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筛选出最佳发酵菌为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受碳源、氮源、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培养基的ph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p H值对芽孢杆菌的发酵影响显著,应采取控制p H在6.0左右;发酵时间达到一个定值之后,芽孢杆菌的数量不会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增加而增加,因此在生产中采取的发酵时间为52h;芽孢杆菌发酵的最适温度在32~37℃时,芽孢杆菌的浓度变化不大,根据生产的需要,采取35~37℃。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饲料应用的角度研究了1株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及耐酸性、耐高温和耐胆盐能力。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的菌体质量浓度在34 h时达到最高值。在pH 2处理6 h后存活率超过76%,90℃处理10 min后存活率约为80%。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具备良好的饲料学特性,是优良的益生菌菌株。  相似文献   

3.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益生菌,在粗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处理得到的饲料为发酵饲料。本文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饲料,几种发酵饲料原料和发酵饲料工艺,以及固态发酵、液体发酵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饲料在不同领域内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饲料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优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金针菇菌糠的条件进而制备饲料微生物添加剂。试验采用L1(645)正交试验,测定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金针菇菌糠的培养温度(A)、外源氮水平(B)、初始pH值(C)、发酵时间(D)、菌液接种量(E)5个因素对芽孢数的影响,同时测定发酵产物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5℃、棉粕添加量3%、初始pH值7.5、发酵时间48 h、菌液接种量10%。对其发酵结果的影响程度依次是外源氮水平>初始pH值>发酵时间>接种量>培养温度。此添加剂中的黄曲霉毒素B1以及重金属砷、铅、汞、镉的含量均符合国家饲料添加剂卫生指标。在此条件下固态发酵菌糠,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数为8×109cfu/g(干重),对其发酵后产品烘干即得到饲料微生物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对饲料pH、干物质回收率(DMR)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探讨菌种的适宜添加比例。以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不同添加比例为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设计9组发酵模型,35~37℃固态发酵,每12 h检测一次pH,取发酵0 h、24 h、48 h和72 h样品进行还原糖含量和DMR的检测。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比例为2∶2∶2或2∶2∶3,饲料pH较低,发酵进程较快(P0.05);添加比例为2∶2∶2、2∶2∶3或3∶3∶3,饲料发酵后还原糖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发酵72 h,各处理之间饲料DMR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干物质损失平均为6.15%。本试验条件下,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的适宜添加比例为2∶2∶2。  相似文献   

6.
研究从猪肠道中获得一株疑似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 DNA分子鉴定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并采用液体发酵法,以发酵液中活菌数和芽孢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HEW-B113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淀粉2%、葡萄糖1%、豆粉1%、硫酸锰0.2%和硫酸铁0.15%;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 H 7.1、接种量0.8%、发酵摇瓶装液量100 m L/500 m L、转速200 r/min、发酵温度35℃及发酵时间40 h。采用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优发酵工艺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为枯草芽孢杆菌的扩大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副干酪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酿酒酵母对无抗全价猪饲料进行复合微生物固体发酵,对不同发酵时间含菌数、pH值、营养成分、蛋白酶、有害菌等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发酵产物pH值逐渐降低,在发酵5~10 d发酵饲料含菌数达到最高,此后副干酪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含菌数均逐渐减少,而发酵饲料中粗蛋白和小肽有增加的趋势,粗纤维含量略有降低。