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扬州鹅及其杂交配套组合肉用性能和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70日龄扬州鹅(A×A)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K×B、K×A、C×A和S×A)鹅群体为试验素材,测定其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和化学指标。结果表明:5个鹅群体中,屠宰率、全净膛率都分别在87.10%、67.94%以上;肌肉肉色(OD值)为0.58~1.68,且胸肌肉色均较腿肌浅;嫩度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但腿肌的嫩度比胸肌好;K×B群体公鹅胸肌粗脂肪、S×A群体及A×A群体母鹅胸肌的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腿肌(P0.05),A×A群体母鹅胸肌蛋白含量极显著小于腿肌(P0.01),S×A群体公鹅腿肌的粗脂肪含量在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群体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在部位和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除C×A群体母鹅胸肌中的肌苷酸含量显著大于腿肌外,其他群体肌苷酸和硫胺素含量在部位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扬州鹅及其杂交组合肉用仔鹅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IMP)含量,试验以扬州鹅(A×A、B×B)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B♂×A♀、K♂×A♀、D♂×A♀和C♂×A♀)共6个群体的肉用仔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肌肉中氨基酸和IMP的含量。结果表明,公鹅胸肌中,除谷氨酸(Glu)、丙氨酸(Ala)、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鲜味氨基酸(DFAA)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各试验组一磷酸腺苷(AMP)、IM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P0.05)。公鹅腿肌中各组间天冬氨酸(Asp)、Glu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C×A、K×A肌苷(INO)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胸肌中各组间甘氨酸(Gly)、甲硫氨酸(Met)、精氨酸(Arg)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腿肌中各组间Asp、Glu、Met、Arg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IMP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P0.05)。公、母鹅胸肌中次黄嘌呤(HYP)含量试验组C×A显著高于对照组A×A(P0.05),试验组B×A A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公、母平均腿肌中各组间Al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K×A、D×A AMP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扬州鹅杂交配套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改善了肉品质。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比较70日龄太罗鹅(太湖鹅♂×罗曼鹅♀)、罗太鹅(罗曼鹅♂×太湖鹅♀)、浙罗鹅(浙东白鹅♂×罗曼鹅♀)、罗曼鹅(纯种)和太湖鹅(纯种)的肉品质(肌苷酸、肌内脂肪、氨基酸和脂肪酸),为肉鹅杂交配套系选育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鹅(公母比为1:5),子一代70日龄时每组取体型相近的6只进行屠宰。结果表明:罗曼鹅与太罗鹅胸肌中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浙罗鹅(P<0.05);浙罗鹅胸肌中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太罗鹅和浙罗鹅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太罗鹅和罗曼鹅胸肌与腿肌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且太罗鹅鲜味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太罗鹅和浙罗鹅胸肌亚油酸、亚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杂交鹅腿肌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纯种鹅(P<0.01);太罗鹅和浙罗鹅胸肌和腿肌必需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本研究表明浙罗鹅和太罗鹅肉品质总体优于其他3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拉萨白鸡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对拉萨白鸡生长状况、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42、120、150、180、210日龄,拉萨白鸡公鸡体重极显著高于母鸡体重(P0.01)。公鸡、母鸡180日龄的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比较,母鸡胸肌肉色L值与剪切力显著高于公鸡(P0.05)。公鸡腿肌胶原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相同性别不同部位比较,公鸡胸肌和腿肌的肉色、p H值、失水率、剪切力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的肉色、失水率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肌和腿肌的胶原蛋白、肌内脂肪、水分、蛋白质含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今后利用伊犁鹅进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随机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2岁的伊犁鹅及其与豁眼鹅杂交后代(杂交鹅)各10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肌肉抗氧化性能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伊犁鹅公鹅胸肌率显著高于杂交鹅公鹅(P0.05),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伊犁鹅母鹅(P0.05或P0.01);杂交鹅公鹅的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极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1)。伊犁鹅母鹅肉色极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1);屠宰后24小时时,伊犁鹅公鹅的腿肌肉色显著高于杂交鹅公鹅(P0.05);屠宰后2小时时,伊犁鹅母鹅的胸肌pH值极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1)。伊犁鹅母鹅胸肌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杂交鹅母鹅(P0.05),伊犁鹅公鹅腿肌的MDA含量显著低于杂交鹅公鹅(P0.05);伊犁鹅母鹅胸肌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5),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营养水平下,伊犁鹅与杂交鹅比较,伊犁鹅产肉性能高、肉质较好、抗氧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琅琊鸡遗传资源保护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120日龄琅琊鸡180只,设6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3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于300日龄时分析不同性别琅琊鸡的屠宰性能,并屠宰取胸肌和腿肌分析不同部位间肉品质常规指标、化学指标及风味物质指标。