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阳黑猪与长白猪肉品质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南阳黑猪与长白猪肉品质的品种间差异,试验选择28日龄断奶南阳黑猪与长白猪各18头,按品种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进行为期180 d的饲养试验,经屠宰后测定两品种猪肉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南阳黑猪背最长肌L*值、b*值、胴体瘦肉率、眼肌面积、滴水损失均显著低于长白猪(P0.05),熟肉剪切力极显著低于长白猪(P0.01);a*值、肉色评分、大理石纹评分、胴体脂肪率、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pH1值、pH24值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南阳黑猪肉品质优于长白猪。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五莲黑猪与杜长大猪的胴体品质及营养成分差异,本实验随机选取25 kg左右、健康无病、发育整齐的五莲黑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三元杂交商品猪(杜长大猪)健康仔猪各20头,在同一个猪场中采取中等营养标准饲喂至约100 kg体重时屠宰,测定胴体性状和猪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胴体性能上,五莲黑猪的屠宰率(75.40%)与杜长大猪(75.90%)差异不显著,而五莲黑猪的胴体长、眼肌面积和腿臀比例低于杜长大猪(P<0.01);五莲黑猪的瘦肉率低于杜长大猪(P<0.01);在肉质性状上,五莲黑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是杜长大猪的1.93倍(P<0.05),肌肉水分含量低于杜长大猪(P<0.01);五莲黑猪的总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杜长大猪(P<0.01),总不饱和脂肪酸高于杜长大猪(P<0.01),游离脂肪酸高于杜长大猪(P<0.05);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杜长大猪(P<0.01)。由此可见,五莲黑猪的瘦肉率显著低于杜长大猪,但其在肌内脂肪含量、脂肪酸、鲜味氨基酸含量方面优于杜长大猪。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5,(5)
为了解川藏黑猪和杜长大猪血清中瘦素的发育性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不同体重梯度(90 kg、110 kg和130 kg)的川藏黑猪和杜长大猪血清中瘦素的含量,并分析了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川藏黑猪在90 kg、110 kg和130 kg体重时血清中瘦素含量分别为1 106.39 ng/L、1 168.04 ng/L和1 146.10 ng/L,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3.72%、4.41%和4.96%;杜长大猪在90 kg、110 kg和130 kg体重时血清中瘦素含量分别为1 032.52 ng/L、1 002.24 ng/L和1 006.96 ng/L,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2.00%、2.50%和2.61%。90 kg、110 kg和130 kg体重时川藏黑猪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杜长大猪。血清中瘦素含量,在品种内不同体重梯度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猪种间,90 kg梯度两猪种间差异不显著,110 kg、130 kg梯度川藏黑猪均极显著高于杜长大猪(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瘦素含量与肌内脂肪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瘦素可能通过血液对猪肌内脂肪的沉积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放牧对松辽黑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25 kg左右的松辽黑猪30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舍饲和放牧的方式进行生长育肥试验,在松辽黑猪体重达到100 kg时屠宰测定其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放牧组松辽黑猪日增重、料重比显著低于舍饲组(P0.05),血清中三酰甘油含量显著低于舍饲组(P0.05),其他血液生化指标稍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后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熟肉率、滴水损失、失水率、嫩度值等指标放牧组与舍饲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放牧能提高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6,(3):43-46
对日粮中赖氨酸含量和强制运动对猪生长性能及肉质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探索试验。随机挑选36头体重为50kg左右的金华猪×杜洛克杂交猪,分为3组,Ⅰ组为高赖氨酸饲料组,Ⅱ组为低赖氨酸饲料组,Ⅲ组为低赖氨酸+运动组,高、低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1%和0.7%,试验期90d。结果表明:降低饲料中赖氨酸含量,对猪的日增重、料重比等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降低饲料中赖氨酸含量,能显著提高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的肌内脂肪含量(P0.05),而对平均背膘厚度无显著影响(P0.05);强制运动能显著降低平均背膘厚度(P0.05)。  相似文献   

6.
