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伪狂犬病病毒gG—gD基因片段的扩增及克隆和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伪狂犬病病毒(PRV)HB-9304株的基因组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gG-gD基因片段进行扩增,获得了预定大小的片段,将这一片段克隆到质粒载体pPK中。对重组质粒pPKGD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CR鉴定和克隆片段的序列测定,证实了克隆片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VP4、VP7基因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轮状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扩增816bp,916bp的VP4,VP7片段中抗原表位区。通过T4DNA连接酶将其直接连接于克隆载体质粒pGEM-T上,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提取质粒经PCR扩增,酶切鉴定,证明重组质粒pT-V4,PT-V7中含有轮状病毒的VP4,VP7基因片段。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克隆了轮状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VP4,VP7基因中抗原表位区。  相似文献   

3.
应用PCR方法扩增山羊痘病毒QL、LD、Y、B-株反向末端重复序列片段,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构建了重组质粒pMD18-ITR,再将该重组质粒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进行培养,对通过PCR、酶切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菌进行序列测定,并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2株山羊痘病毒、3株绵羊痘病毒全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测4个毒株序列与GenBank上收录的山羊痘病毒该片段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与绵羊痘病毒该片段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8.3%。研究结果表明,山羊痘病毒反向末端重复序列与已收录的羊痘毒株之间该片段的同源性非常高,为今后兽医临床上应用PCR方法检测羊痘病毒提供了另一更为特异、保守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4.
根据捻转血矛线虫Hc38基因产物(登录号AY749124)保守结构域所在核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该引物包含Kozak序列、HindⅢ酶切位点、Xba Ⅰ酶切位点.以含有捻转血矛线虫Hc38基因保守结构域片段的pMD19-T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Hc38基因保守结构域片段,用HindⅢ、Xba Ⅰ双酶切该片段,回收后将此基因片段克隆至相同酶切回收后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Hc38.经酶切分析、序列测定和PCR鉴定,证实了重组质粒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PCR技术扩增出济宁青山羊催乳素受体基因长892 bp的片段,该片段含有97 bp的部分外显子8序列(外显子8全长为100 bp)、683 bp的内含子8、70 bp的外显子9及42 bp的部分内含子9。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T Easy质粒中,重组质粒用PCR进行阳性克隆鉴定,然后测定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该序列与绵羊、母牛、人、大鼠、小鼠的催乳素受体基因mRNA的对应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4 %、97.01%、89.22%、89.22%、88.02%,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100%、94.55%、81.88%、81.82%、83.64%。  相似文献   

6.
根据犬新孢子虫NcSRS2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含有Kozak序列、PstⅠ和XbaⅠ酶切位点的引物,以含有NcSRS2基因的质粒P43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NcSRS2 ORF基因片段,用PstⅠ和XbaⅠ双酶切该片段,回收得到含有以上2个酶切位点黏端的NcSR2 ORF基因,将此基因片段克隆至相同酶切回收后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cNCSRS2。经PCR鉴定、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克隆片段序列测定、比较,证实了重组质粒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免疫刺激DNA的克隆及其对抗体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从大肠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免疫刺激基因,并把扩增的基因片段克隆和pGEM-T载体。PstI酶切结果表明重组质粒(rP)均含有扩增的基因片段;rP1与rP2是相同的重组质粒。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了重组质粒对小鼠产生抗体的影响,结果显示:重组质粒1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免疫小鼠能产生较同的抗体水平,而重组质粒3则对小鼠产生的BSA抗体水平没有影响。对重组质粒1的序列分析,克隆的基因片段中富含CpG序列,并含有数个具有强烈免疫刺激作用的RRCGYY(如:AACGTT)序列。本研究为基因免疫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基因免疫佐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鹅细小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3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GPV H2分离株接种于13日龄非免疫鸭胚,收集接毒后3-7日死亡鸭胚的尿囊液。纯化病毒,通过PCR技术,从病毒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病毒衣壳蛋白VP3完整基因片段,经酶切鉴定后直接与pMD 18-T质粒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G1。提取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和酶切鉴定后,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鹅细小病毒H1分离株VP3基因全长1605bp,编码534个氨基酸,与国外已发表的鹅细小病毒B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3%,表明这二个毒株亲缘关系相近。  相似文献   

9.
根据鸡IL-18和真核质粒pcDNA3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重组质粒pcDNA3/IL-18为模板,扩增出具有完整真核表达结构的CMV-cIL-18-BGHpA片段。将此片段非定向插入重组表达质粒pcDNA3/ompH中,经酶切分析、PCR鉴定及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了共表达禽巴氏杆菌C48-1外膜蛋白H基因和鸡IL-18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将共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胞,经RT—PCR、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明了外膜蛋白H基因及鸡IL-18基因均获得了瞬时表达,为研究禽巴氏杆菌C48-1外膜蛋白H的免疫原性和鸡IL-18在基因疫苗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核酸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采用PCR方法从疑似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死亡仔猪病料中扩增出了ORF3基因,将其克隆到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EGFP- N2中,筛选出含有ORF3基因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EGFP-N2-ORF3.对此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ORF3基因与其他PCV2的ORF3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6.2%-99.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0.5 %~98.1%.将重组质粒纯化后转染COS-7细胞,用PCR方法扩增出了特征性的基因片段,并采用特异性单抗进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转染pEGFP- N2-ORF3重组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浆中均有表达,尤其在细胞核中表达量较高,且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ORF3的结构和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城疫病毒F48E9株NP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NDV NP蛋白已知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利用RT-PCR扩增出了F48E9株NP基因1598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MD18-T Vector上,并对所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PCR鉴定,结果证明我们得到了这个基因片段的阳性重组子。为了更充分证实所得阳性质粒的可靠性,采用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对阳性重组子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获得了F48E9株NP基因片段的基因序列,利用DNASIS分析软件,将F48E9株与La Sota株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8.2%。至此,我们获得了F48E9株NP基因的全长克隆。  相似文献   

