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     
我国首例异种器官移植猪培育成功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潘登科副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日前培育成功我国首例敲除超急性免疫排斥基因的异种器官移植猪,并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子鉴定。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需要进行器官移植,但每年仅1万人能够得到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2.
▲英培育出可用于人体器官移植的转基因猪 英国科学家培育成功一种心脏类似于人的心脏的转基因猪。这种转基因猪的器官表面含有人体蛋白,用于人体器官移植,并且在植入人体时不会产生异体排斥反应。 他们首先把人基因注入将近2500个猪卵里,获得了311头仔猪,其中有49头证明携带有人基因。49头中有38头存活。然后他们利用这38头转基因猪进行杂交,这样获得的第二代猪的器官里,人基因和位于猪器官表面的人体蛋白量增加了1倍,器官移植的安全和成功率也因此而成倍提高,这一成果可大大缓解人体器官移植的紧缺状态。除了从猪身上获得心脏外,还可获得用于人体器官移植的肾脏等器官,科学家们预言,这种猪器官正式用于人体器官移植还需2~3年。  相似文献   

3.
通过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了心法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沪1(PRRSV-S1)株进行抗原纯化。免疫BAI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O融合,用间接ELISA和有限稀释法,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PRRSV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AG、BD3。ELISA交叉试验和阻断试验表明,2株单抗具有高度特异性。AG1可与PRRSV-S1,欧洲株LV,美洲株VR-2332反应,而BD3与美洲株VR-2332反尖较弱,2株单抗对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乙型脑炎病毒(JEV)均不反应。阳性杂交瘤细胞的上清液效价是:1:256-1:5123,腹水效价分别在1:10^3-1:10^5之间。AG1和BD3各有100条染色体,琼脂双扩散试验结果表明AG1属于IgG2b,BD2属于IgM。Western blot试验表明AG1和BD3是针对N蛋白抗原表位的特异性单抗。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留美学者的积极参与下,美国密苏里大学一项始于1998年的研究终于在日前开花结果: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运用基因敲除技术,培育出基本不含人体免疫排斥基因的克隆猪。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向异种器官移植迈出的关键一步。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不足,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美国每年有6.3万多名病人需接受器官移植,而可供移植的器官却只有约2万个。要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猪。猪的器官在大小、结构和功能上与人体器官相近,一向是异种器官移植的主要研究目标。但猪细胞表面有一种半乳糖基转移酶,会导致人体免疫…  相似文献   

5.
<正>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由紧密连锁、高度多态的基因位点所组成的染色体上的一个区域[1],连锁于一条染色体上的MHC基因构成一个单倍型。MHC分为Ⅰ、Ⅱ、Ⅲ类分子,其中Ⅰ、Ⅱ类分子分别提呈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肽,Ⅲ类分子与免疫因子相关。MHC基因产物在各种细胞表面表达,控制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早期源于解释器官移植中受体排斥供体组织细胞的现象。1936年,Corer在小鼠体内首次发现了  相似文献   

6.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测定了伪狂犬病gE-/gI-/ TK-/ LacZ+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免疫期等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株能在Vero细胞上适应生长,并形成典型的蚀斑。其对1日龄仔猪、怀孕母猪、牛、羊以及家兔安全,无不良接种反应,接种动物不向体外散毒。SA215疫苗接种猪能抵御高剂量(107PFU)Fa株强毒感染,攻毒后试验猪的发热期、增重受阻天数、散毒滴度均低于Bartha株疫苗接种猪,远远低于对照组猪。SA215接种猪能维持长时间的高水平中和抗体滴度,免疫期可达半年以上。试验结果表明,SA215株是一株安全、免疫原性好、免疫期长的疫苗株。  相似文献   

7.
商情新闻     
<正>●我国首例异种器官移植猪培育成功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日前培育成功我国首例敲除超急性免疫排斥基因的异种器官移植猪。据小型猪专家介绍,此次获得的基因敲除猪使用的是我国培育的实验用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  相似文献   

8.
科技     
我国鸡蛋储藏保鲜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宣布,科研团队已培育出4头适宜人体器官移植的基因改造猪。这一研究项目,已通过中国农大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子鉴定。据悉,这种猪是我国首例敲除超急性免疫排斥基因的异种器官移植猪。基因专家说,由于猪器官的大小与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9.
<正>据统计,美国每年有6.3万多病人需要接受器官移植,而可供移植的器官却只有约2万多;我国每年大约有1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然而能找到供体器官的仅有约2000人,器官不足较西方国家更为突出。为有效缓解器官供需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异种器官移植作为解决供者器官不足的重要战略之一,近年来再次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1]。1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及机理当灵长类动物的器官异种移植给人类时,会发生几  相似文献   

