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作用具有两重性,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不良反应,轻者出现副作用、过敏反应,重者产生急、慢毒性,以至死亡。由于抗菌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负面问题,如不良反应增多,导致药源性疾病;使细菌耐药菌株增多,许多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即多重耐药,致使药物疗效降低以至无效;药物在动物源食品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等。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实现人们所期望的药到病除,始终是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畜主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专家指出,绝大多数情况下,包括兽医院和大型养殖场在用药前没有明确的微生物学诊断而盲目用药,大量应用多种抗生素。有效的方法是正确诊断,根据实验室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无条件的地方应根据临床诊断、抗菌药的抗菌范围、药物在动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特点正确选择抗生素。选药时应纠正“越新、越贵的抗菌药物疗效越好”和人们总认为头孢菌素(先锋霉素)就是比青霉素好,进口的就是比国产的好,等等错误观点和误区。  相似文献   

2.
药物作用具有两重性,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不良反应,轻者出现副作用、过敏反应,重者产生急、慢毒性,以至死亡。由于抗菌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负面问题,如不良反应增多,导致药源性疾病;使细菌耐药菌株增多,许多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即多重耐药,致使药物疗效降低以至无效;药物在动物源食品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等。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实现人们所期望的药到病除,始终是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畜主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专家指出,绝大多数情况下,包括兽医院和大型养殖场在用药前没有明确的微生物学诊断而盲目用药,大量应用多种抗生素。有效的方法是正确诊断,根据实验室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无条件的地方应根据临床诊断、抗菌药的抗菌范围、药物在动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特点正确选择抗生素。选药时应纠正"越新、越贵的抗菌药物疗效越好"和人们总认为头孢菌素(先锋霉素)就是比青霉素好,进口的就是比国产的好,等等错误观点和误区。  相似文献   

3.
由于抗菌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负面问题。如不良反应增多,导致药源性疾病;多重耐药增多,致使药物疗效降低以至无效;药物在动物源食品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等。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动物源细菌的抗菌耐药情况,加强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针对常见的七大类抗菌药物,阐述了它们的耐药机制以及耐药基因的国内流行现状。有研究显示:动物源细菌对各类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耐药基因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流行率和检测率较高的耐药基因多数能在质粒、整合子、转座子等移动元件上被检出,并以水平传播的方式扩散;同一质粒上检测出数种耐药基因,这些质粒是细菌产生多重耐药现象的重要原因。本文对监管部门出台相应控制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抗菌药物在动物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和不合理应用,导致病原菌对动物使用的各种抗菌药物日益耐受,出现了非常严峻的细菌耐药局面.本文简要阐述和分析了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产生方式及原因,并简述了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在动物生产上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且动物源耐药菌极有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和动物性食品(肉制品和奶制品)传给人类,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也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大肠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畜禽病原菌,常引起腹泻、尿道感染、腹膜炎,甚至败血症等.此外,大肠杆菌也是肠道菌群的共生菌,食品动物中治疗或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给肠道中的大肠杆菌造成一种选择性压力,导致大量耐药大肠杆菌的出现,因此共生型大肠杆菌常作为抗菌药物选择压力的一个指示菌.肠道的内环境也为耐药基因的传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共生型大肠杆菌作为一个可能的耐药基因储存库,在耐药基因的传播扩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7.
