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猪等孢球虫是一种能引起仔猪球虫病的专性寄生性原虫,可引起仔猪严重腹泻甚至死亡,其发病率可高达50%~75%,病死率高达75%,呈世界性流行,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目前对仔猪球虫病的防控主要以药物预防为主,随着耐药虫株的不断产生及公众对药物残留的高度关注,使得这一防控手段面临巨大挑战,新型抗猪球虫药物、疫苗及其他防控手段亟待研究开发。论文对猪等孢球虫的生活史、基因组学、免疫学及其与其他微生物的互作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仔猪球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兽医临床中,笔者注意到养猪场普遍忽视对寄生虫病的防治.猪场日常兽医管理工作较侧重于细菌病和病毒病的防治,而放松了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对猪等孢球虫病的防治.该病可严重危害仔猪健康发育、降低成活率、造成生产上的损失,因防治措施不力,致使近年来仔猪等孢球虫病的发生趋于更为广泛.现将仔猪等孢球虫病的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仔猪球虫病是养猪生产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据调查分析,近年来我国养猪户所养的仔猪发生腹泻症状,50%以上是因球虫引起的,特别是在养殖环境差的地区更严重,有的养猪场球虫感染率高达100%。仔猪发生球虫病后,出现下痢、生长发育缓慢、抵抗力下降及导致其它疾病发生等,,严重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给广大养猪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治疗药物不多的情况下,仔猪球虫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仔猪球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2年7~9月抽样调查了四川省12个市、县16个猪场的球虫病流行情况。结果,仔猪球虫阳性场占93.75%(15/16),仔猪球虫总感染率为25.36%(107/422);猪等孢球虫阳性场占87.50%(14/16),猪等孢球虫总感染率为18.72%(79/422);在球虫阳性的仔猪粪样中初步鉴定出5种球虫,即粗糙艾美球虫、蒂氏艾美球虫、猪艾美球虫、豚艾美球虫及猪等孢球虫。  相似文献   

5.
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Isospora suis)和某些艾美耳属(Eimeria)球虫寄生在哺乳期及新近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所引起一种寄生性原虫病,临床上以腹泻为主要症状[1-4]。哺乳仔猪患球虫病是养猪场的常见问题[5]。发病主要出现在8耀15日龄仔猪,感染日龄越小,病情越严重[5-7]。  相似文献   

6.
汤海平 《养猪》2014,(1):40-40
仔猪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和等孢球虫寄生于哺乳期及刚断奶猪肠上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在我国南方该病一般多发于温暖潮湿多雨的季节,主要发生于7~14日龄的哺乳仔猪,患病仔猪以严重腹泻、脱水和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球虫病在猪场流行较为广泛,而许多小型养猪场(户)却对它认识和重视不足,给猪场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因此,笔者现将一起哺乳仔猪发生球虫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和等孢属球虫引起的仔猪消化道疾病。病猪腹泻、消瘦及发育受阻,成年猪多为带虫者。猪球虫病多见于仔猪,可引起严重的消化道疾病。成年猪多为带虫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猪球虫的种类很多,但对仔猪致病力最强的是猪等孢球虫。  相似文献   

8.
仔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和某些艾美耳属球虫寄生在哺乳期及新近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所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脱水,严重的可引起死亡,与仔猪黄白痢相似,但抗生素治疗无效,主要发生在仔猪,其他日龄的猪多呈隐性带虫感染。近年来,猪球虫感染普遍存在,加之并发细菌、病毒或其他寄生虫病,死亡率相当高,给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3年雅周镇某养猪专业户发生一起仔猪球虫病,现将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和某些艾美耳属球虫寄生在哺乳期及新近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所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脱水,严重的可引起死亡,与仔猪黄白痢相似,但抗生素治疗无效,主要发生在仔猪,其他日龄的猪多呈隐性带虫感染。近年来,猪球虫感染普遍存在,加之并发细菌、病毒或其他寄生虫病,死亡率相当高,呈世界性分布,给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09年春荆州市某养猪专业户发生一起仔猪球虫病,现将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0.
猪等孢球虫病是由等孢球虫寄生于猪小肠上皮细胞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在集约化猪场的仔猪群中广泛流行。本病在预防和治疗用药方面的成本较高,每年可高达1亿美元以上,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调查,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大部分猪场都流行过本病,其场阳性率93.5%[1];翁亚彪等在2000~2002年对广东猪场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猪球虫感染率高达24.9%[2];杨光友等对四川仔猪球虫病的调查结果表明,猪等孢球虫阳性场占87.50%,总感染率为18.72%[3]。本文综述了猪等孢球虫病的病原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和生活史、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与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有效防治本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哺乳仔猪球虫病已成为养猪业的疑难病。哺乳仔猪腹泻病例中约有20%是由球虫病引起。球虫病造成哺乳仔猪的死亡率可达20%,造成养猪业的重大损失。此病用抗菌素治疗无效。在仔猪和母猪日粮中添加抗球虫剂已相当普遍。目前的研究表明,母猪日粮中添加抗球虫剂可使其粪中不排出球虫卵,但哺乳仔猪仍在生后4~8日龄发生球虫感染,其感染途径很可能是由于吞食被污染的产仔笼中的球虫卵所致。养猪生产者在母猪日粮加入抗球虫剂,以打破球虫病的传播循环,而本文作者认为仅靠此法可能无多大效果。虽然一些研究证实了在断乳仔猪日粮中添加抗球虫剂是有效的,对哺乳仔猪添加抗球虫剂也是有效的报道,但其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作者认为,改善环境卫生,杀灭产房和产仔笼中的球虫卵,是控制球虫病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猪球虫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虫是专门寄生于细胞内的原虫。猪的球虫病是由多种球虫寄生于猪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内,引起肠粘膜出血和腹泻为主的寄生虫病。本病主要发生于小猪,且多发于7~11日龄的乳猪早在1934年就有了猪等孢球虫的报道,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从临床上将猪等孢球虫病确诊为哺乳仔猪的一种球虫病,1978年在自然感染的病例中证实猪等孢球虫是引起仔猪球虫病的病原,并且猪等孢球虫病在哺乳仔猪中被人工复制出来。新生仔猪的球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在任何养仔猪的猪圈中均可能发生。仔猪球虫性腹泻已成为养猪业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猪球虫病是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一种仔猪肠道疾病。该病以引起仔猪严重腹泻、脱水和迅速死亡为主要特征,并有大量僵猪产生,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该病主要发生于4~7周龄仔猪,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仔猪发生球虫病主要是由于接触分娩舍和保育舍污染的地板、器具上残留的球虫卵囊而感染。母猪粪便中的卵囊也能引起仔猪发病。笔者于20...  相似文献   

