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干红枣、干牛蒡和干莲子为原料,研制牛蒡红枣莲子复合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牛蒡浸提液、红枣浸提液和绵白糖添加量对复合饮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蒡浸提液添加量21%,红枣浸提液添加量31%,绵白糖添加量3%,莲子汁添加量10%时,可制得一种色泽金黄、澄清透明、无沉淀和杂质、具有牛蒡和红枣特有香气、甜度适中的牛蒡红枣莲子营养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2.
以怀远石榴和红枣为原料、益寿糖为甜味剂、柠檬酸为护色剂和酸味剂、黄原胶为稳定剂加工复合型保健饮料,采用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评判法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影响复合饮料口感最大的是红枣汁与石榴汁添加比例,甜味剂的添加量次之。最佳工艺条件为石榴与红枣汁配比3∶1,甜味剂添加量10%,柠檬酸添加量0.02%,黄原胶添加量0.20%。在该配方下所得红枣石榴汁复合饮料色泽美观、风味独特,有一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核桃、红枣为主要原料,研究核桃红枣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核桃仁烘烤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10℃温度烘烤20 min;核桃仁适宜打浆温度为80℃;核桃红枣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核桃浆添加量20%,红枣汁添加量20%,蜂蜜添加量8%,pH为6.5~7.0;最佳稳定剂配方为:卡拉胶0.07%、羧甲基纤维素钠0.07%、黄原胶0.08%和单硬脂酸甘油酯0.25%。制得的核桃红枣复合型保健饮料风味独特,口味柔和纯正,组织状态良好,营养丰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红枣、山楂、核桃仁、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加入复合稳定剂进行调配制得红枣山楂核桃复合饮料,并对其制作配方和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山楂汁添加量18%,红枣汁添加量22%,核桃浆添加量34%,白砂糖添加量6%,制成的复合保健饮料呈自然亮乳黄色,具有红枣、山楂、核桃的特殊风味和气味,口感均匀、醇厚,无异味。加入明胶0.02%,羧甲基纤维素钠0.04%,海藻酸钠0.08%,蔗糖酯0.06%作为复合稳定剂。制出的产品底表无沉淀,表面没有脂肪析出现象,口感细腻、润滑,稠厚感适宜。  相似文献   

5.
以红枣和黑枸杞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红枣黑枸杞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与黑枸杞汁的添加量配比6∶4,白砂糖添加量5%,黄原胶添加量0.04%,制得的复合饮料黑褐色协调、有光泽感,具有红枣的特有香味和黑枸杞的微涩感。  相似文献   

6.
使用自行设计的次生代谢产物诱导营养培养基发酵蛹虫草菌丝,并将发酵后的培养液制成一种新型保健饮料。通过响应面试验,研究了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对虫草素产量的影响,并基于此发酵液,调配并研究了甜味剂、酸味剂、发酵液添加量对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虫草素诱导营养培养基的最优配方为:葡萄糖添加量25 g/L,精氨酸添加量0.4 g/L,复合B族维生素20 mg/L(每mL含维生素B13 mg、维生素B21.5 mg、维生素B60.2 mg、烟酰胺10 mg、泛酸钙1 mg),蒸馏水1000 mL,pH 6.4。在此培养基上蛹虫草菌丝生物量为9.14 g/L,虫草素含量为68.54 mg/L。发酵液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D-木糖添加量5%,柠檬酸添加量0.1%,菌丝发酵液添加量30%。制得的饮料成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颜色淡棕黄色,口味清淡,酸甜适宜,虫草素含量达到40.012~41.364 mg/L。  相似文献   

7.
以红枣和生姜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饮料,通过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评价方法筛选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红枣汁浸提最优工艺为:浸提时间2.5 h,浸提温度80 ℃,浸提浓度15%;红枣生姜复合饮料的最优工艺为:红枣汁添加量75%,生姜汁添加量15%,白砂糖添加量4%,按最优工艺制得的饮料呈红棕色,明亮透明,具有红枣和姜的香味,气味协调,口感甜辣适宜,无杂味。  相似文献   

