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甘露低聚糖及其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甘露低聚糖又称甘露寡聚糖 ,是从酵母培养细胞壁中提取的一类新型抗原活性物质 ,广泛存在于魔芋粉、瓜儿豆胶、田菁胶及多种微生物细胞壁内。由于它不仅具有低热、稳定、安全无毒等良好的理化性质 ,还具有保护肠道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国外已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饲料工业。β- 1 ,4-甘露聚糖酶简称β -甘露聚糖酶 ,是一类能够水解含 β - 1 ,4-甘露糖苷键的甘露寡糖、甘露多糖 (包括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葡萄甘露聚糖等 )的水解内切酶 ,属于半纤维素酶类。β -甘露聚糖酶能将广泛存在于豆类籽实中的甘露聚糖等多糖降解为葡萄糖、…  相似文献   

2.
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甘露聚糖酶是一种半纤维素水解酶,以内切方式降解β-1,4糖苷键,降解产物的非还原末端为甘露糖,其作用底物包括葡萄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及β-甘露聚糖等。它不仅能够降低肠道粘度,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而且还可消除豆类中富含的β-  相似文献   

3.
甘露聚糖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甘露聚糖及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的细胞壁中,β-甘露聚糖酶能降解粕类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β-甘露聚糖,改善日粮利用效率,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文章系统论述了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β-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机制及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为甘露聚糖酶在畜牧业中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β-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是半纤维素的第二大组分,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的细胞壁中,在常规饲料原料中,豆粕中β-甘露聚糖的含量最高。β-甘露聚糖能够对玉米-豆粕型日粮的养分利用率产生较大影响。β-甘露聚糖酶能够降解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β-甘露聚糖,改善日粮利用效率,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本文系统论述了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β-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β-甘露聚糖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在畜牧业中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β-甘露聚糖酶是一种新型的内切酶制剂,能够水解甘露聚糖等含有β-1,4-D-甘露糖苷键的非淀粉多糖,具有消除抗营养因子的作用。β-甘露聚糖酶不仅能够降低肠道黏度,促进营养物质的高效吸收,还能够分解甘露聚糖,使植物性饲料细胞壁中包裹的营养物质得到充分释放,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甘露寡糖具有益生元的作用,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优化肠道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β-甘露聚糖酶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动物生产,可改善畜禽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文章就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β-甘露聚糖酶在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β-甘露聚糖酶的制备及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和微生物生产 1.1β-甘露聚糖酶来源 β-甘露聚糖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植物中存在,如芝麻、莴苣的种子及天南星科植物魔芋萌发的球茎中;在海洋软体动物如翡翠贻贝的消化道中均发现了β-甘露聚糖酶活性的存在;而微生物是β-甘露聚糖酶的主要来源,如细菌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热芽孢杆菌、真菌中的曲霉、白绢病原菌(Sclerotium rolfsii)及放线菌等都有所报道.  相似文献   

7.
β-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的细胞壁中,是豆科植物半纤维素中的第二大组分,不能被单胃动物消化分解,影响了玉米-豆粕型日粮的养分利用率.β-甘露聚糖酶可有效地降解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β-甘露聚糖,消除其抗营养作用,促进动物的免疫机能,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粮的饲用价值.本文就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β-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为甘露聚糖酶在畜禽生产中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甘露聚糖广泛存在于豆粕、棕榈仁粕和芝麻粕等植物性饲料中,畜禽采食后会增加消化道内食糜黏度,降低饲粮的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β-甘露聚糖酶可水解甘露聚糖生成甘露糖单元,其在畜禽饲粮中添加可补充内源消化酶的不足,消除和降解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饲料转化利用效率,改善动物生长性能。本文就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β-甘露聚糖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棕榈粕是一种优质饲粮,但棕榈粕中抗营养因子甘露聚糖含量高。β-甘露聚糖酶可降解甘露聚糖,改善饲料营养价值。真菌是甘露聚糖酶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目前所查阅的文献中,未见枝孢菌来源甘露聚糖酶的报导。芽枝状枝孢菌SD01可在棕榈粕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并在发酵上清液中检测到甘露聚糖酶活性。本试验旨在用棕榈粕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发酵芽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velox)SD01生产甘露聚糖酶,并对其酶学性质、底物特异性和降解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芽枝状枝孢菌SD01来源甘露聚糖酶最适pH 4.5;最适温度75℃;在pH 4.0~6.0及50℃以下条件稳定;对侧链分支频率低的甘露聚糖的降解活性较高。本研究制得了枝孢菌属来源的甘露聚糖酶,并对其相关酶学性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饲用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β-甘露聚糖酶是最重要的饲用酶制剂之一,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添加β-甘露聚糖酶主要有促进动物生长,预防动物疾病;提高动物的饲料转化效率;减少粪便排泄,减轻环境污染等作用。作者从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4个方面阐述了饲用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β-甘露聚糖酶之国内外最新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露聚糖类物质作为半纤维素的第二大组分,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它是所有豆科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在其他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含量也很高,如玉米、小麦、菜籽粕和麸皮等.β-甘露聚糖酶(endo-l,4-β-mannanase)是一种新型的酶制剂,属于一种半纤维素酶类,它除具有一般非淀粉多糖(NSP)酶类的作用一降解NSP,降低肠道粘度,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外;近来很多研究表明,β-甘露聚糖酶还是一种多功能的促生长剂,因为它可以促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的分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瘦肉率;同时,它还可消除豆类中富含的β-甘露聚糖对葡萄糖吸收的干扰,极大提高饼粕尤其是豆粕的能量消化率.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β-甘露聚糖酶的最新研究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物质构成。甘露聚糖是植物半纤维素的重要组分,是由β-1,4-D-甘露糖连接而成的线状多聚体,在多糖的侧链上主要有葡萄糖基、乙酰基和半乳糖基等取代基团。甘露聚糖具有高亲水性,在单胃动物的消化道内大量吸水,增加了消化道内容物的黏度,抵抗胃肠蠕动,直接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近年来,随着豆类产品(豆粕等)在动物饲料中的广泛应用,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甘露聚糖的完全酶解需要β-甘露聚糖酶、β-甘露糖苷酶、β-葡糖苷酶…  相似文献   

