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选择临床健康的2月龄附红细胞体自然感染仔猪15头,每周采血1次,连续4次,检测血样的RBC、PCV、ηb10s^—1、ηb150s^—1、ηp、ηre10s^—1、ηrel50s^—1、AI、RI、TK。检测结果如下:随着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强度的增强,ηb10s^—1、ηre10s^—1、ηrel50s^—1、AI、RI、TK明显增高,而RBC、PCV、ηb150s^—1、ηp无明显变化,表明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进而影响脏器组织的血液灌注和微循环功能。这些血液流变学改变,构成了血栓、炎症、变性、水肿、坏死等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附红细胞体自然感染对猪红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选择临床健康的 2月龄附红细胞体自然感染仔猪 1 5头 ,每周采血一次 ,连续 4次 ,观察红细胞的形态 ,并测定RBC、红细胞脆性 (最小脆性和最大脆性 )、红细胞ATPase和SOD活性、红细胞C3b受体 (E_C3bRR)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 (E_ICR)率。检测结果 :随着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强度的增强 ,所测定指标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或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红细胞脆性增高、红细胞ATPase和SOD活性及E_C3bRR率和E_ICR率均有降低趋势。表明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 ,红细胞易破裂而溶血、红细胞内外阳离子平衡失调、红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3.
去年八底,河北省抚宁县某养殖户送来濒死猪1头。半天后死亡,根据其临床表现、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确定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过对病猪群检测,该猪场还有16头猪感染,感染率达53.3%(16/30)。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和药物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血虫净,盐酸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对猪附红细胞体病均有效,但以血虫净配合盐酸土霉素效果较好。为验证其致病性,将保存的含猪附红细胞体的血液接种子健康猪3头,结果导致发病,感染猪临床表现与自然发病猪相似。地感染猪的血液进行镜检,根据视野中感染红细胞数目计算出红细胞感染率。又通过对感染猪血液部分血液学指标测定的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可使猪红细胞数目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脆性增高。猪附红细胞体不但可以引起猪发病,而且还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而引起人的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分别选用10头健康仔猪和附红细胞体感染仔猪,进行了血液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等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附红细胞体感染的仔猪红细胞压积(P0.01)、红细胞总数(P0.01)和血红蛋白(P0.01)显著低于健康仔猪,白细胞总数(P0.01)显著高于健康仔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仔猪嗜中性白细胞(P0.05)、单核细胞(P0.05)显著高于健康仔猪,嗜酸性白细胞(P0.05)和淋巴细胞(P0.01)显著低于健康仔猪。结果表明,附红细胞体的侵袭引起猪血液指标的变化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感染BALB/c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相关指标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猪附红细胞体感染BALB/c小鼠模型,检测BALB/c小鼠外周血中血细胞的变化特征,同时检测感染小鼠血浆中红细胞表面分子CD35分子(Ⅰ型补体受体),进一步揭示附红细胞体的免疫致病机理。结果显示小鼠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随感染时间的增加,红细胞数量呈降低趋势,白细胞数量呈升高趋势,且两者呈负相关。CD35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说明附红细胞体感染可降低机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一种合适的猪附红细胞体病动物模型,利用摘除脾和/或注射地塞米松的昆明小白鼠,以腹腔注射方式人工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通过血液涂片镜检、PCR检测、临床症状观察及病理剖检对感染情况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猪附红细胞体能够经腹腔注射感染昆明小白鼠,且感染鼠表现出与猪附红细胞体病相似的临床症状。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实验动物模型已成功建立,并证实啮齿类动物在附红细胞体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耍作用。  相似文献   

7.
猪附红细胞体对自然感染长白仔猪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猪附红细胞体对自然感染长白仔猪血液学指标的影响,采用姬姆萨染色法和PCR方法对自然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长白仔猪进行了病原体鉴定,采用全自动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对猪附红细胞体病长白仔猪的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自然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长白仔猪的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白细胞总数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血清酶活性升高;尿素氮含量降低;血糖、总胆固醇等含量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猪附红细胞体对不同宿主红细胞的体外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证实猪附红细胞体能否感染其它宿主红细胞,本试验在猪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的基础上,进行了猪附红细胞体体外感染家兔、昆明小白鼠、犬、羊、牛及人的健康红细胞。结果表明,将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的阳性血液体外感染家兔、昆明小白鼠、犬、羊、牛及人的健康红细胞,均可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以兔和昆明小白鼠红细胞的感染率最高,分别达45.0%和40.3%;人红细胞的感染率为30.0%,呈现轻度感染;而对其它宿主红细胞,呈现一过性感染。  相似文献   