发酵过程中未检测到淀粉酶和植酸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有检出,同时饲料中有害微生物大肠杆菌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而减少。因此,可以用副干酪乳杆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对无抗全价猪料进行三菌复合固体发酵,发酵效果以5~10 d最优。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HY4进行菌种筛选和体外益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HY4经菌种筛选后,在相同培养时间内(24 h)芽孢形成率由原来的12%提高到92%,活菌数(30 h)也由3.6亿个/mL提高到28.3亿个/mL。体外益生性能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HY4具有较强的耐热性能,在85℃水浴中作用7.5 min后,存活率为95.45%;与益生性枯草芽孢杆菌X1和X2相比,在pH为2时枯草芽孢杆菌HY4表现最好,存活率显著高于益生性枯草芽孢杆菌X1和X2(P0.05)。在0.3%禽胆盐中枯草芽孢杆菌HY4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益生性枯草芽孢杆菌X1和X2(P0.05),枯草芽孢杆菌HY4表现出良好的胃肠道耐受性能,具有作为发酵菌种和微生态制剂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渔用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有效活菌数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试验以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底分离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为供试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L9(33)优化渔用枯草芽孢杆菌低廉高产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当添加绵白糖6%、鱼粉4%、磷酸氢二钾0. 10%时,可获得最大的菌体生物量,同时研究确定了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发酵条件:pH值为7. 0,接种量为6%,培养温度为37℃,转速为200 r/min,发酵时间为32 h。在优化的配方和发酵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生物量OD600值(稀释10倍)为0. 658。说明通过优化条件可发酵出高活菌数的渔用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仔猪配合饲料(551H与552H)的工艺(简称SF-551H和SF-552H),以蛋白含量及其增加率为主要指标,分别对各工艺参数进行多水平7×2(发酵时间t)、4×2(固态培养基组成R)、5×2(发酵温度T)及5×2(接种量I)试验设计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产品的蛋白含量及其增加率影响显著(P<0.05);确定参数的水平:SF-551H,12≤t≤32 h、1≤R≤4、25≤T≤30℃、3%≤I≤10%;SF-552H,12≤t≤32 h、1≤R≤4、25≤T≤35℃、3%≤I≤10%。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预测最佳工艺参数为:SF-551H,t=32 h,R=1,T=30℃,I=4.75%;SF-552H,t=32 h,R=4,T=35℃,I=4.75%,且验证可行(P>0.05)。因此,该研究结果将为工业化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仔猪配合饲料的工艺提供试验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Z35株固态发酵豆粕的效果,试验以纯化水和市售枯草芽孢杆菌B1株为对照,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固态发酵豆粕,对发酵产品进行大豆抗原蛋白残留率、三氯乙酸可溶性氮(TCA-NSI)、粗蛋白、水分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XZ35株发酵豆粕后抗原蛋白残留率为5.9%,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枯草芽孢杆菌B1株对照组(P0.05);TCA-NSI含量为7.24%,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枯草芽孢杆菌B1株对照组(P0.05);枯草芽孢杆菌XZ35株和B1株发酵豆粕后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组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30.37 mg/100 g,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枯草芽孢杆菌B1株对照组(P0.05)。说明枯草芽孢杆菌XZ35株在豆粕发酵过程中能够将豆粕中大分子蛋白降解为小分子多肽,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原蛋白降解能力,进而提高豆粕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提高豆粕在饲料中的应用范围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细菌固体培养具有对设备条件要求低、耗能低、细菌繁殖量高的特点。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实验通过计数细菌的繁殖数量 ,探讨了最适于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固体培养基的组成和收获时间。1 材料1 .1 菌种 枯草芽孢杆菌菌种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1 .2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全都自行制做。2 方法2 .1 菌种培养 将芽孢杆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上 ,然后在恒温箱内 37℃培养 2 4 h,即可见到一层白色圆整、边缘光滑的枯草芽孢杆菌菌落…  相似文献   

13.
