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9株人肠道病原茵(大肠杆茵3株、志贺氏茵3株、沙门氏茵3株)制备的混合抗原对孕牛进行系统免疫,以获得对人致病肠道杆茵具有特异性的牛乳抗体。其免疫初乳中针对9种致病肠道杆茵的特异性IgG效价为2^11-2^12,为非免疫初乳的128-256倍;免疫常乳中针对9种致病肠道杆茵的特异性IgG效价为2^6-2^8。为非免疫常乳的16-64倍。动物实验表明,免疫初乳及效价为1:64的免疫常乳对肠产毒性大肠杆茵、鼠伤寒沙门茵、福氏志贺茵所致小鼠腹泻均有保护作用,这是由免疫乳中特异性IgG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以9株人肠道病原菌(包括埃希氏菌属3株、杀门菌属3株、志贺菌属3株)作为免疫原制成混合疫苗,对怀孕奶牛进行系统免疫,以获得对人致病肠道杆菌具有特异性的牛乳抗体。犊牛饲喂试验表明,免疫乳对犊牛的肠道疾病的发生起到了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从而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这是由于免疫乳中特异性抗体IgG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将分离于河南省的YX08、YX12和YB02野毒株的第10代鸡胚传代毒作为种毒接种鸡胚,用收获的鸡胚绒毛膜尿囊液试制出三价油乳灭活苗,并对其进行检测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表明:三价油乳灭活苗和三价油乳灭活苗与活疫苗联合免疫效果均明显优于活疫苗免疫组,平均AGP效价分别达到2^2.8和2^3.0;当活疫苗免疫组鸡血清中已无可测性抗体时,三价油乳灭活苗免疫组和联合免疫组仍具有2^1.8和2^1.2的AGP效价。在接种后第30,60天,分别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标准强毒株BC6/85、地方野毒株YX08、YX12和YB02进行攻毒试验。在接种后第30天,三价油乳灭活苗和联合免疫疫苗对这4个毒株的攻击可提供93.3%~100%的保护;单独的活疫苗可提供60.0%~80.0%的保护;在接种后第60天,三价油乳灭活苗、联合免疫疫苗和活疫苗分别能提供80.0%~93.3%、80.0%~93.3%和40.0%-53.3%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新疆褐牛初乳产量及乳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10头全舍饲新疆褐牛母牛分娩后2h、24h、48h、72h、96h、120h的初乳产量及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结果2h(第1次)所挤初乳产量平均为4.73kg;3天(72h)内初乳平均总产量为46.6kg,占成母牛305天平均产奶量的0.9%;5天(120h)内初乳平均总产量为85.1kg,占305天平均产奶量的1,65%。母牛分娩后2h挤出的初乳其蛋白质、脂肪、乳糖、灰分的含量分别为11.59、6.5、2.87、1.11g/100g,是常乳的3.93、1.76、0.57、1.48倍。钙、磷、钠、镁、铁、锌的含量分别为186.03、167.10、89.65、23.31、0.30、2.25mg/100g,是常乳的1.66、2.01、1.81、2.05、2.14、6,43倍。随泌乳期的延长,初乳乳糖逐渐上升,其它成分则迅速下降,至第120h(第5天),除蛋白质及矿物元素的锌以外,各种成分已和常乳相接近。新疆褐牛分娩后不同时间段初乳成分的变化规律和荷斯坦牛相似。  相似文献   

5.
EnMIC2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成功构建了表达鸡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广东株(GD)微线蛋白-2基因(EnMIC2)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在IPTG诱导下获得了EnMIC2的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8.6%,分子量大小约为35ku,与抗E.necatrix的高免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结果为阳性。将重组减毒沙门氏菌以10^8和10^9 CFU/鸡免疫4日龄岭南黄肉鸡,免疫后2周血清中可检测到特异性IgG,3周时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同时可在肠道检测到特异性IgA的分泌。免疫接种后3周,试验鸡分别经口攻击感染500个E.necatrix(GD)孢子化卵囊,结果显示免疫组与非免疫组有相似的排卵囊曲线;但10^8和10^9CFU免疫组的卵囊总产量分别能降低26.62%和48.92%。  相似文献   

