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蔬菜》2021,(4)
为充分发挥宜春地区富硒土壤资源丰富的优势,同时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满足人们对富硒蔬菜产品以及风味独特、口感甘甜的油菜薹的旺盛需求,近年来当地摸索出富硒油菜薹早熟栽培模式。与传统油菜栽培模式相比,采用富硒油菜薹早熟栽培模式,油菜薹11月中下旬开始采摘上市,不仅上市时间早,而且硒含量高,达到了富硒蔬菜标准,市场售价可观,每667 m~2收入超过5 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沪白1号系采用品种(系)间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其花雪白,种子含油量45.0%,芥酸含量0.9%,硫苷含量18.0μmol/g,符合甘蓝型油菜的双低标准。沪白1号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种植,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310115。双低甘蓝型油菜薹(俗称油菜薹,下同)通常指其抽出的嫩薹,摘取15~20 cm菜薹作蔬菜.  相似文献   

3.
荆门雨量丰富、光照充足,是全国油料产业带的核心区、湖北最大的优质油菜生产区,利于菜用油菜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开发。总结了菜用油菜的栽培技术要点,并引进种植了几个菜用油菜品种,与红菜薹进行产量及效益比较,虽油菜薹产量及效益略低于红菜薹,但油菜薹既可采摘菜薹,又可采收油菜籽榨油,还可作绿肥培肥土壤,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作为淡季蔬菜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油菜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薹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蔬菜,富含糖类、维生素类和锌、硒等微量元素。油蔬两用型油菜品种栽培相对简单,产量高[1],具有填补春季应季蔬菜种类短缺的优势,是油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业态。因此,在全国油菜种植区域掀起了油蔬两用型/油菜薹专用型油菜新品种培育、油菜薹高产栽培技术、油菜薹品质分析技术和油菜薹产业化方面研究热潮[2~6]。  相似文献   

5.
正甘蓝型油菜(AACC,2n=38),又称油菜,属于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由白菜(AA,2n=20)和甘蓝(CC,2n=19)自然杂交、加倍而成~([1]),营养体优势比白菜更明显。白菜是我国南方传统的秋、冬、春季时令叶用、薹用蔬菜,在长江中下游各大、中城市上市量占蔬菜上市总量的30%~40%~([2])。与白菜相比,油菜可一菜两用或油蔬两用,即前期采摘主薹、后期收获油菜籽,以提高油菜种植效益,促进油菜多功能利用,增加收益。甘蓝型双低油菜薹营养丰富,维生素C和钙、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6.
普通油莱只收获油菜籽,而双低油莱通过油蔬两用栽培,在保证油菜籽产量基本不减或略有增产的同时,增收一季油菜薹,从而大幅度提高油莱种植效益,该技术在浙江、湖北等省推广应用已有相当规模。据笔者研究,甘蓝型双低油菜薹与重庆市民常食的白菜型红莱薹相比,可溶性总糖、粗纤维等营养指标相当,而Vc、钙、硒、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高出85.6%、35.1%、31.4%、10.8%,营养十分丰富。双低油莱薹是在低温环境条件下10余天时间里迅速抽出的,是无公害的绿色蔬菜,它既可上市鲜销,也可加工成脱水蔬菜。在重庆地区进行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在保证油菜籽产量的前提下,一般每667m^2可在春节前采收鲜菜薹150kg以上,增纯收入100元以上,增收效果十分显著。本文介绍了在重庆市自然生产条件下,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油蔬两用油菜按照油菜栽培技术规程种植,不仅可收获油菜籽,还可以增收一季油菜薹。油菜薹按照原料挑选→清洗→漂烫→冷却→烘干→封装流程,在前期试验基础上总结出脱水富硒油菜薹加工工艺。该工艺选取新鲜富硒油菜薹为原料,加工过程中添加食盐进行护色,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在保证营养成分和口感的前提下,延长了油菜薹储藏期。  相似文献   

8.
自菜薹和菜籽两用油菜品种问世以来,经过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和油菜种植者十多年的共同努力,油菜薹已逐步被广大市民所认识.近几年,油菜薹的销售价格一直高于红菜薹和白菜薹,油菜薹的销售收入远远高于油菜籽的销售收入,尤其是城市周边,中油杂11号等菜薹和菜籽两用油菜品种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刘丽 《西南园艺》2011,(Z1):62-65
应用正交试验从移栽叶龄、种植密度、薹肥施用量、摘薹高度等4个方面对双低油菜"渝油21号"油蔬双收的油菜籽产量、油菜薹产量、产值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栽叶龄35d、种植密度9000株、薹肥施用量4kg、摘薹高度15cm是双低油菜"渝油21号"油蔬双收的最佳栽培组合,油菜籽667m2产量达136.67kg、油菜薹667m2产量达541.67kg,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667m2产值最大达1201.67元。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鄂西山区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发展两用油菜,其油菜薹可作蔬菜,油菜籽可榨油,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实现了油菜的一菜两用,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解决了山区冬季蔬菜短缺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油菜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形成了产业链,为山区种植者创造了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的菜薹风味独特,香甜脆嫩、色泽鲜绿,且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近年来深受市民喜爱的新鲜蔬菜[1,2].江苏历来有吃绿叶蔬菜的习惯,且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对新鲜蔬菜的需求旺盛.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正值新鲜蔬菜供应淡季,苏北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利用油菜较耐寒的特点,在冬春季节应用大棚生产油菜薹,产量高、口感好、...  相似文献   

