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本地槐山羊胎儿的原始生殖细胞(PGCs)与其生殖嵴周围组织细胞共同分离,经传代培养后获得了具有干细胞特征的山羊类ES细胞。结果表明高糖DMEM培养基和低糖DMEM培养基相比较,低糖DMEM更适宜于山羊类ES细胞的分离与克隆;类ES细胞在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生长效果较好,可传4代或5代,而在小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类ES细胞仅传3代;联合添加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干细胞因子(SC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能显著提高山羊类ES细胞分离与克隆的效率;胎龄为30~45d的胎儿原代培养时可获得大量的细胞集落,克隆培养可传至5代,适合作山羊类ES细胞的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2.
不同培养基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培养基中各组成(基础培养基、添加物、血清)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培养的影响.结果如下:GMEM与DMEM这2种基本培养基在对ES细胞维持培养上差异不显著.GMEM 18%血清 4mmol/L谷氨酰胺 0.1mmol/L非必需氨基酸、DMEM 18%血清 4mmol/L谷氨酰胺 0.1mmol/L非必需氨基酸以及DMEM 18%血清,这3种培养基都有较好的对ES细胞维持培养能力.在培养基中不需要额外添加谷氨酰胺和非必需氨基酸.血清浓度会直接影响ES细胞培养效果,应使用18%的优质血清.  相似文献   

3.
从本地槐山羊胎儿中,将原始生殖细胞与其生殖嵴周围组织细胞共同分离,经传代培养后获得了具有干细胞特征的山羊胚胎生殖(EG)细胞。结果表明:高糖DMEM培养基和低糖DMEM培养基相比较,低糖DMEM更适宜于山羊EG细胞的分离与克隆;EG细胞在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生长效果较好,可传4代或5代,而在小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EG细胞仅传3代;联合添加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干细胞因子(SC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能显著提高山羊EG细胞分离与克隆的效率;胎龄为30~45d的胎儿原代培养时可获得大量的细胞集落,克隆培养可传至5代,适合做山羊EG细胞的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4.
对影响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培养、克隆、分离、传代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索研究。应用223枚昆明白小鼠胚胎和20枚129品系小鼠胚胎的研究结果表明,129品系小鼠胚胎比昆明白小鼠胚胎更适合作为ES细胞建系的材料,两者FS出现率差异显著(P<0.05);以DMEM+10%NBS+10%FCS为基础培养液,分别加入LIF、胰岛素、LIF+SCF,极显著提高昆明白小鼠胚胎贴壁率,ICM生长率及F1、F2出现率(P<0.01),而在DMEM+10%NBS+10%FCS+LIF+SCF为培养液,得到昆明白小鼠胚胎最高贴壁率、ICM生长率及传代率;4dpc胚胎传代情况显著好于3.5dpc胚胎(P<0.05)。  相似文献   

5.
以昆明系小鼠为对象,经过丝裂霉C处理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制备饲养层,对影响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分离培养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别收集小鼠3.5d的囊胚(扩张囊胚)和4.5d囊胚(孵化囊胚)进行培养,比较扩张囊胚和孵化囊胚的贴壁率、原代克隆率及传代率的情况。收集3.5d胚龄的囊胚,通过全胚法和免疫外科法对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进行分离培养ICM集落,确定离散ICM的适宜时间。用0.25%胰酶+0.04%EDTA,0.125%胰酶+0.02%EDTA和0.25%胰酶+1%小鸡血清等方法对小鼠ES细胞集落进行传代,观察不同酶浓度对ES细胞分离克隆的影响。结果显示,孵化囊胚的贴壁率高于扩张囊胚(P0.05),但传代率则相反(P0.05),原代克隆率差异不显著(P0.05);一般ICM增殖培养2~3d(免疫外科法)或4~5d(全胚培养法)后,出现典型的克隆集落,再挑取ICM;0.125%胰酶+0.02%EDTA及0.25%胰酶+1%小鸡血清,形成ES原代克隆率较高,2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ES细胞经形态学观察,AKP染色,体外分化试验等表明其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鸡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从鸡第X期胚胎中分离胚盘,以鸡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用添加了10%的胎牛血清、2%的鸡血清、2mmol/LL-谷氨酰胺、1mmol/L丙酮酸钠、5.5×10-5mol/Lβ-巯基乙醇、10μL/mL非必需氨基酸以及含1000IU/mL白血病抑制因子(LIF)、10n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5ng/mL干细胞生长因子(SCF)的高糖DMEM对细胞进行培养和传代,可以获得传至5~6代的鸡胚胎干细胞(ES)。通过对传代培养后的鸡ES细胞进行AKP染色鉴定和SSEA-1的鉴定,证实细胞未发生分化,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征。同时通过不同分离胚盘方法和不同消化时间的比较得出药勺法提取胚盘简单易行,原代消化5~8min的ES细胞适合于传代培养。  相似文献   

