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旨在阐明兴义鸭的遗传多样性,为其保种与开发利0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20对引物扩增兴义鸭的微卫星片段和判型,计算每个微卫星座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等位基因频率(P)、基因杂合度(H)及多态信息含量(PIC)。结果显示:20对微卫星引物在兴义鸭群体中均检测到多态,共检测到8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微卫星基因座等位基因数4.2500个,群体平均杂合度H=0.6850,平均多态含量PIC=0.628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3.4449个,其中AJ272578、AJ515883、AJ515889、AJ515895、AJ515897、AJ515900表现为中度多态,剩下的14个位点均表现出高度多态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兴义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保种价值和选育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旨在研究α-半乳糖苷酶(GLA)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北京油鸡喙畸形性状之间的关系。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GL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该基因启动子的-524、-389、-242、-212 bp处,内含子6的4 494、4 505、4 552、4 691 bp处以及外显子7的4 815 bp处共发现9个突变位点。卡方检验显示,所有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群体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正常鸡所有位点为中度多态(0.25PIC0.5);喙畸形鸡中,C4494T、G4505A、C4691T 3个位点为低度多态(PIC0.25),其余位点为中度多态(0.25PIC0.5)。基因型差异比较发现,在外显子7的C4815T位点处,喙畸形鸡未发生突变,与正常鸡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在内含子6的A4552C位点处,正常鸡AA型频率较高,喙畸形鸡CC型频率较高,两者基因型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位点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GLA基因的多态性与喙畸形存在一定关联,C4815T和A4552C 2个位点的SNPs有望成为剔除喙畸形性状的潜在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3.
为了阐明山羊毕氏肠微孢子虫的遗传多样性,笔者采用基于微卫星(MS1、MS3、MS7)和小卫星(MS4)位点的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首次对不同用途山羊的122个毕氏肠微孢子虫分离株进行了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结果发现,在MS1、MS4和MS7位点的扩增效率依次为27.9%(34/122)、18.0%(22/122)、50.8%(62/122),而在MS3位点所有样品均未获得有效扩增。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所有样品的MS1、MS4和MS7位点分别具有16、9和18个基因型,共形成了14个MLGs。其中,50份绒山羊阳性样品3个位点扩增效率分别为10.0%(5/50)、14.0%(7/50)和90.0%(45/50),分别具有3、3和10个基因型,共形成了5个MLGs;56份奶山羊阳性样品3个位点的扩增效率依次为28.6%(16/56)、19.6%(11/56)和8.9%(5/56),分别组成4、4、1个基因型,共组成7个不同的MLGs;16份黑山羊阳性样品在3个位点的扩增效率依次为81.3%(13/16)、25.0%(4/16)、75.0%(12/16),分别具有9、2、7个基因型,构成2个MLGs。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筛选绵羊高度多态性四碱基微卫星遗传标记,建立适用于绵羊亲子关系鉴定的实验体系。试验以小尾寒羊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已有的绵羊参考基因组序列出发,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筛选法共筛选出53个(ATAG)n四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然后通过基因分型数据共筛选出30个扩增效果好、多态信息含量(PIC)丰富的四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30个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表明,共扩增出253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433,等位基因数均>5,多态信息含量在0.566~0.898,观测杂合度(Ho)范围在0.548~0.903,期望杂合度(He)范围在0.631~0.92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76;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30个位点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随后根据PCR的扩增效率从获得的30个多态性位点中筛选出22个微卫星位点用于亲权排除概率的计算,根据多态信息含量的大小由高到低依次增加位点数进行组合。结果表明,在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均未知的情况下,标记位点数为15个时,累积排除概率可达到99.99%,其中单个位点的第一非亲排除率(non-exclusion probability of the first parent,NE-1P)介于0.321~0.663之间。利用建立的亲子鉴定体系对16只具有系谱记录的小尾寒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共鉴定出4个具有高置信度的绵羊家系,鉴定结果与系谱记录完全一致。本试验为绵羊分子系谱的构建、亲子鉴定以及保障绵羊育种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番鸭群体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本研究选取24对微卫星引物,对7个番鸭群体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及毛细管电泳产物信息检测。结果表明,24个微卫星位点在7个番鸭群体上共检测到80个有效等位基因,基因流(Nm)为2.418 1,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56 1,F-统计量(F-statistic)平均为0.093 7。7个番鸭群体中,福建花羽番鸭遗传参数较高,海南嘉积鸭遗传参数较低,温州麻步番鸭和法国巴巴里番鸭遗传距离最近(0.020 9),福建花羽番鸭和法国巴巴里番鸭遗传距离最远(0.164 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个番鸭群体被分为3个类群,余姚花羽番鸭、余姚白羽番鸭、温州麻步番鸭和法国巴巴里番鸭为一个类群。综上所述,7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现中度水平,其中福建花羽番鸭遗传多样性较高,海南嘉积鸭较低;群体间呈现中度分化,有频繁的基因交流;地理群体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6.
