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抗菌药物在养殖业的广泛使用引起了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日益加重与广泛传播。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流行不仅加大畜禽疫病的防控难度,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动物源耐药菌还可通过食物链感染人体或将耐药基因转移至人体病原菌,给食品安全和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畜禽、水产养殖大国,也是兽用抗菌药物生产和使用大国,兽用抗菌药物在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畜禽水产品有效供给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兽用抗菌药物市场秩序不规范、养殖环节科学用药意识不强,国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风险评估和防控体系薄弱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细菌耐药形势日趋严峻,动物源细菌耐药率持续上升,抗菌...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风险形势十分严峻,细菌耐药性的问题已严重威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给人类健康造成安全隐患。本文对常见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状况和动物源细菌对该类药物耐药状况等进行概述,以期为动物源细菌性疾病综合防控及β-内酰胺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兽用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动物源尤其是食品动物中常见病原菌耐药性水平逐渐增高,并可在人、动物和环境中传播。尽管国内外已有动物源细菌耐药菌株的大量报道,但是聚焦局部地区仍缺少系统的总结。因此,论文针对四川地区动物源常见的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和肠球菌的耐药性进行总结,介绍以上3种细菌的耐药水平、分布及重要耐药基因的传播特征,以期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预警,为省级层面开展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日本兽用抗菌药耐药性监控系统并分析日本食品动物源细菌耐药现状和抗菌药使用情况,以期为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控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弯曲菌是重要的食品源性致病微生物,在很多动物中属于正常携带细菌,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可引起人类肠炎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在畜牧养殖业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造成动物源弯曲菌耐药性日益增加,给人类带来健康风险。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动物源性弯曲菌流行性和耐药性监测工作,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对弯曲菌流行性和耐药性监测越来越重视,文章将就近年来国内外动物源性弯曲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调查工作做简单的总结,为中国动物源性弯曲菌流行性和耐药性工作的开展提供比较及理论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也是兽用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大国。兽用抗生素在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畜禽产品有效供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抗生素滥用引发了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等问题,严重威胁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给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威胁。基于此,2017年9月农业农村部出台了《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发起"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在动物生产上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且动物源耐药菌极有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和动物性食品(肉制品和奶制品)传给人类,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也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大肠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畜禽病原菌,常引起腹泻、尿道感染、腹膜炎,甚至败血症等.此外,大肠杆菌也是肠道菌群的共生菌,食品动物中治疗或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给肠道中的大肠杆菌造成一种选择性压力,导致大量耐药大肠杆菌的出现,因此共生型大肠杆菌常作为抗菌药物选择压力的一个指示菌.肠道的内环境也为耐药基因的传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共生型大肠杆菌作为一个可能的耐药基因储存库,在耐药基因的传播扩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9.
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的组成和主要内容,详细阐述了其过程控制,包括采样、细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检测、耐药性检测结果汇总分析等,并介绍了我国取得的成就,如建立了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技术平台和耐药性细菌资源库、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数据库、摸清了我国动物源细菌的耐药性状况等。针对我国动物源细菌的耐药现状,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规范我国兽用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加强动物处方药的管理并建立治疗用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持续开展畜禽细菌耐药性动态监测等。  相似文献   

10.
利用调查和数据统计报道我国近年来的兽用抗生素使用、养殖业用药背景、抗菌药物耐药、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库研究及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等现状,并针对我国动物源细菌的耐药和监测现状,提出了我国政府与各地区相关部门应科学评估分析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及变化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方法,完善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和监测体系;加强教育和宣传等应对措施,为解决全球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动物源细菌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关乎到人类健康,使得畜禽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日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就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危害、我国动物源细菌的耐药性状况、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我国开展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检测和制定预防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药物在畜禽养殖上的应用,无论对治疗和预防动物疫病、促进生长,还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能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动物源性耐药菌株的存在,直接使抗菌药物疗效降低,病程延长,导致患病动物死亡率升高,带来经济损失;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进入食物链传播给人,造成难以控制的感染,更可能通过动物与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耐药基因的传递而构成潜在危害。同时,耐药性问题的加剧,  相似文献   

13.
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宠物细菌产生的耐药性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由于人类经常与小动物亲密频繁地接触,犬猫等身上的耐药菌非常有可能传给人类,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鉴于此,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小动物临床的细菌耐药问题开始重视,已有不少宠物源细菌耐药性的研究[2-3].但在我们国家还没有这方面的认识,实际上随着国内宠物行业的发展,抗菌药的使用量非常大,由此导致的耐药问题可能比较突出.目前,国内已有大量关于畜禽病原菌耐药性的研究[4-5],但还未见有宠物源细菌耐药性方面的报道.本研究拟调查宠物源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小动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饲用抗生素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抗生素的不当使用,尤其是抗生素促长剂的滥用,导致动物体内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并不断增强。耐药性细菌及其耐药基因会在动物、环境、人体之间水平传播,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一些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限制饲用抗生素的使用。研究表明,抗生素促长剂停用后,畜禽体内及动物性食品中耐药菌显著减少,相应地人体内耐药菌携带率亦随之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食品动物源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状况.采用生化鉴定、血清学及沙门菌invA基因PCR方法对分离自不同食品动物源菌株进行沙门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菌株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本次研究共鉴定出316株沙门菌,14个血清型,以鸡白痢、菲利斯河沙门菌和吉韦沙门菌为主;316株菌株对20种药物呈不同水平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链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奈啶酸、磺胺异噁唑等药物耐药率超过40%;95.5%的菌株呈多重耐药性;猪源、牛源菌株耐药性较禽源严重.以上情况说明,本次分离的食品动物源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广,菌株耐药性较为严重.临床上应把生长周期长的动物体内细菌作为耐药性检测重点,在食品动物生产上应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耐药菌所致的感染给人类健康及畜禽生产带来巨大威胁。细菌耐药可由多种机制所介导,研究细菌的耐药机制对防止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影响药物与作用靶位结合及作用靶位结构变化等机制介导的耐药受到人们的关注。论文将对作用靶位变化导致细菌耐药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止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重庆市部分区县动物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采集重庆市北碚区、合川区、荣昌县部分养殖场466份畜禽粪便样品,将样品划线接种于Mueller-HInton高盐平板,挑取可疑菌落接种LB液体培养基,提取基因组后,通过PCR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nuc基因,对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23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466份样品中分离出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17株鸡源菌株和8株猪源菌株。25株临床分离株对23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四环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耐药严重,耐药率超过60%,对阿米卡星、呋喃唑酮、万古霉素只有1株细菌耐药。所有分离菌均为多重耐药。表明分离菌的耐药性严重。本试验结果为重庆市养殖场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为研究重庆市动物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基因、耐药机制和耐药传播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的滥用使细菌耐性问题日趋恶化,从细菌耐药性的定义、耐药机理及危害出发,简要阐述和分析了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现状及对策,并简述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要闻     
农业部印发《2013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为做好2013年度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国细菌耐药性监测能力,农业部特制定《2013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各监测任务承担单位的采样、细菌分离和鉴定、耐药性检测和结果上报等活动要按照《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检测采样、检测技术要点》;样品应从畜禽养殖场、屠宰  相似文献   

20.
抗菌药在人类感染性疾病防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耐药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一般临床应用抗菌新药3~12年后开始出现耐药性,有的应用之初即出现耐药菌。抗菌药在畜禽养殖上的应用对治疗和预防动物疾病、促进生长、提高畜牧业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动物使用抗菌药导致大量耐药菌出现,一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