9.
猪圆环病毒(PCV)是一种单链环状DNA病毒,依基因组及致病性可分为两种:PCV1型和PCV2型.PCV2型病毒却可引发多种疾病,与猪群中许多传染病密切相关.1991年加拿大学者首次对猪圆环病毒病进行了报道[1](Harding and Clark,1997).我国郎洪武等也报道了猪血清PCV2抗体阳性[2].目前PCV2广泛存在于全球很多养猪国家和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立克次氏体病原-猪附红细胞体引起,可致猪发热、贫血、黄疸等症状的血液感染性疾病,遍及欧亚大陆、美洲、大洋洲等30多个国家[3].猪疥螨病是疥螨寄生在猪皮内的接触性体外寄生虫病,病猪表现搔痒、脱毛、结痂、皮肤龟裂等特征.2011年5月,秦皇岛野生动物园野猪园断奶仔猪,发生圆环病毒、附红细胞体、疥螨混合感染病例,经过采取综合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附红细胞体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急性附红细胞体病患畜 (猪、羊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显示 ,感染附红细胞体的病猪 RBC-CR1花环率显著下降 ,RBC-IC花环率变化不明显。结果表明 :附红细胞体侵袭红细胞的同时 ,破坏了红细胞膜表面的 C3 b受体 ,红细胞膜表面游离状态的 C3 b受体数量明显减少 ,机体红细胞的免疫黏附活性降低 ,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猪的毛色类型、猪的毛色遗传模式,着重综述了猪毛色基因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指出存在问题并就未来发展方向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以国际标准强毒R株人工感染非免疫产蛋鸡,定时扑杀,分别从鼻窦、眶下孔、气管、肺、气囊、卵巢和输卵管分离MG,并收集感染鸡所产蛋分离MG。结果表明,人工感染48小时后上、下呼吸道及肺已被全面感染,96小时气囊已被感染,120小时输卵管已能分离到MG,卵巢始终分离不到MG。人工感染鸡自144小时便能在其所产蛋中分离出MG。药物治疗能在72小时内消除感染,油乳剂苗则需24天后逐渐降低蛋内MG分离率,药物卵内注射、种蛋药浴、高温处理均能杀死卵内MG,但以研制的种蛋浸泡剂药浴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13.
用硝酸和高氯酸消化蜂蜜,使硒游离出来,在微酸性环境下,硒和2,3-二氨基萘(DAN)生成有较强荧光的物质,用环己烷萃取,在激发波长378nm,荧光波长518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蜂蜜中硒含量范围:0.10~0.82μg/g。表明:蜂蜜应视为天然富硒营养品。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3~6月龄比格犬甲状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比格犬甲状腺实质由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构成。滤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22~220.00μm,平均90.80μm;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高度3.04~7.11μm,平均5.18μm,电镜下可见功能状态不同的两型滤泡上皮细胞;滤泡旁细胞很多,直径4.40~8.82μm,平均6.23μm,位于滤泡之间或镶嵌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也可聚集在一起形成滤泡样结构,胞质内含有大量的分泌颗粒,电镜下也可见两种类型的滤泡旁细胞。  相似文献   

15.
乳酸杆菌益生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酸杆菌作为益生菌广泛用于人和动物。本文综述了乳酸杆菌改善宿主健康的机制。乳酸杆菌可通过产生抗菌物质如乳酸、过氧化氢、细菌素,或者通过竞争营养或肠道黏附位点来抑制致病菌;通过诱导黏附素的分泌或阻止细胞凋亡而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从而保护肠道。文章重点讨论了乳酸杆菌表面成分(表面蛋白、脂磷壁酸和肽聚糖)与肠道受体(C型凝集素受体、Toll样受体和 Nod样受体),阐述了他们结合后启动免疫调节信号,调控肠道免疫功能以发挥改善健康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两种绿头鸭(白羽绿头鸭和绿头鸭)肌肉营养组成和价值,为绿头鸭肉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选择白羽绿头鸭和绿头鸭60只(每个品种各30只,公母各半),依照国家标准测定胸肌粗蛋白质、粗脂肪、胆固醇含量及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组成和含量,并对胸肌进行氨基酸评价及脂肪酸营养价值评价。结果显示,白羽绿头鸭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绿头鸭(P<0.05);两种绿头鸭肌肉中均检测到17种含量大于0.01%的氨基酸,其中白羽绿头鸭肌肉苏氨酸、组氨酸、丝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绿头鸭(P<0.05),赖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低于绿头鸭(P<0.05);检测到13种含量均大于0.01%的脂肪酸,其中白羽绿头鸭硬脂酸和油酸含量显著低于绿头鸭(P<0.05);检测到9种矿物质元素(钠、镁、钾、钙、锰、铁、铜、锌和硒),两种绿头鸭差异不显著(P>0.05);检测到8种维生素,白羽绿头鸭肌肉维生素B1含量显著高于绿头鸭(P<0.05),维生素D和维生素E含量显著低于绿头鸭(P<0.05)。两种绿头鸭肌肉氨基酸比例接近世卫组织推荐的理想模式,富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The accuracy of a technique for centesis of the bicipital bursa using a 9 cm, spinal needle inserted through the tendon of the biceps brachii muscle was evaluated. A veterinary radiologist who had no previous experience of performing centesis of the bicipital bursa and an equine clinician who had little experience in performing the procedure, attempted to inject a solution of aqueous radiopaque contrast medium into the bicipital bursae of 8 horses using an approach in which the bursa was accessed by directing a needle through the tendon of origin of the biceps brachii muscle until cartilage in the lateral portion of the intertubercular groove was contacted. Centesis of the bicipital bursa using this approach in horses having no signs of disease of the bursa was consistently successful if the cubital joint was flexed and the scapulohumoral joint extended.  相似文献   

18.
莱克多巴胺属于β-兴奋剂,在动物性产品中残留量过高会危害人类健康。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法来检测甘肃部分地区猪肉中莱克多巴胺的残留量,根据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出猪肉中莱克多巴胺的检出限为24 μg/kg,以莱克多巴胺的6种标准品测得莱克多巴胺的标准曲线,以此检测甘肃部分地区猪肉中莱克多巴胺的残留量是否超出检出限,并分析不同地方莱克多巴胺残留量存在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作为侵权责任承担的研究成为必要,文中以不作为侵权责任承担的法理基价值础作为切入点,从义务-责任原理和社会价值方面探讨了不作为侵权责任承担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其承担责任的构成要件,进而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的侵权行为法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法律秩序中,商会自治规范是制定法的基础和必要的补充,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了制定法;商会自治规范主要包括商会组织规范、行为规范、惩罚规范以及争端解决规范等;其效力仅及于其内部成员;商会自治规范和制定法之间存在冲突,但也存在整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