结果表明:公鸡、母鸡屠体率均超过87.00%,全净膛率均大于65.00%,公鸡腿肌剪切力显著高于公鸡胸肌(P0.05),母鸡腿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母鸡胸肌(P0.01),公鸡、母鸡胸肌和腿肌pH值随着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公鸡腿肌红度值(a~*值)极显著高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P0.01);公鸡腿肌干物质、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腿肌(P0.05),公鸡胸肌、腿肌粗脂肪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母鸡腿肌中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公鸡胸肌、腿肌中肌苷酸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肌、腿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公鸡胸肌、腿肌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胸肌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值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值最高,分别为39.97%和66.89%。说明琅琊鸡具有屠宰性能良好、肉质细嫩和味鲜、腿肌富含风味前体物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文昌鸡公鸡20只,10周龄时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进行手术去势,另一组不去势作为对照组。20周龄时测定各组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并测定血清血糖和总脂。结果表明:去势鸡的腹脂重、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活重、肌间脂肪宽、皮下脂肪厚显著高于公鸡(P0.05),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去势鸡与公鸡差异不显著(P0.05);去势鸡的胸肌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腿肌内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公鸡(P0.05),胸肌内水分含量、滴水损失、熟肉率、剪切力、p H值、肉色差异不显著(P0.05);去势鸡血清总脂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血糖差异不显著(P0.05)。去势可明显提高文昌鸡公鸡的脂肪沉积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选用200只1日龄健康大围山微型鸡(公母各半),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于150日龄进行屠宰试验,对肌肉肉质性状和肌苷酸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大围山微型鸡肌苷酸含量与肉品质常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研究表明:母鸡腿肌pH_(24 h)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鸡胸肌L~*值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腿肌a~*值极显著高于母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和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胸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腿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母鸡(P0.05);母鸡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公鸡(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与pH_(45 min)、p_H(24 h)、a~*值、剪切力、粗蛋白和粗脂肪呈正相关;与L~*值、b~*值、失水率、蒸煮损失率、粗灰分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道州灰鹅生长性能及不同性别道州灰鹅的产肉规律,选用260只道州灰鹅分别在0~11周龄称重;11周龄末随机挑选公、母鹅各30只,测定屠宰性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道州灰鹅0~4周龄体重增长迅速,5~8周龄平稳上升并在第9周龄出现增长高峰,10~11周龄增长逐步放缓;道州灰鹅的料肉比在第2周龄出现增长高峰后,呈平稳下降趋势,直到9周龄后缓慢上升。11周龄道州灰鹅公鹅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胸肌重、瘦肉重均极显著高于母鹅(P0.01),屠宰率、全净膛率、瘦肉率显著高于母鹅(P0.05);11周龄公鹅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瘦肉重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鹅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胸肌重、瘦肉重之间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公、母鹅腹脂重与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相关。由此可见,道州灰鹅生长较快,屠宰性能良好,但公、母鹅产肉性能存在差异,公鹅优于母鹅。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黑羽番鸭上市时期生产性能,试验对黑羽番鸭13周龄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公母番鸭由于体型差异,其7个体尺指标间均差异显著(P0.05);屠宰指标中,宰前活重和半净膛率公番鸭显著高于母番鸭(P0.05);公、母番鸭胸肌失水率均显著高于腿肌(P0.05);风味氨基酸中仅胸肌中丙氨酸含量母鸭显著高于公鸭(P0.05)。说明黑羽番鸭具有较好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且公、母番鸭产肉性能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肉品质以及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8周龄北京油鸡公鸡1 200只,体重(561.75±7.39) g,随机分成2个组,对照组为集约化笼养(笼养组),试验组为林下放养(放养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试验分为9~14周龄和15~20周龄2个阶段,试验期间饲喂相同饲粮。结果表明:1) 14周龄,笼养组北京油鸡活体重与放养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20周龄,放养组油鸡活体重较笼养组显著下降(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油鸡腿肌率较笼养组显著上升(P<0.05),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而胸肌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 20周龄,放养组胸肌和腿肌亮度(L*)和红度(a*)值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胸肌黄度(b*)值显著下降(P<0.05),而腿肌b*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 20周龄,放养组北京油鸡胸肌粗蛋白质含量较笼养组显著升高(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北京油鸡胸肌肌苷酸含量较笼养组显著上升(P<0.05),腿肌粗蛋白质和肌苷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饲养方式对肌肉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4)北京油鸡胸肌和腿肌中脂肪酸种类基本一致,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放养组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而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肌内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存在影响,林下放养方式可改善北京油鸡肌肉品质和肉质风味。  相似文献   

12.
