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副猪嗜血杆菌PCR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副猪嗜血杆菌营养要求比较苛刻,常规生化试验检测方法比较烦琐,本研究针对副猪嗜血杆菌16SrRNA基因特异性PCR引物序列,合成一对PCR引物,建立相应的PCR检测方法,同时对该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等实验。结果显示可检测出浓度为2.8×10^3CFU/mL的副猪嗜血杆菌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对大肠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PCR扩增均不获得任何条带,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较强。所以该方法对于临床快速检测副猪嗜血杆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双重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16S rRNA序列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分别能扩增出822 bp和294 bp的DNA片段,并据此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临床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敏感性,能对临床病料进行鉴别诊断.对161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副猪嗜血杆菌的检出率为23.75%,猪链球菌的检出率为43.48%,二者混合感染率为9.94%.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基于SYBR Green Ⅰ的快速检测副猪嗜血杆菌(HPS)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参照GenBank公布的HPS的infB基因序列(DQ:781933.1),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HPS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回收目的片段;构建阳性标准模板,建立标准曲线;验证其敏感性、重复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本试验得到了阳性标准质粒,并建立了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在102copies/μL~108copies/μL检测范围内良好;该方法敏感性达到10copies/μL,比常规PCR高100倍,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2.5%,同时对HPS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副猪嗜血杆菌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对HPS的快速诊断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副猪嗜血杆菌病在贵州对猪群的危害和流行规律、进一步开展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特进行副猪嗜血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研究。根据副猪嗜血杆菌(HPS)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优化组合试验,对贵州省分离的HPS进行PCR扩增,扩增出长为650bp的目的基因片段,而大肠埃希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扩增结果为阴性。采用该方法对贵州发病猪群中350头疑似病例进行PCR检测,检出率为8%~49%。该方法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可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5.
副猪嗜血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的副猪嗜血杆菌(HPS)的infB基因的序列(DQ781808.1),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Premier 5.0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基于SYBR Green I 荧光定量PCR检测HPS的技术.试验采用煮沸法从HPS培养物中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将鉴定正确的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PCR及测序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HPS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不与其它猪源细菌发生交叉反应,其敏感性比常规PCR高100倍,而且非常稳定,批间与批内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2.5%.临床应用表明本方法的建立实现了对HPS的快速诊断和定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猪群中7种高发传染病多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猪瘟、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和猪支原体感染7种猪病的多重PCR诊断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分别针对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和猪支原体感染的2套多重PCR特异性引物,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后进行敏感性与特异性评价.[结果]建立的2套多重PCR诊断方法对其他常见猪病痛原的基因组无特异性扩增,检测病原基因组最低浓度可达到pg级.[结论]该研究建立的2套多重PCR诊断方法可以用于猪群中上述7种猪病痛原的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可以同时检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而可靠的PCR检测方法。方法和结果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Apx-VIA基因序列、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5条引物。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模板的PCR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342bp,485bp和1258bp。复合PCR对1~12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标准株,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标准株,1~15型副猪嗜血杆菌以及25株经生化鉴定确认为上述三种细菌的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检测,均获得预期大小的扩增产物。以猪放线杆菌、吲哚放线杆菌等14种常见细菌作为阴性对照进行PCR检测,结果仅有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产生了可以和上述三个特异性条带明显区分的PCR产物。复合PCR针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敏感性分别为14pg、34pg和37pg。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复合PCR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以用于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M75065)上一段序列为目的片段合成了一对引物,以标准菌株为阳性对照,经过细菌DNA的提取,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测定,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从关节液提取的细菌培养物中扩增出与预期的序列大小相同的821bp片段,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扩增结果为阴性。另外,本方法对HPS的最低检出浓度达到了1.6×106cells/mL。琼脂糖凝胶电泳有特异性条带的送检相关公司测序,与已公布序列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7%。  相似文献   

9.
