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舍饲(concentrate feeding,CF)、放牧(pasture feeding,PF)对滩羊股二头肌肉品质、肌纤维特性、宰后成熟过程中超微结构及蛋白降解变化的影响。选取体重接近的4~5月龄滩羊公羔28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以舍饲、放牧方式饲养,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后采集股二头肌作为试验样品,并对其肉质性状、肌纤维特性及宰后成熟过程中超微结构与蛋白降解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放牧组羊肉剪切力、硬度和内聚性均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弹性则显著低于舍饲组(P<0.05);放牧组羊肉肌纤维密度和Ⅱ型肌纤维的数量比例均显著低于舍饲组(P<0.05),Ⅰ型肌纤维的直径、横截面积和数量比例均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在宰后成熟过程中,舍饲组羊肉肌浆蛋白溶解度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两组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在宰后24 h至最低后逐渐回升,但各时间点差异均不显著(P>0.05);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显著上升后趋于平稳,舍饲组增加率(50.97%)高于放牧组(41.94%);超微结构显示,宰后肌肉肌原纤维结构松弛、裂解,Z线发生降解,肌原纤维小片化出现,舍饲组肌原纤维结构破坏程度比放牧组更严重。舍饲组肌浆蛋白变性程度小,宰后降解速率较慢,而肌原纤维蛋白降解较明显,降解产生的小分子蛋白量高于放牧组。综上所述,饲养方式改变了滩羊股二头肌纤维特性,并对宰后成熟过程中肌肉超微结构及蛋白降解产生影响,舍饲饲养使得股二头肌纤维密度增加,肌纤维直径与横截面积减小,并降低了肌肉剪切力;此外,由于Ⅱ型肌纤维比例的增加,舍饲饲养提高了肌肉宰后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增长率、肌浆蛋白溶解度和蛋白降解速率,使宰后成熟过程加快,改善了股二头肌肉嫩度。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白藜芦醇对生长肥育期宁乡猪肉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43±1) kg的宁乡猪24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公母各占1/2)。对照(CON)组饲喂基础饲粮,白藜芦醇(RES)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白藜芦醇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0 d。饲养结束后,每栏取1头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猪进行屠宰,并采集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及腰大肌样品,用于肉品质指标检测。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白藜芦醇对宁乡猪的生长性能和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组宁乡猪宰后24 h背最长肌的红度(a~*)显著提高(P0.05),宰后24 h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黄度(b~*)有降低趋势(0.05≤P0.10)。3)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组宁乡猪背最长肌的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股二头肌的丙酮酸激酶(PK)活性和乳酸(L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肉pH无显著变化(P0.05)。4)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组宁乡猪背最长肌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股二头肌的GSH-Px活性均极显著提高(P0.01),股二头肌的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白藜芦醇可以提高宁乡猪肌肉的抗氧化能力,降低宰后肌肉的糖酵解速率,对肉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最优宰后冻结时间工艺,以AA+白羽肉鸡胸肉为试验材料,采用配对试验研究了宰后45 min、2 h和12 h冻结肉样在蛋白溶解度、保水性、p H和剪切力的差异,结果显示:1宰后45 min冻结的肉样的p H、解冻汁液流失和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显著高于宰后2 h冻结的肉样,而加压失水率、剪切力和肌浆蛋白溶解度显著低于宰后2 h冻结的肉样(p<0.05);2宰后45 min冻结的肉样p H、总损失和解冻汁液流失显著高于宰后12 h冻结的肉样,而加压损失、总蛋白溶解度和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显著低于宰后12 h冻结的肉样(p<0.05);3宰后2 h冻结的肉样蒸煮损失和总蛋白溶解度显著低于宰后12h冻结的肉样(p<0.05)。结果表明宰后2 h冻结的肉样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建议在宰后2h内完成肉的分割、包装并进行冷冻。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一水肌酸(CMH)对杜浙猪肉质性状、肌肉磷酸原代谢、纤维类型特征及蛋白质溶解性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70 kg左右杜浙猪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CMH,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CMH对杜浙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使背最长肌宰后24 h p H和剪切力显著增加(P0.05),滴水损失和压榨损失显著降低(P0.05),背最长肌的肌酸(Cr)总量、磷酸肌酸(PCr)储备量、肌酸激酶(CK)活性、白蛋白及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显著增加(P0.05),背最长肌肌球蛋白重链(My HC)Ⅱa mRNA比例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饲粮添加CMH对杜浙猪肉质性状具有调控作用,对肌肉磷酸原代谢能力、蛋白质溶解度及肉品系水力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矿物质缓释丸对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以丰富牦牛矿物质营养调控技术及提供相关理论依据。选择体况相近、健康的生长期公牦牛16头,按照体重相近原则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每组8头牛。2组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T组在试验开始时投喂矿物质缓释丸,C组不投喂。