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互助猪染色体组型及G-带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火焰干燥制片,Giemsa 染色和胰酶 G 显带技术,对互助猪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互助猪染色体数目及形态为2n=14M+8SM+4ST+12T=38,NF=64;公猪核型为33,XY;母猪核型为38,XX。在 C 组第7、第1(?)染色体短臂近着丝粒区观察到次缢痕。并对 G-带带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二花脸猪的高分辨显带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TX或TdR细胞同步化技术制备了早中期染色体,并应用G-,R-,C-,DA/DAPI显带和银染技术,研究了二花脸猪的高分辨显带核型,其主要结果如下:1.G-带和R-带带型与其它家猪的带型相似,但C-带和Ag-NORs存在多态性;2.Ag-NOR定位于No.7和No.10染色体上;3,DA/DAPI带与端着丝粒染色体C-带相对应。此外,绘制了G带核型模式图,并讨论了染色体的分组及排列、G带带型的一致性、着丝粒异染色质的异质性和Ag-NOR频率与品种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安徽省皖南花猪、皖南黑猪、定远猪、圩猪、安庆六白猪等五个地方猪种Ag-NOR s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Ag-NOR s均数分别为3.69、3.67、3.17、3.73、3.50,众数为4;2个引进品种大约克夏和长白Ag-NOR s均数分别为2.14、2.11,众数为2。Ag-NOR s均定位于10号和8号染色体次缢痕区。从研究结果可以推断皖南花猪和圩猪的品种纯度较高,聚类分析可将5个地方猪种分为2类:皖南花猪、皖南黑猪和圩猪为第1类,定远猪和安庆六白猪为第2类。此外5个地方猪种和2个引进品种Ag-NOR s多态性还为中国猪种起源于亚洲野猪,欧洲猪种起源于欧洲野猪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骨髓细胞染色体制备法研究了豚鼠染色体核型及带型。结果表明:豚鼠染色体核型为2n=64,雄豚鼠为XY,雌豚鼠为XX;在常染色体中,亚中着丝粒或近端着丝粒的染色体有14对、端着丝粒的有17对;X染色体为中着丝粒,Y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所有染色体均能出现明显的C带带型,其中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的着丝粒部位被深染,两个臂均为浅染;Y染色体几乎全部深染,极易识别。染色体标本经G显带技术处理后,豚鼠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均浅染,两臂上显示出清晰的G-带带型。Ag-NOR s位于1、19、20号染色体上,Ag-NOR s的众数为3个,分布范围1~6之间,Ag-NOR s具有多态性,在不同的染色体上银染的颗粒大小、深浅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鲁西牛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0头鲁西牛(♂37,♀3,2n=60)染色体的 G 带,R 带,C 带及Ag-NOR,着重分析了 y 染色体的形态及带型。在常规 Giemsa 染色的分裂相上,y染色体和小的常染色体形态相近。经常规—C 带连续染色,准确识别出 y 染色体之后测量了18条 y 染色体,臂比为3.19,属亚端着丝点染色体。y 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和短臂与常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和短臂在 G 带、C 带的带型上差别很大,表明构成它们 DNA的硷基成份有差别。统计的152个细胞的 Ag-NOR 中,平均每细胞 Ag-NOR 数为5.81±1.38,变化范围2—9。按染色体长度排列,NOR 位于2、3、4、11、22(或21)和28号常染色体末端。第22(或21)号染色体上存在 NOR 在其它牛种上尚未有过报道。  相似文献   