6.
母牛分娩以后5—7天所产的乳叫初乳。在通常情况下.尤其养奶牛过程中.母牛与犊牛隔离饲养,其所产初乳犊牛吃不完.如不及时处理就会酸败.造成浪费和污染.对养牛很不利。如将初乳制成酸初乳.会得到很好的利用。制作方法:收集健康母牛(服抗生素的母牛的奶不要加入)所产的初乳于干净的塑料桶或缸中,搅拌均匀,加上盖后发酵。发酵室温在10℃-21℃或奶温在25℃-40℃时,发酵都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低毒力新城疫抗原抗体复合物疫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低毒力新城疫病毒LaSota株作为复合物疫苗抗原,与新城疫特异性中和抗体混匀配制了不同比例的8种复合物疫苗,用1日龄SPF雏鸡进行免疫效果试验。试验l组~8组分别免疫复合物疫苗1~8,试验9组免疫常规新城疫活疫苗,试验10组为空白对照组。免疫后3周采血测定HI抗体效价,同时用新城疫强毒北京株F48E9攻击。试验l组~10组HI抗体效价分别为2^3.6、2^3.1、2^2.3、2^4.85、2^4.85、2^5.0、2^5.0、2^4.5、2^5.1、2^2.14。攻毒后1组~10组鸡的死亡率分别为30%、50%、90%、10%、0%、0%、0%、0%、09,6、100%。结果表明,低毒力新城疫病毒LaSota株与特异性抗体制备的复合物疫苗,可以减轻疫苗的毒副作用,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其免疫效果比常规活苗好。  相似文献   

8.
对比分析在不同细胞部位表达猪细小病毒(PPV)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VP2蛋白的重组干酪乳杆菌系统作为口服疫苗的免疫效果。将构建的细胞表面表达和分泌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的重组干酪乳杆菌分别经口免疫BALB/c小鼠,免疫分3次进行,时间间隔为2周,每次连续接种3d,每只小鼠每次接种100μL10^10CFU/mL的菌量,对照组小鼠接种相同剂量的PBS。初免后不同时间收集免疫小鼠粪便及肠黏液样本测定小鼠产生抗PPV的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采集小鼠血液样本测定其血清中抗PPV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两种表达系统均能诱导小鼠产生黏膜及系统免疫应答,分泌型的重组菌系统免疫小鼠诱导机体产生的抗PPV的特异性sIgA和IgG抗体水平高于细胞表面表达型的重组菌系统的免疫效果,表明分泌型的重组乳酸菌作为活菌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性。  相似文献   

9.
水牛免疫乳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牛免疫乳提取物中的免疫球蛋白(IgG)以终浓度为1.0mg/ml加入到霍乱弧茵和伤寒杆菌的培养液中时,能有效地抑制这两种茵的生长;IgG在pH为4.0-9.0范围比较稳定,在pH低于4.0条件下,随着pH下降,变性率剧烈上升;pH为2.0-4.0时,IgG的活性随着胃蛋白酶用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下降,pH2.0时下降速度最快;pH为7.4时,胰蛋白酶对IgG活性影响很小,不改变IgG的凝集价。  相似文献   