2组牦牛均舍饲,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1)T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C组(P0.05),且料重比显著低于C组(P0.05)。2)T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较C组分别提高了7.50%、12.93%和5.14%(P0.05),且眼肌面积较C组有升高的趋势(P=0.056)。3) T组和C组牦牛之间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pH_(45 min)和pH_(24 h)差异均不显著(P0.05)。T组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亮度、黄度值均显著低于C组(P0.05);T组的背最长肌红度值较C组显著高于C组(P0.05),股二头肌红度值有升高的趋势(P=0.091)。4) T组的背最长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C组(P0.05),股二头肌滴水损失较C组降低了4.52%(P0.05)。综上所述,矿物质缓释丸可以提高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全放牧饲养条件下24月龄的云南圭山红骨山羊和非红骨山羊各8头进行屠宰试验,比较两者之间肉品质物理参数、感官品定及肌纤维特性指标,探索红骨山羊肉品质形成的规律及食用品质,旨在为云南山羊的品种改良和云南的肉羊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宰后45 min红骨山羊背最长肌红度值a*显著高于非红骨山羊(P<0.05),宰后24 h红骨山羊股二头肌的亮度L*值和黄度b*值显著低于非红骨山羊(P<0.05);红骨山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剪切力显著高于非红骨山羊(P<0.05);两种山羊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熟肉率和失水率差异不显著(P>0.05);感官品定指标显示红骨山羊膻味评分显著低于非红骨山羊(P<0.05),总体口感评分显著高于非红骨山羊(P<0.05);两种山羊的嫩度、多汁性、油腻程度和结缔组织评分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育肥的小尾寒羊和寒泊羊的羔羊为试验动物,采集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臀中肌样品,测定了肌纤维横截面积、直径、粗脂肪含量和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寒泊羊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均小于小尾寒羊(P<0.01),股二头肌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大于小尾寒羊 (P<0.05)。寒泊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1,P<0.05),臂三头肌和臀中肌粗脂肪含量略高于小尾寒羊(P>0.05)。小尾寒羊肉中牛磺酸含量高于寒泊羊(P<0.01),其余17种氨基酸含量两品种羊肉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肉鲜味有关的5种氨基酸,寒泊羊肌肉的含量高于小尾寒羊。除赖氨酸和色氨酸外,其余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寒泊羊肌肉的含量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8.
12月龄西藏羊肌纤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12月龄的西藏羊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测定了其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结果表明:西藏羊公羊的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等3个肌肉部位间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等差异不显著(P>0.05),母羊的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均为公羊高于母羊,肌纤维密度为母羊高于公羊,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臂三头肌的肌纤维直径为公羊显著高于母羊(P<0.05),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与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一致。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育肥牛不同部位肌肉的肉质特性,以9头安格斯×秦川育肥牛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背最长肌、三角肌、臀股二头肌、股直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的pH值、压力失水率、色差[亮度值(L~*值)、红度值(a~*值)、黄度值(b~*值)、色饱和度(C~*)和色调角(h~*)]、剪切力、蛋白质、脂肪和水分等肉质指标,分析了各指标间的差异,并对生鲜牛肉和煎制牛排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股外侧肌的压力失水率显著高于三角肌和股中间肌(P0.05),臀股二头肌、股外侧肌和股直肌的蒸煮损失显著高于背最长肌和三角肌(P0.05),三角肌的L~*值显著高于背最长肌、股中间肌和股外侧肌(P0.05),三角肌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股外侧肌(P0.05),股中间肌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三角肌(P0.05);6个部位肌肉的美食感和总体可受性得分均大于5分,都能满足消费者对生鲜牛肉和煎制牛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对欧拉型藏羊羔羊肌内脂肪与解偶联蛋白(UCP3)基因表达的关系,试验选取欧拉型藏羊羔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测定肌内脂肪和UCP3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试验组欧拉型藏羊羔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肌肉中UCP3基因mRN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欧拉型藏羊羔羊背最长肌与股二头肌肌肉中UCP3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欧拉型藏羊羔羊背最长肌与股二头肌肌肉中UCP3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也不显著P0.05)。欧拉型藏羊羔羊背最长肌中UCP3基因表达量与其肌肉中肌内脂肪(IMF)的含量呈负相关(r=-0.326,P=0.368),股二头肌肌肉中UCP3基因表达量与其肌肉中IMF的含量呈负相关(r=-0.312,P=0.269)。说明UCP3基因可作为与胴体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