为检验不同扬州鹅专门化品系(扬州鹅A品系YA、扬州鹅B品系YB、扬州鹅C品系YC、浙东白鹅Z、霍尔多巴吉鹅H)的杂交配套效果,实验在种鹅400日龄时,组建4个杂交组合(YB♂×YA♀、YC♂×YA♀、Z♂×YA♀、H♂×YA♀)和3个纯繁组(YA♂×YA♀、YB♂×YB♀、YC♂×YC♀),分别测定420只种鹅繁殖性能、700只仔鹅生长性能、70只10周龄鹅的屠宰性能及常规肉品质。结果表明:YA♂×YA♀组合的受精率最高,H♂×YA♀组合的受精率最低,其他5个组合的受精率在80%左右;YC♂×YA♀组合的孵化率最高,Z♂×YA♀组合孵化率最低;Z♂×YA♀组合和YB♂×YB♀组合在0~6周龄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5个组合,YB♂×YB♀组合的平均体重最高,为3 842.23 g,H♂×YA♀组合的平均体重最低,为3 443.08 g;除YC♂×YA组合外,其他组合腹脂沉积均低于2.4%,H♂×YA♀组合与YC♂×YC♀组合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5个组合;YB♂×YA♀组合、H♂×YA♀组合、YB♂×YB♀组合和YC♂×YC♀组合胸肌的水分与胶原含量高于腿肌,胸肌的蛋白与脂肪含量低于腿肌,Z♂×YA♀组合与YB♂×YB♀组合水分含量低于78%,蛋白含量高于23%。综上,YB♂×YB♀组合与Z♂×YA♀组合的繁殖性能与生长性能良好,且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优良,可为扬州鹅新品系的下一步选育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肌肉生成抑制素(myostatin,MSTN)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对鹅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以莱茵鹅和籽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MSTNMyoG基因在籽鹅和莱茵鹅胸肌、腿肌中的差异表达情况,运用统计软件对基因表达情况与屠宰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莱茵鹅胸肌重和胸肌率极显著高于籽鹅(P<0.01),籽鹅胸肌MSTN、MyoG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莱茵鹅(P<0.01);在腿肌中,籽鹅MSTN 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莱茵鹅(P<0.01),籽鹅与莱茵鹅MyoG mRNA表达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品种MSTN mRNA表达水平也存在差异,在籽鹅胸肌和腿肌中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莱茵鹅胸肌和腿肌中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就MyoG mRNA而言,在籽鹅和莱茵鹅胸肌和腿肌中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MSTN基因表达与屠宰性能相关性分析表明,胸肌中MSTN mRNA表达量与活重、胸肌重和胸肌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胸肌和腿肌中MyoG mRNA表达量与活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MSTNMyoG基因可能对肌肉生长分别起正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舍饲和放牧补饲两种饲养方式对武冈铜鹅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200羽1周龄武冈铜鹅,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20羽鹅。第1组为放牧补饲组,第2组为全舍饲组。试验为期63 d。结果表明:两种饲养方式对2~4周龄武冈铜鹅生产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5~10周龄第2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第1组(P0.05),全程料重比和死淘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1组胸肌和腿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第2组(P0.05),而第1组胸肌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第2组(P0.05),腿肌和胸肌中粗脂肪、肌苷酸和氨基酸含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第1组相比,第2组每只鹅可增加利润7.49元。结果提示,武冈铜鹅采用全舍饲饲养可提高生产性能和饲养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70日龄扬州鹅(A×A)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K×B、K×A、C×A和S×A)共5个鹅群体为实验素材,分别取其胸肌和腿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研究其肌苷酸与肌内脂肪的沉积规律。结果表明:5个鹅群体中,除C×A群体母鹅胸肌中的肌苷酸含量显著大于腿肌外(P<0.05),其他鹅群体胸肌和腿肌中的肌苷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K×B群体公鹅胸肌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除S×A群体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在性别间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群体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在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5~10周龄期间,豁眼鹅分别饲喂高(15.5%)、中(14.5%)、低(13.5%)3种蛋白水平的日粮,探讨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组织生长激素(GH)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第8、10周龄高蛋白组母鹅的体重显著高于低蛋白组母鹅的体重(P0.05)外,不同蛋白水平之间在同日龄、性别时无显著性差异。