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日热巴尔通体(B. quintana)病原通过人虱的叮咬在人群中传播,导致间歇性发热,头痛及杆菌样血管瘤等临床症状。本研究以五日热巴尔通体gltA为靶标基因,建立重组聚合酶快速扩增方法(RPA)。通过与Bartonella henselae, Bartonella tribocorum, Bartonella vinsonii, Bartonella washoensis及Bartonella grahamii等不同菌种进行对比检测,证实本研究建立的RPA检测方法仅特异性识别五日热巴尔通体,无种间无交叉反应,该方法检测敏感性为101 copies/μL,与实时荧光PCR检测敏感性相同。因此,本研究建立的五日热巴尔通体RPA检测方法具备高特异性及敏感性的特点,对五日热巴尔通体菌的检测及疾病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武  苏力  彭仕明 《野生动物》2010,31(6):301-304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华南虎感染的血巴尔通体种类,我们根据已发表的猫血巴尔通体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利用软件Primer Premier 5.0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以华南虎源血巴尔通体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2对引物分别扩增出1452 bp和170 bp的rDNA序列,1452 bp序列与GenBank~(TM)发表的3种猫血巴尔通体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3%、91.7%和79.5%,而170 bp序列与序列AM748929的相似性为100%。实验结果表明华南虎感染的血巴尔通体为大型猫血巴尔通体,实验建立的PCR检测方法为华南虎血巴尔通体病的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上海浦东地区家养猫和流浪猫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上海市浦东地区家养猫和流浪猫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全血标本89份,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汉赛巴尔通体抗体,并分离鉴定汉赛巴尔通体。结果显示:家养猫和流浪猫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8.1%(8/21)和47.1%(32/68),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从被检血样中共分离到8株疑似巴尔通体,经形态观察、PCR鉴定并结合抗体检测结果,证实其中1株为汉赛巴尔通体。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布氏杆菌微滴数字PCR qPCR方法,对布氏杆菌病的定量诊断提供技术支持,在实时荧光PCR (qPCR)检测方法(T/CVMA 20-2020)的基础上,建立了布氏杆菌微滴数字PCR方法,并对方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进行了评估.结果 显示:本方法的最低检测下限为2.6 copi...  相似文献   

5.
了解华南虎血巴尔通体的临床诊断和PCR检测方法,介绍对症治疗的方法.笔者对1头患病的华南虎进行症状观察、血液涂片检查和PCR检测,利用土霉素进行治疗.患病动物出现高热稽留、厌食、贫血等症状,血液涂片中红细胞发生皱缩、每个视野中有多个巴尔通体,并通过PCR检测证实华南虎源血巴尔通体为大型猫血巴尔通体,利用土霉素治疗使动物康复,从症状观察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华南虎的血巴尔通体病,土霉素对猫科动物血巴尔通体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一种应用于宠物布鲁氏菌、弓形虫及巴尔通体的高通量、高灵敏、高特异的检测方法,根据各自保守序列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及Taq 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了多重Taq Man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2021年厦门市抽检的304份犬猫全血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好,可特异性扩增布鲁氏菌、弓形虫和巴尔通体阳性核酸,其他对照菌株核酸均无扩增信号;抗干扰性强,检测混合模板时,不同成分间无交叉干扰反应;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均为3×100 copies/μL;重复性好,批内及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2%。应用该方法在4 h内即可完成304份临床样品的快速检测,此次临床抽检样品中未检出布鲁氏菌、弓形虫及巴尔通体阳性核酸。该方法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为多种动物布鲁氏菌、弓形虫及巴尔通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及筛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检测F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F)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方法,本研究以ALV-F分离株FGD1803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其env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MD18-T-F作为标准品。利用该重组质粒建立了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的标准曲线,并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ALV-F的qPCR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拷贝数与Ct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3,扩增效率为1.03。该方法各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为10μmol/L上下游引物各0.5μL,退火温度为55℃。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能特异性检测ALV-F,而对ALV-A、ALV-B、ALV-J、ALV-K、ALV-E、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鸡支气管炎病毒等禽源病毒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为1.16×102拷贝/μL,敏感性是常规PCR方法的100倍;以3个不同浓度重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进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5%;利用该方法与病毒培养方法分别检测30份七彩山鸡血浆样品(21份ALV阳性,9份阴性)的细胞培养物,结果显示该q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33.3%(10/30),常规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20.0%(6/30),病毒分离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13.3%(4/30),该qPCR方法与病毒分离方法的符合率为80.0%。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用于ALV-F检测的qPCR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以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为该病毒的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旨在了解四川省松潘县牦牛体表蜱、高原鼠兔巴尔通体和无形体感染情况。