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应用犬细小病毒(CPV)细胞毒,F81细胞系传代培养增殖病毒,以该细胞毒液经甲醛灭活后制备成蜂胶佐剂灭活抗原,用以免疫山羊,观察其免疫效果.结果显示,以5mL/只恒定剂量接种山羊,经4次连续免疫后CPV抗体水平整体较低,第28天测定HI效价在27(1∶3128),而以5mL/只递增剂量4次连续免疫山羊后,抗体水平整体较高,第28天测定,抗体HI效价在29(1∶512),较恒定剂量免疫组高2个滴度水平.结果表明,采用犬细小病毒细胞毒蜂胶佐剂灭活抗原高免山羊可获得高效价的特异性抗血清.  相似文献   

2.
分泌抗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制备犬细小病毒(CPV)单克隆抗体,用F81细胞繁殖CPV,病毒液经二乙烯亚胺(BEI)灭活、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筛选获得2株分泌抗CP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F1和B6.F1和B6分泌的单克隆抗体Ig亚类均为IgG1;以F1和B6制备的腹水,经检测,间接ELISA效价均为1×105,免疫荧光效价分别为1:3200和1∶6400;F1和B6培养上清的抗体中和效价分别为1∶1024和1∶2048,血凝抑制效价分别为1∶2048和1∶4096;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和抗原表位分析结果显示,F1和B6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能分别针对CPV的空间表位和线性表位.2株分泌抗CP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可进一步用于开发CPV特异性诊断制剂和治疗制剂.  相似文献   

3.
选用从犬科动物貉中分得的貉细小病毒CR86106株为种毒,用猫肾传代细胞F81系培养增殖,制成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弱毒疫苗(M-CPV)。该苗对猪红细胞的HA效价平均156,对F81细胞系的TCID_(50)平均为4.02。对离乳幼犬的最低免疫剂量为5×10~(3·8)TCID_(50)。苗注后2周即可获得免疫,血清HI抗体达32即可抵抗CPV强毒感染。疫苗的免疫期为1年。于-15℃以下冰盒保存,疫苗的有效期为9个月。CR80106株遗传性稳定,经CPV易感幼犬和F81细胞系连续传5代和22代,对犬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不变。病毒蛋白经SDS—PAGE和HPLC分析,均未发现与原始毒株有不同。M-CPV对母源抗体干扰有较强的抵抗力,母源抗体达32的幼犬,100%可对该亩产生免疫应答。HI抗体<2的CPV易感幼犬接种该苗后除粪便轻度阳转外,无其他异常,同居CPV易感幼犬也不会感染发病。两次免疫后作同居感染攻毒,可获得完全保护,不会由粪便排出强毒。于产前20d给怀孕母犬接种,也未见有流产、早产、死胎和弱胎现象发生,所产仔犬全部生长发育正常。全国16个军、警犬场队用本疫苗累计免疫各类犬3320只,全部安全,没有一只因注苗而发病,经1~2年临床观察,3296头获得保护,保护率为99.28%。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驴源抗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抗体,首先利用F81猫肾细胞扩增CPV-2a病毒株,经甲醛灭活和氢氧化铝胶乳化,制成CPV灭活疫苗,病毒滴度为10-8.5 TICD50,然后通过肌肉分点注射免疫驴,连续免疫3次(第1次注射3mL,后2次各注射6mL),每次免疫前采血,分析驴血清的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效价;利用盐析法和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和纯化驴血清IgG。用IgG处理幼犬(50mg/kg),用CPV-2a毒株对IgG处理的犬进行攻毒,分析IgG抗CPV的活性。结果显示,免疫3次后驴血清的CPV抗体滴度为1∶8 192,中和抗体效价为28.5。用制备的IgG处理幼犬未发现不良反应,经CPV-2a攻毒实验证实IgG处理犬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3%,0%,均明显低于非处理组(分别为100%,83%),说明制备的驴源IgG具有明显的抗CPV活性。  相似文献   