7.
由牛体外受精胚胎分离胚胎干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DMEM+15%NBS+0.1mmol/Lβ-巯基乙醇+0.01μmol/L亚硒酸钠+10μg/L LIF+10μg/L IGF-1作为培养液,以原代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利用8日龄牛体外受精胚胎获得了传3代的牛类胚胎干细胞(类ES细胞)。通过体外分析试验,对所得类ES细胞的多能性进行了鉴定。结果在培养2d后,牛类ES细胞分化形成了类似于扩张囊胚的结构,悬浮于培养液中。  相似文献   

8.
鸡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单细胞克隆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鸡第X期胚胎中分离胚盘,以鸡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用添加了10%的胎牛血清、2%的鸡血清、2mmol/L L-谷氨酰胺、1mmol/L丙酮酸钠、5.5×10^-5mmol/L β-巯基乙醇、10μL/mL非必需氨基酸、以及含1000U/mL LIF、10ng/mL bFGF和5ng/mL SCF的高糖DMEM对细胞进行培养和传代。利用鸡第X期的胚胎干细胞,采用口吸管法、细胞稀释法和克隆环法3种方法,制备单细胞克隆,采用细胞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显示,可获得传至5~6代的鸡胚胎干细胞。通过对传代培养后的鸡ES细胞进行AKP染色鉴定和SSEA-1的鉴定,证实细胞未发生分化,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征。通过不同分离胚盘方法和不同消化时间的比较得出药勺法提取胚盘简单易行,原代消化5~8min的ES细胞适合于传代培养。口吸管法、细胞稀释法和克隆环法单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0、4.2%和1.0%。经AKP活性和SSEA-1免疫荧光鉴定均呈阳性,扩增出的克隆能稳定增殖不分化。结果表明,细胞稀释法操作简单易行,试验时间短,对细胞伤害小,为鸡ES单细胞克隆进一步建系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集家兔自然交配后96h的早期囊胚,以低糖DMEM+150mL/L胎牛血清+0.1mmol/L非必需氨基酸+100IU/mL青霉素+100IU/mL链霉素为基础培养基,比较了不同胚胎处理方法、不同饲养层以及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成分对兔早期囊胚贴壁和增殖的影响,以完善兔胚胎干细胞的建系方法。结果表明,以胚胎分割法和链霉蛋白酶-E(proteinaseE)处理掉黏蛋白及部分透明带的胚胎容易贴壁和增殖;在小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和兔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胚胎的脱带率差别不大,但在小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贴壁率明显提高,且贴壁后内细胞团增殖较快;添加胰岛素、白血病抑制因子和伊巯基乙醇均利于抑制ES的分化和促进内细胞团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是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ICM)或原始生殖细胞(PGCs)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分离克隆的,ES细胞在动物克隆、转基因动物生产、细胞工程、组织工程、临床克隆治疗和发育生物学等的研究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介绍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研究动态,阐明建立ES细胞系的技术要点以及ES细胞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动物的异常行为中以刻板行为最为常见,而咽气癖又是马最常见的口部刻板行为之一。作者就咽气癖在生理方面和心智方面对马体产生的影响、行为基础、诱因的研究进展及常见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张晶  单安山 《猪业科学》2004,21(2):51-52
简介常见奶牛肢蹄病种类及其症状,从日粮营养、运动场地面结构、环境卫生、饲养管理、遗传育种、疾病管理等方面简析奶牛肢蹄病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我国主要的芒果生产基地。随着基地建设的发展,芒果病虫害已成为目前栽培管理的主要问题。为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了介绍了当前芒果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归纳总结RFLP和PCR-RFLP标记技术的原理、优缺点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其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16.
鸡养殖中禽霍乱疾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会导致鸡只出现急性败血症和机体炎症反应等,慢性型感染会导致鸡只出现皮下及机体内脏器官、关节等的化脓性炎症反应。禽霍乱疾病在鸡养殖全年均会出现,尤其是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时期疾病爆发的可能性更高。禽霍乱疾病在急性爆发的情况下病死率相对较高,同时短期内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难以进行有效的治疗,易导致鸡养殖户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主要对鸡禽霍乱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初步考证中文·汉语的“草坪”一词及相关文史资料。再次证明中国自古分布有天然草坪。文字记载早在西汉武帝建元年间 (公元前 138年 )已大面积栽培草坪 ,于今至少有 2 139年历史。当时的草坪科学技术水平已有相当高度 ,发现并选用了结缕草 (Zoysiaspp .) [或狗牙根 (Cynodondactylon) ]和“戾莎 (Carexspp .)”等草坪草 ;发明了大面积整理地形、地貌及平整土地 ,针对不同生活型的草坪草采取“布”或“攒”等不同的建植草坪方式。嗣后 2 0 0 0年 ,处于移植天然草坪为“人工草坪” ,向人工草坪演化的过渡阶段。期间 ,于南齐·昏侯 (499~ 5 0 1)又发明了“满铺草坯”建植草坪等技术。所有的发现、发明不仅沿用至今 ,而且导致清道光朝 (182 1~ 185 1)诞生了中国式人工草坪。现代草坪缘鸦片战争 (184 0 )而传入。相伴近、现代草坪的普及 ,于清道光、咸丰年间 (184 0~ 186 1) ,市郊农村已有“草坪专业户”与“草坯专业户” ,至 2 0世纪 5 0~ 70年代 ,“草坪”一词先后被列入“词 (辞 )典”和“百科全书”等。  中文·汉语自古以来的草坪概念“平的草地” ,“长草若毛 ,‘剥’取似皮的草地表层”都清楚地规定了 :草坪是一类特殊的草地  相似文献   