6.
用骨髓细胞染色体直接制片技术,以及G分带、C分带、银染带技术,对昆明种小鼠、BALB/C近交系小鼠、BALB/C近交系裸鼠的染色体组型、G分带带型、结构性异染色质的分布、18S+28S rDNA的定位和数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三种鼠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0,均为端着丝点;裸鼠的第3号染色体有明显的浅染色区,15号染色体也有浅染色区;各种小鼠的G带带型基本一致,与已报道的小鼠标准G带带型基本相符;C带分析结果,昆明种小鼠所有常染色体管丝点区包括X染色体均有结构性异染色质的分布;呈大小不等的浓染,而体臂着色浅淡,仅Y染色体的着丝点及体臂呈均一深染,极易辨认,需BALB/C近交系小鼠的第1、7,18号染色体浓染点缩小。裸鼠第3号染色体浓染点很大,而第1、7、11号染色体浓染点缩小。银染分析显示昆明种小鼠Ag-NOR数目众数为7条,分布范围为3~8条。BALB/C近交系小鼠、裸鼠的Ag一NOR众数均为5条,分布范围为2~7条。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对"军牧1号"瘦肉型新品种猪及其亲代施格、三江白猪染色体Ag一NORs数目变化研究表明:亲代施格猪1个Ag-NORs占1.55%、2个Ag-NORs。占72.87%、3个As-NORs占12.40%、4个Ag-NORs13.18%;三江白猪2个Ag-NORS占97.56%、3个Ag-NORs占2.44%。Ag-NORs众数为2,平均数分别为2.40和2.03。亲代不同品种Ag-NORs存在多态性,体现了品种特征。"军牧1号"新品种猪1个和3个Ag-NORs均占0.35%、2个Ag-NORs占9930%,Ag-NORs众数为2.平均数为2.00;在个体间,群体内趋于一致、集中,达到稳定遗传.亲代猪Ag-NORs定位第8号、第10号染色体的次缢痕区[1,2,3,4,],新品种猪Ag-NORs定位第10号染色体的次缢痕区。  相似文献   

8.
东北民猪的染色体组型及分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方法,骨髓细胞染色体直接制片技术,以及G—分带、C—分带和银染技术,对东北民猪的染色体组型、G—分带带型以及结构性异染色质的分布.18S+28S rDNA的定位和数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民猪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38。雄性为18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Y;雌性为18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X。根据染色体测量结果,将所有常染色体分为四组:A组1—5对,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B组6—7对,为近端着丝点染色体;C组8—12对,为中着丝点染色体;D组13—18对,为端着丝点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中着丝点染色体,其大小介于8号与9号染色体之间。Y为最小的中着丝点染色体。东北民猪染色体的G—分带带型与国内外其它品种的G—分带带型基本一致。经胰酶—Giemsa分带处理后,同一染色体在不同的长度可以显示出不同数目的G—带;染色体越长,所显带的数目就越多。C—分带分析揭示,东北民猪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均有结构性异染色质的分布,其中1—4号,13—18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区显著的深染,13—18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区,结构性异染色质分布范围大并呈现多态现象。几乎整个Y染色体都有结构性异染色质的分布。银染分析揭示,18S+28S rDNA定位于8号和10号染色体的次缢痕处,每个细胞18S+28S rDN A的分布范围为1—3  相似文献   

9.
藏猪显带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胰酶-G-带、R-带、 C-带和Ag-染色技术进行了藏猪(Sus scrofa domestica)显带染色体的研究。藏猪二倍体为38。核型为2n= 8 sm+ 4 st+ 14m+ 12t,NF= 64。按照臂比指数,将9号染色体定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在分析G-和R-带的基础上对每条染色体的带型作了描述。 Ag-NORs定位于 7号和10号染色体。藏猪的G-和R-带带型与其它家猪相似,但C-带和Ag-NORs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10.
对转OMT/PGH基因猪5头,按常规方法,采血制染色体标本,进行核型和G—显带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猪染色体数目、核型、相对长度、臂比指数与普通猪基本一致,G带带型与普通猪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对 1 3/ 1 7易位纯合子猪、杂合子猪及杜洛克、长白、约克夏猪的核仁组成区 ( Ag-NORs)的多态性作了研究 ,结果表明 ,杜洛克、约克夏猪 Ag-NORs定位于 8号和 1 0号染色体的次缢痕区 ,而 1 3/ 1 7易位纯合子猪、1 3/ 1 7易位纯合子猪×约克夏猪 F1代 Ag-NORs的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定律 ;Ag-NORs在细胞间、个体间及品种间数目均有差异 ,而且品种差异显著大于品种内个体间差异。 1 3/ 1 7易位纯合子猪、杂合子猪 ,以及长白、杜洛克、约克夏猪 Ag-NORs均数分别为 1 .99、1 .98、2 .0 0、2 .0 5、2 .0 6,说明 Ag-NORs在品种、个体及细胞间具有多态性。这种多态性与猪的起源和杂交育种时所用亲本品种的血缘成分有关 ,因此可作为遗传标记 ,用以分析家畜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仙居鸡染色体G带和Ag-NORs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改进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空气干燥法,分析了仙居鸡染色体G带和Ag—NORs。G带研究结果表明:前10对大型染色体可分为30个区,144条带,同时对G带带型特征进行了具体描述,并绘制了G带模式图。Ag—NORs处理发现:仙居鸡的Ag—NORs常分布于1p、3p、4p、Zp、2q上,均数为3.26,众数为3。不同个体间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间。Ag—NORs数目存在多态性;此外研究还发现Ag—NORs联合现象。  相似文献   