10.
从健康仔猪肠道内容物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抗逆性较好、产酸及抑菌能力较强的菌株LYP06-2,结合其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乳杆菌属的植物乳杆菌(Laetobaeillus plantarum)。菌株LYP06-2在pH2.0的人工胃液中处理3h后存活率为31.3%,人工肠液中存活率为33.0%,胆盐浓度为0.3%时存活率为3.7%,对大肠杆菌K88、K99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也有较强的产酸能力,这为将来规模化生产有效的微生态制剂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黄芩  李红  冯利青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9,32(4):174-175,186
由于豆乳牛乳混合乳的凝乳强度较低,本研究通过豆乳添加量、酸化剂添加量、CaCl2添加量以及凝乳酶添加量进行正交实验分析.结果发现,豆乳添加量影响较为显著,同时也发现酸化剂的添加温度对凝乳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浊度法来鉴别原料乳、巴氏乳及UHT乳。螯合盐对不同热处理的牛乳处理后显示出不同的浊度,根据这一特性筛选出可以较好区分原料乳、巴氏乳及UHT乳的螯合盐,该检测方法的原理为螯合盐主要通过螯合了牛乳中的钙、对酪蛋白胶粒进行了分散,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螯合盐和钙的复合物,改变了酪蛋白的特性。结果显示柠檬酸盐(柠檬酸三钠、柠檬酸铵)和磷酸盐(六偏磷酸钠、多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可以很好将牛乳中的酪蛋白胶粒进行分散,分散后的胶体溶液呈现出可以定量测量的浊度,但柠檬酸三钠对原料乳、巴氏乳和UHT乳分散后浊度的区分最为明显,D600 nm值在0~0.15之间为原料乳,0.20~0.50之间为巴氏乳,0.60~1.00之间为UHT乳。浊度法可以快速的鉴别原料乳、巴氏乳和UHT乳,且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费用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奶牛泌乳基因组学研究快速发展,在奶牛营养基因组学领域取得很多研究成果.已确定STA T5、mTOR、SREBP等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正向调控关键基因及SOCS3、GSK3Beta等负向调控基因,但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更多的泌乳关键基因尚待挖掘以阐明乳品质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从优质青贮饲料中分离鉴定并筛选的2株乳酸菌进行全株玉米的青贮中试试验,玉米青贮30天即可成熟。感官评定的结果表明,乳酸菌处理组的青贮饲料品质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饲喂添加乳酸菌的玉米青贮饲料对奶牛的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牛乳中蛋白质和非脂乳固体的含量也显著提高(p<0.05),而对乳脂肪的含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分析水牛乳成分中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和乳尿素氮含量及其与乳能量的相关性,建立产奶净能的预测模型,用于奶水牛泌乳期科学的饲养管理。试验采取云南省主要奶水牛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2014—2015年9—12月份送达昆明市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的304个原料乳样本,水牛乳的乳成分由昆明市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用MilkoScan FT+FC乳成分体细胞联用仪和MilkoScan FT 120乳成分分析仪测定,鲜乳经真空干燥箱恒温烘干后用氧弹式热量计测定乳能量。结果表明:乳脂肪、乳蛋白、乳糖、乳尿素氮、乳总固形物含量和乳能量分别为6.45%、4.55%、5.31%、13.60 mg/dL、18.77%和4.02 MJ/kg;乳能量分别与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r=0.896 0、r=0.563 0,P0.01),乳能量受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大。分别以乳脂肪(F),乳脂肪和乳蛋白(F和P),乳脂肪、乳蛋白和乳糖(F、P和La),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和乳尿素氮含量(F、P、La和MUN)为预测因子,建立的预测乳能量(E)的一元、二元、三元及四元回归方程的拟合度均在0.90以上,方程分别为:E=0.388F+1.540(R~2=0.933 6,P0.01);E=0.373F+0.221P+0.460(R~2=0.926 7,P0.01);E=0.396F+0.186P+0.105La-0.104(R~2=0.954 0,P0.01);E=0.397F+0.187P+0.106La+0.002MUN-0.146(R~2=0.958 0,P0.01)。由此可见,可通过水牛乳中的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及乳尿素氮含量预测水牛乳产奶净能。  相似文献   

16.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主要工作是制定世界范围内协调一致的标准,CAC标准体系结构清晰,分为横向通用原则标准和纵向特定商品标准。本文通过整理CAC乳与乳制品相关标准,分析CAC乳与乳制品标准体系的现状及特点。CAC乳与乳制品标准覆盖范围广、利用程度高,标准体系结构层次清晰,标准的制定依据最为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制定过程严谨、专业,修订及时迅速并且把握国际动态。  相似文献   

17.
乳及乳制品中朊蛋白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朊蛋白(prion proteins,PrP)是近年来确认的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新型蛋白质类传染源,其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存在直接关系到乳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本文对朊蛋白生物学特点、乳及乳制品中朊蛋白的来源和含量以及安全性进行了综述,以便为乳制品加工和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了解羊乳、牛乳和人乳3种乳样蛋白质相关信息,对其基本成分进行测定,并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对所含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羊乳和牛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人乳,人乳的脂肪和乳糖含量较高;3种乳中共鉴定出3370种蛋白质,乳中蛋白质的生物过程主要集中在细胞和代谢过程,细胞定位主要分布在腔体和细胞器上,分子功能表现...  相似文献   

19.
乳糖、水和维生素等物质是牛乳中最主要成分,正常情况下乳成分含量相对稳定,脂肪含量波动较大,乳糖的含量则很少有变化。产生原因与胎次、品种和季节等因素相关。乳的热稳定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牛的品种、饲料和泌乳期等,而这些内在或外在因素最终影响乳成分和理化性质,从而影响乳热稳定性。乳成分中对乳热稳定性起主要作用的有非蛋白氮、乳蛋白和乳糖等。论文重点论述了乳成分对乳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牛奶的品质和风味。牛奶中乳蛋白主要可以分为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种类型,其合成代谢过程均受到mTOR信号分子通路、JAK-STAT信号分子通路、GCN2-eIF2a信号分子通路的影响。牛奶中乳脂肪主要为三酰基甘油酯、磷脂等,对于牛奶的营养和风味均有重要影响,其受到脂肪酸相关酶ACACA、FAS、SCD1的调控。饲料营养是影响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精粗饲料配比及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等方面。本文对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合成调控机理,及日粮组成对其的影响机制进行阐述,为改善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