选取10个微卫星位点,结合荧光标记(FAM) PCR扩增技术,运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利用Microsatellite Toolkit、PopGene软件计算遗传相关指标,探讨广西树鼩群体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在10个微卫星基因座中,共检测到6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4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7892,平均观察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156和0.696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367,其中7个是高度多态位点,3个属中度多态位点。此外,在10个微卫星基因座中,有5个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结果表明广西树鼩遗传多态性较丰富,所选微卫星位点基本可用于评估广西树鼩群体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草原红牛群体中微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草原红牛42头作为试验牛群体,经过牛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8对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分型、UVIBAND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PPAP3.0软件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等步骤,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草原红牛在8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ETH225、IDVGA2、IDVGA46和IDVGA44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4、3和4,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42 0,0.673 6,0.521 8和0.575 0,这4个位点为高度多态位点。而另4个位点BM2113、BM1824、IDVGA55和TGLA44等位基因数分别2、2、2和5,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69 8,0.360 4,0.353 8和0.470 8,属于中度多态性位点。8个位点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草原红牛遗传育种研究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为地方绵羊品种的选种、选育及保种工作奠定基础,选取位于绵羊第25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BMS1714和INRA61,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BMS1714基因座有10个等位基因,PCR扩增片段大小在121~138 bp之间;优势等位基因为138,优势基因型为138/138;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杂合度(He)分别为0.714、4.029和0.731。INRA61基因座有11个等位基因,PCR扩增片段大小在279~292 bp之间;优势等位基因为286,优势基因型为286/286;PIC、Ne、He分别为0.776、5.127和0.809。因此,甘肃高山细毛羊超细毛品系微卫星位点BMS1714和INR A61均呈现高度多态,这两个位点可用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卫星是指以少数几个核苷酸(一般1~6个)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的DNA序列,是1974年Skinner在研究寄居蟹的卫星DNA时发现的。微卫星广泛均匀地分布在基因组上,其重复数和重复单位序列都是可变的,故多态信息含量大。但由于微卫星无位点特异性,无法确切定位。因此以微卫星核心序列为中心,两侧各加上1个侧翼序列,形成所谓的序列示踪微卫星位点(STMS)。由于侧翼序列在基因组中是单拷贝的,具有位点特异性,而微卫星本身又使STMS具有多态性,只需根据微卫星侧翼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通过PCR反应从模板DNA中将该位点扩增出来,然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溴乙锭或银染法显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番鸭细小病毒与鸭圆环病毒二重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基因库中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二重PCR扩增条件的优化,研究建立了可同时鉴别检测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二重PCR方法。用该方法对同一样品中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得到了与实验设计相符的351bp(鸭圆环病毒)和474bp(番鸭细小病毒)的扩增条带,而对鸭Ⅰ型肝炎病毒、鹅细小病毒、鸭副黏病毒、鸭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的检测全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二重PCR技术最低能检出100fg的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DNA模板。研究建立的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二重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定量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临床上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番鸭细小病毒(MDPV)和鹅细小病毒(GPV)全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MDPVF/R和GPVF/R,对细小病毒属成员GPV、MDPV、犬细小病毒(CPV)及鸭常见病毒病病原如鸭瘟病毒(DPV)、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鸭呼肠病毒(DRV)、流感病毒(AIV)的核酸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引物特异性良好,引物MDPVF/R只能特异性扩增出MDPV的714 bp基因片段,引物GPVF/R只能特异性扩增出GPV的570 bp基因片段;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MDPV DNA最低检出量为17.5 pg,GPV DNA最低检出量为13.7 pg.该方法的建立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Calpain3(CAPN3)在肌肉组织中特异表达,其多态位点与畜禽诸多生产性状相关。本研究采用PCR-SSCP方法,设计2对基因特异性引物CAPN3-1、CAPN3-3,对96头延边黄牛CAPN3基因进行了SNPs检测,并将其与部分肉质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分别在CAPN3基因54982bp处发现A→G突变,56094bp处发现G→A突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个位点中各个基因型与肉质嫩度、蒸煮损失均无显著相关性,CAPN3-3片段BB基因型仅在第3天时的pH显著高于AA纯合型个体(P0.05)。2个位点与肉质色度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个位点中各个基因型黄色度呈显著相关(P0.05),与肉色中其他色度无相关性。CAPN3-1位点处,BB基因型较AA、AB基因型具有更高的黄色度值,此规律并不随时间的延续而改变,而在CAPN3-3位点处则无此规律。  相似文献   

13.
选用无角道塞特、萨福克、湖羊、Texel羊与中国美利奴肉用品系组成的试验绵羊群体共计224只,经过耳组织提取基因组DNA,用2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电泳分型、凝胶成像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等,从分子水平上分析4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CSSM18和OB2这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8和17,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22 0~0.862 3,杂合度为0.789 5~0.886 7,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用于作为与生产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是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14.