14.
猪球虫病是由猪艾美耳球虫和等孢球虫寄生于猪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只发生于仔猪。该病的主要特征为仔猪严重腹泻、脱水和迅速死亡,在临床上与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有相似之处,不易区别,并有可能并发细菌、病毒或其他寄生虫病,且死亡率相当高,给猪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笔者现将一起仔猪球虫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猪球虫病是由猪的艾美耳球虫和等孢球虫寄生于猪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本病只发生于仔猪。该病的主要特征为引起仔猪严重腹泻、脱水和迅速死亡,在临床上与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有相似之处,不易区别,并有可能并发细菌、病毒或其它寄生虫病,且死亡率相当高,给猪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笔者现将一起仔猪球虫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世忠  江斌  吴胜会  林琳 《养猪》2011,(2):89-91
2:010年3—12月,对福建省26个规模化进行猪球虫病调查,其中22个猪场检出猪球虫(占84.6%),说明福建省大多数规模化猪场仍有猪球虫病。在受检的1 040份粪样中共检出73份有球虫卵囊(7.02%),其中等孢球虫39份(3.75%)、猪艾美耳球虫24份(2.3%)、猪蒂氏艾美耳球虫10份(0.96%),可见福建省猪场的球虫病仍以等孢球虫为主(占球虫粪样的53.4%),其次为猪艾美耳球虫(占球虫粪样的32.8%)、蒂氏艾美耳球虫(占球虫粪样的13.7%),未检出其它种类球虫。  相似文献   

17.
猪球虫与球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 (Isosparasuis)和某些艾美耳属 (Eimeria)球虫寄生于哺乳期及新近断奶的仔猪小肠上皮细胞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原虫病 ,在成年猪群 ,虽有球虫寄生 ,但一般不引起临床表现 ,多呈带虫现象 ,而成为本病的传染原 ,尤其是母猪带虫 ,常引起一窝仔猪同时或先后发病 ,或引起死亡 ,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 ,该病在欧、美、澳、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流行严重 ,引起兽医寄生虫学者的充分关注 ,在病原学、流行病学、免疫学等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1 病原生物学1 1 猪球虫的种类猪球虫最早报道于 …  相似文献   

18.
章胜  范小龙  贺东生 《猪业科学》2012,29(12):84-85
球虫是一类细胞内专性寄生原虫。初生仔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引起的,是猪最重要的原虫病。该病以引起仔猪严重腹泻、脱水为主要特征,使仔猪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造成大量僵猪,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临床症状常见于7~14日龄的哺乳仔猪,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并发其他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病可导致极高的死亡率。哺乳仔猪发生球虫病主要是因为接触分娩舍污染的地板、器具上残留的球虫卵囊而感染[1]。笔者通过对规模化猪场所暴发的哺乳仔猪球虫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总结提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遵循药物控制的原则。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及猪舍环境卫生,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球虫病。  相似文献   

19.
猪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科艾美尔属和等孢属球虫寄生于猪小肠上皮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等孢球虫是仔猪球虫病最常见的原虫病,引起仔猪下痢和增重降低。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报道,分布很广,由于重视不够、诊断不准,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实际病例从饲养环境情况、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解剖病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仔猪球虫病是一种由艾美耳属和等孢属球虫引起的仔猪消化道疾病,通常引起7~21日龄的仔猪腹泻。患病仔猪以腹泻、消瘦以及发育受阻为主要特征,使养猪场生产效益降低,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普遍存在于全世界,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是夏天高温高湿,适合虫卵繁殖,所以球虫卵囊检出率最高的季节是在夏季,规模猪场应重视夏季猪球虫病的防控。本人在兽医临床工作中遇到了一例典型的仔猪球虫感染病例,现针对该病例的发病情况、实验室检测、诊断治疗和心得体会等方面进行报告,以期为临床上有效防治猪球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