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为了解猪细环病毒Ⅰ型(TTV1)的流行情况,对莱西、城阳、胶州、莱阳四家规模化养猪场的59份血清进行了TTV1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从血清中提取病毒DNA,然后通过TTV1引物进行PCR检测样品的感染情况。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的4家养猪场均检测到TTV1感染。其中,莱西某猪场的感染率最高,为55.2%;莱阳、城阳、胶州猪场的感染率分别为30%、10%、20%。目前TTV1不能造成直接的致病作用,但是在我国很容易与其他病原发生混合感染,导致协同致病,因此了解TTV1在猪场中的存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TTV1和TTV2的非编码区(UTR)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两套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鉴别TTV1和TTV2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常规PCR方法分别克隆TTV1和TTV2的非编码区(UTR)的保守序列并将其连入pMD18-T载体,制备阳性标准品,优化反应条件,以10倍系列稀释的标准品分别绘制标准曲线,TTV1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84,TTV2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4。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均可达10 copies/μL,除猪源TTV外,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2型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检测采集自广西和内蒙古的44份病料,TTV1的阳性率为47.73%,TTV2阳性率为70.45%,TTV1和TTV2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31.82%。猪源TTV检测方法的建立为该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定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细环病毒(Torque teno virus,TTV)在广西猪群中的感染情况,本研究运用Nest-PCR方法,对2009—2011年采自广西140个规模猪场的156份血液、流产胎儿及肺脏、脾脏、肾脏、肝脏、淋巴结等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样品的非编码区(UTR)进行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同时对部分样品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典型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检测及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发现,广西猪群中TTV总感染率达到93.6%,TTV2的感染率(76.9%)不仅明显高于TTV1(16.7%),且毒株间遗传变异较大。TTV多与PCV2和PRRSV混合感染,且以与PRRSV混合感染率更高(64.29%)。猪群中存在2重、3重,甚至4重TTV与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临床上TTV与细菌的混合感染(或细菌继发感染)以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多见。本研究证实在广西猪群中存在TTV感染,且存在普遍的TTV与PRRSV、PCV2和CSFV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青岛地区各猪场中猪细环病毒II型(TTV2)的存在和感染情况,本实验对2012年3月至5月期间采自青岛地区4个猪场的59份猪血清样品利用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进行了猪细环病毒DNA提取,在此基础上利用TTv2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只有莱西1个猪场的血清样品中检测到阳性,阳性率为13.8%,并且存在TTV1与TTV2混合感染的情况,混合感染率为6.9%。本实验结果证实某些猪场中存在猪细环病毒感染,由于TTV在猪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病症发展中可能扮演一定角色,所以了解TTV在猪场中的存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输血性传播病毒(TTV)基因1型(TTV1)和TTV基因2型(TTV2)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TTV1与TTV2基因的非编码区域序列差异,设计了2对特异引物,建立了鉴别TTV1和TTV2的SYBR-GreenⅠ实时荧光PCR方法。分别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检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99%;可以同时鉴别检测TTV1和TTV2,检测PCV2和PRRSV阳性样品均呈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低检出量为10 copies/μL;重复试验结果显示,TTV1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14%和0.74%;TTV2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为0.13%;检测现地采集的189份样品,TTV1阳性率32.3%,TTV2阳性率6.3%,TTV1和TTV2混合感染的阳性率28.6%。TTV检测方法的建立为猪群TTV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根据GenBank中猪源输血传播病毒Ⅱ型(Swine torque teno virus genogroupⅡ,TTVⅡ)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468bp目的片段。将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猪TTVⅡ型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5%。利用该方法对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链球菌、猪多杀性巴氏杆、猪霍乱沙门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核酸进行扩增,均无条带出现,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该方法的灵敏性试验表明,最低能检测到10.2pg核酸。利用所建立的PCR方法检测来自我国华南地区192份临床样品,阳性率为21.4%(41/192)。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_h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type2,PCV2)基因组序列和TTV(Torquetenovirus)1、2型的UTR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建立了分别用于检测PCV2和TTV1、TTV2的PCR及巢式PCR方法。应用建立的PCR方法对送检的广东、福建和江西等7个省份258份血液和组织样品进行了PCV2、TTV1和TTV2的检测,确定猪群中PCV2与TTV1和/或TTV2混合感染情况。结果表明,94份样品表现为PCV2和TTV1的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36.4%;193份样品表现为PCV2和TTV2的混合感染,占74.8%;另外,还有一些样品为三重感染,占34.5%。