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某养猪场送检的经检测为猪伪狂犬病(PR)的样品中分离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用细胞接毒试验、理化试验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分离、鉴定病原,测定病原的毒价后进行动物试验和gDgE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细胞接毒试验成功分离能致Vero细胞产生典型病变的PRV。理化试验表明,该分离毒株对5-碘脱氧尿核苷(idoxuridine,IUDR)和有机溶剂氯仿敏感,不耐酸和热。在透射电镜下可见近圆形、有囊膜、150~160 nm大小的成熟病毒粒子,在胞核中可见衣壳呈晶格状排列的病毒包涵体,有实心和空心2种形态;动物试验表明,该毒株对兔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导致接种部位奇痒;核酸鉴定结果表明,扩增获得的PRV gD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1 209 bp,gE基因ORF为1 740 bp。GenBank比对结果显示,gD基因与PRV JS 2012株(登录号:KP257591)、PRV HNB株(登录号:KM189914.3)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均为99.8%,与疫苗株Bartha-K61(登录号:JF797217.1)相似性为98.7%;gE基因与PRV JS2012株(登录号:KP257591)、PRV HNB株(登录号:KM189914.3)和PRV Qihe547(登录号:KU056477)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均为99.9%。基于gDgE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发现,gD、gE基因与国内变异株均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对gE基因的遗传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毒株符合PRV变异株的变异模式。本试验结果表明,成功分离PRV变异株,可为贵州省PRV的流行病学遗传进化分析及免疫防控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西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广西猪伪狂犬病毒的感染状况,应用PCR技术对来自广西46个种猪场的1940份公猪精液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检测,阳性率为0;同时对广西25个已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猪场的1455份送检血清,采用了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鉴别ELISA方法进行了血清学抗体监测,结果检出猪伪狂犬gE抗体阳性11份,阳性率为0.76%。结果表明,广西猪群中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但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广西近年猪伪狂犬病(PR)流行情况及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株gBgETK基因的遗传变异特点,于2013-2018年采集广西各地区疑似PR发病猪靶组织714份,进行PRV的PCR检测及病毒分离鉴定,并运用DNAStar、MEGA 6.0等生物学软件对分离毒株gBgETK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样品检测阳性率为24.5%(175/714),共分离获得PRV流行株38株。受检猪群普遍存在PRV感染,经典毒株及变异毒株并存,而且以变异毒株为主。广西流行株不同亚群PRV在gBgETK基因上均存在相同的氨基酸变异特点,与国内变异株亲缘关系较近。推测广西流行株存在两种不同重组变异形式产生的PRV重组毒株,分别为疫苗株gB基因和变异株gE基因重组产生的重组毒株,以及经典株的TK基因被疫苗株(HB98)的TK基因替换而产生的重组毒株。近年广西受检猪场较普遍存在PRV感染,而且PRV流行株以变异毒株为主,可能存在两种不同重组变异形式产生的重组毒株,猪场需重视及实施针对性PR免疫防控计划。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湖北省崇阳县猪伪狂犬病毒的感染状况,应用PCR技术对来自崇阳县不同规模7个种猪场的126份公猪精液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检测,阳性率为0;同时采取了这7个已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 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血清420份,采用了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鉴别ELISA方法进行了血清学抗体监测,结果检出猪伪狂犬g E抗体阳性10份,阳性率为2.37%。结果表明,崇阳县猪群中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但感染率较低,不同猪场感染差异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9,(9):1667-1673
针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gE基因保守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并优化了一种可快速、定量检测PRV野毒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该方法检测猪常见病毒性病原(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PRV gE基因缺失株,以及健康猪的组织,结果均为阴性,证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该检测方法能够检到的阳性质粒模板最低浓度为254 copies/μL,最低病毒浓度为4.22 TCID_(50)/100μL,比常规PCR敏感性高10倍;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同时检测37份临床样品,其中前者检出阳性病料22份,阳性检出率为59.64%,后者检出阳性病料15份,阳性检出率为40.54%,2种方法的符合率为81.08%。综上所述,该方法的建立为PRV的实验室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江西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分子流行病学及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运用实验室已建立的PCR方法对2013~2018年采集自江西南昌、宜春、赣州、吉安、九江、上饶、抚州、新余8个地区的PRV阳性猪病料进行gEgB基因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64株PRV的gE基因序列和12株PRV的gB基因序列;gE基因遗传进化树表明,64株PRV同属一个大分支,与亚洲毒株及近年来国内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全部为GⅠ型,而与GⅡ型的欧美经典毒株亲缘关系较远;江西毒株gE基因与19株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2%~100%和94.6%~100%;gB基因与11株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2%~100%和96.5%~100%;相较于Bartha-K61疫苗株,江西流行毒株的gB基因存在碱基缺失、插入和位点突变现象。本研究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证实了江西省PRV的流行与变异情况,为江西省科学防控PRV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对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株与gE基因缺失疫苗株的快速、敏感、特异的鉴别诊断,本试验针对PRV gD和gE基因设计了2套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PRV野毒株与gE基因缺失疫苗株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方法,对引物和探针浓度、退火温度等进行了优化,对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试验,并进行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针对gD、gE基因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6和0.980,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39.4和12.1拷贝/μL;与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针对gD基因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43%~1.86%、1.10%~2.07%,针对gE基因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98%~1.41%、1.12%~1.86%。