“蛹肽蛋白”饲料发酵过程中优势微生物菌群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蛹肽蛋白”饲料发酵中的乳酸杆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优势发酵微生物茵群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为工业化生产蚕蛹发酵饲料提供了重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马铃薯渣为原料,芽孢杆菌、酵母和霉菌为候选发酵菌种,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固态发酵对其营养价值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及自然p H的条件下,发酵72 h,15个组合均能够提高马铃薯渣真蛋白和氨基酸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和优化氨基酸组成。其中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扣囊腹膜酵母+黑曲霉组合改善马铃薯渣氨基酸组成效果较好,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11.87%、106.34%和107.93%;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绿色木霉、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霉菌X3、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霉菌X3及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组合综合增值能力较强,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绿色木霉增值加权值达到37.09%,明显或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动物生长对饲料消化性能的要求和肠道健康与微生物的关系论述了发酵饲料和微生态菌剂在畜禽养殖上应用价值;介绍了发酵饲料中的发酵蛋白饲料、发酵能量饲料、酵母培养物和发酵型有机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微生态菌剂中的芽孢杆菌、乳酸菌和丁酸梭菌的作用和配伍依据;提出了发酵饲料和微生态菌剂联合使用实现畜禽无抗养殖中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对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Kpg所产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确定该纤维素酶的最佳温度和最适pH,并进行固体发酵麸皮试验,验证Kpg纤维素酶的实践效果。试验以3,5-二硝基水杨酸酶活测定法为基础,通过改变纤维素酶的反应温度和pH环境,确定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环境。为研究其实际降解能力,将枯草芽孢杆菌Kpg添加到麸皮中,在37℃环境中发酵6d。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Kpg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此时纤维素酶活性最大为108.45U/mL;反应液最适pH值为6.0,此时纤维素酶活性为97.72U/mL;在两者最适条件共同作用下,纤维素酶活性为113.58U/mL。发酵试验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Kpg能够显著降低麸皮中的纤维素含量(P0.05),同时显著提高发酵麸皮中的真蛋白含量(P0.05)。枯草芽孢杆菌Kpg表现出的酶学性质符合发酵微生物选育的标准和特征,为生物饲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芽孢杆菌发酵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益生素是以活菌成分为主的饲料添加剂。它的主要机理在于给动物直接饲喂微生物的活菌制剂,以平衡动物的肠道菌群,加强肠道微生物的屏障功能,减少有害菌群的毒害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分泌酶等一些有益的代谢产物,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从而推动动物健康快速生长。作为益生菌的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都是畜牧业科研和生产人员关注的焦点。枯草芽孢杆菌能产生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以及维生素等有益代谢产物。我们在益生素的研制过程中分离到一枯草芽孢杆菌N株,并对其发酵代谢产物进行了测定,为揭示芽孢杆菌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从健康猪肠道正常菌群中筛选出性能良好的芽孢杆菌,以用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猪消化道感染及减少感染后抗生素的使用。本研究精选重庆偏远山区从未添食配合饲料且生产性能优良的经产母猪,从其新鲜粪便中分离耐酸、耐胆盐的芽孢杆菌,进一步筛选能同时产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菌株,最后进行生化鉴定和基于16S r DNA序列的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试验共筛选出7株能同时分泌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的芽孢杆菌,它们在p H3.0条件下处理2 h存活率为30%~90%,在0.5%胆盐中处理2 h存活率为40%~100%。经生化鉴定与分子鉴定为1株嗜热脂肪芽孢杆菌,1株地衣芽孢杆菌,5株枯草芽孢杆菌。由结果可知,本研究筛选的7株芽孢杆菌能耐受低p H和高胆盐环境,且具备同时分泌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3种胞外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17,(15):27-32
试验研究了9种不同益生菌液在两种不同精粗比底物条件下,对饲料干物质降解率、产气量和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益生菌液可以改变瘤胃体系的发酵结构。添加益生菌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干物质降解率、产气量(P0.05),改变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结构,并可以把p 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总体上对菌体蛋白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益生菌可以调节瘤胃发酵方式。在精粗比37底物下选取的酿酒酵母1号、克鲁斯假丝酵母、东方伊萨酵母、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效果较好,在精粗比73底物下酿酒酵母3号、热带假丝酵母2号、东方伊萨酵母、酿酒酵母2号、枯草芽孢杆菌这几株菌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璠  蔡俊 《饲料工业》2012,33(2):49-51
文章对一株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为装液量60 ml/250 ml,转速200 r/min,初始pH值6.9,发酵周期60 h,接种量4%,发酵温度37℃。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酶活提高了31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