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氨基酸是猪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饲料原料中含量少和易缺乏的成分之一,对动物健康生长和饲料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纤维以及蛋白质自身结构等都会影响氨基酸消化率,而不同加工工艺可以消除或减弱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善氨基酸在猪胃肠道的消化率。本文主要综述了粉碎、挤压膨化、制粒、酶解、发酵、菌酶协同和加热等加工工艺对猪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猪饲料中重要的能量原料,其淀粉含量高,与蛋白原料相比,其粗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但其含大量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小麦副产物如麦麸、次粉和小麦酒糟及其可溶物在猪营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用于生物燃料生产后的小麦副产物,它们具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水平。此外,小麦含有不同比例的非淀粉多糖,包括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和果胶,这些成分可作为营养成分,但也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在以小麦和小麦副产物为基础的日粮中使用饲用酶可以降低非淀粉多糖对营养和能量消化率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这些饲料成分的饲用价值。此外,一些加工方法,如粉碎、膨化、制粒、超微粉、发酵、青贮等均可提高猪饲粮中小麦的营养和能量消化率。本文对小麦及其副产物在猪营养中的营养价值进行综述,为其在猪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湿法挤压膨化加工对棉籽粕中营养物质、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以及膨化棉籽粕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首先,采用牧羊56×2挤压膨化机和前期优化后的加工参数组合对棉籽粕进行膨化,对比测定棉籽粕和膨化棉籽粕的营养物质和游离棉酚含量的变化。然后,以棉籽粕和膨化棉籽粕为主要试验材料,选取80头体重为(28.78±3.09)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添加普通棉籽粕(生长期添加5%普通棉籽粕,育肥期添加10%普通棉籽粕)的饲粮,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分别饲喂添加膨化棉籽粕(生长期分别添加5%、10%和15%膨化棉籽粕,育肥期分别添加10%、15%和20%膨化棉籽粕)的饲粮,各组饲粮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等营养水平均调配均衡。试验期13周(生长期6周,育肥期7周)。结果表明:1)挤压膨化处理对棉籽粕营养物质含量无明显影响,膨化棉籽粕总氨基酸含量和各个必需氨基酸含量略有升高,游离棉酚含量降低了87.85%。2)生长期,饲粮中添加5%膨化棉籽粕与相同含量的普通棉籽粕相比可提高生长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并显著提高粗蛋白质、干物质、粗脂肪和部分氨基酸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可显著降低生长猪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生长猪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有提高生长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三碘甲腺原氨酸和四碘甲腺原氨酸的趋势;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呈现降低趋势,当添加量达15%时与普通棉籽粕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育肥期,各膨化棉籽粕组末均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和普通棉籽粕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全期试验2组和试验3组料重比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还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P0.05),且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育肥猪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T-AOC、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膨化棉籽粕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膨化棉籽粕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3组和试验4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且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逐渐升高。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可显著提高氨基酸表观消化率(P0.05)。由此可见,挤压膨化加工对棉籽粕营养物质含量影响较小,且能显著降低游离棉酚的含量,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可以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生长猪饲粮中添加量可达15%,育肥猪饲粮中添加量可达20%。