由此可以看出,猪群中PCV2和/或TTV1和/或TTV2的混合感染很普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细环病毒(TTV)混合感染情况,用PCR方法对来自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和广西五省区的193份猪组织样品进行PCV-2、TTV-1和TTV-2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V-2感染率为61.1%(118/193),PCV-2和TTV-1混合感染率为32.1%(62/193),PCV-2和TTV-2混合感染率为16.9%(32/193),3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9.8%(19/193),2006年PCV-2和TTV的混合感染率最高。由此可见,目前猪群中存在PCV-2和猪TTV的混合感染,PCV-2和TTV-1型混合感染率高于和TTV-2型的混合感染率,且存在一定比例的三重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中国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相关病原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采自江苏、安徽及浙江等地猪场的125份健康猪样品和261份发病猪样品分别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输血性传播病毒(TTV)和类猪圆环病毒P1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PCV2、PRRSV、PPV、TTV1、TTV2和P1的阳性率分别为39.38%、21.76%、3.11%、15.80%、16.32%和10.10%,其中混合感染主要存在于PMWS的发病猪群,以PCV2与TTV2 (15.32%)和PCV2与PRRSV (11.87%)的混合感染为主。结果表明,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场普遍存在PMWS相关病原的混合感染现象,加大了PMWS相关病原的防控难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国猪群中猪输血传播病毒(TTV)与猪圆环病毒(PCV)混合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对采自14个省280份病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TTV1和TTV2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8%和28.2%,TTV1与TTV2混合感染率为18.2%;PCV1和PCV2阳性率分别为41.1%和37.5%,PCV1与PCV2混合感染率为19.6%;PCV2阳性样品中TTV1和TTV2混合感染率达75.0%。此外,对2株TTV1基因组进行测序,与GenBank中登录的6个TTV1序列比对,相似性结果为67.3%~95.1%;对4株TTV2基因组测序,与GenBank登录的4条TTV2序列比对,相似性为84.7%~90.4%;将TTV1与TTV2进行序列比对,相似性仅为44.0%。TTV1和TTV2基因高变区分别位于520 nt~2 594 nt和720 nt~2 170 nt;TTV1基因保守区位于1 nt~520 nt和2 595 nt~2 800 nt;而TTV2基因保守区位于1 nt~719 nt和2 171 nt~2 800 nt。以上结果表明,我国猪群中存在TTV与PCV2的混合感染,并且两种病毒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根据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猪巨细胞病毒(PCMV)gB基因和TTV2非编码区序列合成引物,利用PCR方法对2009年来自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和广西等5个省市76个患病猪群的仔猪病料进行了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PCV2阳性率64.5%(49/76),TTV2阳性率47.4%(36/76),PCMV阳...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我国部分猪群输血传播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输血传播病毒(TTV)在我国猪群中的感染状况,本研究对2009年采自29个省市的199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TTV1、TTV2的双重PCR方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猪群中TTV总的感染率为63.37%(1261/1990),其中TTV1感染率为55.88%(1112/1990),TTV2为32.91% (655/1990),TTV1和TTV2双重感染率为25.43%(506/1990).进而对样品的地区性分布特征、样品来源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表明我国猪群中TTV感染率以东北地区最高,西北地区最低.样品来源不是影响感染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猪细环病毒(TTV)在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猪群和不同发病猪群中的感染情况,本实验于2011年~2012年期间共采集江苏、安徽、天津、湖北、上海、浙江6个省份的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母猪血清共488份,发病猪群样品352份,包括发生PMWS的猪血清及组织样品203份,发生PRRSV感染的猪群样品105份,发生流产的初产母猪血清23份,以及流产胎儿组织样品21份.对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猪群进行TTV1和TTV2的病原学检测,对发病猪群样品进行TTV和PCV2、PPV4、PRRSV共感染检测,并对40条TTV1和32条TTV2的UTR部分基因分群区域进行测序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在488份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母猪和种公猪中,猪源TTV1和TTV2感染率较高,分别为41%和67%,二者混合感染率为28%.PMWS发病猪样品中PCV2阳性率高达75%,PCV2和TTV2的混合感染高达61%.在PRRSV为阳性的病料中,TTV2的阳性率高达86%.在初产母猪和流产胎儿中,TTV1和TTV2的感染率,以及与不同病毒的混合感染率均高于健康猪群的感染率.对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TTV1主要可以分为8个基因群,TTV2可以大致分为4个基因亚群.本研究为研究猪源TTV的潜在致病力以及分子进化提供了进一步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猪群TTV感染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确定Torque teno virus(TTV)在山东省猪群中是否存在及其感染情况,本研究利用套式PCR方法检测了来自山东省不同地区10个猪场的230份血液样品和组织样品。结果表明猪群中TTV1和TTV2感染总阳性率分别为45.2%和85.7%。两者的混合感染率为39.3%。用套式PCR引物扩增出TTV1和TTV2的部分片段,并将扩增出的部分基因与已报道的TTV1和TTV2病毒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TTV可分为TTV1和TTV2两大分支,其TTV1和TTV2与参考株相比同源性分别为88.0%~92.8%和91.9%~94.1%。本研究证实在山东省猪群中存在TTV感染,由于TTV可以感染人,其在公共卫生学方面的意义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正(接上期)5公共卫生安全意义与疫苗研究Mauro等指出:人的TT病毒(TTV,一种肝炎病毒)与其他动物圆环病毒有很多特异的型,尤其是鸡贫血病毒(CAV)。目前尽管只有一个学者报道过在给肝炎(非AG型)患者输血后,能分离出TTV,该病毒也属于动物圆环病毒属,并且在该病例中检测出了猪圆环病毒(PCV)抗体。由于该病毒很广泛地存在于猪体内,人和猪在环境接触、食物链关系等方面联系非常紧密,况且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具有重大公共卫生  相似文献   

16.