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出生日期相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100 kg左右的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各10头屠宰,测定其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长白猪胴体直长比杜洛克高3.31%(P0.05),平均背膘厚大约克比长白低27.48%(P0.01),胴体瘦肉率以杜洛克猪最高(61.17%),分别比大约克和长白猪高3.49%(P0.05)、4.44%(P0.05)。杜洛克a值最高(15.30),分别比大约克和长白猪高12.58%(P0.01)、11.76%(P0.01);a24值杜洛克比长白高7.27%(P0.05);背最长肌剪切力以杜洛克最小(3.15 kg),分别比大约克及长白猪低25.36%(P0.05)、24.28%(P0.05);肌纤维直径以长白猪最细(70.30μm),比杜洛克低12.52%(P0.05);肌内脂肪含量以杜洛克猪最高(2.13%),分别比大约克和长白猪高65.12%(P0.01)、19.66%(P0.05),长白猪比大约克猪高37.98%(P0.05)。背最长肌17种氨基酸和4种脂肪酸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养猪》2020,(4)
为研究发酵豆粕对肥育黑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肌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50头(78.9±2.0) kg肥育黑猪(杜洛克♂×苏紫黑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发酵豆粕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发酵豆粕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发酵豆粕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肥育黑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变化(P0.05);2)试验组肥育黑猪眼肌面积显著增加(P0.05);3)试验组肥育黑猪背最长肌的肌肉红度a*极显著增加(P0.01),肉色评分显著升高(P0.05),背最长肌肌肉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同时肌肉剪切力极显著降低(P0.01);4)试验组肥育黑猪背最长肌缬氨酸、谷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可以改善肥育黑猪胴体性状和猪肉品质,提高猪肉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5,(6):112-114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不同体重梯度的川藏黑猪配套系和DLY猪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了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川藏黑猪在90 kg、110 kg和130 kg体重时血清中的TNF-α含量分别为228.17、217.99和217.32 pg/m L,DLY猪血清中的TNF-α含量则分别为256.27、251.06和258.04 pg/m L,相同猪种不同体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相同体重不同猪种间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90 kg0.05,P110 kg0.05,P130 kg0.01)。相关性分析显示,TNF-α含量与肌内脂肪含量成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提示TNF-α可能是通过血液来实现对猪肌内脂肪的整体负调控。研究初步阐明了不同猪种血清中TNF-α水平的发育性变化、品种差异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为深入研究不同猪种肌内脂肪沉积能力差异的形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基因型与营养水平对生长肥育猪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日龄相近、体重约8kg的健康去势渝荣Ⅰ号猪配套系(CRP)及杜洛克×长白×大约克(DLY)公猪各48头。采用2×2因子(2个基因型,2个营养水平)试验设计,将试验猪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体重达10kg时开始试验,体重达120kg时试验结束。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择1头接近目标体重的猪只进行屠宰,测定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结果表明:①两基因型间胴体性状除眼肌面积DLY显著高于CRP外,其余差异不显著。肉质性状两基因型间差异主要表现在DLY肌内脂肪含量及肌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RP,肉色及大理石纹评分稍优于CRP(P>0.05),而CRP在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及肌苷酸含量方面稍优于DLY(P>0.05)。②从营养水平上看,高营养水平有提高胴体瘦肉率的趋势,低营养水平有提高肌内脂肪含量、从而改善肉质的趋势。③基因型及营养水平对胴体及肉质性状均无显著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6,(3)
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了不同体重梯度的川藏黑猪配套系和杜长大猪血清中葡萄糖转运蛋白2的含量变化,并分析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川藏黑猪在90 kg、110 kg和130 kg体重时血清中的葡萄糖转运蛋白2含量分别为56.33、54.51和54.28μg/L,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3.72%、4.41%和4.96%;杜长大猪血清中的葡萄糖转运蛋白2含量则分别为47.28、49.11和47.82μg/L,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2.00%、2.50%和2.61%,葡萄糖转运蛋白2相同猪种不同体重间和110 kg、130 kg体重不同猪种间差异均不显著,90 kg体重不同猪种间差异显著(0.01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葡萄糖转运蛋白2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提示葡萄糖转运蛋白2可能是通过血液来实现对猪肌内脂肪的整体调控。  相似文献   

11.