10.
将制备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脂质体/DNA疫苗和壳聚糖/DNA疫苗,分别以肌肉注射(i.m)和滴鼻、点眼(i.n)两种途径免疫健康雏鸡,以裸DNA疫苗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及间接ELISA分别对免疫鸡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及特异性IBV血清抗体IgG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并于免疫后35d进行攻毒,结果显示:(1)CD4^+T淋巴细胞数,所有试验组在免疫后1~3周左右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各试验组间,脂质体/DNA疫苗肌肉注射途径在免疫后10d后高于壳聚糖/DNA疫苗,但仅在第15天差异显著(P〈0.05),而滴鼻、点眼途径则相反;(2)所有试验组CD8^+T淋巴细胞数仅在免疫后第15天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3)所有组间特异性IBV血清抗体IgG动态变化差异不显著;攻毒后脂质体/DNA疫苗肌肉注射组无鸡只死亡,其他试验组有4%或8%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由此可见,脂质体和壳聚糖均为DNA疫苗良好的佐剂或载体,且脂质体/DNA疫苗肌肉注射的免疫效果优于壳聚糖/DNA疫苗。  相似文献   

11.
NCOA1为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基因,是影响母猪多产性状的候选基因。NCOA1与结合在DNA上的雌激素受体复杂的相互作用并加强其转录活性。NCOA1蛋白在暴露其他难接近的染色质的过程中使组蛋自乙酞化并与其他乙酞基转移酶(P300/CBP)相互作用。因此,NCOA1蛋白增强了雌激素受体的活性,反过来也刺激特定的雌激素反应基因的转录并调节随后的生理反应。国内外有学者己经对NCOA1基因与猪多产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认为它是繁殖性状的“开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在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12.
2.3 用于给人器官移植的转基因猪。用转基因方法选育供器官移植的猪一直是世界性的大课题。1992年英国剑桥大学,将DAF基因(调控补体系统的基因)克隆后,整合到猪的染色体上,获得一窝转基因猪。将此心脏移植给10只猴子,该心脏在2只猴子体内跳动了60d,而对照的猪心脏只能跳24h。但将其移植给人未能成功。该法是使受体的免疫系统不能激活补体,从而克服了移植后因抗体.补体杀伤靶细胞而引起的超急性排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猪病毒病疫情越来越复杂,其中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病(PCVD)、猪伪狂犬病(PR)以及猪瘟(CSF)是公认的影响全球养猪业的重大疾病。为了防控疫情,控制猪场传染病迫在眉睫,其关键在于疫苗免疫接种。当疫苗进入动物体后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达到免疫预防作用。同时,一种疫苗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又可能对另一种疫苗免疫产生影响,能够增强疫苗免疫效果或干扰疫苗免疫,因此研究疫苗间的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近年研究发现,CSFV与PRRSV疫苗同时免疫时的免疫效果不如单独免疫;在PCV2阳性猪场免疫PCV疫苗能够显著增强CSFV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疾病风险;同时对母猪免疫CSFV疫苗和PRV疫苗可以有较好的免疫反应,2种疫苗在生产实践中并无干扰作用;其他疫苗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江西饲料》2010,(6):45-46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潘登科副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日前培育成功我国首例敲除超急性免疫排斥基因的异种器官移植猪.并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子鉴定。这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少数几个国家之后获得此项技术的国家,为培育器官移植猪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大剂量氦─氖激光照射、免疫抑制剂及二者配合应用对大鼠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赵玉军,王云鹤(沈阳农业大学·110161)(东北农业大学)1前言器官移植(OrganTransplantation)是集多学科于一身的高精尖医学分支.它用健康的器官替代丧失功能的...  相似文献   

16.
I—ELISA特异诊断棘球蚴(包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亲和层析技术纯化的兔抗棘球蚴抗体,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抑制试验(I—ELISA)。取代反应和阻断反应均无非特异反应;检测健康对照血清126份(人36,猪90),均为阴性;与猪囊尾蚴病血清136份(人46,猪90)、细颈囊尾蚴病血清38份(羊22、猪16)无交叉反应;对棘球蚴病血清183份(人61、羊71、猪51)进行检测,其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8.5%(54/61)、98.6%(70/71)、96.1%(49/51)。  相似文献   