8.
以红枣和生姜为主要原料研制复合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红枣生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与生姜汁的质量比为4:1,白砂糖添加量为7.5%,柠檬酸添加量为0.25%.用该配方制成的复合饮料酸甜适口,具有浓郁的红枣香气和生姜的微辛辣味,是集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天然饮品.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新型金桔复合饮料,分别以金桔、红枣、雪梨、百合和冰糖为原料制备金桔汁、红枣汁、雪梨汁和百合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Design-Expert 8.0.6的Box-Behnken Desig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对复合饮料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金桔红枣复合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为:百合汁添加量>雪梨汁添加量>红枣汁添加量;最优配方为:金桔汁添加量150 mL,百合汁添加量21 mL,红枣汁添加量42 mL,雪梨汁添加量20 mL;按最优配方制得的金桔红枣复合饮料颜色透亮,酸甜可口,伴有金桔和红枣的特征香气。该研究为金桔、红枣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红枣和鹰嘴豆粉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红枣汁浸提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1 h;红枣鹰嘴豆粉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比为红枣汁与鹰嘴豆粉汁的质量比7∶3,白砂糖添加量7.5%,柠檬酸添加量0.15%,黄原胶添加量0.25%,制成的复合饮料酸甜适口,具有浓郁的红枣香气和轻微的鹰嘴豆汁的味道,是集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天然饮品。  相似文献   

11.
北虫草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北虫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功能,以北虫草(Cordycepsmilitaris)子实体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L9(34)试验探讨提取北虫草多糖的最佳工艺,并对北虫草多糖总还原力、DPPH清除能力、抑菌能力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北虫草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105W、超声时间40min、料水比1:25、热水浸提时间40min、热水浸提温度70℃,在此条件下的多糖得率为2.6602%。当北虫草浓度为2.4mg/mL时,还原力最高;0.45mg/mL时,DPPH清除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2.
北冬虫夏草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人工培育的北冬虫夏草为原料,采用水浸提方法,利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再以浸提液含量、酸味剂、甜味剂和稳定剂的添加量为正交因素配制饮料。实验得到了北冬虫夏草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浸提时间3h,浸提温度75℃;北冬虫夏草饮料的配制最佳配方为:浸提液53.8%,甜味剂30.8%,酸味剂7.7%,稳定剂7.7%。  相似文献   

13.
红枣山楂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开发利用红枣、山楂与红茶资源,以山楂、红枣和红茶为主要原料研制新型茶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50%,山楂汁35%,红茶液6%,蔗糖10%,柠檬酸0.08%,抗坏血酸0.005%。采用该配方制得的茶饮料透明、稳定,具有红枣、山楂和红茶特有的颜色与香气,是一种营养丰富、色泽美观、口感风味俱佳的新型饮品。  相似文献   

14.
贾君  曹淼 《保鲜与加工》2019,19(1):84-88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蛹虫草紫薯曲奇饼干的配方。结果表明,曲奇饼干的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100 g,紫薯粉添加量15 g,蛹虫草粉添加量6 g,绵白糖添加量50 g,黄油添加量70 g,鸡蛋添加量25 g,制得的产品色泽呈淡褐色,甜度适中,组织细腻。  相似文献   

15.
以石榴、芦荟和柠檬为材料,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进行复合发酵制备石榴复合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石榴复合发酵饮料工艺进行优化。石榴∶芦荟∶柠檬=6∶7∶4,菌种接种量1%,白砂糖添加量25%,发酵时间15 h,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3.6,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石榴芦荟柠檬复合饮料的感官评分94分,口感较佳,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6.
蛹虫草是我国的一种名贵野生中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多糖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而备受人们关注。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蛹虫草深层培养产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培养基组成,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4%,豆浆30%,KH2PO40.15%,MnCl20.1%。10L发酵罐深层培养试验的结果表明,菌丝体最大生物量为:41.08mg/mL,比摇瓶培养提高29.3%;胞外多糖最大产量为6.424mg/mL,比摇瓶培养的提高5.7%。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蛹虫草、冬虫夏草的感染史和营养功效成分及二者的同功性,以便人们正确地认识蛹虫草的功效并开展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18.
蛹虫草可人工驯化栽培,且与冬虫夏草一样含有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同时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日益稀少的冬虫夏草。为了充分研究蛹虫草栽培及加工技术,本研究总结了蛹虫草的成分、药理性质、人工栽培及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阻碍蛹虫草大规模种植的原因,指出蛹虫草加工技术不高、研究较少等问题并对今后蛹虫草研究及产业化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蛹虫草是一种食药用真菌,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上升,人们不断寻求NAFLD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已有研究报道,将蛹虫草用于NAFLD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从AMPK信号通路、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和炎症因子3个方面,概述蛹虫草活性成分在NAFLD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机制,为蛹虫草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