不同屠宰体重美系杜洛克母猪胴体肉质性能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1年从美国引进杜洛克原种第二代种猪群中随机抽取28日龄48头杜洛克母猪,并保育至70日龄,体重达33kg,在生长到肥育阶段饲喂含DE 13.39 MJ/kg,CP 18%~16%的饲粮.分别在100kg、120 kg、150 kg体重级别从48头母猪中随机选择12头(4×3,每个体重级别4头)进行屠宰,检测体重和日龄对胴体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重从100kg增至150 kg时,瘦肉率从66.8%显著降至62.4%,即使在150kg体重,瘦肉率也完全符合市场需求.然而,板油和花油的增加值得注意.此外,肌内脂肪,体重120kg、150kg(3.32%、3.69%)高于100 kg(2.86%).这个结果提示,随着体重增大肌内脂肪提高而改善肉质,但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能量水平日粮添加抗氧化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试验选择360头体重一致的仔猪(杜洛克和长白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试验共设计6种日粮,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100、0、200、200和200 g/kg草粉,其中最后两个处理组分别添加200 mg/kgα-生育酚和儿茶素。试验由断奶开展到出栏。杜洛克猪肌肉pH45min显著高于长白猪(P <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组和处理3组显著降低背膘深度(P <0.05)。杜洛克猪较长白猪显著提高了肌间脂肪和灰分含量(P <0.05),而长白猪较杜洛克猪显著提高了肌肉水分含量(P <0.05),处理5组较处理2组显著提高了肌肉灰分含量(P <0.05)。杜洛克猪较长白猪显著提高了肌肉C16:1和C18:1含量(P <0.05)。饲喂处理2和5组日粮的长白猪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肌肉MDA含量(P <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抗氧化及限饲提高长白猪肌肉瘦肉率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能日粮可以改善背膘厚度和肌间脂肪水平,同时增加肌肉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生物草料对巴马香猪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试验挑选个体重(10.34±0.28)kg、健康活泼的100日龄左右的巴马香猪阉公猪18头,根据体重和日龄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饲养在1个栏内。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饲喂生物草料的试验组巴马香猪体增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0.65 kg(P0.05),平均日增重(ADG)比对照组提高10.60%(P0.05)。饲喂生物草料的料重比比对照组显著降低10.65%(4.28 vs 4.79,P0.05),试验期耗料量和日采食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饲喂生物草料的巴马香猪屠宰后胴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屠宰率在组间没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生物草料能显著降低巴马香猪的背膘厚,增加背最长肌的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含量(P0.05),同时降低屠宰后24 h滴水损失(P0.05)。试验结果充分证实,富含益生菌的生物草料可以提高巴马香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这一结果对巴马香猪规模化养殖和生物草料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84头体重接近10kg杜洛克×长白×大约克(DLY)三元杂交阉公猪,随机分成2组,组内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研究在NRC(1998)标准(对照组)、荣昌猪(GB 7223-1987)饲养标准(试验组)两种饲粮条件下,营养水平对DLY生长肥育猪血液生化指标、背最长肌肌内脂肪(IMF)含量及LPL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照组及试验组生长肥育猪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及LPL mRNA表达量含量随体重增加均呈上升趋势,35~80kg阶段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呈上升趋势,而后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DL-C/HDL-C)呈下降趋势;(2)各阶段试验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体重50kg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体重110kg时,试验组背最长肌LPL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降低饲粮营养水平可降低35~110kg阶段血清胆固醇(TC)、HDL-C和FFA含量,降低了50~80kg阶段血清甘油三酯(TG)、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圈养和放养对松辽黑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质性状以及肉质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用30头(99.0±3.0)kg去势松辽黑公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饲喂相同日粮,自由采食,试验期75 d。结果表明:与圈养组相比,放养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耗料增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放养组的胴体重和瘦肉率分别显著提高了5.42%和6.06%(P0.05),背膘厚度显著降低了11.95%(P0.05);放养组肌内脂肪含量明显提高(P0.05),含量达4.03%;剪切力明显降低了2.84%(P0.05);放养组肉质中铅、砷、铬、镉的平均含量较低,且含量远远低于国家猪肉卫生标准。综上可知,适当的林下放养增大了松辽黑猪活动空间,改善了生长环境,促进了猪只快速生长,提高了屠宰性能,提升了猪肉品质,降低了肉中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16.
