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是引起猪感染发病的优势肠球菌种,以肠球菌的16S rRNA基因设计属特异性引物,利用SodA基因多态性设计种特异性引物,同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同时测定猪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多重PCR方法。通过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该方法能扩增出肠球菌属特异性片段及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种特异性片段;对粪肠球菌敏感性为0...  相似文献   

2.
猪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多重PCR快速鉴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是引起猪感染发病的优势肠球菌种,以肠球菌的16 S rRNA基因设计属特异性引物,利用SodA基因多态性设计种特异性引物,同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同时测定猪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多重PCR方法。通过对来源于猪的临床菌株、粪便菌株和鲜猪肉菌株进行测定,均能成功扩增出属特异性片段和种特异性片段。经过与快速生化鉴定试剂盒(Vitek-32)和16 S rRNA测序方法比较,多重PCR与16 S rRNA测序方法对猪的临床菌株、粪便菌株和鲜猪肉菌株的鉴定符合率100%;与Vitek-32鉴定符合率为62.3%,其中,与分离于感染猪的临床菌株符合率仅有46.7%,特别是感染猪的屎肠球菌,符合率仅为22.3%。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能同时检测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的双重PCR诊断方法,该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MG gapA基因序列和MS heat shock ATP-dependent protease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MG和MS的双重PCR诊断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扩增出729 bp的MG和309 bp的MS特异性片段,对禽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菌、副鸡禽杆菌核酸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对MG和MS DNA的最低检出量均为5×10-2 ng/μL;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同时有效地检测出MG、MS混合感染和单独感染。该研究建立的鸡毒支原体与鸡滑液囊支原体双重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为快速、高效检测MG和MS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屎肠球菌属于肠球菌科,肠球菌属,是人类和动物体内的正常肠道菌群之一。在饲料应用上,屎肠球菌可作为应用广泛的一类益生菌,在宿主体内可以产生多种益生功效。通常情况下该菌并不会引起宿主发病,但当宿主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便可能引起宿主动物发病。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目前并没有可以用来治疗屎肠球菌感染的特效药。本文主要针对屎肠球菌的培养特性、耐药性以及致病性等进行综述,并就目前新型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作一简单的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2型鲤疱疹病毒双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快速检测2型鲤疱疹病毒(CyHV-2)的方法,本研究针对CyHV-2三联体蛋白基因的两段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CyHV-2双重PCR检测方法,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扩增的目的片段分别为218 bp和369 bp。特异性试验显示仅CyHV-2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其它病毒均呈阴性;灵敏性试验表明该方法最低可以检测到3×102拷贝/μL的病毒量。对2012年~2013年采集自江苏、湖北、江西、宁夏等地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样品的阳性率为87%。以上结果表明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用于CyHV-2的快速检测和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狐源屎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病死狐的发病原因,从死亡狐狸肺脏中分离出1株细菌,命名为分离株11001。然后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16S rRNA鉴定、特异PCR检测、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以及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培养可见灰色干燥小菌落,革兰氏阳性球状菌,16S rRNA鉴定为屎肠球菌,PCR扩增条带为112 bp,与屎肠球菌片段大小一致;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分离株携带屎肠球菌的致病基因,对氯霉素及万古霉素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致病性试验显示,接种分离株小鼠死亡。证实该株狐源分离株为屎肠球菌,且具有致病性,可能是引起狐狸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诊断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和犬副流感病毒的多重PCR方法,参照GenBank中的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副流感病毒(CPIV)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分别用于特异扩增犬瘟热病毒F基因、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和犬副流感病毒F基因上的目的片段.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同时扩增CDV(740 bp)、CPV(419 bp)和CPIV(559 bp)的多重PCR方法.结果表明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对CDV、CPV、CPIV3种病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为1 ng/μL.临床样品的多重PCR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够对CDV、CPV、CPIV单个感染或混合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屎肠球菌属于肠球菌属中的一类,肠球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目前已发现的肠球菌种已经增至近32种,常见的是粪肠球菌(E.faecalis)、屎肠球菌(E.faecium)、鸟肠球菌(E.avium)、坚韧肠球菌(E.durans)等,其中具有临床意义的主要是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肠球菌在动物和人的肠道中属于正常存在的菌群,但是异位寄生于各器官时也会引起相应的感染.