Torque Teno virus (TTV)是1997年从输血后非甲-戊型肝炎病人中分离到的新病毒,归属于圆环病毒科指环病毒属,根据基因序列差异,可分为TTV1和TTV2 两个基因型.TTV感染谱很广,已知可感染人、灵长类和家养动物.论文重点对人类、部分灵长类动物和猪的TTV感染状况进行了综述,表明这些动物均易感或有较高的阳性率.虽然目前未能证实TTV感染与人和动物的特定疾病相关联,但必须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猪群中TTV的鉴定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确定Torque teno virus(TTV)在我国猪群中是否存在及其感染情况,本研究利用套式PCR方法首次检测了来自广东、福建和江西等7个省份的258份血液样品和组织样品.结果表明猪群中TTV1和TTV2感染总阳性卒分别为37.6%和82.6%.两者的混合感染率为38.4%.挑选部分阳性样品用套式PCR引物扩增出TTV1和TTV2的部分非编码区(UTR)片段,并将扩增出的部分UTR基因与已报道的TTV1和TTV2病毒UTR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我们选择了8份阳性样品进行了TTV1和TTV2的全长基因的扩增和克隆.分析结果显示TTV可分为TTV1和TTV2两大分支,其中我们分离获得的TTV1和TTV2之间的UTR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0.8%~98.5%和94.2%~100%,而与参考株相比同源性分别为82.7%~100%和95.5%~99.1%.本研究首次证实在我国猪群中存在TTV感染,提示我们对猪群感染的TTV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病原.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福建省猪细环病毒(porcine torque teno sus virus,PTTSuV)1b型(PTTSuV-1b)ORF3基因的遗传进化特征,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TTSuV-1b基因组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福建省某猪场患有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猪血清进行PTTSuV-1b分段扩增,并分别对PCR扩增产物进行胶回收后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经BLAST分析后进行序列拼接。试验结果表明,所扩增的目的片段编码有完整的PTTSuV-1b ORF3蛋白,全长为600 bp,编码有199个氨基酸。将获得的PTTSuV-1b型福建株与GenBank中PTTSuV-1b型的ORF3基因进行比对分析,其与FJ/China/2010/TTV2/2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7%,与西班牙PTTSuV-1b分离株TTV2_G43核苷酸同源性为97.3%,与SC株核苷酸同源性稍低,但也达94.0%;而与猪细环病毒K2型德国家猪分离株472142株核苷酸同源性仅为60.7%,与猪细环病毒1a型西班牙分离株PTTV1_1914株核苷酸同源性仅为46.8%。从遗传进化关系上看,PTTSuV-1b ORF3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呈2个大的遗传进化分支(分支Ⅰ和分支Ⅱ),本研究分离株处于分支Ⅰ。  相似文献   

19.
细环病毒(TTV)目前在全世界的猪群中广泛存在。为了调查其在广东省猪群流行情况,我们运用PCR方法对广东省不同地方猪场和散养户送检的445份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TTV总的阳性率为68.1%(303/445),其中TTV1阳性率为43.1%(192/445),TTV2阳性率为24.9%(111/445)。TTV1的阳性率高于TTV2的阳性率,且猪场送检样品阳性率高于散养户。TTV1和TTV2存在混合感染,猪场样品混合阳性率为23.1%(88/381),散养户样品混合阳性率为1.6%(1/64)。几份阳性样品测序和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分别属于TTV1和TTV2。调查结果表明TTV在广东猪群中已经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20.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圆环病毒2型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建立了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进行了研究。该PCR方法对猪圆环病毒2型的扩增结果为阳性,而对对照毒株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的灵敏度为1pg总DNA量。以上结果表明该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便、快速,可用于猪圆环病毒2型的早期确诊和病毒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