陈辉 《猪业科学》2019,36(10):18-21
为研究屠宰体重对猪肉品质、风味物质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选择120头175—185日龄杂交育肥猪为研究对象。最终根据屠宰体重将每组(n=36)杂交猪分为轻重(LW:100 kg)组、中重(MW:110 kg)组以及高重(HW:120 kg)组。杂交猪屠宰后采集背最长肌分析猪肉品质指标、风味物质指标以及感官指标。结果表明:HW组肌肉中脂肪含量和系水力显著高于LW和MW组(P 0.05);HW组肌肉多数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LW组(P 0.05);屠宰体重对肌肉中11种风味物质的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 0.05),且HW组中肌肉中脂肪酸氧化衍生物的风味物质(醛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屠宰体重的增加与更高的风味物质含量、多汁性以及可接受性感官评分显著相关(P 0.05)。综合上述结果,该研究建议在不影响猪肉品质的前提下将120 kg作为商品猪的适宜屠宰体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日粮能量水平对大河乌猪肌肉肌纤维组织特性、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体重相近(15.18±0.85)kg的大河乌猪54头,随机分为3组——HE(高能量组,消化能14.22 MJ/kg)、ME(中能量组,消化能12.98 MJ/kg)和LE(低能量组,消化能11.74 MJ/kg)开展饲养试验,各组在不同生长阶段日粮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水平基本固定,猪体重达30、60、100 kg时分批屠宰,取背最长肌测定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常规营养成分、肌内脂肪、肌苷酸及肌肉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日粮能量水平增加逐渐降低大河乌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增加肌纤维密度,60 kg和100 kg体重时,HE组与LE组差异显著(P0.05)。30、60 kg和100 kg体重时,HE组大河乌猪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LE组(P0.05),粗脂肪、肌内脂肪、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LE组(P0.05)。随能量水平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显著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则显著增加。30 kg和60 kg体重时,HE组MUFA含量显著低于ME组和LE组(P0.05),100 kg体重时HE组和LE组显著低于ME组(P0.05);30 kg和100 kg体重时,HE组PUFA含量显著高于ME组和LE组(P0.05),60 kg体重时,ME组显著高于LE组(P0.05)。不同能量水平对大河乌猪中、后期(60、100 kg体重时)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和总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影响较大,HE、ME组和LE组间的SFA含量和UFA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SFA含量表现为LE组HE组ME组,UFA含量为ME组HE组LE组。综上,能量水平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大河乌猪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提高粗脂肪、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改善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增加肌肉风味物质。研究结果为通过营养调控手段改善大河乌猪的肉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巴民杂交猪肉质性能,试验选择体重110 kg的巴民杂交猪和大白猪商品猪各10头,进行肉色、滴水损失、肌内脂肪和部分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巴民杂交猪L*值和b*值显著低于大白猪(P0.05),a*值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滴水损失巴民杂交猪显著低于大白猪(P0.05);肌内脂肪含量巴民杂交猪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17种氨基酸含量巴民杂交猪均高于大白猪,除胱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巴民杂交猪肉品质更加优良,营养丰富,能够满足目前人们对优质健康肉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19,(5)
为研究山西地方猪种的肉质特性,选取30 kg左右的山西黑猪和晋阳白猪各30头,按品种分为2组(山西黑猪组、晋阳白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进行驱虫和健胃后,开始正式试验,饲喂相同的饲粮,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等疫苗的免疫程序按常规进行。体重达110 kg左右时全部屠宰,进行肉质特性测定。结果显示:山西黑猪和晋阳白猪肉样的pH、L值(亮度)、b值(黄度)、系水力、剪切力最大值和眼肌面积、背最长肌营养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山西黑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晋阳白猪(P0.05),a值显著高于晋阳白猪(P0.05),蒸煮损失显著低于晋阳白猪(P0.05);山西黑猪与晋阳白猪不同氨基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山西黑猪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显著高于晋阳白猪(P0.05);晋阳白猪癸酸、月桂酸、肉豆蔻烯酸、十五烷酸、十七烷酸、硬脂酸、反油酸、花生酸、二十碳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山西黑猪(P0.05);山西黑猪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二十碳二烯酸、山嵛酸、二十碳三烯酸、亚油酸、γ-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胆固醇含量与晋阳白猪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两个地方品种都具备肉质优良的生物学特性,是开发生产精品猪肉和极品猪肉的优良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比较扬翔华系杜洛克的三元杂商品猪与美系杜洛克的三元杂商品猪在肉质性状的差异,为评估和培育新品系提供参考。试验选取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健康状况良好的杜洛克三元杂商品猪共325头,其中美系杜洛克的三元杂商品猪247头,扬翔华系杜洛克的三元杂商品猪78头,按相同饲养标准饲养至体重120±15 kg时进行屠宰测定,测定指标包括肉色、pH、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系三元杂商品猪肉pH、肉色评分及鲜肉水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此外,扬翔华系杜洛克三元杂商品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美系杜洛克三元杂商品猪(P 0.05),因此,具有较好的肉质口感和风味,而在其他肉质性状间差异不大。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杜洛克三元杂商品猪的肌内脂肪含量均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 0.56,p 0.01),与水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 0.34,p 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