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奶牛中应用膨胀颗粒饲料对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42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为期30 d的饲养试验和为期7天的消化试验,[结果]表明膨胀颗粒饲料能显著提高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乳中固形物率(P<0.05).[结论]膨胀颗粒饲料对产奶量、饲料转化率和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有提高作用,虽差异不显著,但仍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膨胀是膨化的一种工艺,由于它以高压气流膨化为特征的工艺技术较挤压膨化工艺具有设备损耗小、能耗低等特点,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工业化膨化生产企业加工的主要工艺。 膨胀加工是采用不同型号螺杆、瞬时将温度增高与“剪刀调质器”结合的加工方式。十多年来,是饲料生产者常使用也是最不了解的一种加工工具。令大多数生产者不解的是,它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影响。至今仍有很多研究膨胀加工对饲料中常规养分及微量养分的影响。膨胀加工能杀死饲料中的细菌,提高养分消化率,提高液体原料的添加量,也可扩大加工原料的范围,例如可加工作物残渣和食品加工的副产品。因此,采用膨胀加工可改善颗粒质量,提高制粒能力,延长制粒寿命,甚至可取代制粒加工。 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研究,特别是膨胀及其他热机械的“趋级油质器”,对单一成分及混合饲料的影响。膨胀加工的过度可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如可引起美拉德(Maillard)反应,形成赖-丙氨酸结合、产生D-氨基酸及金属离子发生氧化作用。然而最令人有趣的是混合饲料可通过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二者的结合达到自我保护的作用,防止过度加工对其成分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猪用玉米豆粕型日粮通常为粉末状,大多数情况下除了粉碎和混合外并未使用其他加工工艺。然而,由于猪日粮中能量的成本较高,高纤维原料如大豆皮、可溶性干玉米酒槽和小麦麦麸的使用增加了。由于猪消化纤维的能力低,日粮中纤维含量高会导致能量和营养消化率降低,进而对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造成负面影响。饲料加工技术如粉碎工序的变化、膨化、挤压、制粒,用酶或化学处理可以用来溶解植物细胞壁中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进而增加营养的利用率。这对能量的利用率、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可能有积极的影响,但不同的饲料加工方式对猪日粮和饲料成分中营养价值的影响并不完全被人们了解。已证实减小谷物的粒径通常可增加能量的消化率,主要是因为增加了淀粉的消化率。原料或日粮的挤压或膨化也可以增加能量的消化率,高纤维日粮似乎比低纤维日粮增加的多。化学处理并不能始终如一地改善所有能量或营养素的消化率,但一些不同的酶可增加磷、钙或能量的消化率。利用饲料技术来增加猪饲料日粮中营养价值有多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猪用玉米豆粕型日粮通常为粉末状,大多数情况下除了粉碎和混合外并未使用其他加工工艺。然而,由于猪日粮中能量的成本较高,高纤维原料如大豆皮、可溶性干玉米酒槽和小麦麦麸的使用增加了。由于猪消化纤维的能力低,日粮中纤维含量高会导致能量和营养消化率降低,进而对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造成负面影响。饲料加工技术如粉碎工序的变化、膨化、挤压、制粒,用酶或化学处理可以用来溶解植物细胞壁中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进而增加营养的利用率。这对能量的利用率、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可能有积极的影响,但不同的饲料加工方式对猪日粮和饲料成分中营养价值的影响并不完全被人们了解。已证实减小谷物的粒径通常可增加能量的消化率,主要是因为增加了淀粉的消化率。原料或日粮的挤压或膨化也可以增加能量的消化率,高纤维日粮似乎比低纤维日粮增加的多。化学处理并不能始终如一地改善所有能量或营养素的消化率,但一些不同的酶可增加磷、钙或能量的消化率。利用饲料技术来增加猪饲料日粮中营养价值有多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2×3因子设计,在以普通豆粕为主的日粮Ⅰ和以去皮膨化豆粕为主的日粮Ⅱ中分别添加进口鱼粉0%、2.5%和5%,试验共6个处理组,各处理组日粮营养水平相同。将150头31日龄的断奶PIC仔猪(平均体重为6.09 ̄6.31kg)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考察去皮膨化豆粕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豆粕相比,去皮膨化豆粕能改善仔猪的采食量(P=0.061),提高日增重5.1%,降低腹泻指数31.6%,改善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鱼粉也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腹泻指数,但与豆粕类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普通豆粕日粮中添加鱼粉,仔猪的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腹泻程度均有改善,添加5%鱼粉组效果最好;而去皮膨化豆粕中添加鱼粉除能降低仔猪料肉比外,对仔猪采食量、日增重、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腹泻指数均无改善作用。试验表明,利用去皮膨化豆粕配制断奶仔猪日粮完全可以不添加鱼粉,但结合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考虑,以去皮膨化豆粕日粮中添加2.5%进口鱼粉最好。  相似文献   

9.
