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早先提出的动物病毒分类系统是根据病毒对组织的亲和性、宿主敏感性以及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来划分的,如嗜上皮病毒,嗜神经病毒,嗜内脏病毒,全嗜性病毒,脑炎病毒,贫血病毒,全身性病毒,腮腺炎病毒等。近代,由于生物科学的迅速进展,对病毒的研究已进入亚单位结构和分子水平。因此,病毒的分类也越来越客观地反映这类生物之问的本质上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猪场生猪可能感染的病毒有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细小病毒等,以感染圆环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3.
病毒最早是以感染宿主及所致疾病而命名,如菸草花叶病病毒、东部马脑脊髓炎病毒、大肠肝菌噬菌体等,没有一个完整的病毒分类系统,只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三大类。其中动物病毒,又根据病毒在身体分布的情况而分为嗜上皮性病毒、嗜内脏性病毒、嗜神经性病毒、全嗜性病毒。四十年代以后,有人按照林奈氏二名法对病毒进行分类。将病毒列为目,亚目,科、属、种,共有13个科、32个属、248个种。 1966年国际微生物学协会成立了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1971年提出了《病毒的分类和命名》报告,将  相似文献   

4.
本属病毒是侵害多种动物的唯一具有单链的小型DNA病毒群,分为A、B两个亚群,A亚群中有Kilham大白鼠病毒、大白鼠X_(14)病毒、田鼠的骨软化H病毒、小白鼠微小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水貂病毒性肠炎病毒、狗传染性肠炎病毒、猪细小病毒、鸟类巴尔普病毒、出血性脑炎病毒、牛巴尔  相似文献   

5.
<正>病毒受体与病毒配体的结合是病毒吸附和侵染靶细胞的关键步骤,阻断病毒受体与病毒配体的结合,可以有效阻止病毒吸附靶细胞,从而控制病毒感染。因此,开展病毒受体与病毒配体的研究对病毒性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成为病毒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从病毒受体和配体角度阐明病毒分子感染机制,为进一步研发病毒性疾病的新型药物和疫苗奠定基础。本文从病毒受体与病毒配体的概念、猪瘟病毒(CSFV)受体和配体的研究进展以及病毒受体与病毒配体相互作用在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3个方面进行介绍,为预防和控制CSFV  相似文献   

6.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发传染病不断暴发流行,其中由野田村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造成大批养殖水生动物死亡,给水产养殖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野田村病毒分为α野田村病毒属和β野田村病毒属,以及分类未定的野田村病毒,其中水生动物野田村病毒主要包括鱼类神经坏死病毒、对虾偷死野田村病毒、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以及贝类神经坏死病毒。一些野田村病毒易感宿主多,如α野田村病毒可感染哺乳动物,虾类野田村病毒可感染鱼类,鱼类野田村病毒又可感染贝类,加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野田村病毒毒株存在自然重组现象,这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威胁。本文综述了野田村病毒科病毒的分类,水生动物野田村病毒主要种类,以及野田村病毒跨物种传播、病毒重组等研究进展,探讨国内外新发现的水生动物野田村病毒的潜在风险,为有效监测和防控水生动物野田村病毒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细小病毒是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包括2个亚科,即浓核病毒亚科和细小病毒亚科。浓核病毒亚科病毒感染非脊椎动物;细小病毒亚科病毒感染脊椎动物,其主要包括细小病毒属、红病毒属和依赖病毒属。依赖病毒属病毒依赖于一种辅助病毒(腺病毒或疱疹病毒)为其应答反应提供基础。它们能有  相似文献   

8.
猪圆环病毒(PCV)为无囊膜的单股环状负链D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约17-20nm,是迄今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PCV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该病毒属除了PCV以外,还包括近年来发现的多种导致畜禽及鸟类免疫系统损伤的病毒,主要有鹦鹉喙羽病病毒、金丝雀圆环病毒、鹅圆环病毒、鸽圆环病毒等。以前为圆环病毒属代表种的鸡贫血病病毒.由于其基因组结构与圆环病毒属成员明显不同.现将其列为圆环病毒科中另外一个属Gyrovirus的唯一一个种。  相似文献   

9.
1病原猪圆环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本科有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动物病毒有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鹦鹉嚎羽病毒和猪圆环病毒等。本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70℃可存活15分钟,56℃不能将其灭活。  相似文献   

10.
负股RNA病毒反向遗传学操作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负股RNA病毒是动物病毒中重要的一群,包括人和动物许多重要的病原,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体、副流感、狂犬病、埃博拉及汉坦病毒等。所有这些病毒均属于基因组分节段(正粘病毒、布尼病毒、嵌砂样病毒属)和不分节段(副粘病毒属、弹状病毒属、丝状病毒属和波纳病毒属)的几个属。同其他RNA病毒和DNA病毒相比,  相似文献   