5.
犬细小病毒HZ0761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疑似细小病毒(CPV)感染犬的粪便,采用同步培养法接种胎猫肾细胞(F81)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通过PCR检测、HA试验、IFA鉴定、电镜观察和空斑纯化,获得1株犬细小病毒,并命名为HZ0761。感染的F81细胞48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在病料和感染的F81细胞中均扩增出CPV VP2基因的特异性片段(221 bp);病毒液可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为1∶28,其血凝性能被特异性抗体抑制;IFA可见特异性亮绿色荧光;电镜观察感染的F81细胞核内可见20 nm左右的病毒颗粒;病毒液的TCID50为10-4.8/mL,VP2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毒株为CPV-2 a型。  相似文献   

6.
采集疑似犬细小病毒(CPV)感染犬的粪便,采用同步培养法接种胎猫肾细胞(FK81)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通过PCR检测、HA试验、PEG纯化,获得1株犬细小病毒,并命名为TZ2#株。感染的F81细胞48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在感染的FK81细胞中扩增出CPV基因的特异性片段;病毒液可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为1∶64,其血凝性能被特异性抗体抑制。  相似文献   

7.
为研制犬细小病毒(CPV)致弱疫苗,本研究通过将犬的组织样品接种CRF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毒株进行了一系列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病毒在CRFK细胞上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并且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典型的细小病毒粒子;HA效价可达到1∶256。回归动物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可导致犬出现明显的CPV感染症状,PCR鉴定也进一步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CPV(命名为CPV-YN株)。将CPV-YN株接种CRFK细胞连续传代至110代,在传代过程中,病毒的滴度逐渐提高,由初始的105.5 TCID50/0.1 mL逐渐增加到107.1 TCID50/0.1 mL。同时,CPV对犬的致病力逐渐降低。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CPV-YNR可以对用同源强毒攻击的犬提供免疫保护作用,可作为理想的疫苗候选病毒株。  相似文献   

8.
猪圆环病毒2型(PCV2)细胞内增殖滴度的提高是开发PCV2全病毒灭活苗的瓶颈问题。为克服该困难,探究高病毒滴度PCV-2规模化增殖工艺,采用PK-15细胞单层接毒、同步接毒与带毒传代3种增殖工艺对PCV2进行增殖,并应用细胞孵育剂D-氨基葡萄糖对各增殖工艺进行优化,最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比分析不同的增殖工艺组病毒增殖滴度。结果表明,单层接毒、同步接毒以及带毒传代工艺生产的PCV2病毒滴度均符合规程要求(TCID_(50)/mL10~(5.5)),带毒传代(第5代)生产效果显著优于前两种工艺(P0.01);D-氨基葡萄糖的添加可将同类工艺下PCV2的病毒滴度提高1.6~3.16倍。  相似文献   

9.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血凝抑制试验抗原、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在猪细小病毒制品的效力检验中不可或缺,对猪细小病毒相关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试验采用PPV 7909株病毒同步接种PK-15细胞制备血凝抑制试验抗原,用制备的抗原乳化后免疫豚鼠制备阳性血清,同时用未免疫的阴性豚鼠制备阴性血清。对抗原、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制备的PPV血凝抑制试验抗原HA效价达1:512;阳性血清HI效价达1:1024;阴性血清HI效价<1:8,且特异性均良好。利用制备的血凝抑制试验抗原、阳性血清与不同PPV疫苗株的灭活抗原、阳性血清进行交叉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抗原与阳性血清具备良好的血清学交叉反应性,可用于PPV制品的统一评价。  相似文献   