18.
微卫星DNA (Microsatellite DNA)与其他DNA分子标记相比较,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且均匀、多态性丰 富、呈孟德尔共显性遗传、易于检测、分析快速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并在动植物遗传多样性评估、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绘制系统发生树、QTL定位、标记辅助选择、疾病诊断及血缘关系鉴定等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微卫星标记 及其在羊品种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锌硒对后备猪繁殖性能及仔猪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研究了锌硒对后备公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影响。在2月龄公母猪和哺3乳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锌和硒,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后备母猪排卵率和产仔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后备公母初次采精时间提前,睾丸大小,射精量,精子活率和精子密度均显著提高,精子畸形率降低;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比较安静型和紧张型湖羊在行为和生长及屠宰性能上的差异,并进行生长及屠宰性能和行为指标的关联分析。试验通过Pen Score法筛选安静型和紧张型各5只湖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安静型湖羊的采食时间(3.17 h/d)显著高于紧张型湖羊(2.63 h/d)(P<0.05),但舔毛次数(0.33次/d)却显著低于紧张型湖羊(0.73次/d)(P<0.05)。安静型湖羊的胴体重(21.68 kg)显著高于紧张型湖羊(19.44 kg)(P=0.05),且眼肌面积(21.11 cm^2)也显著高于紧张型湖羊(14.63 cm^2)(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试验羊的采食时长与胴体重、干物质采食量、眼肌面积、平均日增重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料重比与舔毛次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安静型湖羊较紧张型湖羊具有更好的生长及产肉潜力,而且采食时长和舔毛次数等行为与生长及屠宰性能有一定的关联,可用于进一步探究动物性情与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