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菌分离的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ConA体外刺激培养15 h后提取细胞总RNA.以此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到了435 bp的IFN-γ基因.把扩增到的IFN-γ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了pMD-IFN435重组质粒.用另一对引物对重组质粒pMD-IFN435内部进行PCR扩增,得到了257 bp(含PstⅠ酶切位点)的基因片段,将此基因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构建了pMD-IFN257重组质粒.将pMD-IFN257双酶切(PstⅠ+SalⅠ)后回收的目的片段与pMD-IFN435双酶切(PstⅠ+SalⅠ)后回收的目的片段连接,得到了含有367bp目的片段的重组质粒pMD-IFN367,即内标准DNA模板.以定量后的pMD-IFN367与2倍梯度稀释的pMD-IFN435进行竞争PCR扩增,建立了能够准确、方便定量检测猪IFN-γmRNA的标准竞争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y=0.414x-1.864).  相似文献   

2.
根据猪圆环病毒2型(PCV2)BF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472 bp的ORF2部分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GEM-T载体中,构建含PCV2-ORF2部分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利用Xba 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获得共用同1对引物但缺失196 bp的竞争重组子.通过重组质粒与竞争重组子间的竞争定量PCR方法(qc-PCR),建立猪PCV2-ORF2的标准竞争曲线和直线回归方程,并对PCV2试验感染猪血清中PCV2核酸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兴猪γ-干扰素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研发猪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制剂,根据已发表的猪IFN-γ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3周龄新兴猪脾细胞中扩增出约500 bp的基因片段;将其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经PCR、酶切及序列测定表明,该基因片段由501个核苷酸组成,共编码166个氨基酸,与NCBI GenBank上登载的猪IFN-γ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新兴猪IFN-γ基因的成功克隆及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将为进一步研发猪干扰素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构建贵州白香猪γ-干扰素真核表达载体,试验以已构建的含有γ-干扰素基因的pMD-GZ-IFN-γ质粒为模版,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为501 bp的γ-干扰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将所得IFN-γ基因克隆至经相同双酶切处理后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IFN-γ。测序结果表明:克隆至pcDNA3.1(+)的基因序列为γ-干扰素序列,说明γ-干扰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5.
为了构建贵州白香猪γ-干扰素真核表达载体,试验以已构建的含有γ-干扰素基因的pMD-GZ-IFN-γ质粒为模版,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为501 bp的γ-干扰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将所得IFN-γ基因克隆至经相同双酶切处理后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IFN-γ。测序结果表明:克隆至pcDNA3.1(+)的基因序列为γ-干扰素序列,说明γ-干扰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6.
为对犬孢子虫MAG1与IFN-γ融合基因重组真核质粒进行免疫学评价,本实验以含有MAG1-IFN-γ基因片段的克隆质粒为模板,扩增MAG1-IFN-γ目的片段,构建pVAX-MAG1-IFN-γ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将其转染Vero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AG1基因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并免疫BALB/c小鼠,进行免疫学评价。结果表明,PCR扩增获得基因片段大小为1 536 bp,与GenBank中登录的MAG1和IFN-γ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IFA检测MAG1基因在Vero细胞中获得瞬时表达,转染的Vero细胞呈现特异性绿色荧光;western blot分析表达蛋白的分子量为57 ku,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将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免疫BALB/c小鼠,经间接ELISA和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测定表明,重组质粒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本实验为新孢子虫病核酸疫苗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据发表的犬新孢子虫MAG1基因序列(EF580924.1)和Bov IFN-γ基因序列(M29867.1)设计2对引物.分别以犬新孢子虫基因组DNA和pET28α-IFN-γ重组质粒为模板,通过重叠延伸拼接聚合酶链式反应(SOE-PCR)将犬新孢子虫MAG1基因与IFN-γ基因拼接,构建pMD18-T MAG1-IFN γ克隆质粒和pGEX-4T-MAG1-IFN-γ重组表达质粒,将鉴定正确的pGEX-4T-MAG1-IFN-γ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达产物.结果表明,SOE PCR扩增获得双基因融合片段大小为1 491 bp,与GenBank中发表的MAG1 (EF580924.1)和IFN-γ(M29867.1)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MAG1-IFN-γ融合基因表达蛋白大小为82 000,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民猪干扰素-γ(IFN-γ)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试验采用RT-PCR技术,根据猪IFN-γ基因设计1对引物,从刀豆素A(ConA)活化的民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获得了长度为502 bp的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民猪IFN-γcDNA长度为502 bp,IFN-γ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大小为501 bp,编码166个氨基酸,含有2个潜在N-糖基化位点;民猪IFN-γ基因与藏猪、贵州白香猪、成华猪和梅山猪等的同源性为100%。  相似文献   

9.