12.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BαmHⅠ将片段ompH从重组质粒pMDT—ompH切下,非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经酶切分析、PCR鉴定及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外膜蛋白H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omp H。将重组表达质粒转染至COS7细胞,经RT—PCR、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检测,证明了外膜蛋白H基因获得了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13.
鹅细小病毒不同毒株VP3基因的序列分析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将GPV4个分离株通过PCR技术,从病毒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病毒衣壳蛋白VP3完整基因片段,并与PMD18-T质粒载体连接,转化到感受态大肠秆菌TG1中,提取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和酶切鉴定后,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VP3基因全长1605bp,编码534个氨基酸。不同毒株主要结构蛋白VP3基因同源性较高(95.64%—99.81%)。但强弱毒株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参考GenBank上发表的CAEV-63株的env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CAEV甘肃株前病毒DNA为模板,PCR扩增产物约2.9kb,与预期的目的片段大小一致。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经PCR及酶切鉴定阳性的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表明所扩增2893个核苷酸片段含有CAEV囊膜基因的全序列,编码964个氨基酸。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CAEV甘肃株env基因与CAEV-63美国株的env基固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0%和98.1%。  相似文献   

15.
猪ESR基因一个外显子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参考人、鸡、鼠的ESR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出猪ESR基因一段DNA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T Easy质粒中,重组质粒用PCR扩增和酶切分析进行阳性克隆鉴定,然后测定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将测定的猪ESR基因的部分序列(332bp)与人、鼠、鸡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人、鼠、鸡相比,同源性分别为90.06%和86.36%,85.54%和88.18%,74.10%和71.82%,显示了强的保守性,猪的核苷酸序列与人、鼠、鸡相比存在着4处特有变异,氨基酸序列aa25-30存在高变异区。  相似文献   

16.
鸭肠炎病毒PCR产物的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达的鸭肠炎病毒(DEV)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以鸭肠炎病毒DNA为模板扩增出602bp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通过粘端连接克隆到质粒pBluescipt ⅡKS^ 中,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胸质,在LB平板上筛选重组菌,重组子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HindⅢ与PstⅠ双酶切鉴定,该基因片段已成功的克隆到质粒载体上。  相似文献   

17.
羊流产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自行分离、传代培养的内蒙古地区山羊流产衣原体按常规方法分离纯化,提取衣原体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按照国外发表的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两端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出-1.17Kb的DNA片段。利用引物上预先设计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将扩增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连接到pUC19质粒相应位点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重组子。经PCR检测和内切酶分析鉴定含MOMP基因的重组子质粒。对克隆处段进行全序列分析,结果证明得到MOMP全编码序列的基因克隆。本株衣原体MOMP编码区由1170个核苷酸组成。序列比较发现本株衣原体的MOMP基因与国外的羊流产衣原体S26/3株的MOMP基因完全相同,与B577株的MOMP基因仅有一个核苷酸的同义变异。  相似文献   

18.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轮状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扩增了816bp的VP4片段中抗原表位区。通过T4 DNA连接酶将其直接连接于克隆载体质粒pGEM-T上,转化至受体菌DH5a中。提取质粒经PCR扩增、酶切鉴定,证明重组质粒pT-4中含有轮状病毒的VP4基因片段。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克隆了轮状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VP4基因中抗原表位区。  相似文献   

19.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犬新孢子虫SAG1基因序列(AF132217),设计了一对含有Kozak序列、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BamH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的引物。以含有SAG1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T-SAG1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SAG1基因,利用BamHⅠ和EcoRⅠ酶切该片段,回收含有BamH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粘性末端的SAG1基因片段,将此基因片段克隆至相同酶切回收后的pVAX1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VAX1-SAG1,经PCR鉴定、酶切分析和重组质粒的序列测定、比较,证实了重组质粒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余祖华  王红宁  周生  黄勇  丁轲 《中国家禽》2006,28(21):14-16,19
本试验根据已公布的IBV株S1基因序列及pPIC9K表达载体序列,去掉由18个氨基酸构成的信号肽后,设计一对IBV S1基因表达片段的PCR引物,利用RT—PCR扩增得到了IBV四川分离株的S1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通过对所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菌落PCR鉴定,证明得到了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阳性重组质粒,测序分析片段长为1566bp,已经成功切除了由18个氨基酸构成的信号肽序列。将该基因亚克隆到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的SnaBⅠ和NotⅠ酶切位点,并通过菌落PCR、双酶切鉴定了该重组质粒的正确性,IBV S1基因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利用毕赤酵母表达IBV S1蛋白提供了基础材料,并对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和禽传染性支气管炎基因亚单位疫苗及特异性诊断抗原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