空肠弯曲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全球关注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由于滥用抗生素而造成其耐药性不断增强,成为公共卫生日益关注的问题.各类抗生素作用位点的基因突变是诱发空肠弯曲菌对各类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同时细菌对药物的外排机制也在其对抗生素耐药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文章对空肠弯曲菌对各类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畜禽养殖中抗生素滥用造成动物源耐药细菌大量产生与传播,已经成为重点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我国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对于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关注度亟待加强。本文将从浙江省近年动物源大肠埃希菌、弗格森埃希菌、沙门菌、弯曲杆菌、肠球菌及葡萄球菌的分离情况、耐药情况以及所发现的获得性耐药基因方面进行综述,为畜禽养殖行业的科学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指导,完善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网,为抗菌药减量化行动提供依据,以期更好地遏制浙江省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于怀敬  王琰 《中国猪业》2009,4(3):58-60
自20世纪开始应用抗生素药物以来,抗生素对预防和治疗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的发展与动物的健康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抗生素药物耐药性、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及畜产品药物残留等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由滥用抗生素药物而造成的。当前农村养猪户在防治猪病中滥用抗生素药物现象非常严重,为此,就当前农村养猪户在猪病防治中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应用抗生素药物以来,对预防和治疗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的发展与动物的健康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抗生素药物耐药性、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及畜产品药物残留等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滥用抗生素药物而造成的。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应用抗生素药物以来,对预防和治疗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的发展与动物的健康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抗生素药物耐药性、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及畜产品药物残留等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滥用抗生素药物而造成的。为此,就当前农村养猪户使用抗生素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抗生素药物在猪病防治中的正确使用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饲料业、养殖业抗生素的不断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兽医治疗细菌性疾病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穿梭或交叉用药,而使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此外,饲料中尤其是高档饲料中,添加大量高档抗生素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导致动物长期低剂量采食抗生素,使体内大量细菌产生耐药性并不断向环境中排放,造成环境中耐药菌数量大幅度上升,由耐药菌引发的疾病也显著增加。有的甚至加至治疗量,导致一旦猪群发生细菌性疫病即到很难找到有效治疗药物的地步。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而导致抗生素疗效下降,细菌病危害加重。专家指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居高不下,而且耐药菌产生之快、传播之迅速、耐药率与耐药水平之高是以前少有的。如果说以前抗生素的神奇功效令我们对许多传染病信心百倍的话,那么进入90年代已经出现了令我们手足无措的困境。特别是近两年,医学和兽医临床上又出现了超强耐药、多重耐药性病原菌,危害更加严重,几乎到了无药可用的地步。因此,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畜健康的重要因素,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利用调查和数据统计报道我国近年来的兽用抗生素使用、养殖业用药背景、抗菌药物耐药、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库研究及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等现状,并针对我国动物源细菌的耐药和监测现状,提出了我国政府与各地区相关部门应科学评估分析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及变化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方法,完善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和监测体系;加强教育和宣传等应对措施,为解决全球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畜牧养殖中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养殖中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主要有产生钝化酶、改变药物作用靶点、通过主动外排或形成非渗透性膜、形成生物被膜、增加代谢颉颃物等.近几年研究又发现常用抗菌药的多种耐药新机制.针对细菌耐药机制,提出合理用药、加强饲养管理、研制开发耐酶药物、抗菌药物替代品、耐药抑制剂及破坏耐药基因新技术等对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15.
抗菌药仍是治疗病原菌引起的奶牛疾病的常用方法。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得细菌产生耐药性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奶牛的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也显现出多重耐药的趋势,给奶牛疾病的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同时也威胁人类健康。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超过人们研发抗菌药的速度,因此,保持现有抗菌药的疗效很有必要。一方面应该掌握细菌的耐药机制,如细菌分子耐药机制、抗菌药物外排机制或降低摄入机制、生物膜等,以便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采用不同措施减少耐药细菌的出现,如质粒消除、抗菌药替代品、开发高效安全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联合治疗)等。作者对奶牛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耐药机制、耐药控制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减少耐药性、规范抗菌药的使用和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药物的应用对预防和治疗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发展与动物的健康确实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抗生素药物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畜产品药物残留等不可忽视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滥用抗生素药物所造成的。当前农村养猪场户在猪病防治中如何做到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现从九个方面总结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万遂如 《兽医导刊》2008,(12):31-33
自20世纪应用抗生素药物以来,对预防和治疗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的发展与动物的健康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抗生素药物耐药性、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及畜产品药物残留等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滥用抗生素药物而造成的。当前农村养猪户在防治猪病中滥用抗生素药物现象非常严重,为此,就当前农村养猪户在猪病防治中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万遂如 《动物保健》2008,(12):31-33
自20世纪应用抗生素药物以来,对预防和治疗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的发展与动物的健康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抗生素药物耐药性、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及畜产品药物残留等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滥用抗生素药物而造成的。当前农村养猪户在防治猪病中滥用抗生素药物现象非常严重,为此,就当前农村养猪户在猪病防治中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食品动物源细菌耐药性与公共卫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药在畜禽养殖上大量应用,对治疗和预防动物疾病、促进生长、提高畜牧业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动物使用抗菌药导致大量耐药菌出现,一方面造成动物疾病防治屡屡失败;另一方面大量的动物源耐药菌可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如是病原菌则直接导致人类疾病治疗的失败,如是非病原性耐药菌则可能在人体肠道中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病原菌而引发疾病。因此,食品动物源耐药菌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抗生素等化学抗菌药物的广泛及不合理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使一些原有的化学抗菌药失去作用,导致人类和动物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难度越来越大,同时抗生素等化学治疗药的大量使用,使其在动物食品中残留,促进了耐药菌株的进一步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