11.
番鸭细小病毒与鸭圆环病毒二重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基因库中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二重PCR扩增条件的优化,研究建立了可同时鉴别检测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二重PCR方法。用该方法对同一样品中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得到了与实验设计相符的351bp(鸭圆环病毒)和474bp(番鸭细小病毒)的扩增条带,而对鸭Ⅰ型肝炎病毒、鹅细小病毒、鸭副黏病毒、鸭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的检测全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二重PCR技术最低能检出100fg的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DNA模板。研究建立的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二重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定量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临床上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犬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VLPs)是利用表达系统体外表达犬细小病毒衣壳蛋白VP2后,自我组装而成,与天然病毒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空间结构,其不含有病毒的遗传物质,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犬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研发病毒样颗粒疫苗,而应用病毒样颗粒作为生物载体亦是目前的关注热点。此外,近年来利用不同表达系统表达犬细小病毒VP2蛋白后组装获得病毒样颗粒的报道层出不穷。基于此,论文综述了犬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的获得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基孔肯亚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基因的保守序列,合成2种病毒E基因序列及引物,设计针对2种病毒的寡核苷酸探针,制备基孔肯亚病毒与辛德毕斯病毒特异性检测基因芯片,并对该芯片的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是普通PCR方法的100倍。利用所制备的基因芯片,能检测到基孔肯亚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特异性杂交信号,阴性对照病毒(基因Ⅰ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基因Ⅲ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流感病毒)均无杂交信号。本试验初步建立了基孔肯亚病毒与辛德毕斯病毒特异性基因芯片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基孔肯亚病毒与辛德毕斯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种特异性鉴定。  相似文献   

14.
由病毒引起的蜜蜂疾病叫做蜜蜂病毒病。蜜蜂病毒病对蜜蜂危害很大,例如囊状幼虫病造成我国中蜂大量死亡,因此,研究蜜蜂病毒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病毒是一类形态最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它必须在一定的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绝大多数病毒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分辨。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是毫微米(μm),大的病毒可达450μm,而最小的病毒仅有7—12μm。用负性染色技术和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病毒的形态结构。成熟病毒颗粒由蛋白质外壳,包裹着单分子核酸构成,某些病毒外边还有蛋白质膜套组成的包膜。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或是DNA,或是RNA,其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病毒寄生的寄主不同可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细菌病毒。蜜蜂病毒属于昆虫病毒一类。  相似文献   

15.
反向遗传学(reversed genetics)是相对于经典遗传学而言的一门方法学,主要指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将病毒的核酸(RNA或DNA)以cDNA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体外转录拯救出与母本病毒具有相似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目前,已有许多病毒的反向遗传学研究系统被建立起来,如已经成功完成了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狂犬病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等病毒的  相似文献   

16.
猪瘟和猪伪狂犬病均为OIE规定的通报疫病.引起猪瘟的猪瘟病毒为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伪狂犬病病毒是疱疹病毒科的DNA病毒.母猪感染猪瘟病毒或伪狂犬病病毒后都会引起流产,产下弱胎死胎,成为病毒传播的重要来源,为猪场疫病防控带来很大难度.近年来我国有这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报道[1-2],并未分离到病毒.我们在对1份母猪猪瘟阳性病料进行猪瘟病毒分离时,同时分离出1株致细胞病变的病毒,终鉴定该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本试验从同一份病料中成功分离到这两种病毒,为猪瘟、伪狂犬病病毒混合感染报道提供了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7.
旨在为发病鸡场找到致病原,本研究利用SPF鸡胚从发病鸡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病毒对1%鸡红细胞的血凝价为28,病毒的ELD50为107.83/0.1 m L,病毒可以被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特异性中和,攻击该病毒的SPF鸡表现出典型的新城疫病毒感染症状,RT-PCR鉴定显示该病毒为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同时检测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多重PCR,参照GenBank中发表的3种病毒的基因序列,针对猪瘟病毒的E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ORF7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ORF2等基因,分别设计出3对特异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3种病毒的多重PCR,该PCR可同时扩增出204 bp(猪瘟病毒)、314 bp(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485 bp(猪圆环病毒2型)的目的条带,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扩增结果为阴性。选取96份疑似有繁殖障碍病的母猪,采集病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其中感染2种以上病毒的样品比例为34.3%(33/96)。结果表明,多重PCR与单一PCR的符合率为100%,该方法可用于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等病毒的临床快速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porclne Circovirus)于1974年在PK-15细胞中发现,当时认为是一种细胞污染物,后证实为一种新的病毒.该病毒是一种环状、无囊膜、单链DNA病毒;在ICTV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中,将猪的圆环病毒 (PCV)、鸡贫血病毒(cAV)、鹦鹉喙羽病毒(PBFDAV)3个病毒归类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  相似文献   

20.
小RNA病毒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包括肠道病毒属、鼻病毒属、心脏病毒属、口疮病毒属和肝病毒属等几个主要的属.口蹄疫病毒(FMDV)、脊髓灰质炎病毒(PV)、丙型肝炎病毒(HCV)、脑心肌炎病毒(EMCV)是该科病毒的典型代表.小RNA基因组的末端具有非编码区(UTR),是病毒基因组复制的主要调控位点,3'非编码(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