鸭催乳素基因外显子5多态性与就巢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番鸭不同就巢群体(就巢1月群、就巢2月群、就巢3月群)、番鸭非就巢群和白改鸭群体作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番鸭不同就巢群体、番鸭非就巢群和白改鸭5个群体250个个体催乳素(PRL)基因第5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就巢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外显子5片段编码区发现3个SNP位点,位于5871bp(G/A)、5926bp(A/G)和6029bp(C/T)处,其中5871bp(G/A)与5926bp(A/G)处氨基酸序列均改变,分别为I→V和R→K。统计多态片段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并对5个试验鸭群间基因频率作差异进行显著性分析,番鸭非就巢群体与各就巢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番鸭与白改鸭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利用7个SSR位点对沈阳动物园丹顶鹤核心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统计了等位基因数(N_a)、有效等位基因数(N_c),计算了群体杂合度(H_e)、多态信息含量(PIC)、Shannon信息指数(I)、近交系数(F_(is))等参数。结果显示:7个微卫星标记中有4个高度多态位点和3个中度多态位点,共扩增出36个等位基因,并发现了11个稀有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是2.434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51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是0.5049,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哈温平衡检测显示5个位点符合哈温平衡,2个位点偏离了哈温平衡;平均F_(is)值为0.0069,同时平均观测杂合度小于平均期望杂合度,显示可能存在种群个体亲缘关系较近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福建黄兔的遗传多态性,采用微卫星DNA标记技术,检测25只福建黄兔在15个微卫星位点上的遗传变异情况,统计了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香隆信息指数(I)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结果表明:福建黄兔在1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97个Na,Ne为3.741 4±1.641 4,Ho为0.289 7±0.103 2,He为0.696 1±0.101 2,I为1.467 7±0.345 0,PIC为0.658 5±0.110 3,其中有7个位点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福建黄兔除了在12L1E11和Sol44微卫星位点呈现中度多态外,其余的13个微卫星位点均呈现高度多态。说明福建黄兔在这15个微卫星位点呈现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找出与绍兴鸭开产体重有协同作用的微卫星遗传标记,对绍兴鸭群体中215个个体的16个微卫星基因座位的基因型进行分析,所有基因座位都存在多态性。并对所有基因座位的基因型与开产体重进行组分方差分析和Bayesian后验概率分析。结果表明:在组分方差分析中,微卫星AY493294基因型与开产体重有极显著(P<0.01)的协同关系;Bayesian后验概率分析结果表明,该位点重新判型后的基因型CC(即等位基因长度在200~300 bp的纯合型)对开产体重的后验概率达到了极显著(P=0.998)。以上结果证明,AY493294可以作为绍兴鸭开产体重的一个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8.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选用16个微卫星位点对60只闽西南黑兔群体遗传多态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闽西南黑兔群体中,16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了75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3~7之间,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68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443。各位点平均基因频率取样方差V(pij)为5.7546×10-3。16个微卫星位点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764,范围在0.200~1.000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He 0.685,其范围在0.410~0.811之间,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动范围为0.359~0.776,平均PIC为0.629,其中有13个位点处于高度多态(PIC〉0.5),16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固定指数(F)为-0.115。在所检测的16个微卫星位点上,经x2平衡检验,闽西南黑兔群体偏离Hardy~Weinberg程度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初步探索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在鹿科动物上的遗传多态性,试验采集56头甘肃马鹿的血液样品,采用PCR-SSCP和克隆测序的方法对MyoG基因(GenBank登录号:FJ746497)5'UTR部分序列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及序列变异分析.结果表明:①引物P1的PCR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经克隆测序分析,在5'UTR-237 bp处存在G→A的转换变异,该位点表现为AA、AB和BB 3种基因型,由A和B 2个等位基因控制;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AA基因型频率最高,A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该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0.194)为低度多态(PIC<0.25);经TFSEARCH 1.3分析软件预测发现,该变异可能减少了1个Sp1转录因子.②引物2的PCR扩增片段检测到1个SNP多态位点(-46 bp,G→A),表现为CC、CD和DD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布为CC>CD>DD,该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0.266)为中度多态(0.25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23对微卫星引物分析了我国两个地方品种北京油鸡和北京鸭在不同保种场的保种效果。检测了北京油鸡和北京鸭共计240个个体的基因型,通过计算等位基因数量、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F统计量和Nei氏遗传距离分析了北京油鸡和北京鸭群体内与群体间的变异,比较了两个品种不同保种场的保种效果。在所检测的4个群体中,各群体均有较高的多态性,其杂合度均超过了0.5,除微卫星座位APL82(北京鸭Ⅱ)为纯合位点外,各位点等位基因数量为2~16个。结果表明,4个保种场均较好地保存了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但同一品种保种场间保种群体已经发生了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