采集牦牛体表的蜱和捕获高原鼠兔,对蜱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后,提取蜱和高原鼠兔脾总DNA,PCR扩增蜱16S rRNA、巴尔通体rpoB和无形体16S rRNA基因,对PCR产物阳性产物测序、比对及构建系统进化树,从而确定蜱种类及蜱和高原鼠兔感染巴尔通体和无形体的种类及感染率。结果显示:在松潘县进安乡、山巴乡、下八寨乡各采集到蜱102、97和131只,共计330只,经鉴定均为青海血蜱。蜱巴尔通体仅检出1种巴尔通体,与B.melophagi亲缘关系最近,进安乡、山巴乡和下八寨乡检出率分别为16.7%、8.2%和18.3%,其中下八寨乡检出率显著高于进安乡(P<0.05);蜱源无形体进安乡、山巴乡和下八寨乡检出率分别为9.8%、12.4%和26.7%,下八寨乡检出率显著高于进安乡(P<0.01),检出的无形体均为1种,与牛无形体(A.bovis)亲缘关系最近;下八寨乡检出的鼠兔源巴尔通体与B.queenslandens亲缘关系最近,感染率为6.7%;进安乡、山巴乡和下八寨乡检出的鼠兔源巴尔通体与B.grahamii亲缘关系最近,感染率分别为8.7%、17.9%和13.3%,3个点检出率无显著差异;未定种Bartonella sp.(MN296294)和Bartonella sp.(MN296293)仅分别在进安乡和下巴乡检出;与蜱均检出无形体不同,高原鼠兔均未检出无形体。此外,蜱和高原鼠兔均未发现2种及2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松潘县青海血蜱携带巴尔通体和无形体,高原鼠兔感染巴尔通体,且首次在高原鼠兔体内检测到疑似B.queenslandens的病原体,提示当地居民有感染这两类病原风险。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及应用SPF级小鼠肺支原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试验根据GenBank中肺支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建立了可快速、准确检测肺支原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以及疑似支原体感染样本检测,并评论其可行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q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0.999;5种相关的细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好;其检测灵敏度为10 copies/μL;组间样本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重复性好;对60份疑似支原体感染的小鼠咽拭子样本检测结果比采用ELISA方法以及常规PCR更灵敏。说明SPF级小鼠肺支原体的qPCR方法较之于ELISA方法及常规PCR具有快速、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能更好地进行小鼠肺支原体的快速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病毒微滴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微滴数字PCR方法,为非洲猪瘟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在《OIE陆生动物诊断与疫苗手册》中提供的q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微滴数字PCR方法,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可达0.8copies/μL,敏感性高于qPCR方法,不与猪常见的6种病毒发生交叉反应,而且重复性较好。采用建立的微滴数字PCR和OIE的qPCR方法分别对78份临床病料进行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结果显示2种方法的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微滴数字PCR方法具有理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临床上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旨在建立一种可定量检测鸡细小病毒(Chicken parvovirus, ChPV)的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 PCR)新型检测方法。引物设计参考了GenBank中ChPV的NS基因保守序列,筛选了特异性探针引物组,采用不同探针引物浓度组合和退火温度梯度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使用该方法与荧光定量PCR(qPCR)和普通PCR方法进行灵敏度比较,同时对其他常见禽病病原体进行检测,以及对4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评估了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佳引物浓度均为900 nmol/L,最佳探针浓度为600 n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4.0℃;灵敏度比qPCR和普通PCR分别高10倍和1000倍,最低检测限为4.5 copies/μL;对其他常见禽病病原体进行ChPV微滴式数字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较好,变异系数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ddPCR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成功用于快速定量检测ChPV感染。  相似文献   

12.
猪细小病毒7型(PPV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新型PPV。目前,缺乏更为高效的针对PPV7的检测方法,为了建立能够快速检测PPV7的方法,本研究根据PPV7 NS1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经过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了一种便捷、灵敏、能够快速准确检测PPV7的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以及与SYBR Green Ⅰ qPCR检测方法的符合率进行检测与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除对PPV7的基因组DNA有特异性扩增,对猪伪狂犬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及PPV1核酸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强。该方法对重组质粒标准品检测限为1.76拷贝/μL,而常规PCR方法检测限为1.76×102拷贝/μL,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敏感性较高。该方法对不同浓度质粒标准品的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7%,重复性较好。利用本研究建立的qPCR方法和SYBR Green Ⅰ qPCR方法对采自福建地区的150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西藏部分地区绵羊体外寄生羊蜱蝇携带病原巴尔通体的感染情况,作者于2019年1—9月采集了西藏林芝、日喀则、那曲地区绵羊体外寄生羊蜱蝇298只,通过形态学鉴定、PCR扩增羊蜱蝇18S rRNA基因进行虫体鉴定,并对病原巴尔通体的gltA基因进行检测,将部分阳性PCR产物连接pMD~(TM)-18T后转入DH5α感受态细胞,将阳性结果进行测序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雌性阳性率49.8%(113/227),雄性阳性率42.3%(30/71),雌雄之间差异不显著(χ~2=0.944,P=0.267);羊蜱蝇携带病原巴尔通体的总感染率为48.0%(143/298),林芝极显著高于日喀则、那曲地区(χ~2=13.801,P0.01;χ~2=17.067,P0.01),日喀则和那曲地区无显著差异(χ~2=0.084,P=0.771);散养模式羊蜱蝇携带阳性率44.3%(102/230),圈养阳性率85.0%(34/40),屠宰场阳性率23.3%(7/30),宿主散养和圈养、屠宰场存在极显著差异(χ~2=20.929,P0.01;χ~2=24.38,P0.01),宿主散养和屠宰场存在显著差异(χ~2=3.989,P=0.046);将测序结果上传GenBank数据库获得3个巴尔通体gltA基因登录号(MN623006、MN623007、MN623008);序列比对表明和云南、新疆巴尔通体相似性为99.6%~100%。