用PCR方法扩增副猪嗜血杆菌的外膜蛋白ompP2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全长1 188bp。将扩增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32a,转化BL21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证实重组融合蛋白约为60 000,West-ern-blot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以纯化的重组蛋白ompP2作为抗原,建立副猪嗜血杆菌的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抗原包被质量浓度4.75mg/L,4℃包被过夜,待检血清的稀释浓度为1∶40,阳性判断标准为D630大于0.383。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副猪嗜血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副猪嗜血杆菌(Hps)的新方法。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不同血清型Hps的16S rRNA序列,找出高度保守区域,再针对该区域设计了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Hps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试验结果表明,LAMP方法在恒温(63℃)条件下特异性强,比PCR方法敏感100倍,鉴于目前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的复杂性,LAMP操作简单、成本低,整个扩增反应在1 h内即可完成,为检测Hps提供了一个快速简便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应用PCR方法及PCR-RFLP技术对aroA基因在副猪嗜血杆菌病原检测及基因分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针对aroA基因的PCR引物成功检测出18株来自广西各地区猪场的副猪嗜血杆菌,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可检测的最低菌数为102个。对该18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aroA基因的序列测定,并进行aroA基因的酶切位点分析,筛选出Hind Ⅲ和Fok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利用PCR-RFLP技术对1株血清5型参考菌株与本研究中18株广西菌株aroA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进行Hind Ⅲ和FokⅠ限制酶谱分析,结果显示可分为与毒力相关的3种谱型。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PCR方法及PCR-RFLP技术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检测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副猪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aroA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已经建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M)、副猪嗜血杆菌(HPS)的单项PCR诊断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扩增条件的优化,成功地建立了APP、PM、HPS的复合PCR实验室诊断方法,利用一次PCR反应,即可同时扩增出APP的342bp、PM的457bp和HPS的821bp的特异性片段。该复合PCR能同时检测到100个每种细菌或50pg的APP或HPS的DNA和500pg的PM的DNA。该三重复合PCR的敏感性同已报道的单PCR一致。该方法的建立对临床上进行这3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混合感染的检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副鸡嗜血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GenBank中已发表的副鸡嗜血杆菌血凝素(HA)基因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预计扩增片段大小约为412bp。利用这对引物,通过对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针对副鸡嗜血杆菌的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性较高,最低可检出1.7×10^4CFU/mL的副鸡嗜血杆菌,对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未扩增出任何片段,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副猪嗜血杆菌PCR鉴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PS的16SrRNA中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扩增,标准菌株NR4、SW124、SW114、SW140和分离株XX、FS在预计的821bp位置上扩增出特异性条带,NJING株、胸膜肺炎(APP)等没有特异性条带产生.这证明PCR检测副猪嗜血杆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鉴别鸭瘟病毒(DPV)、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参考文献合成针对DPVUL6基因、GPVNS基因和MDPVVP1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中的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建立快速鉴别3种病毒的多重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鸭肝炎病毒、鸭源巴氏杆菌、鸭疫里氏杆菌的核酸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表明特异性较强;DPV、GPV和MDPV的最低核酸检出量分别为237.3pg、22.45pg和204.6pg,表明敏感性良好;该方法对DPV+GPV+MDPV、DPV+GPV、DPV+MDPV、GPV+MDPV、DPV、GPV和MDPV的核酸均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条带,表明该多重PCR方法重复性较好。本研究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良好、重复性较好和快速简便等特点,可用于DPV、GPV和MDPV临床感染病例的联合检测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新疆株的分离及PCR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北疆6个规模化猪场的37例发病猪病料中分离到两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HPs)。经形态染色镜检、培养特性、生化和部分生物学特性试验,初步鉴定为HPs。根据副猪嗜血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均扩增出822 bp预期特异性条带,确定分离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这是目前为止新疆地区首次分离到HPs。  相似文献   

17.
张瑜  郑杰  张庆霞  王卓  范国兵 《养猪》2011,(4):105-107
本试验旨在建立适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采集发病猪的组织病料,经过分离培养、染色镜检、培养特性观察、PCR鉴定、克隆测序和动物感染试验等方法,显示该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呈现多形态性,生长需要V因子,PCR扩增产物测序表明与GenBank中的副猪嗜血杆菌SH0165株同源率为98%,一定剂量可致死小白鼠。最终确诊分离到的病原菌为副猪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诊断副猪嗜血杆菌病和研究其病理组织学变化,采集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病猪的主要病变组织器官,进行细菌分离和PCR检测,并观察各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和副猪嗜血杆菌标准菌株均扩增出650 bp左右的特异性目的条带,且分离菌株与标准菌株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9%,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肺脏组织出血,肺泡间质增宽,心脏和肝脏严重出血、瘀血和充血,肾小球萎缩和淀粉变性,炎性细胞浸润。说明副猪嗜血杆菌对猪各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尤以肺脏病变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在已经建立的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M)、副猪嗜血杆菌(HPS)的单项PCR诊断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扩增条件的筛选,成功地建立了APP、PM、HPS复合PCR诊断方法,并应用于临床。利用一次PCR反应,即可同时扩增APP的342bp、PM的457bp和HPS的821bp的特异性片段。该方法的建立对临床上进行这3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混合感染的检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HPS的16SrRNA中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扩增,标准菌株NR4、SW124、SW114、SW140和分离株XX、FS在预计的821bp位置上扩增出特异性条带,NJING株、胸膜肺炎(APP)等没有特异性条带产生。这证明PCR检测副猪嗜血杆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