在第10周龄时,母鹅高蛋白组活重、屠宰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显著性高于低蛋白组母鹅活重(P0.05),高、中蛋白胸肌重显著性高于低蛋白组(P0.05),中蛋白组胸肌率显著性高于低蛋白组(P0.05)。其他指标在同性别不同蛋白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第8、10周龄的胸肌、腿肌中GH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在不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第8、10周龄的胸肌GH基因mRNA表达量要显著性高于腿肌(P0.05)。随着鹅周龄增加,GH基因在肌肉中表达量下降。由此可知,在5~10周龄期间,公鹅宜用蛋白水平为13.50%的日粮,母鹅宜用蛋白水平为14.50%的日粮,日粮蛋白水平不会显著性影响GH基因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豁眼鹅体重、体尺与屠宰性状间的相关性,试验对10周龄豁眼鹅的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周龄豁眼鹅的体斜长、半潜水长、胫长和宰前体重在公母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龙骨长、胸宽和胫围在公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屠宰率和腿肌重在公母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腹脂重在公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10周龄豁眼鹅的体重与体尺各指标(胸深除外)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试验所测的7个体尺指标(除胸深和胸宽外)与宰前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和腹脂重相互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8.
茶花鸡肌肉营养成分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茶花鸡肌肉品质特性,试验随机选取20周龄的茶花鸡60只(公母各半),对其胸肌、腿肌中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0周龄的茶花鸡公鸡胸肌、腿肌中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与母鸡胸肌、腿肌中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其中母鸡腿肌中粗脂肪含量最高;母鸡胸肌、腿肌中水分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公鸡(P0.05或P0.01)。说明茶花鸡是一种粗蛋白含量很高的鸡种,有良好的经济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日粮纤维水平对不同生长阶段籽鹅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288只籽鹅随机分为4组,即4.00%、7.00%、10.00%、13.00%纤维组,分别在5,9,13周龄进行屠宰试验,测定籽鹅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3.00%纤维组籽鹅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最高(P0.05);籽鹅腿肌率随着生长时期的增长而降低(P0.05),籽鹅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随着生长时期的增长而升高(P0.05);4.00%纤维组籽鹅血液中尿素氮、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浓度最高,13.00%纤维组最低(P0.05),但它们均随着生长时期的增长而降低(P0.05);籽鹅血液中葡萄糖、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不受日粮纤维水平和生长时期的影响(P0.05)。说明在13.00%日粮纤维水平下籽鹅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最高;随着日粮纤维水平的升高,籽鹅血脂降低,氮沉积增加。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蚕沙水平对扬州鹅仔鹅生长性能、肌肉品质、营养成分以及硫胺素、肌苷酸、氨基酸等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探讨仔鹅饲粮中蚕沙的适宜添加水平。选取330只1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Ⅲ、Ⅳ、Ⅴ组)分别饲喂添加3%、6%、9%、12%蚕沙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从仔鹅11日龄至70日龄。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Ⅳ组和Ⅴ组显著降低了仔鹅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提高了料重比(P0.05)。2)饲粮中添加蚕沙显著降低了仔鹅胸肌肉色和腿肌剪切力(P0.05),且均呈一次线性关系(P0.05)。3)饲粮添加蚕沙显著提高了仔鹅胸肌、腿肌水分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仔鹅胸肌、腿肌粗蛋白质、粗脂肪的含量(P0.05)。Ⅳ组腿肌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Ⅴ组胸肌和腿肌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饲粮添加蚕沙显著提高了仔鹅胸肌、腿肌硫胺素含量(P0.05),对胸肌、腿肌中肌苷酸和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饲粮添加适量蚕沙对仔鹅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常规养分含量以及肌苷酸、氨基酸等风味物质含量没有不良影响,并具有改善肌肉嫩度,提高硫胺素含量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仔鹅饲粮中蚕沙的添加水平不宜超过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