⅢ酶切图谱,Arkansas和D41A则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图谱;对228bp的PCR产物进行DdeI、Rsa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根据它们的RFLP图谱,8个IBV毒株可分为5个基因型,综合2对引物的PCR产物的PCR产物的RFLP分析结果,8个IBV毒株可分为7个基因型,分型的结果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吻合,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特异灵敏等优点,为现场流行毒株的定型(基因型/血清型)及其S1基因变异的跟踪研究以及更有效防制传染性支气管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伪狂犬病病毒HS株tk基因的PCR扩增与克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照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NIA-3株tk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长22mer的引物,引物间距1.5kb,其内包含完整的PRVtk基因。以BHK21细胞繁殖的PRV湖北地方强毒株(HS-9304)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扩增主带清晰,长约1.5kb,符合设计要求。扩增片段克隆至由pUC18质粒改制而成的T载体中,限制性内切酶BamHI、SmaⅠ、XhoⅠ、HindⅢ酶切分析证实,扩增片段的酶切位点与tk基因一致,说明扩增和克隆片段包含PRVtk基因。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核酸免疫昆明鼠的抗体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TH98株N基因的重组质粒pHN为模板,Li-15和Li-2为上、下游引物扩增出TGEVTH98/N基因。将N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分别用BamHⅠ、XhoⅠ双酶切后连接,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N。将昆明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肌肉注射pcDNA—N和pcDNA3.1( ),每只鼠100μg,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首次免疫后第0、14、21、28、35、39、47和54d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检测抗体动态变化。注射pcDNA—N组小鼠在首次免疫后第39d检测到针对TGEVN蛋白的阳性抗体。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快速PCR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GenBank中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eumoniae,App)外膜蛋白(oml)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时App1、2、3、4、5a、5b、6、7、9型参考株均扩增出大小为1010bp左右的片段,而时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多杀性巴氏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等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用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分别酶切PCR扩增产物,均得到与预期一致的结果;PCR检测的敏感度迭10CFU。将建立的PCR方法初步应用于6头人工发病猪的鼻拭子和痛死猪的肺组织.均得到较好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多重RT-PCR方法检测158例猪粪样中的两种冠状病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流行性腹泻(PED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TGEV)基因序列,针对其PEDVM(膜蛋白)基因保守区及TGEV的S基因(纤突蛋白基因)5’端保守区,各设计一对引物,可特异扩增出目的条带大小分别为467bp和1062bp。用上述两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PEDV和TGEV可进行鉴别检测,对猪的其它病毒和细菌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双重PCR方法能检出PEDV1pg、TGEV0.1pg的模板。同时采用建立的多重RT-PCR及韩国引进的PEDV和TGEV病毒抗原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此多重RT-PCR方法特异性强,且较快速试剂盒更加敏感。应用多重RT-PCR对158份临床猪粪样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国很多猪场普遍存在TGEV和PEDV,尤其以PEDV污染更为严重,感染率达53.2%,但双重感染率较低,仅为4,4%。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核衣壳(N)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亚基因组mRNA为模板根据文献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其核衣壳(N)蛋白基因的cDNA;将其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ProEXHTb中特异酶切位点;将重组质粒PHN转化进大肠杆菌TG1株,在浓度为1.0mM IPTG和37℃条件下诱导,PHN基因融合蛋白获得了表达;经SDS-PAGE,Western-blot试验,确定其表达的融合蛋白产物大小为预期的47kD。试验结果证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TGEV N基因的融合蛋白产物的确具有天然蛋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