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由于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MG)不同毒株(针对TS-11、6/85、F株疫苗株和S6、R株野毒株)的特定序列,设计出特异性检测引物,对临床免疫MG疫苗株TS-11的鸡群以及父母代(A~H场)鸡群和祖代(I场)鸡群采集毛蛋气囊拭子,A场父母代种鸡群和I场祖代鸡群同时采集咽喉拭子进行MG的PCR鉴别诊断,对临床送检免疫6/85的客户鸡群(J场)采集病料,F株疫苗株进行MG的鉴别诊断,同时采集SPF鸡群咽喉拭子作为阴性对照群,验证该鉴别引物的特异性。结果显示:鉴别引物具有非常好的特异性,SPF鸡群MG的检测均为阴性,不存在假阳性的弊端;临床免疫MG疫苗株6/85的鸡群(J场)存在MG野毒株S6的感染,在免疫后1个月左右采集病料中仍能检出MG 6/85疫苗株。对免疫TS-11的父母代种鸡群(A~H场)和祖代种鸡群(I场)死亡的毛蛋气囊拭子,用PCR检测MG阳性率,结果显示:祖代鸡群(I场)后代死亡的毛蛋气囊评估结果为优,毛蛋气囊拭子MG的PCR鉴别引物检测均为阴性;而父母代鸡群后代死亡的毛蛋气囊从50周龄开始出现浑浊,MG的PCR鉴别引物可同时检出TS-11疫苗毒和野毒株,部分鸡群同时存在R株和S6株两种野毒感染;采集A场父母代种鸡群的咽喉拭子和后代啄壳死亡毛蛋气囊拭子,PCR检测结果显示种鸡群和后代可同时检出野毒株S6和疫苗株TS-11。这表明种鸡群MG的感染,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其后代。本研究设计的MG鉴别引物,可将不同MG疫苗株(TS-11、F株、6/85)与野毒株(S6株、R株)区分,为临床MG的鉴别诊断和种鸡群的MG感染状态评估提供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鸡群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感染情况及禽用弱毒疫苗中CIAV的污染情况,利用常规PCR、nested-PCR、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近两年企业送检的11批次525份临床病料以及13批次125份疫苗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Nested-PCR灵敏度最高,从送检的病料样品中检测出CIAV阳性率为11.2%(59/525),疫苗样品中检测出CIAV阳性率为4.8%(6/125),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与Nested-PCR检出率基本一致,但常规PCR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种。  相似文献   

3.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是1996年由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推出的一种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变化进行核酸定量的技术。与常规PCR相比,它具有特异性更强、有效解决PCR污染问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水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 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是在定性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酸定量技术,它具有特异性强、PCR污染少、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作者就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主要原理及目前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病原体和肿瘤等方面的检测和诊断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变化进行核酸定量的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病原微生物、基因表达、基因组变异和多态性检测等许多方面.它的出现极大地克服了原有PCR技术存在的不足如交叉污染等问题,具有实时监测、快速、灵敏、精确等特点.本文综述了目前几种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荧光定量PC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实时定量检测特定核酸技术,它是核酸探针技术、荧光共振能量传递技术和PCR技术的有机结合,而荧光探针是荧光定量PCR的核心.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争特点,是对原有PCR技术的革新,扩大了PCR的应用范围.论文综述了FQ-PCR技术的原理、FQ-PCR实时定量检测系统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动物传染病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荧光定量PC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 种新的实时定量检测特定核酸技术,它是核 酸探针技术、荧光共振能量传递技术和PCR 技术的有机结合,而荧光探针是荧光定量 PCR的核心。目前报道的荧光探针主要有 TaqMan、Amplisensor、分子信标、Lightcycler 以及在这4种探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他荧 光探针。各种荧光探针在定量PCR中的作 用是识别和报告特定核酸。这些荧光探针与 相应的靶分子杂交时经历一个自发荧光形成 或消失的构象变化,只有与完全互补的靶核 酸杂交时才会出现这种变化,当靶核酸存在 碱基错配或缺失时,荧光探针就不会与之杂 交,也不会出现荧光的变化。在检测时根据 这种荧光变化来确定检测中特定核酸的存在 和量的多少。荧光探针用于定量PCR不但 提高了PCR的检测灵敏度,还能在同一封闭 管中对模板进行准确定量检测,特别适合特 定核酸扩增的实时监测。荧光定量PCR用 于动物传染病的诊断,不但能定量检测病原 体感染的强弱和在机体内的分布,还具有灵 敏、快速、省力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应用三重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NDV、IBV、MG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NDV、IBV和MG三种病原体的三重PCR技术。根据NDV、IBV和MG的基因文库,设计了三对分别与测NDV、IBV和MG某段基因序互补的引物,用这三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测NDV、IBV、MG核酸模进行多重PCR扩增。结果均同时得到了三条特异性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310bp(NDV)、1720bp(IBV)和732bp(MG)多重PCR扩增带,而对其他6种禽病病原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多重PCR技术能检出10pg的IBV、1pg的NDV RNA模板和1pg的MG DNA模板。  相似文献   