13.
β-甘露聚糖酶是水解以β-1,4-D-吡喃甘露糖为主链的甘露寡糖、甘露多糖的内切水解酶。β-甘露聚糖酶能够消除β-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在动物饲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能够促进饲料转化效率、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本文从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提纯方法、酶学性质、作用机理及应用等方面,对β-甘露聚糖酶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甘露聚糖是豆粕等原料的主要抗营养因子,能显著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造成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而β-甘露聚糖酶作为饲料工业使用广泛的新型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可以水解日粮中的甘露聚糖,降低食糜黏度,提升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其重要的水解产物——甘露寡糖是有效的肠道益生菌增殖因子,能够改善肠道健康,β-甘露聚糖酶已经广泛运用在畜禽日粮当中,能显著提升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15.
<正>β-甘露聚糖是植物性饲料原料中除纤维素、木聚糖之外分布最广泛、含量最高的一类半纤维素,在许多植物中大量积累。特别是其衍生物β-半乳甘露聚糖和β-葡甘露聚糖是所有豆科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在豆粕中含量最高(15~18 g/kg),是单胃动物的一种抗营养因子。β-甘露聚糖酶可水解以玉米-豆粕型饲料为主的单胃动物日粮中β-甘露聚糖高分子中的β-1,4糖苷键,释放出与之结合的  相似文献   

16.
β-甘露聚糖酶属于半纤维素酶类,在动物生产、饲料行业中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酶活力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统一的国家级检测方法和掌握影响酶制剂测定过程中各因素的关键点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为β-甘露聚糖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型饲料添加剂——β-甘露聚糖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β-甘露聚糖酶(endo-β-1,4-mannanase)是一种新型的酶制剂,属于一种半纤维素酶类,它除具有一般非淀粉多糖(NSP)酶类的作用——降解NSP,降低肠道黏度,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  相似文献   

18.
企业     
《中国畜牧业》2013,(21):17
伟嘉集团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技术转让协议伟嘉集团与中国农业大学在伟嘉创新研究院举办了β-甘露聚糖酶技术转让签约仪式。在新型饲用酶制剂开发与应用领域,伟嘉集团与中国农业大学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完成了一种耐热型、高活性β-甘露聚糖酶专利转让。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员曹云鹤多年从事酶制剂领域研究工作,在β-甘露聚糖酶性质改造方面成果显著。该项技术的引入,使伟嘉迅速掌握最新核心技术,缩短β-甘露聚糖酶研发历程,为新产品的快速形成提供支持,提高酶制剂产品竞争力。同时,伟嘉集团与中国农  相似文献   

19.
试验初步研究了一株黑曲霉菌种所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特性,主要是这种酸性β-甘露聚糖酶受到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时的酶活性变化,并对这种酸性β-甘露聚糖酶降解大豆皮的能力和在石油开采(酸性β-甘露聚糖酶水解瓜儿豆胶的能力)中的应用做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酸性β-甘露聚糖酶在较大范围的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稳定,能够耐受较宽的pH值环境,并且对大豆皮的降解作用明显优于对照样品,这种酸性β-甘露聚糖酶在石油开采中的破胶效果非常好,能够耐受极端的地质条件,与国外产品对比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为酸性β-甘露聚糖酶在更宽领域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1酶制剂近年来,我国酶制剂产品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已开发出α-淀粉酶、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甘露糖酶、植酸酶等上百个产品。目前最常用的酶制剂饲料添加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降解多糖和生物大分子物质为主,主要包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