肠球菌属中的粪肠球菌(旧称粪链球菌)以及屎肠球菌(旧称屎链球菌)一般情况下没有致病性,并且多年来一直用于微生态制剂加以利用,主要配合益生菌制成,可以替代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动物的一些消化道疾病.但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某些菌株以及肠球菌的某些成员与动物致病性有关,如禽肠球菌(E.avium)、粪肠球菌(E.facalis)、屎肠球菌(E.faecium)、鸡肠球菌(E.gallinarum).肠球菌可以感染各种年龄阶段的禽,其中屎肠球菌临床上能引起禽的败血症.屎肠球菌在鸡的饲养环境中也普遍存在,能够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发病[5].本次屎肠球菌感染鸽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机体消瘦、腹泻、零星死亡,可初步断定为慢性感染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鸡毒支原体和鸡滑液囊支原体的双重PCR方法,根据MG gapA基因和MS vlhA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双重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能够同时检测MG和MS的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双重PCR反应条件中最适退火温度为58℃,反应体系中最适模板浓度为5.76ng/μL,最适引物量为1.25μL(10mmol/L)。特异性试验显示,所建PCR方法对MG、MS、MG/MS混合培养物均可扩增出相应的特异性条带,而对AIV疫苗、NDV疫苗、MO、E.coli、SE的基因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对MS、MG最低检出核酸终浓度分别为0.045ng/μL和0.09ng/μL;临床应用性试验显示,所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同时有效地检测出MG和MS核酸。结果表明,该双重PCR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临床应用性,可以用于临床病料中MG和MS的快速检测,为MG和MS感染的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一种简便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合革兰氏染色及16S rRNA分子鉴定,对分离自红原县的17份牦牛粪便样中的肠球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及PCR扩增,从牦牛粪便样品中分离出8株疑似肠球菌,分离菌的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后均产生1 500 bp特异性条带。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8株疑似肠球菌中,6株为粪肠球菌,2株为屎肠球菌。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粪肠球菌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9.7%~100.0%,屎肠球菌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8.2%~99.2%,说明牦牛源肠球菌在遗传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运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受性较高,2株屎肠球菌中,11-1-2菌株表现为5重耐药,且该菌株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主要表现为3重耐药,药敏结果提示牦牛源肠球菌耐药较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同时检测布鲁氏菌和鹦鹉热衣原体的双重PCR方法,本研究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具有属间特异性的布鲁氏菌bp26基因和鹦鹉热衣原体23S rRNA基因,利用 Primer Premier 5.0软件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分别为219和356 bp。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同时检测布鲁氏菌和鹦鹉热衣原体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可重复性,对2种基因单重PCR检测敏感性均达到3.1×102拷贝/反应,双重检测的灵敏度为3.1×103拷贝/反应。利用该双重PCR方法对流产牛抗凝全血、血清、流产胎儿及奶液共172份临床疑似布鲁氏菌感染的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到布鲁氏菌阳性样品53份,鹦鹉热衣原体阳性样品2份,以上这2种病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8%和1.2%,且检测到2种病原混合感染的阳性样品2份,阳性检出率为1.2%。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来对布鲁氏菌和鹦鹉热衣原体进行同步、快速、灵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猪粪便中分离出肠球菌,采用6.5%NaCl pH 9.6 TSB和麦康凯血平板两种方法分别对80个健康猪源样品和53个流行性腹泻猪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分离出115株肠球菌,其中健康猪源肠球菌72株,包括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30株,其他肠球菌40株,检测率为90%;从流行性腹泻中共分离到43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9株,屎肠球菌29株,其他肠球菌5株,检出率为81.1%,前者方法中其他肠球菌的检出率比较高,后者方法屎肠球菌的检出率比较高。两种方法各有侧重,为分离不同菌种的肠球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一种灵敏、准确、快速的山羊痘病毒(GTP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双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GTPV、PPRV两种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检测引物,在常规PCR基础上,对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这两种病毒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检验。结果显示:仅GTPV和PPRV核酸样品扩增出与预期目标相符的目的片段,而其他病原对照均未出现目的条带;GTPV的最低检出量为0.283 ng/μL,PPRV的最低检出量为6.459 ng/μL。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可一次性同时完成PPRV、GTPV两种病原的检测,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方法的建立为山羊痘和小反刍兽疫的临床诊断、流行病学研究、疫情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霍乱弧菌肠毒素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志贺毒素基因(ctx、stx1和stx2)设计引物,扩增大小不同的特异性片段,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多重PCR方法,对人工污染的水样品进行模拟检测。