17.
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制备糖尿病模型,以成功的模型大鼠作为受体,健康雄性大鼠为供体,行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术。用移植成功大鼠进行大剂量激光照射、免疫抑制剂及二者配合抗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于术后隔天监测血糖、尿糖的变化,于术后7天及出现血糖、尿糖持续升高时采取移植胰脏,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以了解排斥反应的发生与程度。结果表明,日剂量为39.7245J/cm ̄2的激光照射,可推迟排斥反应的发生时间、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程度及延长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物的存活时间。39.7245J/cm ̄2的激光照射与8~5~3mg/kg/day的硫唑嘌呤(Aza)配合,上述作用更为显著,超过各单一使用的效果,且与环孢霉素A(CsA)的作用效果接近。并证实25~20~15mg/kg/day的CsA及10~8~5mg/kg/day的Aza抗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抗排斥反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应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猪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成功构建了IL-2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IL-2),探讨了pcDNA-IL-2作为分子免疫佐剂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ORF5基因疫苗(pcDNA-PRRSV-SC2-ORF5)免疫猪的增强作用。经间接ELISA法、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分别对pcDNA-IL-2与pcDNA-PRRSV-SC2-ORF5共同免疫猪、pcDNA-PRRSV-SC2-ORF5单独免疫猪、pcDNA3.1(+)空载体和灭菌水免疫对照猪的血清抗PRRSV抗体IgG、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CD4^+和CD8^+细胞比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cDNA-IL-2与pcDNA-PRRSV-SC2-ORF5共同免疫猪的IgG含量、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CD4^+和CD8^+细胞比例与pcDNA-PRRSV-SC2-ORF5单独免疫猪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pcDNA-IL-2能显著增强pcDNA-PRRSV-SC2-ORF5基因疫苗免疫猪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可作为PRRSV基因疫苗的良好佐剂。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致病性猪链球菌2型(SS2)感染后对猪外周免疫系统的影响,作者选用SS2两代表性分离株(即四川分离株ZY05719和江苏分离株HA9801)建立具有典型症状和病理组织特征的小型猪感染模型,分析感染后不同时间猪血液中细菌含量和白细胞变化,以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猪链球菌2型感染会引起小型猪的急性死亡、亚急性感染和慢性迁延。急性死亡猪的血液中细菌含量高达10^4CFU/mL。感染后的12h即可见IL-1、IL-8、TNF—α、IFN-γ分泌量显著增加,其中以TNF—α增幅最显著。同时可见CD4+T细胞的水平明显下降,CD8+T细胞的水平上升,急性死亡猪出现CD4+/CD8+T细胞比值倒置,即感染猪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急性死亡猪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变化无规律,亚急性感染猪的淋转指数在下降1周后逐渐恢复。结果提示:ZY05719和HA9801菌株的致病性有差异;外周血中各相关免疫指标和SS2感染进程有-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猪白介素-2(PoIL-2)嵌合重组表达质粒(rpcDNA3.1/PCV2-linke PoIL-2)在猪体内的免疫效果和免疫保护效果进而研制高效PCV2核酸疫苗,将35只10日龄健康仔猪平均分成7组分别以rpcDNA3.1/PCV2-linker-PolL2重组表达质粒或PCV2ORF2基因原核表达的rCap蛋白进行免疫及免疫保护试验。共进行4次肌肉注射免疫,每次间隔2周;于第4次免疫后3周通过口腔和鼻腔途径感染PCV2细胞强毒。分别于第4次免疫后和攻毒后不同时间通过检测免疫猪血清抗体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Tc)亚群的百分含量、排毒率和病毒血症阳性维持时间等指标以评价其免疫和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各免疫组猪均产生了抗PCV2特异性EI。ISA免疫抗体,但rCap蛋白免疫组猪抗体水平较低;rpcDNA3.1/PCV2qinker-PolL-2质粒对猪体的免疫和免疫保护效果显著优于rpcDNA3.1/oRF2质粒;在rpcD—NA3.1/PCV2-linkePolL-2质粒或rpcDNA3.I/ORF2质粒中添加rCap蛋白对重组质粒免疫及免疫保护效果无明显影响。因此,选取rpcDNA3.1/PCV2-linkerPoIL-2质粒为下-步研制PCV2核酸疫苗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