12.
菜用甘蓝型油菜品种 狮山菜薹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低(低芥酸、低硫苷)"甘蓝型油菜品种的菜薹具有色泽浓绿、口感好、微甜清香等特点,但是薹少叶多、看相差,上市时间短、且集中在红菜薹和白菜薹的供应旺季。本课题组培育出的"油蔬两用"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狮山菜薹,具有早熟、分枝性强和产量高等特性,其母本为自交不亲和系70A、父本为自交系2503。  相似文献   

13.
安康市农技人员积极开展油蔬两用油菜生产技术示范,提高油菜单产和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开发油菜菜薹系列产品,有效调节蔬菜市场供给,满足了人们的健康饮食需求。该技术的推广,不但提高了广大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和全市油菜生产效益,而且推动了陕西省油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但在推广中,应进一步加强生产技术研发,加大示范基地建设,推进菜薹产品商业化开发,促进广大农户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4.
秋香薹二号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以甘蓝型菜薹为母本,以早熟白菜薹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菜薹组合.经过几年的田间试验和试种,表现良好,适合在城市郊区及近城镇农区蔬菜基地作秋冬季菜薹栽培.  相似文献   

15.
"薹杂一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的杂交菜薹新品种,是继秦油二号杂交油菜之后在杂交菜薹领域方面的又一突破.该品种组合为l1A-6×96(1),11A-6是由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转育成的雄性不育系,96(1)是经自交测配选育的优良菜薹自交系,经多年多点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杂种优势强,薹身匀称,皮薄、肉质细嫩,味甜,风味佳和高产、优质、色泽美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油菜薹通常指甘蓝型油菜抽出的嫩薹,以食嫩茎为主,配合茎上嫩叶,有爆炒、下火锅、凉拌、腌渍[1]、白灼等多种食用方法,口感清脆、微甜、爽口,品质风味独具特色,显著区别于白菜薹与红菜薹,同时甘蓝型油菜薹因富含维生素C和钙、硒、锌等营养元素[2],及纤维素和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维生素而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骨质疏松、改善便秘、增强男性生殖功能[3]等多种功效。  相似文献   

17.
双低甘蓝型油菜既是油料作物又是蔬菜作物,薹期摘取主薹可作蔬菜用,成熟时收获菜籽供榨油用,可一菜两用。油菜在采收菜薹增加收益的同时,通过摘薹还可促进油菜植株二次分枝,从而增加菜籽产量,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该文从选用良种、播前准备、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适时摘薹、冻后处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双低甘蓝型油菜一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4个播种期对早熟双低油菜品系大地95油菜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9月20日至10月20日,播种越早,油菜薹产量越高,其中9月20日播种的产量为27 420 kg/hm~2,经济效益48 450元/hm~2;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油菜薹产量逐渐下降,但10月20日播种的油菜薹产量仍达11 660 kg/hm~2,经济效益9 050元/hm~2,高于油菜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不同施钾技术对甘蓝型油菜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笔者通过对高钾含量品种(玉油7号)、较高钾含量品种(中双8号)和低钾含量品种(保油10号)进行不同施钾处理,摘取菜薹进行产量和品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钾处理能提高菜薹产量,玉油7号产量有所增加,但其产量远低于其他2个油菜品种,中双8号在T3处理下菜薹产量最高(20.66 kg·小区-1),保油10号在T8处理下菜薹产量最高(23.30 kg·小区-1);中双8号在T1处理下菜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T3处理下钾含量最高,T4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而保油10号在T2处理下综合营养品质最高。高钾含量油菜品种玉油7号不适合作为摘薹品种,中双8号提高施钾量有利于油菜菜薹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保油10号在抽薹期追施钾肥有利于菜薹产量的增加,一定范围内提高施钾量也有利于其营养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武陵山地区油蔬两用机械化栽培的油菜品种,以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提供的8个油菜品种为材料,于2019-2020年在张家界市永定区进行油蔬两用机械化栽培试验,比较各品种的菜籽、菜薹产量及综合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沣油731、沣油3202个品种综合经济效益最高,增值幅度最大,适合作为油蔬两用优质油菜品种在武陵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