竞争RT-PCR方法检测Ctrl基因mRNA变化的内参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内参标准,用以检测铜代谢过程中Ctrl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采用双引物,经2次克隆将400bp左右的外源基因片段插入到530bp目的片段的单酶切位点中,构建成突变型DNA阳性竞争重组质粒。结果,成功构建了930bp左右的竞争模板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gB蛋白在细胞内的作用位点,试验以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SA株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gB基因保守片段;以pEGFP-N1质粒为模板扩增EGFP基因;以gB基因与EGFP基因胶回收产物为模板,用gB基因上游引物及EGFP基因下游引物通过重叠延伸PCR(SOE PCR)技术获得gB/EGFP融合基因;构建pcDNA3.1/gB/EGFP重组表达质粒,转染乳仓鼠肾细胞(BHK细胞),采用Western-blot技术及荧光显微镜检测荧光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扩增到300 bp的gB基因、760 bp的EGFP基因及1 060 bp的gB/EGFP融合基因;成功构建出pcDNA3.1/gB/EGFP重组表达质粒并转染BHK细胞;Western-blot技术及荧光显微镜检测显示,融合蛋白在BHK细胞中成功表达。说明通过荧光蛋白研究目的蛋白的作用位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 PCR扩增技术 ,以国外已发表羊干扰素 Tau(IFN- τ)基因序列为基础设计引物 ,在国内首次从北京绵羊、南江黄羊这两种国产羊的血液中分别扩增出 IFN- τ基因 ,并将 IFN- τ基因插入 PQE- 30载体构建重组质粒 ,经 PCR鉴定及 Sph 、H ind 双酶切鉴定证实为羊 IFN- τ基因的重组质粒。重组表达质粒测序结果表明 IFN- τ(p3)基因全长 5 16 bp,编码 172个氨基酸。实验发现 ,从北京绵羊、南江黄羊扩增出来的 IFN- τ基因序列与已发表的序列相比 ,其碱基同源性分别为 96 .3%、99.0 4 % ,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92 .4 %、97.1%。  相似文献   

12.