结果显示,多重PCR扩增系统针对目的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试验证实,当多重PCR反应体系中模板含量在10CFU时仍能检出。模拟水样品多重PCR检测的敏感性试验证明,人工污染的河水直接集菌检测敏感性为100~1 000CFU/mL,增菌培养后多重PCR检测敏感性可达1CFU/mL。本试验于同一PCR体系检测霍乱弧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基因,可用于这2种致腹泻性病原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雏鸡屎肠球菌感染,从疑似病雏肝脏分离病菌,进行菌落和菌体形态学观察,16SrDNA序列比对,特异PCR分析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分离株菌落较小圆形,菌体为圆形或椭圆形,革兰染色阳性。分离株与GenBank中屎肠球菌同源性为99.6%~98.7%,与其他菌株的同源性均小于97%。PCR扩增条带为特异屎肠球菌的目的片段。经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菌落及菌体的形态学,该菌被鉴定为屎肠球菌。病理学观察发现,肝脏肿大、出血,肝细胞质疏松并且致病力试验复制出与临床相似病例,这些提示该病雏为屎肠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同时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MO)和溶血性曼氏杆菌(Mh)的方法,本研究根据MO的hsp70基因和Mh的gcp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建立了同时检测这两种病原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性的扩增MO (135 bp)和Mh (227 bp) DNA片段,其最低检出量分别为2.06×103拷贝/μL和6.37 c fu/mL,与单一PCR相同.该方法对常见的致病菌无交叉反应.对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MO和Mh的检出率分别为56.25%和52.50%,与单独PCR符合率为100%.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为临床上MO和Mh混合感染的快速检测、鉴定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方便、快捷、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具有益生潜力的屎肠球菌QW256最适培养基与培养条件,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以及响应面法探究不同碳源、氮源、营养因子以及培养条件对菌株屎肠球菌QW256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屎肠球菌QW256菌株最佳增殖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培养温度37 ℃、初始pH 7.8|最适培养基成分为糖蜜24.7 g/L、酵母粉10 g/L、玉米浆16 g/L、柠檬酸0.25 g/L、柠檬酸钠5.1 g/L、硫酸镁 0.6 g/L及精氨酸0.2 g/L 。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培养 17 h时活菌数达1.12×1010 CFU/mL,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屎肠球菌QW256|培养基|培养条件|活菌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6,(10):1701-1705
为了快速检测临床样品中新城疫病毒(NDV)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混合感染,根据NDV的F基因和IBV的N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双重RT-PCR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同时检测NDV和IBV的快速双重反转录PCR(RT-PCR)诊断方法。敏感性试验表明,此方法对NDV和IBV的RNA最小检出量分别为0.014 3和0.013 6ng;NDV的扩增片段大小为459bp,IBV的扩增片段为282bp。对其他病毒如IBDV、AIV和EDSV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58份临床疑似样品进行检测,NDV和IBV的阳性率分别为44.82%和31.03%,NDV和IBV混合感染率为20.68%,表明本研究建立的NDV与IBV双重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发病病料中NDV和IBV混合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梨形虫(Piroplasmida)和伊氏锥虫(Trypanosoma evansi)的双重PCR检测方法,试验根据梨形虫的18S rRNA基因和伊氏锥虫的kDNA基因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以吕氏泰勒虫和伊氏锥虫阳性样品DNA为模板进行单重PCR和双重PCR,并对双重PCR的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对本研究建立并优化的双重PCR方法进行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及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方法能够扩增出350 bp和600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无浆体、肝簇虫、弓形虫和埃立克体样品均呈阴性,梨形虫和伊氏锥虫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54.70 fg/μL和14.30 fg/μL,用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对照方法(巢式PCR)检测结果一致。说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灵敏、快速、简便、特异性高的双重PCR检测方法,能够用于梨形虫和伊氏锥虫的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0.
为了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博卡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研究建立了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鉴别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博卡病毒(PBoV)的双重检测方法。针对PRV gE基因和PBoV NS1基因的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引物浓度、模板加入量、退火温度等的优化,建立了快速鉴别PRV和PBoV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扩增出PRV gE长度为316 bp和PBoV NS1长度为996 bp的目的片段,对大肠杆菌、猪圆环病毒Ⅱ型、猪捷申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均无扩增;敏感性试验表明,PRV、PBoV的最低核酸检出量分别为6.44×10~2拷贝和9.51×10~3拷贝,与单一PCR敏感性相同。应用该方法对49份送检病料样品进行检测,其中PRV和PBoV的单纯感染检出率分别为34.69%和14.28%,混合感染检出率为8.16%,与单一PCR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3.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