应用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分别对11份临床疑似感染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6.4%和27.3%。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与gE基因缺失疫苗株的早期鉴别诊断和定量检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2012—2013年我国部分地区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国主要生猪养殖地区猪群中猪伪狂犬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分别采用PCR和gE-ELISA检测方法,对2012-2013年采集/送检的1127份发病猪群组织样品、14801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病原学、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PRV野毒感染病原学样品98份,总体检出率8.69%,猪场的PCR检出率为22.49%;共检测14801份血清样品,野毒感染抗体阳性样品2388份,总体阳性率为16.13%,场的阳性率为44.02%。对检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华东、华中等生猪主产区猪群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RV野毒感染,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析不同日龄猪群的野毒感染抗体检测数据,发现种猪的感染率较高,其次是哺乳仔猪、育肥猪。[结论]猪伪狂犬病在我国主要生猪养殖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提示应进一步提升猪伪狂犬病的免疫预防水平,定期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2013-2018年福建省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群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情况,本研究分别采用PCR和ELISA检测方法,对2013-2018年该地区787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1320份疑似发病猪群组织样品、3041场次的猪场6766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PRV病原学、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病例猪组织样品PRV野毒感染总阳性率为50.83%,场阳性率为52.60%;送检猪血清样品野毒感染抗体总阳性率为29.25%,场阳性率为61.13%。对检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不同年份和不同猪群送检病例组织样品PRV野毒感染情况,发现2014年和2015年是福建省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不同猪群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最严重时期;分析不同年份和不同猪群血清样品PRV野毒感染gE抗体,发现2015-2018年PRV野毒感染的猪场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猪群的猪存在一定比例的PRV-gE抗体阳性猪,但差别不明显。结果表明,福建省西南地区猪伪狂犬变异毒株流行后,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防控形势更加严峻,提示应进一步加强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的预防控制水平,并定期做好病原学、血清学监测,实时调整疫苗免疫程序,减少其他疫病的混合感染导致的猪场疫病控制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10.
利用PCR技术从带有伪狂犬病毒(PRV)gE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T-gE中扩增回收约304bp大小的片段,并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gE基因核酸探针。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探针能与重组质粒DNA发生特异性杂交,而与对照的PRVBartha-k61株疫苗毒DNA、猪细小病毒(PPV)DNA、猪圆环病毒(PCV)DNA、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cDNA、猪瘟病毒(CSFV)cDNA的杂交反应均为阴性;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探针对PRV野毒的最低检出量为4pg。应用该探针对11份繁殖障碍病料进行了杂交检测,共检出4份阳性病料,该结果与PCR检测结果一致,表明该核酸探针可用于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assay for detecting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 and pseudorabies virus (PRV),two pairs of primers were designed basing on the M gene of PEDV and gE gene of PRV,respectively.The total RNA of standard PEDV and PRV strains were used as templates to establish the duplex RT-PCR assay.The specificity,sensitivity,repetition and clinic detection of the established assay were tested.The result revealed that the threshold of duplex RT-PCR was 10 TCID50/mL of PEDV and PRV,and no products were amplified from the cell or the nucleic acid of other 7 kinds of pathogenic viral or bacterial microorganism.The detection results for 26 clinical suspicious PEDV or PRV infected pig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tested by sequencing.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duplex RT-PCR method was highly specific,repeatable and sensitive,and was suitable for clinic rapi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EDV and PRV.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与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PEDV膜蛋白M基因和PRV gE基因保守区域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以PRV和PEDV混合总RNA为反转录模板,初步建立了PRV和PEDV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验证和临床应用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两种病毒的最低检测限均为10 TCID50/mL病毒含量,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可特异性地扩增PEDV和PRV细胞培养物,但对其他7种病原对照扩增不出任何条带,对26份临床疑似PEDV和PRV感染样品检测结果与测序鉴定结果完全一致。本研究成功建立了PEDV和PRV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为临床上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伪狂犬病的快速鉴别诊断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猪伪狂犬病病毒XIN-W株gD和gE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已发表的PRVgD、gE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两对引物 ,对猪伪狂犬病病毒XIN W株相关的毒力基因gD、gE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经PCR扩增分别得到了全长为 12 0 9bp,1 743bp的gD、gE全基因序列 ,将它们克隆到pGEM T Easy载体中 ,并转化JM1 0 9,挑取阳性菌落的质粒进行PCR、酶切、测序鉴定 ,与其他参考毒株的gD、gE基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XIN W株与其它毒株相比 ,gD、gE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7.9%~99.3 % ,98.0 %~ 98.7% ;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7.0 %~ 99.3 % ,97.1 %~ 98.1 %。