10.
9株猪瘟分离毒株的致病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9株临床表现强、中、低致病特点的猪瘟野毒分离株第3代细胞毒作为种毒,按3mL/头剂量分别注射猪瘟抗原及抗体阴性猪,再用上一代传代猪发病后的血毒作为下一代接毒用种毒接种试验猪1头或2头,或上一代传代猪发病后,同圈放入1头或2头试验猪进行同居感染.如此进行,GDGZ1/95、BJCY1/96和JL1/94传至8代;FJFQ1/99传至7代;HeBHH1/95、HeNBY1/96、BJTX3/96、GXBH1/98和HeNXH2/98传至3代.结果显示:上述分离株传至3~5代过程中均表现出毒力增强的趋势,从3~5代传代到8(7)代的过程中毒力进一步增强并保持稳定,且均超过了标准石门强毒株的发病特点.所有试验猪均出现较典型的猪瘟临床症状,解剖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死后或解剖后的各种脏器经HCFA检查均为强阳性,这种现象进一步证实了猪是猪瘟病毒的敏感动物,各毒株之间毒力没有明显差异.对其中7株分离株传代血毒部分代次E2基因主要区域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仅GDGZ1/95株从F1~F8代中的F6代有2个核苷酸的差异,引起1个相应氨基酸的变异,其余毒株的不同代次没有碱基发生变异,初步说明猪瘟病毒基因型表现相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鸡新城疫病毒HN2018株(基因Ⅶ型)在乳仓鼠肾(BHK-21)细胞上的无血清规模化培养,本试验采用悬浮培养技术驯化和筛选了1株能够稳定传代的BHK-21-xh悬浮细胞株;使用该细胞以初始密度为100×104个/mL接种摇瓶进行培养,并对摇瓶培养鸡新城疫病毒HN2018株的接毒细胞密度、培养温度、接毒量、收毒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利用摇瓶优化的病毒培养工艺,在10和100 L生物反应器中逐级放大培养BHK-21-xh悬浮细胞,接种鸡新城疫病毒;采用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的鸡新城疫病毒HN2018株细胞毒与鸡胚毒分别制备成灭活疫苗,免疫SPF鸡进行免疫效力的比较。结果显示,在摇瓶中培养72 h细胞密度均不低于800×104个/mL,细胞活率均不低于96%;按照BHK-21-xh细胞密度不低于800×104个/mL,病毒感染复数(MOI)为0.216进行接毒,同时添加终浓度为20μg/mL的胰蛋白酶,于35℃温度条件下培养64~72 h收获病毒液,鸡新城疫悬浮培养细胞毒红细胞凝集(HA)效价最高能够达到10log...  相似文献   

12.
应用猫肾传代细胞F81系,以同步接毒和带毒传代的方法。先后从50份犬、15份狐、75份貉和8份狮、虎、豹病料中分碍15株犬细小病毒(cpv)、3株貉细小病毒和6株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未分到狐细小病毒。通过人工感染试验,从中挑选到1株对犬和本动物无致病性、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细小病毒——貉细小病毒CR86106株。经核酸型、形态学、理化学、生物学特性试验以及与CPV核酸酶切图比较试验等系统鉴定,CR86106株病毒为1株与CPV特性基本相同,但也存在有一定差别的小DNA病毒。免疫试验和田间试验证明,CR86106株病毒遗传性稳定;对母源抗体干扰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免疫接种犬虽可随粪便排出少量原接种病毒,但不会使同居犬感染发病;试验犬经两次疫苗接种后攻毒,可获得完全保护,且不会随粪便排出强毒。累计免疫军、警犬3320只,全部安全,保护率达99.28%。  相似文献   