9.
山东益生种畜禽公司于2016年从法国引进4 000套哈伯德白羽肉鸡曾祖代,鉴于国内鸡群的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为保障曾祖代鸡群的阴性状态,单独设计了严格的生物安全隔离与多项控制措施,并持续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跟踪监测评估。曾祖代种鸡群未免疫鸡毒支原体(MS)疫苗,监测MS血清抗体和种鸡咽喉拭子;因免疫过鸡滑液囊支原体(MG)弱毒和灭活疫苗,无法通过检测血清抗体和种鸡咽喉拭子来评估鸡群MG感染状态,而采用PCR方法检测后代雏鸡和孵化后啄壳死亡毛蛋的气囊拭子进行评估。从1~58周龄共采集血清19次,合计1 140份样品,结果显示MS抗体检测均为阴性。在4~58周龄期间,2个鸡舍共采集14次,合计840份咽喉棉拭子,PCR扩增MS病原均为阴性。为了评估MS和MG的垂直传播,采集和观察30~55周龄期间9批270只1日龄的后代雏鸡气囊,同时采集后代孵化后啄壳死亡的313个毛蛋的气囊,雏鸡和毛蛋均未发现气囊浑浊现象,MS和MG PCR检测也均为阴性。在整个约60周的生产期中鸡群一直保持MS和MG无感染状态。结果表明,在国内的环境条件下,只要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隔离预防措施,种鸡群可完全实现并维持MS和MG净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为确诊贵州省福泉市某养殖场鸡群死亡病因,采集病鸡的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同时采用普通PCR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组织病料进行相关病原核酸检测。结果:病鸡组织中未分离出细菌;病原核酸检测显示,马立克氏病病毒阳性,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鸡滑液囊支原体均呈阴性。结论:确诊病例为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1.
张广民  文杰 《中国饲料》2006,(10):36-38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PCR荧光信号的变化进行核酸定量的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病原微生物、基因表达、基因组变异和多态性检测等许多方面。本文综述了定量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根据基因库中鸡毒支原体(MG)S6毒株和F株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和2条用不同荧光基团标记的TaqMan探针,对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建立能鉴别鸡毒支原体(MG)强、弱毒株的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与其它禽类呼吸道病原体无交叉反应,对MG模板的灵敏度检测限为10拷贝/μL,对MG强弱毒模板以不同的浓度进行组合,仍可有效地检测到毒株,批内和批间重复变异系数小,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研究建立的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MG强、弱毒株的鉴别检测,为该病的防控与净化提供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13.
新城疫是养禽生产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对鸡群的影响比较大,传统上我们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对其做出诊断,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也为大家所熟知和掌握,本文就一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诊断新城疫的过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新城疫是养禽生产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对鸡群的影响比较大,传统上我们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对其做出诊断,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也为大家所熟知和掌握,本文就一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诊断新城疫的过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奶牛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为建立可快速评估鲜乳污染状况、追溯传播途径的试验方法,本试验根据牛分枝杆菌基因组合成特异性引物,建立普通PCR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性能。结果可见,本试验所建立的普通PCR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有效检测牛分枝杆菌目的基因,且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可对鲜乳样本进行检测,且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普通PCR方法更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所建PCR方法可用于鲜乳样本牛分枝杆菌的定性和定量检测,这为鲜乳牛分枝杆菌污染状况和食品安全评估提供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用MG进口灭活苗于14、42、125日龄三次接种MG阳性种鸡群,对种鸡群进行净化,使1日龄雏鸡MG分离率由亲代的20.6%下降到下代的3.8%。证明用MG灭活苗接种种鸡群进行净化MG是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猪口腔液作为一种生物检材,在猪群疫病监测和诊断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尚不清楚病毒核酸在口腔液中的稳定性.利用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评估核酸保护剂和保存温度对病毒核酸在口腔液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4 ℃或室温条件保存1d后,核酸保护剂组病毒核酸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高10倍...  相似文献   

18.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核酸定量技术.它利用荧光实时检测PCR反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节约时间等优点.文章就常用的4种方法,即DNA结合染色、水解探针、分子信标和杂交探针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介绍,同时综述了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荧光定量PCR方法是一种发展较快的新型核酸定量检测技术。本文比较了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与其他三种常见的动物疫病病原检测方法(普通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快速检测卡)的优缺点,结果得出: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结果判定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20.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分子检测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核酸定量技术,因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等优点成为核酸检测中的重要工具,作者将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