试验利用软件设计出两条特异性引物,再通过PCR扩增,扩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片段,然后将S基因片段连接到表达载体PMD18-T中,构建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提取重组质粒,再经过双酶切鉴定和PCR鉴定,来证实提取的基因片段与预期目标一致.本实验为以后建立猪流行性腹泻快速诊断方法、基因免疫、以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基因的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β干扰素(IFN-β)具有重要的抗病毒生物学功能,为了研究从江香猪源IFN-β生物活性,试验设计1对扩增切除信号肽序列的香猪源IFN-β编码区引物,以pUCm-T-IFN-β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经菌液PCR筛选、测序鉴定后,获得重组质粒pColdⅠ-CJ-poIFN-β,将其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IPTG诱导表达后用SDS-PAGE蛋白电泳,Western blot方法对重组表达蛋白进行分析。结果:切除信号肽序列的从江香猪源IFN-β序列编码区长为498 bp,表明该片段已正确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ColdⅠ中;SDS-PAGE蛋白电泳在预期位置未见蛋白条带,但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带His标签的重组表达蛋白能被His单抗识别,显色后条带为18.26 ku,与预期大小相符。结果显示:试验成功构建了携带切除信号肽序列的香猪源IFN-β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但重组蛋白表达量极低,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从江香猪源-β干扰素的生物活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猪γ-干扰素基因真核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RT—PCR方法从长白猪脾脏淋巴细胞中扩增出猪γ-干扰素(IFN-γ)基因,经克隆测序表明与已发表序列同源性为100%。将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 ),构建出真核重组表达载体IFN-γ-pcDNA。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检测转染细胞培养上清IFN-γ活性,结果表明转染上清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鸭肠炎病毒PCR产物的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达的鸭肠炎病毒(DEV)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以鸭肠炎病毒DNA为模板扩增出602bp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通过粘端连接克隆到质粒pBluescipt ⅡKS^ 中,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胸质,在LB平板上筛选重组菌,重组子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HindⅢ与PstⅠ双酶切鉴定,该基因片段已成功的克隆到质粒载体上。  相似文献   

16.
设计套式引物,内套引物含有BamHⅠ/XhoⅡ酶切位点,采用RT-PCR技术扩增猪戊型肝炎病毒(UEV)结构蛋白基因ORF2部分片段,长度为634bp,将其克隆于PGEX-T载体,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片段属于戊型肝炎病毒ORF2部分,将该片段插入PproEXHTb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证实获得了重组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1mmol/L IPTG诱导,得到表达,表达蛋白分子量为27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以与猪戊型肝炎阳性血清反应,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7型25_4株ApxIICA基因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克隆到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MD18_ApxIICA,将pMD18_ApxIICA转化到E.coliJM83中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血清型7型25_4株ApxIICA与其它血清型(5型和9型)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8%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0%以上。利用ApxIIC基因内部单一的SpeI位点,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利用PCR技术在ApxIIC基因内部缺失165bp的核苷酸片段,PCR产物再用SpeI进行酶切,并体外连接构建得到含有ApxIIC缺失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_ApxII△CA。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7型25-4株ApxIICA基因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克隆到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MD18-ApxIICA,将pMD18-ApxIICA转化到E.coli JM83中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血清型7型25-4株ApxII CA与其它血清型(5型和9型)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8%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0%以上.利用ApxIIC基因内部单一的SpeI位点,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利用PCR技术在ApxIIC基因内部缺失165bp的核苷酸片段,PCR产物再用SpeI进行酶切,并体外连接构建得到含有ApxIIC缺失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ApxII△/CA.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猪附红细胞体信号识别颗粒54(SRP54)基因的功能,试验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附红细胞体KI3806全基因组序列(登录号为NC015153.1)中信号识别颗粒(SRP)蛋白基因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猪附红细胞体SRP54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上,重组质粒经PCR和酶切鉴定后测序,并将SRP54基因与pVAXⅠ真核表达载体连接。结果表明:克隆的SRP54基因片段长1 173 bp,与GenBank中原序列同源性为97%,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Ⅰ-SRP54经PCR和酶切鉴定正确,为猪附红细胞体SRP54基因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PS)ompP2基因的功能,根据已发表的副猪嗜血杆菌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PCR扩增HPS LZ株外膜蛋白ompP2基因,获得大小为1 158bp的核苷酸片段,该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EASY-Blunt载体,转化后鉴定,再与真核表达质粒pCI-neo经过酶切和连接反应,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rans-T1,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重组质粒并测序。通过脂质体法将pCI-neoompP2转染猪肺泡巨噬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重组质粒是否表达。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含ompP2基因的副猪嗜血杆菌真核表达载体pCI-neo-ompP2,提取转染该质粒的猪肺泡巨噬细胞的mRNA,进行RT-PCR扩增,在1 000bp~2 000bp之间可见1条明显的条带。Western blot发现在42ku处出现目的条带。试验结果为后期研究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