本次研究首次检测出西藏羊蜱蝇携带病原巴尔通体,为了解西藏绵羊体外寄生虫携带病原巴尔通体和病原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伪狂犬病病毒(PRV)微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的检测方法,以伪狂犬病病毒gB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了可对其准确定量的微滴数字PCR方法。对ddPCR反应中的引物浓度、探针浓度、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对建立的ddPCR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也进行测定,并且应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ddPCR的最佳引物浓度为0.9μmol·L~(-1),探针浓度为0.25μmol·L~(-1),退火温度为60℃。ddPCR方法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8,显示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1copies·μL~(-1),比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qPCR)的检测限低,变异系数为2.81%,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通过对临床样品的检测,与病毒分离比较,ddPCR方法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6.2%,符合率为97%。结果表明新建立的dd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伪狂犬病病毒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一种H3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H3亚型AIV H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筛选出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H3亚型AIV巢式PCR检测方法。对该法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检验,并用该法对9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只能检测到H3亚型AIV,对其他常见禽病病原体不扩增;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巢式PCR对H3亚型AIV检测下限为1×103拷贝/μL,灵敏度比常规PCR高100倍;96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病毒分离结果一致。本研究所建立的巢式PCR为H3亚型AIV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检测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喜马拉雅旱獭体表寄生蚤,观察立克次体感染情况。将检测出的立克次体阳性样品用qPCR反应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在70匹寄生蚤中1例阳性染疫蚤扩增出目标带,首次发现青海染疫蚤携带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17.
利用PCR方法检测锦鲤疱疹病毒3个主要靶基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锦鲤疱疹病毒(KHV)多靶基因PCR检测方法,本实验将KHV接种鲤鱼鳍条细胞,收获病变细胞悬液,提取DNA,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KHV基因序列及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推荐的基因(ORF7),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针对胸苷激酶基因(TK)、聚合酶基因(Sph)和ORF7基因进行PCR检测.通过优化后的反应体系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和样品检测.结果表明:3对引物能够分别特异性扩增出409bp、292 bp和484bp片段;敏感性试验表明对TK基因检测的敏感性高于Sph和ORF7基因,其最低检测量为1.9×106copies/μL;采用优化的3个PCR方法对8个有临床症状的样品进行检测,其中3份样品的3个基因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因此,本研究选取的3个基因均可用于KHV的检测及确证实验.  相似文献   

18.
 
为快速准确区分PRRS流行毒株与减毒活疫苗TJM F92株以及对流行毒株进行定量检测,按GenBank中发表的美洲型PRRSV SX 1分离株、弱毒疫苗株NSP2基因缺失部位的不同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 PCR和体外转录的方法,构建了体外转录RNA作为标准品,并对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旨在建立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的qPCR鉴别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能检测出1.0×101拷贝/μL的模板,敏感性比常规PCR高100倍;应用该方法对218份临床样本进行鉴别与定量,qPCR检出率较常规RT PCR高12.9个百分点。研究表明,qPCR鉴别方法的建立实现了对PRRS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的快速区分以及对流行毒株的定量检测,为PRRS的快速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快、更准确的诊断山羊痘(Goat pox),根据GenBank上已公布的山羊痘病毒(GTPV)的基因序列,针对p3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能特异性扩增山羊痘病毒的引物,扩增产物大小约为983bp。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山羊痘病毒PCR检测方法,对所建立的PCR反应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了评价,并用此方法对9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诊断方法与3种非羊痘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该方法最低浓度检测限为0.4pg。在检测的临床样品中,GTPV阳性有3份。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合临床诊断应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羊传染性脓疱病毒GeneBank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通过对PCR反应条件的优化,敏感性及特异性试验,成功建立了用于检测羊传染性脓疱病毒DNA的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成功扩增出39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敏感性试验证明可以检测出320×10~(-2)ng/L的DNA。特异性试验羊痘病毒、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均未扩增出相应片段。重复性试验对3份羊传染性脓疱病毒阳性病料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临床应用对临床送检的16份疑似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病料用上述建立优化的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9份为阳性,阳性样品的PCR扩增产物克隆后进行序列分析显示均为羊传染性脓疱病毒。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