不同的PRV毒株间gD、gE基因在核苷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高度保守。遗传进化树显示 ,XIN W株和国内其它毒株起源相同 ,属同一进化分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江苏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株的特点,本研究从2013年采自江苏省宿迁市的疑似PRV感染病料中分离纯化了一株PRV病毒,对其进行了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鉴定,并进一步在Vero细胞上测定该分离株的病毒滴度TCID50和一步生长曲线,扩增其gB、gC、gD和gE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及分子遗传进化分析,并将该分离株分别接种新西兰白兔和15日龄仔猪研究其致病性。结果显示,该病毒为一株PRV,命名为PRV JSSQ2013株,纯化后的病毒滴度为10^7.8 TCID50/ml;生长曲线测定显示在感染20h后病毒滴度即达到最高,为10^8.6 TCID50/ml。与我国近几年分离的PRV变异株序列相比,PRV JSSQ2013株的gB、gC、gD和gE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99.6%、99.5~99.6%、99.5~99.6%和98.7~9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99.0%、99.5~99.7%、99.0~99.2%和98.1~99.3%,均高于其与经典毒株(Ea、Fa和SC株)和欧美毒株(Becker、Kaplan、Bartha、Kolchis和NIA3)的同源性;基于gB、gC、gD和gE基因的遗传进化树分析均显示PRV JSSQ2013株与国内近几年分离的PRV变异株属同一分支。该病毒接种新西兰白兔后均出现典型的PR症状,如厌食、兴奋、啃咬或用爪挠接种部位等典型症状,且在48h内全部死亡;接种仔猪后第1天开始出现典型的PR症状,第5天全部死亡。以上结果证实,从江苏省宿迁市采集的疑似PRV感染病料中分离到一株强毒力的PRV变异株。本研究为了解江苏PRV分子流行特征、丰富我国PRV分子流行病学资料及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确诊一例发病山羊是否感染伪狂犬病病毒,采集发病羊体的肺脏和脑组织进行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PCR检测,并将病料接种至PK-15细胞分离病毒,以及进行小鼠感染试验和gD基因分析。结果表明,PCR检测结果 PRV阳性,病料接种PK-15细胞24h后,细胞开始出现细胞病变;将病毒感染小鼠,36h后小鼠出现局部奇痒、死亡;gD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毒株与GenBank中的PRV gD基因序列同源性均在98%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9%以上;在分离毒株gD基因的808bp~837bp位置上存在缺失与变异、高变重复区。本研究成功分离获得一株羊源伪狂犬病毒,为云南省羊伪狂犬病防控和基础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种与9型猪链球菌(SS9)的快速诊断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SS种特异性基因gdh和SS9型特异性基因CPS9H设计引物,以标准SS9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了SS种和SS9的二重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检测疑似猪链球菌感染猪临床样品,并与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成功建立SS种和SS9型猪链球菌二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0个CFU,特异性和重复性好;利用该方法对34份临床分离自疑似猪链球菌感染样品的细菌培养物进行了应用检测试验,其中有11份样品为gdh阳性,11份gdh阳性样品中有3份样品同时为SS9阳性。本研究成功建立了SS种与SS9型猪链球菌二重PCR检测方法,可用于猪链球菌种和SS9型猪链球菌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与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快速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TGEV核蛋白(N)基因和PEDV膜蛋白(M)基因保守区域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以TGEV和PEDV混合总RNA为反转录模板,建立了TGEV和PEDV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利用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临床疑似样品进行了应用检测,并对检测到的阳性样品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TGEV和PEDV二重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最低极限为10 TCID50/mL病毒含量,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可特异性地扩增TGEV和PEDV细胞培养物,但对ST细胞和其他7种病原对照扩增不出任何条带;对22份临床疑似TGEV和PEDV感染样品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本研究成功建立了TGEV与PEDV二重RT-PCR检测方法,可适用于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病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高致病性与低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LP-PRRSV)快速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HP-PRRSV与LP-PRRSV的Nsp2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特异性的上游引物(HP-Upper-p1/LP-Upper-p2) 和共用下游引物(Co-Lower-p3)。以HP-PRRSV和LP-PRRSV混合物总RNA为反转录模板,建立了HP-PRRSV和LP-PRRSV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利用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临床疑似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建立了HP-PRRSV和LP-PRRSV二重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均为100拷贝/μL;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可特异性地扩增HP-PRRSV细胞培养物和LP-PRRSV疫苗毒,但对Marc-145细胞和其他8种病原对照扩增不出任何条带;自25份临床疑似PRRSV感染病料中共检测出了21份PRRSV阳性样品,其中HP-PRRSV阳性样品共计20份,LP-PRRSV阳性样品4份。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HP-PRRSV和LP-PRRSV二重RT-PCR检测方法,可适用于高致病性与低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根据GenBank中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成功建立了检测PRV野毒株、PCV-2和PPV的多重PCR诊断方法,扩增产物分别为288 bp、419 bp、681 bp。敏感性、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PCR对3种病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分别为PRV 48.2 pg/L、PCV-2 36.7 pg/L、PPV 0.25 ng/L,而PRV(gE基因缺失株)、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大肠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87份自然感染病猪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检测结果与单一PCR检测结果完全符合。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PRV野毒株和gE基因缺失疫苗株、PCV-2和PPV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