膨化日粮饲喂仔猪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玉英 《饲料研究》1993,(12):25-26
近年来,膨化加工技术在食品工业、养鱼业上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有报道表明,日粮经过膨化处理能提高其适口性和消化率,此外还具有消毒、保鲜作用。目前,仔猪生产中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因对饲料消化不良而引起下痢,所造成的死亡。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选择适当原料外,日粮的加工也是一个关键。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仔猪饲料膨化加工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为仔猪料生产和科学饲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讨乳猪料在猪各个生长阶段的适宜加工工艺,通过传统加工工艺、膨胀低温制粒工艺和专业原料膨化加低温制粒工艺三种加工工艺的对比,探讨乳猪料在猪各个生长阶段适宜的加工工艺,为乳猪料生产工艺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动物的异常行为中以刻板行为最为常见,而咽气癖又是马最常见的口部刻板行为之一。作者就咽气癖在生理方面和心智方面对马体产生的影响、行为基础、诱因的研究进展及常见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张晶  单安山 《猪业科学》2004,21(2):51-52
简介常见奶牛肢蹄病种类及其症状,从日粮营养、运动场地面结构、环境卫生、饲养管理、遗传育种、疾病管理等方面简析奶牛肢蹄病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我国主要的芒果生产基地。随着基地建设的发展,芒果病虫害已成为目前栽培管理的主要问题。为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了介绍了当前芒果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归纳总结RFLP和PCR-RFLP标记技术的原理、优缺点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其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初步考证中文·汉语的“草坪”一词及相关文史资料。再次证明中国自古分布有天然草坪。文字记载早在西汉武帝建元年间 (公元前 138年 )已大面积栽培草坪 ,于今至少有 2 139年历史。当时的草坪科学技术水平已有相当高度 ,发现并选用了结缕草 (Zoysiaspp .) [或狗牙根 (Cynodondactylon) ]和“戾莎 (Carexspp .)”等草坪草 ;发明了大面积整理地形、地貌及平整土地 ,针对不同生活型的草坪草采取“布”或“攒”等不同的建植草坪方式。嗣后 2 0 0 0年 ,处于移植天然草坪为“人工草坪” ,向人工草坪演化的过渡阶段。期间 ,于南齐·昏侯 (499~ 5 0 1)又发明了“满铺草坯”建植草坪等技术。所有的发现、发明不仅沿用至今 ,而且导致清道光朝 (182 1~ 185 1)诞生了中国式人工草坪。现代草坪缘鸦片战争 (184 0 )而传入。相伴近、现代草坪的普及 ,于清道光、咸丰年间 (184 0~ 186 1) ,市郊农村已有“草坪专业户”与“草坯专业户” ,至 2 0世纪 5 0~ 70年代 ,“草坪”一词先后被列入“词 (辞 )典”和“百科全书”等。  中文·汉语自古以来的草坪概念“平的草地” ,“长草若毛 ,‘剥’取似皮的草地表层”都清楚地规定了 :草坪是一类特殊的草地  相似文献   

16.
17.
18.
锌硒对后备猪繁殖性能及仔猪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研究了锌硒对后备公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影响。在2月龄公母猪和哺3乳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锌和硒,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后备母猪排卵率和产仔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后备公母初次采精时间提前,睾丸大小,射精量,精子活率和精子密度均显著提高,精子畸形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比较安静型和紧张型湖羊在行为和生长及屠宰性能上的差异,并进行生长及屠宰性能和行为指标的关联分析。试验通过Pen Score法筛选安静型和紧张型各5只湖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安静型湖羊的采食时间(3.17 h/d)显著高于紧张型湖羊(2.63 h/d)(P<0.05),但舔毛次数(0.33次/d)却显著低于紧张型湖羊(0.73次/d)(P<0.05)。安静型湖羊的胴体重(21.68 kg)显著高于紧张型湖羊(19.44 kg)(P=0.05),且眼肌面积(21.11 cm^2)也显著高于紧张型湖羊(14.63 cm^2)(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试验羊的采食时长与胴体重、干物质采食量、眼肌面积、平均日增重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料重比与舔毛次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安静型湖羊较紧张型湖羊具有更好的生长及产肉潜力,而且采食时长和舔毛次数等行为与生长及屠宰性能有一定的关联,可用于进一步探究动物性情与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鸡养殖中禽霍乱疾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会导致鸡只出现急性败血症和机体炎症反应等,慢性型感染会导致鸡只出现皮下及机体内脏器官、关节等的化脓性炎症反应。禽霍乱疾病在鸡养殖全年均会出现,尤其是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时期疾病爆发的可能性更高。禽霍乱疾病在急性爆发的情况下病死率相对较高,同时短期内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难以进行有效的治疗,易导致鸡养殖户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主要对鸡禽霍乱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