13.
犬细小病毒母源抗体可通过胎盘和初乳转移给仔犬。初生犬一周内血清中母源抗体HI效价为1:128~1:256,6用龄时HI效价降至1:8~1:32。母源抗体效价>1:16时接种犬细小病毒灭活苗。仅有33%的犬产生免疫应答;HI≤1:16时,对接种灭活苗或弱毒苗均产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4.
用血凝/血凝抑制试验(HA/HI)检测自制的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氢氧化铝胶灭活苗和蜂胶佐剂灭活苗免疫BALB/c小鼠后的抗体效价,依据小鼠抗体效价比较不同免疫佐剂的效果。结果表明,用氢氧化铝胶佐剂配制的疫苗可刺激接种动物产生快速免疫应答反应,抗体产生效价高、维持时间长,其效果优于其它佐剂,有望成为HEV灭活疫苗的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15.
抗原效价高低是评价疫苗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各厂家的法氏囊疫苗免疫效果不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氏囊抗原效价不高。试验旨在探讨影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原(HQ株)效价的因素,从而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提升抗原效价,从而提升法氏囊疫苗产品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通过对比不同细胞传代比例,维持液pH,接毒量,接毒时间,收毒时间,接毒后培养温度,维持液血清含量生产抗原的病毒效价,从而选择最佳的工艺参数生产法氏囊抗原。结果表明:传代分种比例小细胞密度大的细胞接毒后病毒效价高,接毒后维持液pH7.8比pH 7.4的病毒抗原效价高;1%种毒接毒量效价最高,细胞培养至24~48h接毒,抗原效价差别小;接毒后36h收毒为最佳收毒时间,接毒后细胞培养温度为37℃最佳;接毒后维持液中血清含量为2%时抗原效价最高。综上,本试验获得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HQ株)疫苗的最佳生产工艺参数,为生产出高效价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原(HQ株)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将共表达NDV F和IBDV 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连续传10代,分别对第5、8、1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对第1、5、10、15、20、25、3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翅翼刺种于鸡体上,连续传8代,对第3、5、8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在SPF鸡胚上传10代、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传30代、在鸡体传8代后,其毒力未返强,F基因和VP0基因未发生缺失和变异.  相似文献   

17.
将疑似新城疫病料无菌采集后进行RT-PCR鉴定,将阳性病料研磨后接种SPF鸡胚,收获的阳性尿囊液进行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病毒效价,病毒效价达到2~7~2~8,病毒凝集效价达到10log2。使用10%蔗糖溶液及18-25k Da透析袋对阳性尿囊液进行浓缩,浓缩至原体积的1/5;10%福尔马林灭活诊断抗原,经过6h后灭活达100%;诊断抗原效价测定:血凝效价为2~(10);血凝抑制效价为10log2。利用制备的鸡新城疫诊断抗原和鸡新城疫标准诊断抗原与鸡新城疫标准检测抗体进行血凝试验(HA)与血凝抑制试验(HI),对比结果:鸡新城疫诊断抗原病毒效价为2~(10),高于鸡新城疫标准诊断抗原的2~9,鸡新城疫诊断抗原凝集效价为10log2,等同于鸡新城疫标准诊断抗原,证明所制备鸡新城疫诊断抗原符合要求,可以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珠三角地区犬细小病毒(CPV)的流行情况及研制有效的疫苗,本研究开展了CPV流行病学调查,并将32份疑似CPV感染犬的粪便样品处理后接种F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32份样品中有19份样品提取液在F81细胞上可以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HA效价可达到1∶256。回归动物试验显示分离株可以导致犬出现明显的CPV感染症状,PCR鉴定也进一步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CPV。通过VP2基因同源性分析显示分离株与国内主要的流行基因亚型CPV-2a的同源性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从发病的43日龄乌鸡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鸡胚传代培养后,测定其F3代尿囊液血凝(HA)效价为2^8,HI试验中能被鸡ND阳性血清中和,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为60.8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ICPI)为0.8,血凝解脱时间小于10min,血凝素热稳定性差。表明该分离株为新城疫病毒中发型毒株。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犬细小病毒(CPV)变异株的致弱疫苗株,将CPV-2a野毒株(YZ10-5)在FK81细胞上连续传代,评价不同代次毒种对易感幼犬的毒力。用高代次传代毒种免疫高母源抗体(MDA)幼犬,经CPV-2a和CPV-2b强毒攻毒,评价致弱株的免疫保护效力。结果表明,CPV-2a毒株(YZ10-5株)在FK81细胞上连续传至31代,毒力明显减弱,传至61代无明显毒力。用61代致弱毒种(YZ10-5/F61),2×10~3TCID_(50)/剂,间隔3周,2次皮下注射接种高母源抗体幼犬,第2次免疫后3周用CPV-2a和2b变异株口鼻攻毒,所有免疫犬无明显临床症状,且粪便无排毒,而未免疫犬全部发病和粪便排毒。初步研究表明, CPV-2a传代致弱毒株(YZ10-5/F61)有希望用于开发CPV防控的新型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