13.
松辽黑猪染色体组型及显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以及C-显带和G-显带技术,对松辽黑猪进行了染色体组型分析及显带研究,并分析了各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点指数及臂比。结果表明,松辽黑猪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公猪为3:8,XY;母猪为3:8,XX。松辽黑猪的C-带具有多态性,G-带带型与其他家猪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秦川牛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秦川牛(12♂,3♀)染色体的核型、G带、C带及Ag-NOR_s的研究表明:秦川牛品种内Y染色体存在多态现象,Y染色体有中、亚中和近端着丝点染色体。中和亚中着丝点Y染色体G带和C带与普通牛(Bos taurus)相同,近端着丝点Y染色体G带和C带与瘤牛(Bos indicus)相同。根据Y染色体多态性,讨论了秦川牛起源的多元性。统计了2002个细胞的Ag-NOR_s数目,每细胞Ag-NOR_s数变化范围3~10个,平均5.473±0.316。  相似文献   

15.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蒙古冰草染色体组上进行5S rDNA、45S rDNA以及重复序列pAs1 DNA序列的定位,通过荧光原位杂交信号的强弱、数量、位置进行蒙古冰草染色体的配对及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蒙古冰草染色体组总长度为91.788μm,平均绝对长度为13.113μm,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长度比值为1.446,具有2对随体,分别位于第2号染色体和第4号染色体的短臂上,没有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96%,核型类型属于1A型,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AT)+4sm(2SAT)。5S rDNA序列和45S rDNA序列分别位于第2号和第4号染色体的短臂上,有5对染色体两端都检测到明显的pAs1 DNA荧光信号,有2对染色体只有一端检测到明显的pAs1 DNA荧光信号。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大大提高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可靠性,为冰草属内植物的分类和育种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Chromosomes from cultured fibroblasts of two southern African ground squirrel species, Xerus inauris (2n = 38) and X. princeps (2n = 38), were compared using G-banding, C-banding and silver nitrate staining for the detection of NORs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 The karyoptypes of the two species, whose taxonomic status is the subject of some uncertainty, are largely identical except for a subtle heterochromatic difference which affects a single autosomal chromosome pair in X. inauris. The species specificity of this marker in their zone of contact indicates an absence of gene flow between these taxa and gives credence to the recognition of X. inauris and X. princeps as two biologically distinct species.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和胰酶处理法,对家鸡和鹌鹑染色体的核型和G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家鸡和鹌鹑染色体数目均为2n=78,但染色体的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NO.1、NO.4、NO.6、NO.8和Z染色体上。NO.1染色体,家鸡为m型,而鹌鹑为sm型;NO.4、NO.6、NO.8和Z染色体,家鸡分别为sm、sm、m、m型,而鹌鹑全为t型。G带分析结果显示,家鸡和鹌鹑的G带差异主要反映在NO.1、NO.2染色体上,这可能是由于臂间倒位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